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后我成了流放犯婦 第33節
今日的兄長,正經的穿著紅色的袍子,坐在高頭大馬上,手捧欽點圣詔,面色正經中帶著些微笑意,他本就生的俊秀,被紅衣一襯,完全是個出眾的玉面郎君。立在一群進士中,還是她兄長最為矚目。 萬瑾瀾突然就覺得,今日的兄長像是變了一個人。 由遠及近,鼓樂齊作,氣派非凡,行人紛紛讓路,加入看熱鬧跟著游街的隊伍,金榜題名的進士們各個神采飛揚喜氣洋洋、面含笑意。 有那大膽的,還有往進士身上扔手帕和鮮花的。 萬知景抬眸看到窗口邊的自家meimei,揚唇一笑,倒是引起了街邊的小娘子們的一陣興奮,甚至還有人往他身上砸花生的。 街上的人潮隨著進士們移動,等進士們的身影消失在街頭,街上也變的空空蕩蕩起來。 萬瑾瀾正要從窗邊收回目光,就見到一個眼熟的人,定睛一看,正是康平縣主之子吳燁。 此時的吳燁一身灰色的單衣,衣裳松松垮垮的掛在身上,手中提著一壺酒,正對著嘴往里灌,許是喝的太醉,身形踉蹌之下,摔到了地上,半天沒起來。 萬瑾瀾初見他時,他還是個迎風惆悵的人,在華嚴寺再見時,變成了有朝氣的讀書人,這次再見,卻沒想到會是此等情景。 “怎么?他是落第了?” 萬瑾玉搖頭嘆氣:“也不知說他是可憐還是幸運。受自己父親牽連,從前的科舉成績全部作廢,以后不可參加科舉,不能入仕。他本該隨著吳家子弟一樣要被殺頭的,還是臨江郡王求的情,圣上才網開一面,放了他一馬?!?/br> 萬瑾瀾心中嘆息,往好的地方想,吳燁也算是保住了一條命??伤驹撚懈饷鞯奈磥戆 ?/br> 兩人正欲收回視線時,一道清瘦的身影輕咳著從望江樓中出去,慢慢走到了倒地不起的吳燁身前,彎腰將吳燁扶了起來。 “吳公子,地上涼,易生病,我命人送吳公子回府吧?!?/br> 吳燁連眼都沒睜開,面色痛苦的說道:“如我這般,生病不生病又有什么重要!活著,比死了還難受?!?/br> 蕭念深嘆道:“如我這般久病之人才能體會到身體康健的好處,我羨慕吳公子?!?/br> 察覺到了樓上的目光,蕭念深神色自若的抬頭向著萬瑾瀾和萬瑾玉有禮的點了點頭,隨即不急不徐的將吳燁扶進了馬車中。 吳燁睜開眼,見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蕭念深,掙扎著起身拱手謝道:“多謝蕭世子?!?/br> 吳燁面色頹唐,語氣艱澀,“蕭世子何必扶我這無用之人,就讓我在街邊嘴著,也挺好,至少不用回府讓母親見了我這不孝子,日日以淚洗面?!?/br> 蕭念深面色蒼白,語氣溫和包容:“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吳兄不妨將目光放寬放長遠些,眼前的困局便都不是問題?!?/br> 吳燁聰慧,腦中閃過些許靈光,一時之間卻又抓不住,不過神色清明了不少。 蕭念深又道:“我看過不少游記,很喜歡其中一句話,今日也說給吳公子聽?!?/br> “大道三千,條條通天?!?/br> 萬知景被欽點為探花郎,鎮國公也被同僚恭喜了一整日,下值回府后都是紅光面面。就連在府上見到蕭明環,都沒能影響他的心情。 蕭明環今日帶著禮物上門,就是為了恭喜萬知景。 他上門時快用午膳了,在公府用了一頓膳,卻以向萬知景請教的由頭硬生生拖到了快用晚膳了還沒走。 自有華嚴寺的事,萬知景對蕭明環就有了意見,平日里也不怎么和他來往,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但今日,在回府后就被纏的脫不開身。 