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開大廠:糙漢萌娃團寵我 第76節
王青青聽齊主任這么說,就知道他的意思。 “齊主任,您這消息挺靈通呀!” 她侄子這玩具車平時也就在大院里玩玩兒,齊主任這大忙人居然能注意到這么小一個事兒! 她這么想,也就問了出來。 齊主任無語的皺了皺眉,“青青,也就你覺得尋常,能坐人還是電動的小汽車,走到哪兒不是焦點?” “最近廠里接線員接到了很多咨詢電動小汽車的電話,我還納悶兒呢!這安華市的地界還能有我們廠沒有的玩具?” 齊主任一開始沒當回事兒,這問的人多了,他特意去打聽了一下。 輾轉從工商局一朋友那兒才打聽到。 之后,他特意去政府大院兒里蹲點了好幾次才看到。 只一眼他就心動了,這些天一直在等她回來。 “這玩意兒成本可不低,關鍵是里面的蓄電池要使用的話,需要申請?!?/br> 齊主任點點頭,“成本高,咱賣的也高啊,經過玩具小汽車這出我算是知道了,這有錢人是真不少?!?/br> “咱們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衡量別人。咱們覺得貴,對于那些有錢人來說不算什么?!?/br> 齊主任話音一轉,正色道,“青青,這蓄電池的申請有什么條件?” “其他的不說,政治背景肯定是要考量的?!边@技術一個不小心被間*諜挖走了,損失可大了去了。 王青青頓了頓又說,“這事兒估計不好辦,上面應該還不想給京市以外的地方開放權限,不好管理?!?/br> 齊主任心下失望,這眼看著一個賺錢的大機會從自己眼前溜走,他實在不甘心。 但是,他現在又沒有什么好辦法,他總不能跟國家對著干,硬要人家給他開放權限吧?再說他也沒有這個能耐… 看齊主任苦惱的樣子,王青青倒是想到一個主意,就看齊主任樂不樂意。 “齊主任,玩具廠要是愿意跟別的廠合作,倒是可行?!?/br> 齊主任眼睛一亮,“怎么個合作法?” 他們玩具廠以往也經常跟別的廠有合作,就像毛絨玩具就跟紡織廠一直在合作。 “京市自行車廠做出的收錄機里面有用蓄電池,之后的民用蓄電池申請,他們也是第一批申請到權限的,可以把電動玩具車的蓄電池核心部件交由京市自行車廠生產,然后組裝售賣?!?/br> 齊主任聽了異彩連連,這辦法好,這樣他們玩具廠就不用申請蓄電池使用權了。 王青青看他沒有抵觸,好像還蠻能接受的。 又提到一個現實問題,“自行車廠一直生產的是成品,這讓人家生產一個零部件,還得弄一條獨立產線,沒有很高利潤,估計很難答應?!?/br> 齊主任聽了這話,冷靜下來想了想,還是覺得這樣合作利大于弊。 這次哪怕是少賺點兒,他們玩具廠的口碑打出去以后,市場這么大,之后還怕賺不到錢? 不過,這事兒他也決定不了,還得跟廠長和其他領導商量一下。 王青青拿著一包錢,心情頗好的出了玩具廠。 京市機械廠和京市政府給她的那兩套房子,總算有錢裝修了。 她拐到馬路對面的小賣部給京市四合院兒撥了個電話,把接下來裝修事項分派給他看家的兩個退伍兵。 接著去了郵局,把還沒有捂熱的七千大洋打了過去。 這應該是她從玩具廠,收到的最后一筆大額分紅。 前前后后這分紅拿了也有三萬多,她的設計圖能賺這么多,這在當下是絕對的高收入。 她就出個圖紙,后續的銷售工作一點兒沒參與,賺這么多差不多了。 剛剛她已經跟齊主任說過以后就不要這分紅了。 * 西北,大荒村。 一座低矮的茅草屋里,季文濤欣喜若狂的拿著一封信看了又看。 原來溫潤儒雅的男人,這會兒皮膚粗糙黝黑,跟村里青年別無二致。 每天睜眼就是干不完的農活兒,吃不完的苦,他想回城已經想瘋了。 這時候他非常后悔,家里給找的工作不去,為了楊雅萱義無反顧的下鄉。 