黑神話:大唐 第328節
青衣娘娘的眼眸一動,本想掙扎,但轉念一想,反正就只有這一次,等此行結束了,紫玉也就該修成蓮花法身了,到那時大不了再不和他相見就是。 而且剛剛因為自己的行為,給李道玄招惹了麻煩,她心中也有些愧疚。 再說此刻自己不是青衣娘娘,只是他的侍女罷了,身為侍女,若是表現得太過抗拒,會不會讓他難堪? 轉念之間,她便想了很多,也給自己找了許多不反抗的理由。 變化之術仿佛給她戴上了一層面具,若她此刻還是青衣娘娘的身份,即便再看重李道玄,也絕不會任其輕薄,但變了容貌后,心態似乎也隱隱發生了一點改變。 于是她不動聲色,眸光低垂,第一次任由一個男人牽著自己的手,不主動也不抗拒,仿佛一座僵硬的冰雕。 第413章 青衣驚金殿,杯酒救蒼生 老實說,李道玄并不是色膽包天,想要趁機占便宜。 而是當他看到娘娘被吐蕃使臣們輪番斥責,眾口鑠金之下,不僅沒有為自己辯解,反而第一時間向自己道歉,擔心給自己招惹了麻煩。 她安靜地站在那里,雖然被千夫所指,卻靜默不言,顯得那般孤單。 尤其是李道玄還知道她為何會突然潑灑酒水,這就讓他心中更加憐惜。 他知道娘娘道行高深,神通廣大,或許是不屑于和凡夫俗子爭辯,也或許是她本身的性子就是這樣,人淡如菊,清雅似蓮。 但李道玄還是難以避免的生出了一種保護欲。 也正是這種保護欲讓他不由自主地握住了青衣娘娘的手,等冷靜下來,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上一次他在青冥界被師姐戲弄,鼓足勇氣握住了娘娘的手,結果被娘娘直接打飛到九霄云外,摔得渾身酸痛。 好在這一次娘娘給足了他面子,竟然沒有反抗。 “太沖為何不言?” 李世民咳嗽一聲,提醒他此刻還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做的太過分。 李道玄點點頭,而后對著那群吐蕃使臣道:“她雖然是我的侍女,卻救過貧道的性命,是對我非常重要的人,你們想治她的罪……” 李道玄冷笑一聲,眸光睥睨,平靜的聲音中透著一絲霸道。 “那就休怪貧道也學摩訶,去吐蕃走一遭了?!?/br> 這句話回蕩在安仁殿中,聲音不大,卻如驚雷般劈在吐蕃使臣們的心中,讓其面色發白,目光失神。 貢布瞳孔一凝,他沒想到李道玄只是為了一個侍女,就敢當眾和吐蕃翻臉,還不惜說出這種威脅的話。 “侍女而已,又不是你的弟子,李真人,何至于此呀?” 猶豫片刻,貢布終究還是有些慫了。 實在是李道玄的那句威脅太狠,若是贊普知道他出使一趟大唐,就引來了比邪佛還要厲害的李道玄,恐怕會砍下他的腦袋去給李道玄賠罪。 李道玄聲音堅定,一字一句道:“便至于此!” 當真是一點情面都不留。 “陛下,難道您也是這么想的嗎?” 貢布望向李世民,他希望李世民能以大局為重,管一管這無法無天的李道玄。 可誰知李世民‘無奈’一嘆,道:“你遠道而來有所不知,太沖并非朕的臣子,只是朕的知己,他這人脾氣向來火爆,摩訶就因為罵了他一句,結果被他追殺了三天三夜,最后連尸體都不剩,你何苦招惹于他?” 貢布面色越發慘白。 什么玩意,摩訶就因為隨口罵了一句,就被追殺三天三夜? 我到底惹了一個什么人? 李世民看在眼里,痛快在心里,有李道玄唱黑臉,他這個做皇帝的,真是太暢快了! 頓了頓,他又強調道:“當然,兩國聯盟還是不影響的,太沖若是真去了吐蕃,那也和大唐沒關系,最多和龍虎山有點關系,你家贊普若是生氣,倒是可以去找老天師討個說法?!?/br> 李道玄暗暗豎了個大拇指,不愧是當皇帝的,三言兩語,連拉帶扯,幾乎快把吐蕃使臣們的魂都嚇出來了。 貢布苦笑一聲,李道玄他都惹不起,更何況是李道玄的師祖,中原道門第一人的老天師? 這時智藏輕嘆一聲,道:“李真人,你就莫要再嚇他們了,如你這般道行,又何必和他們一般見識?” 頓了頓,他又道:“不過那葡萄美酒確實是贊普的一片心意,還請真人解釋清楚,這位女施主為何要將酒灑出,以消除誤會?!?/br> 李道玄握了握娘娘的玉手,正要開口解釋,外面高全卻急匆匆而來。 之前李世民便是派他前去查探西市的消息。 高全步履急促,氣喘吁吁,他先是深深望了一眼李道玄身邊的那個青衣侍女,目光中除了震驚,還有一絲敬畏。 現在,他終于知道,為何這位看上去普通的侍女,會被李真人如此寵愛了。 甚至于,他因為之前自己對其的那一絲怠慢,而心有余悸。 “稟陛下,就在不久前,西市生起了一場大火,波及了許多店鋪,火光漫天呀!” 李世民神情一肅,連忙道:“速速調禁軍去滅火,把宮中的木桶全部提去,另外把全城的醫生都調集一處,包括太醫署,傳朕旨意,不惜一切代價,務必要全力救治被燒傷的百姓!” 他心中沉重,西市是長安最繁華的地方,店鋪林立,來往的百姓多如牛毛,一旦火勢蔓延,損失的財物還在其次,死傷的人命才是大! 李世民甚至準備開口向李道玄求助了。 