萬知景一聽小廝稟報有同窗找他,他拱手說了抱歉就離去了。 這頭萬知景脫身松了口氣,那頭萬秋雨一直讓丫鬟盯著蕭明環,見他落了單,也松了口氣。 今日府中喜氣洋洋的,萬秋雨都得以松快了一日,聽聞端王進府時,一直在找機會接近他。 終于,時機讓她等到了。 長廊盡頭的拐角處,萬秋雨大膽的將蕭明環攔下了。 蕭明環在公府向來很溫和,便是對待公府的下人,都是好生好氣的。 不光是對公府之人,只要是在外,他都是如此,因此在京中還得了個端方君子的美名。 此時他面有疑惑,語氣和善的問道:“這位姑娘,不知你有何事?” 他知曉公府找回了幼時走失的庶女,公府傳出的消息是被一戶農家收養了。 此時蕭明環上上下下的打量著萬秋雨的模樣,心中浮起興趣。對于美色,他相信,沒有男子不愛。 萬秋雨在公府被嬤嬤調教過了,每日穿衣,都會用白綢將前胸裹住,雖裹的不太緊,但也并不舒服。穿的衣裙也都是并不顯腰身的,這一眼看過去,也有了端莊大家閨秀的樣子。 萬秋雨知曉,她既然已經回了公府,有了公府小姐的身份,日后不想被人鄙夷,就得將過去的自己忘掉,至少,她出嫁前,得這樣。 她姨娘有透露過,公府準備給她找個離京都有些距離的地方嫁出去,已經在物色人選了。 她姨娘說了,以公府的門第,找的人家不會委屈了她,嫁出去必定是正頭娘子。 可她不樂意! 她重活一世,是注定要成為人上人的,怎么能草草嫁到外地。 她也是心急,不然也不會這么大膽的直接前來攔路。 第48章 先知 萬秋雨心急,便想一擊就中。 此時她面上掛著溫婉有禮的笑意,拂了一禮說道:“臣女萬秋雨,見過殿下?!?/br> “起身吧,你有何事?” 萬秋雨說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臣女有要事想告知殿下,還請殿下隨我來?!?/br> 萬秋雨走了兩步,回頭蹙眉看向蕭明環,“殿下?!?/br> 蕭明環不知道她想說什么,但見她確有其事的樣子,鬼使神差的跟了上去。 萬秋雨帶著蕭明環進了附近一處無人的小院落,非常近,路上倒也沒碰到其它下人。 她開門見山的說道:“殿下,臣女才回公府不久,因為流落在外,一朝回來,家中便想將我嫁到外地去,臣女不愿。臣女想著,若臣女可幫助殿下,殿下可否將臣女納入王府,給臣女一個容身之地?!?/br> 蕭明環蹙起眉,他不信一個女人能幫到她什么。 萬秋雨聲音壓低了幾分說道:“安王與敏婕妤有私,圣上心中已有儲君人選,臣女知曉是誰,王爺絕對想不到會是那人?!?/br> 萬秋雨說第一句時,蕭明環的瞳孔就發生了地震,他后退一步,左右張望一圈,見無人才將提起的心微微放下。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蕭明環面有怒氣和驚疑,萬秋雨卻不怕。 這是她定好的策略,前世她以色事人,萬瑾瀾卻能在前朝攪風攪雨大權獨攬,她只有我為魚rou的份,今生,她要憑借著先知做蕭明環的智囊,成為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萬秋雨故弄玄虛的一笑,“殿下無需管我是怎么知道的,您先去查證第一件事,若證實了,便知曉,臣女說的絕無虛言?!?/br> “臣女能幫殿下得到想得到的,也很樂意服侍在殿下左右?!?/br> 萬秋雨說完,便胸有成竹的先行離去了。 她相信,端王一定心動。 前世未進宮前,她周轉于富商和官老爺的身邊,進宮后,雖也是以色事人,但也在宮中浸yin多年,從萬瑾瀾身上,也學到不少。 