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開大廠:糙漢萌娃團寵我 第14節
大伯娘李秋燕脆聲應道:“好的,媽,您別忙活了,放著我來?!?/br> 接著小嬸楊二紅喏喏的聲音也傳了過來:“是啊,媽,我們來就好了?!?/br> 從這截然不同的音調就不難知道這兩妯娌性子是很不相同的。 大伯娘李秋燕一聽就知道是一個很爽利的人,而且她在娘家也是老大,家里老子娘性子都有點兒懦弱,沒出門子的時候都是靠她在家撐著,直到家里小弟長起來以后才踅摸著找人家,因此也就耽誤了年華,直到二十歲出頭嫁過來。 不過她這個兒媳婦性子又好,又是王奶奶親自托人找的,嫁過來以后一直過的挺舒心的。 尤其是王奶奶對她一直都很好,投桃報李的,她也把王爺爺王奶奶當自家爹媽一樣照顧著。 不過可能是當慣家了,性子是有點兒強勢的,在小家里說一不二,大伯和兒女基本都是聽她的話。 相反,小嬸兒性子就有點兒軟了,王奶奶起初是有點兒看不上這個兒媳婦的,倒也不是對她本人有什么意見,實在是不想跟楊二紅的娘家人供事。 楊二紅是家里的二女兒,她家里除了她們四個女兒,還有個小弟。 她父母那是徹頭徹尾的重男輕女貫徹者,她們姐妹四個從小就被壓迫,像一顆草一樣長大,而她們小弟就是那塊兒寶。 老王家是很看不上親家這樣的家風的,尤其王奶奶她自己也有女兒,而且她對女兒很寶貝,就不太喜歡老楊家那樣的。 不過,楊二紅除了有點兒懦弱,性子有點兒軟,倒沒沾染老楊家那些陋習,這些年王奶奶也是越來越滿意了。 第24章 機器造出來了 等大家的吃的差不多了,王奶奶看了看王爺爺,抬了抬下巴示意可以說了。 王爺爺不疾不徐的放下碗筷,環顧一圈,嗯,老大家和老二家的幾個兒子都在。 “今兒上午建設給家里來了個電話,說了個事兒?!?/br> 聽到這話,大家還沒有特別大的反應,畢竟這幾年王建設雖然不是經常打回電話來,但十天半個月的也總會打一個問一下自家爹媽的情況。 王爺爺看著大家還很平靜的臉色,心里呲笑了一下,才道“青青那丫頭前段時間不是分配到機械廠上班了么,這不雖然才剛上班沒多久,就弄到兩個工作名額?!?/br> 聽到王爺爺這話,大家豁然抬頭,盯著王爺爺,似是確認這話的真假。 大伯母更是藏不住話,直接開口道:“真的嗎?爹” 像是想到什么好事兒了,哈哈笑道:“要不說還是青青有出息呢,我看他們一幫兄弟姐妹也就青青最出挑了,可比她這幾個哥哥能耐多了?!?/br> 邊說著話,還邊斜了幾眼自己兩木頭兒子。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家里這幾個比青青還大幾歲呢,同樣都讀了高中,人家青青就是比他們有本事。 不過,說是這么說,人家青青是城里戶口爸媽又有能耐,起點本來就不是農村娃能比的。 村里娃再學習好,人家城里招工也不見的會要啊。 就像她兒子浩東浩南,在村里這幫小年輕里算是學歷高的,能干的了。 高中畢業也只能找個大隊計分員的活兒,城里工作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他二叔這些年也有幫著留意,但王建設這個人很有原則,不愿意讓孩子走后門,留意的工作人家招人基本都是要統一考試還有城里戶籍的孩子,所以一直也沒找到個工作。 這么多年了,她也算是認清了,對于村里人來說,想找個城里工作那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所以,這一聽到王爺爺說弄到了城里工作名額,還一次就有兩個,她怎么覺得那么不真實呢! 其實不可置信的不止她一個,光看眾人呆住的表情就知道,他們有多么驚訝。 王爺爺把他們的表現都看在眼里,也沒有說他們不穩重。 只是繼續說道:“這兩個名額呢,我跟你們媽商量了一下,就一家一個,至于具體給誰,你們小家自己商量?!?/br> 王三叔平時就是個咸魚,這會兒一聽一家一個,嚷嚷道,“我兒子還小,都留給大哥家就好了?!?nbsp;完全沒有把他自己算進去。 雖然城里工作聽起來讓人心動,但要去生產一線,王三叔表示拒絕。 看王三叔這副德行,一行人勸了一會兒,也就隨他了,這自己不樂意去了也干不好工作。 這樣一來,工作就落在大伯家浩東浩南兩人頭上了。 兩人這會兒已經繃不住,笑的跟朵花兒一樣了。 王奶奶這時適時的提醒道:“這工作可是建設家青青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可要記著青青的好,別一個個的不知感恩。另外,你倆去了廠里好好工作,別給青青丟人?!?/br> 王奶奶也不是偏心,只是覺得既然這兩工作給了他們,就應該讓他們感激著點兒,別到時候一個個都感覺理所當然了。 王建設家也不是他們的爸媽,給他們找工作也不是應盡的本分。 王浩東王浩南兩兄弟互相看了一眼,齊聲說道:“奶奶,放心吧。我們會好好工作的?!?/br> 王奶奶也沒再說啥,只是擺了擺手,讓他們都回自己家去。 什么時候去城里把工作定下來,王建設沒說,她也就沒急著催。 * 王青青這邊找到幾本相關書籍,但也很有限。 