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仙 第58節
許沸心里也在嘀咕,鐘府是京城首富? 這個,他舅舅也沒告訴他鐘府的檔次有多高,就說了個富商,他準備回頭再找機會問問舅舅。 見自己一句話把眾人給鎮住了,庾慶開始主動搭話了,他不扯那些文縐縐的東西,也他娘的扯不來,“不知諸位會試后,打算何去何從,直接返回列州嗎?” 蘇應韜四人態度變得比較矜持,不知道該不該回答,總之室內的氣氛好多了。 詹沐春先開口了,“看情況吧?!?/br> 潘聞青接他的話還是比較自然的,“詹兄的去向不難猜測,憑詹兄的才華自然能通過會試?!?/br> 詹沐春忙擺手道:“不敢不敢,可不能這樣說!” 潘聞青繼續道:“詹兄殿試,若是能名列二甲及以上,自然是留京,若只是三甲同進士的話,想辦法留京反倒沒了什么意義,不如以解元郎的身份返回列州,自然有好位缺安排?!?/br> 張滿渠亦頷首,“這是自然,詹兄乃列州學子楷模,若是連列州解元郎都沒有好的安置,書讀來還有何用,豈不令列州文氣動蕩?只怕州牧大人也會不滿?!崩^而看向同伙的另三位遞話,“不像我們……” 不好意思直接回某人的話,蘇應韜立刻接自己人的話,“我們四個商量過了,若能上榜則罷,不能上榜則先留京繼續攻讀,由家里面在列州走動,若能在列州補到合適的缺,則返回列州,若沒有合適的缺,則在京等三年后的會試?!?/br> 庾慶哦了聲,問四人,“也就是說,蘇兄你們四個不管能不能考上,都會暫時長居京城?” 許沸聞言忽暗暗奇怪,這廝今天似乎有些不正常。 往常,這家伙壓根不愿和這些人照面,今天倒好,大剌剌坐在了一起湊熱鬧不說,竟還主動攀談了起來,怎么感覺有些蹊蹺? 第80章 收賬 他也搞不懂蹊蹺在哪,發現蘇應韜四人的反應突然間也不正常了。 那邊的張滿渠已經順應著庾慶的問話嗯了聲,“暫時恐怕是這樣?!边@一開口似乎又覺得回了庾慶的話有些尷尬,又看向了許沸化解,“許兄,張榜以后,你待如何?” “呃……”許沸一時間還真不知該如何回答。 蟲兒一副當做什么都沒聽見的樣子,繼續在旁給眾人添水。 庾慶嘴角勾起笑意,倒要看許沸這個提前知道了答案的人該如何回答。 他對許沸是走是留也沒什么興趣,他能這樣坐下跟幾人聊天,甚至不惜冒出京城首富的話來,就是為了掌握蘇應韜四人和詹沐春的去向。 沒辦法,這幾人對自己的印象太深刻了,阿士衡根本不能在幾人面前露面。 會試之后,他要想辦法讓幾人從這世界上消失。 事情是他沒處理好招惹出來的,他不能給阿士衡留下這么大的隱患,這個屁股他必須得擦干凈。 至于許沸,有把柄在他手上,妖界出來后還跟著一起扯了謊欺騙列州和司南府方面,加之要出幾千兩銀子,以后應該可以介紹給阿士衡認識。 “還沒決定,看看情況再說?!痹S沸含糊其辭。 不一會兒,眾人的話題又回到了會試的題目上。庾慶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不再吭聲了,大家再問到他頭上,他也是擺擺手直接說忘了。 拙劣的借口,一點都不帶掩飾,就是這么耿直。 見他如此,大家也就不再多問,繼續聊自己的。 庾慶乖乖旁聽,坐等許沸交錢。 午飯的飯點快到了,許沸自然邀大家在曹府就餐,然庾慶實在是沒耐性再聽這些人叨叨的話題,不想再等下去了,借口答應了“舅舅家”必須要回去,附帶著向許沸暗示了一句,“字據現在給你?”伸手就要到袖子里掏出來的樣子。 許沸摁住了他的手,請其他人稍等,先帶了庾慶離開。 最終,庾慶如愿以償的從曹府賬房那領到了四千兩銀票,拿到了錢的他也很守信用,干凈利落地給還了借據。 此事終于告一段落,許沸算是松了口氣,從賬房走出時他也忍不住問了句,“你舅舅家,那個鐘氏真是京城首富?” 他有點不明白京城首富的外甥怎會這德行。 