但高全卻笑道:“陛下,火已經被滅了?!?/br> 李世民一愣,先是松了一口氣,又問道:“那里店鋪極多,連成一片,一旦著火很難控制,怎么會這么快滅掉?” 高全瞥了那青衣侍女一眼,道:“稟陛下,就在西市火勢將起時,天上突然降下了淡紅色的雨水,正好籠罩在西市上空,將火焰盡數澆滅,不僅財物損失不大,就連百姓也無一人受傷!” 李世民瞳孔一震。 不僅是他,殿中群臣也都想起了那被青衣侍女揮灑出去的葡萄美酒,紛紛倒吸一口冷氣,心中浮現出一個大膽的猜測。 難道那澆滅大火的雨水,便是那個侍女之前潑出去的酒水? 這……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貢布搖頭道:“不,這不可能,若是酒水,只會助長火焰,怎么可能滅掉火焰,這一定是幻術,一定是幻術!” 有人反駁道:“那你如何解釋,剛剛這位姑娘潑出去的酒水突然消失不見了,連地面都沒有打濕?” “是呀,而且哪這么湊巧,西市剛剛著火,就下了一場大雨,還是淡紅色的,并且下雨的范圍還只有西市!” 吐蕃的使臣則支持貢布的觀點,認為酒水無法滅火。 這時高全嘆道:“諸位大人莫要再爭了,那滅火之雨,的的確確是酒水!” 貢布問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因為那些淡紅色的雨水都有著一絲淡淡的葡萄酒香,咱家甚至親自嘗了一口,確實是葡萄酒無疑,只是被稀釋了許多?!?/br> “如今西市百姓皆引為神跡,不知有多少人在喝著天上之酒呢!” 此言一出,眾人皆望向那青衣侍女,目露驚駭之色。 青衣娘娘輕嘆一聲,她掙脫了李道玄的手,拿起那只由密宗圣鼎化成的酒杯,第一次主動說話了。 “其實是不是酒水,并不重要,這青銅鼎,本就不是用來裝酒的?!?/br> 眾人一愣。 青衣娘娘的眼眸中露出一絲感慨,似是在追憶著什么。 “四百年前,藏地大旱,百姓渴死無數,一位老僧拼著重傷斬殺了雪山妖王,而后他手持此鼎,撞碎了雪山天險,又以自身氣血為火焰,將雪水融化,這才幫藏地百姓度過了一場天災?!?/br> 頓了頓,她望向滿臉震撼的吐蕃使團,嘆道:“那老僧最終抱鼎而死,臨死前,他還在持此鼎接雪水以濟百姓,故而這青銅鼎,才被尊奉為圣鼎?!?/br> “只可惜,昔日救渡眾生之鼎,如今卻只能盛滿酒水,被人于掌中把玩?!?/br> 智藏的一顆佛心都在震顫,他凝視著那青衣侍女,眉心靈紋綻放,已然施展了天眼通,企圖看破她的偽裝,卻發現對方毫無破綻,好似返璞歸真,造化自然。 “尊駕……是何方高人?” 他的聲音有些苦澀,本以為一個李道玄,就已經讓他受夠打擊了,卻不曾想,那默默無聞的侍女,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青衣娘娘將酒杯輕輕一彈,還給了他。 然后她退了一步,靜靜站在李道玄的身后,眉眼低垂。 “我只不過是公子的一個侍女罷了,得公子青睞,學了些法術,實在談不上什么高人?!?/br> 第414章 東土之仙,五岳重劍 聽到青衣娘娘的話,殿中諸人皆望向李道玄,露出意味深長之色。 尤其是那些吐蕃使臣,他們發現,自己似乎還是小瞧了這位李真人,對方的一個侍女,竟然就讓智藏上師震驚到這種地步。 而且通過她剛剛說的話,似乎四百年前,她似乎曾親自目睹過藏地大旱之事。 一些心思靈活的,甚至已經腦補出了一個故事。 此女能活四百年,很有可能是一位大妖,然后被李真人給收服,成為了侍女。 在神話傳說中,那些神佛門下的侍女童子,往往都是來歷不凡的大妖,比如老君的青牛,觀音的童子。 一時間,原本就十分可怕的李道玄,在他們心中更加深不可測了。 對方的一舉一動,一個目光似乎都帶有深意,如高山仰止,似淵海窮深,讓他們甚至都不敢再抬眸直視。 “阿彌陀佛!” 智藏雙掌合十,念了聲佛號,念道:“女施主為救百姓而不惜法力,貧僧敬佩?!?/br> 頓了頓,他凝視著那青衣侍女,問道:“圣鼎之事乃是我密宗隱秘,不知女施主從何得知?” 有句話他沒有問出來,因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根據密宗的典籍記載,四百年前提鼎撞山的靈悲上人其實并非是修士,而是一個純粹的僧侶,幾十年晨鐘暮鼓,青燈古佛,沒有一絲法力,卻心懷悲憫之心。 當大旱出現后,靈悲上人憐憫蒼生,他三步一跪,五步一拜,走了三百多里,膝蓋幾乎廢掉,才終于爬上了圣山。 在那里,他虔誠祈禱,懇求那爛陀寺中的羅漢和菩薩能夠救一救蒼生。 當時雖然還沒有發生七日永夜,但神佛對人間的回應卻已經越來越少,哪怕是像靈智這樣虔誠的信徒,都無法請來神佛的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