來了這大西北,他文弱干不動活兒,楊雅萱慢慢的也跟他疏遠了起來。 尤其是這幾個月,她跟村里那些土包子笑意吟吟的,活兒都讓別人替她干了。 想到這里,季文濤握著信紙的手慢慢收緊。 他要不要跟楊雅萱說這事兒? 他媽說過段時間就會給他寄數理化叢書過來,以他高中的時候年年第一名的水平,好好復習,考上個大學不難。 楊雅萱學習不好,離考試也就三個月,沒有別人輔導,她應該連個中專都考不上。 真的要耽誤自己學習替楊雅萱補課嗎?他現在也不太確定…… 顯然,沒有原主這個任勞任怨的炮灰,季文濤在鄉下受了不少苦,跟楊雅萱的感情也不負以往了。 對于季文濤的打算,王青青完全不知道,她也不想知道。 談越總共請了半個月的假,來了王青青家里四五天了,加上來回路上的時間,這假期差不多就要到了。 因此,這天一大早,王青青一家人就帶了大包小包的回禮,把談越送上了火車。 約好了等青青上京市考研究生的時候,兩家人就給訂婚。 先把名分定了,等王青青到了法定婚齡以后順理成章的結婚。 所以,談越這離開的沒有一點兒不情愿。 把談越送上車,眾人就都去上班了。他們一個個都忙著呢! 王青青回了機械廠還在琢磨應該怎么跟領導說,她要考研究生。 畢竟要是去讀研究生,機械廠這邊兒肯定是沒法工作了。 她還挺不舍的…… 如果不是想著以后自己要開廠子,人脈關系非常重要,還有談越在京市。 她倒是不介意留在機械廠。 乘著這段時間沒有研發項目,她離開也方便一點兒。 王青青不再猶豫,立刻去了陸廠長辦公室。 二十分鐘以后,王青青滿臉糾結的下來,沒想到陸廠長這么容易就答應下來,她心里一大堆腹稿都沒有了用武之地。 不過,想到陸廠長跟王爸爸的關系,他應該早先對這事兒就有耳聞。 第113章 開始賺大錢 這文革之后的第一次研究生考試,應該是最難得一次。 這次作為試點招收研究生的學校,全國滿打滿算也就五六所。 這哪怕報考人數相對較少,難度也是直線上升。 更不用說這些學生里面,不乏一直在某一領域深耕的,水平都不低。 因此,王青青一點兒沒有輕視,拿出很大心力準備這次考試。 因為她要考的是生物專業,系統也很少能幫的上忙。 這要不是談越給她寄過來許多資料,她也要抓瞎了。 研究生考試在高考前一周舉行。 現在考試還會審查考生的背景,像那些地主和下放人家的,這會兒還沒有文件下來允許他們參加。 這波人不在少數,王建設最近每天都能收到投訴的信件。 按這個趨勢,不久就會放開,所有人都能參加。 王青青家里背景干凈,很快就通過了審核,領到了準考證。 準考證和后世一樣,也是薄薄的一張紙。 不過在這張紙上,不僅有王青青的戶籍信息、相片,還有政治背景介紹。 在她的個人信息下面,寫著一行:三代擁軍,政治正確。 后面是一個手寫的簽名。 “……” 王青青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準考證。這整的像后世的公務員政審一樣。 高考前可沒有這道程序。 不過,這也說明國家對研究生的重視。 這會兒的研究生那含金量應該是非常的高。畢業以后如果從政,直接就是副局起步,如果是在偏遠地區,副縣都不在話下。 一家人把準考證挨個傳閱了好幾遍,才讓她收起來保管好。 這搞得就跟王青青已經考上了一樣。 王爸爸出聲,“領到準考證,可不就是成功了一半兒!安華市報名研究生考試的有個一百多人,也就三分之一的領到了準考證?!?/br> 王青青一陣咋舌。 接下來這段時間,王青青和王修武就天天在家里學習。 一個參加研究生考試,一個要參加高考。 自從王青青從京市給他寄過來參考書,王修武就一直在抽空學習。 因此,他這會兒學的還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