看曹府的氣派,庾慶就知道有些東西瞞不住這里,老實承認道:“沒有,你沒看出那幾位是勢利眼么?不搞出點噱頭怕他們對我不客氣,這畢竟是你家,怕會搞的你難做,我也是為了你好,隨口圓場而已?!焙敛谎陲椬约涸谡f謊,還補了一句,“當然,你要是喜歡看他們知道真相后的反應,等我走了后,你可以告訴他們?!?/br> 他才不怕蘇應韜等人知道真相,知道又如何?耍他們一趟還能換一頓客氣,不耍什么都沒有,反正他不會覺得丟臉。 許沸無語,當面捅破,搞的幾人難堪,自己腦子有病還差不多。 被庾慶這么一提醒,他反倒不敢亂說了。 哭笑不得后,他再次客氣邀請庾慶留下用餐。 庾慶也再次拒絕,先找蟲兒拿回了火蟋蟀,之后又表示想見見許沸的舅舅。 許沸搖頭:“我舅舅白天幾乎都不在家,基本都在外面應酬,你見他做甚?” 庾慶示意手上裝了火蟋蟀的罐子,“這東西什么來歷,你是清清楚楚的,那是連幽崖也想得到的東西,肥水不流外人田,與其賣給別人,還不如賣給自己人,你幫我問問你舅舅有沒有興趣,以前說好的價錢不變,就一萬兩!” 許沸很想問問他,誰跟你自己人?然而有些話只能是放在心里,“士衡兄的好意我心領了,我們家真的不需要,你還是另找買家吧?!?/br> 若是其他賣家,他不看價錢的話,也許還有可能圖火蟋蟀的新鮮稀奇買了,可出售方是庾慶,他莫名就很排斥,是那種白送給他也不想要的感覺。 庾慶卻不肯輕易放棄,“算了,看在你我交情的份上,八千兩如何?” 許沸無奈道:“士衡兄,幽崖是什么樣的存在你不會不知道,誰都搞不清幽崖要這東西干什么,誰都不知道這東西留在手上是利還是弊,我等凡夫俗子實在是不敢輕易招惹,不能只為圖個新鮮買個莫名其妙還可能招麻煩的東西,你另找買家吧,我們家真不敢碰?!?/br> 話說到這個地步,庾慶也不好再勉強了,只能是就此告辭。 出了曹府,上了馬車,馬車骨碌碌去,庾慶車內微微搖晃。 他拎起裝有火蟋蟀的金屬罐子看了看,“唉!”嘆了口氣,突然間發現了這東西不好賣。 是許沸的話提醒了他,和幽崖有關的東西,聽著都心頭一凜,有錢人家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怕是不敢輕易買下。 可問題是,他若是不提和幽崖有關,只當個普通稀罕物賣,似乎又賣不出高價來,賤賣又不太甘心,起碼也得值個一千兩才對得住自己在古?;牡氐拿半U吧? 可是,哪怕就算是賣一千兩,也還得找有錢人家,普通人家能拿出一千兩銀子的不多,怎么可能花一千兩買這東西。 哪怕五百兩或者三百兩,也還是一樣的道理。 他的底線是三百兩,低于這個數那還不如自己養了,雖然在山里面三天兩頭殺生搞骨頭喂食有點麻煩,但起碼能省點燒水的柴火事。 想到這,又覺得山里面最不缺的就是燒水的柴火,省了燒水的麻煩卻多了搞骨頭的麻煩。 最大的問題是,鬼知道這東西能活多久,蟲子的壽命大多不長,萬一也和某些普通蟲子一樣,活不到一年就掛了,那……他心里默默下調了價錢底線,實在不行的話,一百兩也賣! 越想越鬧心,遂不想了,放下了火蟋蟀找點高興的事,摸出了剛得到的銀票,再次美滋滋地清點了一遍。 不多不少,又賺四千兩,忍不住親了口,才舒舒服服地塞回了懷里,拉開了窗簾看向窗外的京城。 殺人,撈錢,事了辭紅塵,回山靜心修,偶爾想美人。這是他參加會試之后的盤算,把玲瓏觀上下整頓好是自己的責任,然后天大地大玲瓏觀內老子最大,做個無憂無慮的掌門,享受九坡村年輕姑娘們最仰慕的眼神…… “公子,劉府到了?!?/br> 馬車在一座府邸門口停下,庾慶鉆出車親自登門,找劉府西席明先生。 結果劉府告知,明先生告假助鐘府舉子參加會試后就一直沒回來。 庾慶意外,遂打聽了明先生家住那里,之后再輾轉去找。 他找明先生沒別的,就像許沸等人談論考題一樣,估計考題的事很快就要傳開,也會傳到明先生的耳朵里,想必明先生一聽到考題就會震驚,就會意識到他事先掌握了考題。 