這個年代機床生產國內基本沒有工廠在弄,而且據她所知國外雖然有了,但生產效率應該還不太高。 如果她能把這玩意兒搞出來,絕對是不愁銷路的。 現在的廠子基本都是人工作業,零件的好壞是很取決于工人的手藝的。 要不說這年頭高級工值錢呢,畢竟掌握著最重要的技術,而這技術又是大部分廠子賴以生存的根本。 不過,我國從古到今,工匠到工人,都是把手藝做到極致了。 他們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琢磨如何把一件事兒做到極致,做出來的東西標準的跟機器生產出來的也不差什么了。 就是,這樣的人才廠里培養起來是需要時間精力的,如果能有機床實現機械化生產,那產能一定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到時候,好好搞出口,多賺外國人的錢,也能緩解一定得經濟壓力。 王青青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偶爾了解到這個年代,那國家財政可以說是極度的貧困。 現在能有機會,給國家做點兒貢獻,她當然義不容辭了。 等她把想要借閱的基本書籍拿了,從圖書館出來以后,才發現外面天色已經暗下來了。 而剛剛還在前面小廣場打籃球的幾個青年,這時候也已經不在了。 環顧了一周,沒能看到剛剛的帥哥,王青青略微遺憾的嘆了一口氣,沒有美男養眼了。 不過王青青也沒放在心上,帥哥看看就好了,正事兒要緊…… * 這天王青青在辦公室整理資料,黃主任一臉喜氣的走了進來。 直奔她的辦公桌,“青青,新的內燃機造出來了,走走走,咱一起去看看?!?/br> 王青青愣了愣,哦,確實這也過去好幾天了,是應該造出來了。她這幾天一直在研究數控機床的事兒,差點把這事兒給忘了。 王青青?s?這時候也沒心思整理資料了,站起來:“黃主任,這么快?” “是啊,這么好的機器誰能忍得住。這不生產車間的工人加班加點的,總算搞出來了?!?/br> 邊走黃主任邊說,臉上的笑意就沒有消失過。 且不說他們造出這么好的機器,廠里能獲利多少,光是他自己就因為王青青在他們宣傳部,而在上面領導面前有了名。 估計這次事情過后,廠里的實權應該能分到一些,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光有個主任頭銜,卻沒什么實權。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生產車間,還沒進去就能聽到里面一陣陣歡呼聲傳出來…… 第25章 下一個研究目標 王青青和主任推開生產車間的大門,就看到一堆人圍著一個機器高興的歡呼著。 那人圍了一層又一層,以黃主任和王青青的身高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 不過想也能想到里面是什么,既然已經到了車間了,黃主任倒是不那么急了,他轉回頭對王青青笑瞇瞇道:“這可真夠熱鬧的,咱們不急不急哈……” 他慢悠悠的邁著八字步,王青青也只能跟著慢了下來。 不過這段路又不長,再怎么慢悠悠的走,不大一會兒她倆也到了人群外圍。 近距離看那幾堵人墻,感覺圍的更嚴實了些。 黃主任踮起腳尖愣是只能看到前面人的腦袋,他看了幾次就不耐煩了。 用手扒拉著前面人的身體,并說道:“讓個路,讓個路……” 前面的一個看起來高高壯壯的青年讓他扒拉的火氣上漲,回過頭對著黃主任就說道:“著啥急?趕著投胎???有個先來后到的好吧……” 話音還沒說完,看到王青青俏生生站在那兒,他就愣住了,撓了撓頭“王干事你好,不好意思啊,沒看到你,你可真厲害,設計出這么好的機器?!?/br> 王青青在他們生產車間算是出名了,本來因為那次聯誼會,大家就挺佩服她的,這段時間當他們知道這機器居然是她設計改良的之后,一個個都佩服的不行。 怎么能讓王干事呆在后面呢,青年轉回頭,大聲喊到:“改進53號的王青青干事來了,大家讓一讓…” 聽到喊聲,在機器旁邊一個勁兒打量的車間主任劉剛抬起了頭,看到了讓開路走進來的王青青。 忍不住走了幾步,招呼王青青道:“快過來青青,看這個家伙符不符合你的設想,有啥問題咱再改改?!?/br> 不過,話是這么說,但在劉主任看來這機器很不錯了,是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做出來的。 而且這段時間他可是一直在車間,親自盯著做出來的,對于它的性能,他很清楚。 不止是把能耗降下來很多,性能也優化了很多。 最關鍵的是,它的大小還只有原來53號的一半兒。 王青青對于這個機器,其實心里是有譜的,畢竟在系統空間她自己動手造了很多遍。 對于它的各項性能她可以說是最了解的。 不過在空間里制造,再怎么說也不是實物,這次看到實物她還是很激動的。 從一個小白到能看著自己的設想變成實物,真正應用到以后的生產生活中去,那種成就感是任何事兒都比不了的。 * 看了一會兒機器以后,劉主任邀請黃主任和王青青跟他一起去廠長辦公室匯報這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