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開大廠:糙漢萌娃團寵我 第101節
麥克斯跟考察團離開之前,和王青青互換了聯系方式。 麥克斯想著之后,可能需要通過王青青再買一些電動車。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跟王青青探討計算機的過程中,他被王青青對未來科研方向和看問題角度給深深折服了。 他覺得王青青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多跟她交流對他幫助蠻大的,他愿意跟這樣的人做朋友。 哪怕在很多西方人看來,跟一個華國姑娘做朋友是很掉價的行為。 但是,麥克斯本來就不是個走尋常路的人,他沒有什么種族和門第之見。 而王青青這邊,也覺得麥克斯這計算機研究有前途,想要提前跟這樣的人打好交道。 兩人可不就一拍即合了。 *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轉眼之間,氣候一天比一天悶熱,杏兒胡同口的大榕樹下,坐滿了納涼的老爺子老太太。 這時,一輛汽車從外面開了過來,直直停在了一座四合院兒門外。 幾個老爺子搖著大蒲扇,一臉見怪不怪的表情,仿佛剛剛過去的不是一輛將近十萬人民幣的小汽車。 實在是,這些天這車出現頻率過高,任這車再罕見,天天見也不覺得有什么了。 車子停穩,劉慧英就喜氣洋洋的從副駕駛上下來了,連車門都沒有關就匆匆進了那座越發精致的四合院兒。 趙強搖著頭,從駕駛座下來繞了一圈關上車門,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車身,才進去。 這車子自從到了王青青手上,幾乎都是他跟孫鑫兩人開。這么貴的車,兩人甚至比王青青這個車主都上心。 前面進去的劉慧英,這會兒已經在一進院兒,王青青另辟出來的書房坐定了。 …… 王青青的書房本來在后面二進院子里,但是一進到二進之間讓趙強安了一道門,外人一般不會進去。 尤其是自從有了移動電話以后,有人找趙強他們都是給她打電話的。 這也導致王青青每次接待人還得出來前院嗯堂屋里,來回跑著不方便。 之后王青青干脆就把前院的東廂房收拾出來,布置了一個書房兼接待工作。 一些不是很機密的工作,她一般就在前院書房處理了。 劉慧英這幾個月經常過來,熟門熟路的就進了前書房的接待廳,通過開著的門看到王青青在書房寫著什么,她就沒有打擾。 拿起桌子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龍井,順便平息一下激動的心情。 王青青余光看到她了,加快手上的動作。?s? 幾分鐘之后,這份《移動電話推廣方案》就寫完了。 王青青邊往出走邊問,“劉副廠長,什么事兒這么開心?” 沒錯,劉慧英在上個月已經成了青春化工廠的副廠長,現在全權負責整個廠里的各項事務。 王青青事兒太多了,一般情況她沒有時間不過問廠里的事務。 劉慧英看她過來,忙站起來激動的說,“廠長,大好事兒啊,咱廠子生產的能量補劑市場打開了,南區醫院從廠里訂購了一批補劑?!?/br> 王青青眼底泛起一抹贊賞,“咦?誰想到去跟醫院談合作的?” 劉慧英笑瞇瞇道,“這事兒啊,是人家主動找上門來的?!?/br> 說著崇拜的看著她,“還是廠長您厲害,走一步看三步?!?/br> 王青青一臉懵:“……” 她做什么了? 聽劉慧英講述,王青青哭笑不得。這次還真不是她想的遠。 開春那會兒,化工廠生產的作物營養劑,在山水村試點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本來能發揮五成的功力,硬是發揮出了七八分的實力。 山水大隊土質太差,營養劑發揮的效果,差不多讓使用過的土地改頭換面。 本來土地貧瘠的不毛之地,愣是變成了肥力十足的良田。 這消息傳開以后,引起了很大轟動,甚至上了日報的頭版頭條。 王青青的導師知道這事兒之后,就催促她趕快寫一篇論文,往世界上最權威的生物雜志投稿。 這改變土地肥力的營養劑,目前沒有比王青青研究出的‘肥力一號’更優秀的了。 但是,這‘肥力一號’營養劑,當時研發沒有耗費王青青什么心力,她主觀上就不覺得它有多難得,心里是不想寫的。 許教授催的急,就隨手寫了一篇文章直接投稿了,她那時候完全沒想到,就是這篇文章給廠子帶來了多大的知名度。 這之后,理所當然的‘肥力一號’賣爆了。 