他早就醞釀好了事后找明先生好好談談,避免出現不可控的情況。 然而找到明先生家時,其小小庭院的宅子里只有兩名美姬,明先生不在。 兩名美姬正是劉府和鐘府花錢請來伺候明先生的,據二人說,明先生會試那天回來收拾了點東西便離京了,說是要出去走走,反正一走到現在就沒再見過,不知去了哪,也不知什么時候回來。 庾慶傻了眼,這到哪找去? 沒辦法,只好心里帶著疙瘩離開了,擔心明先生會想不開告狀之類的。 出現了可能節外生枝的狀況,惴惴不安的他一時間也沒了找火蟋蟀賣家的心思,開始到處打探明先生的下落…… 貢院,依然是重兵把守,表面看來靜悄悄,內部忙碌的情形卻讓許許多多的人為之牽掛。 考生出來后,貢院便再次嚴密封閉了,考生的卷子不能離開,朝廷派來主持會試的相關人員也一律不得離開。也就是說,考生離開了,相關官吏還得繼續被關一段時間,直到所有考卷判出結果為止! 上萬人的卷子要在短期內全部判完,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判卷人員的壓力不小。 批卷房共分四房,每房一個主考官,每個主考官也被稱作判卷總裁,四道考題就是四位主考官分別出的,題目由此分類判決。各房同一個類型、同樣的題目內容看多了,多少有些麻木,考卷內容是好是壞幾乎是一眼就能看出個大概,不出彩的答卷很容易被黜落。 賦論房內,一群判官讀卷,其中一名體態微胖判官依序扯來下一張考卷,他那坐了半天已經麻木的表情突然微動,眼神亮了一些,卷面上不錯的字跡讓他醒了點神。 字好卻不知文如何?他心中嘀咕,目光把這份卷子從頭看起。 看著看著,已有些坐躬的腰慢慢直起,一手肘撐在了桌面支著下巴,另一手五指竟在桌面輕輕有節奏地敲擊了起來,看的入神的表情中不時浮現若有所思感,思維明顯被卷子上的內容給引導了,在思想上與之計較長短。 看到最后,收手后靠,雙手抱著肚子,拇指動作較多,緊抿著嘴角,一臉的糾結難斷。 最終,還是不敢對這份卷子輕易下論斷,他站了起來,拿了這份卷子朝賦論房的總裁走去。 第81章 受命于天 賦論總裁官是當朝大學士羅頁文,正坐在首席查看被眾判官黜落的卷子,這些落選的卷子多少要過一眼,首先是防誤判,其次是有這態度也能讓眾判官謹慎行事。 來到案前的微胖判官雙手奉上卷子,“大人,學生愚鈍,這張卷子恐怕還得您親自來明斷?!?/br> 有其他判官聞言忍不住回頭看了看。 抬眼看的羅頁文哦了聲,也有些意外。 還是那句話,文無絕對,難以細分絕對的高下,只能判以水準高低。 水準以“成”來論,一桶水裝了幾成滿的意思,用來比喻學問,十成自然就裝滿了。 滿數為十,又分四個檔次。 一張卷子的作答,五成以下的水準評“劣”,自然也就是黜落了。 十之五六評“中”,十之七八評“良”,九和十就是“優”。 不過一般情況下判官給人評“優”時,通常都給九成,都會留一分余地,很少給人評十分滿意,除非碰到十分優異者,給了也能得到大多人認可,不會遭來太多非議,才會不吝給予,否則就是自找麻煩。 這就是羅頁文疑惑的地方,有這么多等級可劃分,感覺模棱兩可的地方高一點或低一點都可以,判官有這權力,做不了決定是怎么回事?當即暫停手上看的黜落卷子,接了遞來的那份查看。 看著看著,他眉頭忽然一皺,繼而又慢慢舒展開來,后又會微微一皺,目中神色頗給人陰晴不定感。 看到最后,似乎反復看了好幾遍,最后竟忍不住盯著最后幾句話輕輕嘀咕起來,“聚民之地為國,民哀則國衰,佑民者,真國士也。陛下受命于天!陛下受命于天……陛下受命于天……”賦文最后一句話讓他反反復復很是念叨了一陣。 此時他才反應過來這篇賦論是怎么回事。 破題沒問題,國士能成為國士,是皇帝給的還是天命造就的又或是自己努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