宮中不少往事秘聞,她知之甚多,雖然年代久遠,但令她印象深刻的,還是有那么幾件的。 便是沒進宮前,大魏朝發生的兩次叛亂她也有些印象,一次規模小些,很快就被鎮壓了,一次,持續了數年。 也是因為這次叛亂,她都沒見過幾面的父親鎮國公犧牲了。 還有讓她費解的事,萬瑾瀾當初對公府的二房成見頗深,從未宣過二房之人進宮。今生她回來的早,公府還未分家,前世她來到京都后,公府已經分家,二房還被萬瑾瀾打壓到在京都混不下去,最后搬去了外地,消失在了京都。 此時想著,萬秋雨就覺得,這其中肯定發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大事。 只可惜她現在手上只有幾個被她用銀錢收買的丫鬟,能辦成的事太少了。 不過也無妨,待進了端王府,她就可以施展開來了。 萬秋雨心情開闊,今生的一切在她的努力下,都和前世不一樣了。 端王正妃成了王家女,她想想就知道,蕭明環不會信任她,也不會將她當成自己人,以后的端王府,她肯定能站穩腳跟。 而端王,也會在她的先知下,跟前世一樣成為下一任皇帝。而這位賢內助,也注定會走向高位。 萬秋雨暢想著日后的好日子時,蕭明環神情凝重的離開了公府,也不想著在公府用晚膳了。 回府后,便召集了心腹幕僚,密謀了一番。 最后眾人商議后決定,不論安王和敏婕妤的事是真是假,直接利用宮中的棋子,將消息透露給順王。 順王和安王這幾年斗的旗鼓相當,順王若是知曉,定會緊盯住安王不放。 若事情真是真的,那順王必定會利用此事咬死安王。 蕭明環在宮中的勢力不比順王和安王,順王母妃陳淑妃在宮中經營多年,王皇后又是后宮之主,他在后宮的勢力,拍馬都不及這兩位。 他想要扳倒順王或者安王,就得借力打力,保存自身實力。 若此事為真,那萬秋雨,也還真有些用處。 不過蕭明環心中還有些疑慮,有些擔心萬秋雨的來路。不過好在他在公府還有幾個沒被拔出的釘子,能夠幫他盯著萬秋雨。 另一邊,萬瑾瀾都穿著寢衣上了榻,春桃挑著燈進來說道:“小姐,喜鵲剛才來過了?!?/br> 萬瑾瀾坐起身,掀開輕薄的床帳,“什么事?” 春桃坐在床邊,就著月色說:“二姑娘今個在晚膳前的空檔去攔了端王,在小院里說了好一會話,二人才先后離開?!?/br> “至于說了什么,喜鵲說二姑娘沒讓她跟著,她守在外面,沒聽到?!?/br> 萬瑾瀾本就對萬秋雨心有疑惑,自然會讓人盯著。 府上的奴仆都是家生子,萬秋雨用銀錢可以收買她們,也只能讓她們辦些微不足道無足輕重的小事了。 公府最近很熱鬧,萬知景是圣上欽點的探花郎,與公府相熟的人家都上門來恭賀,府上的客人是一波又一波。 這一日,來的是方御史的夫人和方碧渠。 萬瑾瀾聽自己母親說,老夫人相中了方碧渠,在二人還未從揚州回來時,老夫人托媒人上過方家的門了,兩家人已經互相探了一個來回。 方御史是寒門出身,父親母親已經亡故,府上情況簡單,只有簡單的一家四口,也沒別的姻親,家風很清正。 兩家有意定親,過些日子就要下聘了。她母親說,她兄長也不反對。 方修和萬知景是同窗,在科舉期間,萬知景時常登方家的門向方修請教學問,這一來二去的,本來是meimei的好友,最后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萬瑾瀾是真沒想到,自己的好友有可能成為她的親嫂嫂。 方修的長相向了方御史,是個大方臉,看起來確實有些“敦厚”,和俊朗是不怎么沾邊,但好歹五官也算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