這之后一提到青春化工廠,人們想到的就跟農作物掛鉤了,跟王青青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她給廠子的定位是人體保健品生產風向標企業,這眼看著要跑偏了。 王青青慪了幾天,就一頭扎進實驗室研發出了人體能量補充劑。 它是由純植物制作而成的,專門針對營養不良的人群進行調養。 之后生產出第一批,王青青想到上次去看村民們面黃肌瘦的樣子,就作為贈品優先送給山水村和它們公社其他幾個村子。 沒想到,南區醫院有一名中醫正好是那一片的人,親身經歷自己身邊的人們的改變,就向院領導反應了這個事兒。 這不,能量補劑就被醫院給看上了。 王青青聽到這事兒,心里挺開心的,這又給她省下個活兒。 能量補劑算是廠子的第一個正經的產品,本來她準備接下來就大力推廣的。 既然有一個醫院已經下了訂單,那后面還會有更多醫院來下訂單的。 現在要做的就是讓盡可能多的人,知道這個事兒。 王青青想了想說,“你接下來去電臺跑一趟,咱們打個廣告?!?/br> 劉慧英不解道,“報紙上的推廣已經在安排了,這電臺……好像從來沒有接過廣告?!?/br> 劉慧英自從跟著她以后,在推廣這方面開竅不少,報紙推廣什么的,不用她提就做了,但是畢竟眼光還是局限。 “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后不會有,咱們可以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嘛!” 第150章 科研中心招聘忙 跟自家咸魚廠長商量完事兒,劉慧英就風風火火的忙去了。 她對王青青是又愛又恨,明明有那么多奇思妙想,科研能力又強,就是對廠子的事兒不上心。 送走劉慧英,王青青不緊不慢的給自己重新泡了一壺茶。 最近她愛上了品茶,實在跟她年紀輕輕很不相符。 說起來這罐茶葉,是談越從談爺爺那薅來的特供龍井,說是每年只出產一點兒,特別珍貴。 為了感受這特供極品,她就時不時的泡一壺,到現在算是徹底愛上了這個味道,一天不喝就覺得少了什么似的。 趙強伸長脖子,看到自家老板正悠閑的躺在東廂房門口的躺椅上閉目養神。 想了想走過來說道,“老板,移動電話的備案手續批下來了?!?/br> 因為人手不足,沉穩可靠的趙強,現在就幫著王青青處理一些雜活兒。 相當于是他的一個工作助理,孫鑫本人比較內向仔細,現在主要負責她的生活方面。 兩人好像達成了某種共識,默契的把王青青的工作生活照顧的井井有條。 王青青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自信挺拔的趙強,滿意的點點頭。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從下個月開始你和孫鑫的工資加到一個月一百五十塊錢。如果之后干得好,獎金也會有很多?!?/br> 她現在可以說是財大氣粗,當然不能虧待跟著她的人了。 漲工資這事兒,她已經琢磨了好幾天了。 不僅趙強和孫鑫,青春化工廠那些原來領保底的工人,雖然每個月工資已經漲到跟別的廠子工人一樣的三十元以上了。 但她還是不太滿意,這工資跟他們創造的收益相比,那真是九牛一毛。 王青青已經跟劉慧英提了好幾次漲工資的事兒了,她都不同意,甚至廠里的職工們都不同意。 他們一門心思想著多賺錢,很害怕漲了工資以后,廠子錢少了影響發展。 因此,他們寧愿不漲工資,只要廠子能穩定開下去就好。 可把王青青這資本家給感動壞了。她更想給漲工資了。 這能量補劑的市場打開以后,想來劉慧英應該會同意她給工人漲工資的。 除了他們,原來的紅葉電子表廠,現在的紅葉電子廠百來號工人更要漲工資了。 王青青財富的七八成都是電子表創造的,給他們加工資倒是順利。 不過,之后移動電話的零件生產,也會交一部分給紅葉大隊那邊的電子廠生產,這人手挺缺乏的。 上個月她就安排王隊長招聘新職工了,以王隊長雷厲風行的作風,這會兒應該已經招好人了。 至于京市這邊兒的研發中心,除了王青青這個光桿司令,現在趙強勉強算個編外人員。 因此,現在十分缺人手。 尤其是接下來就要生產移動電話了,人手問題必須馬上解決。 但是京市研發中心,王青青想招收一批有潛力的人,不想隨便找。 除了必須要有的安保人員可以招聘退伍軍人之外。 高端銷售人才、實驗室研發助理……各個崗位都挺缺人的。 最重要的是,她現在缺一個研發中心的負責人,她畢竟要負責科研,其他各種雜事兒必須有一個有能力的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