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陽鳥 第125節
戚晚托著腮,一邊在草稿紙上劃拉一邊開始思維發散。 ——二十分鐘,暴力傷害,事后加害者男方粉飾太平,受害者女方敢怒不敢言,眾人懷疑,但礙于男方的身份和演技,誰都不敢當面質疑,事后也會考慮自己惹不起而作罷。 就這樣幾條信息,剛好給了她啟發。 如果是反過來,并且放到劇本里呢? ——短時間,女人要了男人的命,女人本就是“受害者”,長期受到男人的欺凌,男人遇害之后,女人依然表現出委屈懦弱的一面,旁人就算來問她男人的下落,也不會立刻懷疑到她頭上。 當然,兇手要完全將自己和命案分割開,僅僅是靠“不能讓人懷疑”這樣的僥幸心理還是不夠的。 懷疑是旁觀者的主觀態度,兇手根本左右不了,能左右的是從嫌疑人身份到犯罪嫌疑人這個過程中起到實質作用的東西。 想到這里,戚晚重新翻開一張草稿紙,開始羅列。 第一,尸體。 尸體是證實死者是否被害的最有力最直接證據,有很多案件就是因為無法找到尸體,無法確定人是不是死了,令偵查停滯不前。 有的甚至無法立案,只能以“下落不明”結論。 第二,除了尸體之外,能證實兇手身份的其它直接證據,最好是形成邏輯鏈。 也就是說,雖然找不到尸體,但能通過其他證據證明被害者已經身亡,犯罪嫌疑人就是他/她,沒有第二種可能,邏輯鏈扎實無法推翻,沒有絲毫疑點,那么此案也可以定罪。 比如,被害者已經被碎尸,尸體被徹底處理,或是碎尸后沖進下水道,或是通過某些醫療渠道以干濕垃圾的方式處理。雖然連尸塊都沒有找到,但警方還是通過刑事技術手段,證實死者遇害的事實,并還原過程。 第三,就是犯罪嫌疑人本人的供述,這很重要。 然而面對一些懂法的行兇者,他們深知“疑罪從無”和“重證據重調查,不輕信口供”的原則,有人會拒絕提供口供——只要自己什么都不說,誰也不能證明我有罪。 還有一種情況是反過來的,兇手出于頂罪的目的,親口承認殺人,但經過調查證實并非他殺。 羅列到這里,戚晚又開始假設各種可能性。 找不到尸體,可以通過找到身體組織或者是碎rou血跡來證實死者被殺。但如果連這些都找不到呢,就是純失蹤呢。 還有,分尸、碎尸這件事以江蘺的設定不太容易做到。 分尸需要工具、力氣、時間、場地,前兩者江蘺不具備優勢。 而且江蘺和父母一起住,總不能在自己家里分尸吧,分尸之后怎么處理呢,像是某個案子里rou拿去喂豬,內臟腌制自己吃,這不但不現實,而且違背性格。 所以如果是江蘺作案,且保證男人的尸體不被找到,就需要有一種巧妙的處理方式。 戚晚記得余鉞說過,要還原行兇過程,就要去了解兇手的性格。 每個兇手都有自己獨特的作案風格,喜歡迂回的人不會搞分尸這么大陣仗,心思細致且有知識儲備的人,多半提前了解過現在的刑事技術,明白動作越多留下的痕跡就越多的道理。 再說江蘺,她平時話就少,所以就算作為嫌疑人被帶去問話,她對警方的懷疑矢口否認,或者只是慌亂地抹眼淚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也是合理的。 這里還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許喬要具備一定的司法知識,她要提前告訴江蘺,什么話不該說,甚至不說。 …… 就在戚晚頭腦風暴的時候,同一時間,郗望也被黎湘叫到房間里。 自從上次黎湘扣住郗望的手機,這還是她們第一次單獨對話。 郗望自然也見到黎湘的傷,但她還來不及問,黎湘就長話短說地將過程告知。而且不需要過多描述,只要提到“是劉峰鳴干的”,中間的過程怎么回事,郗望會自行腦補。 郗望很震驚,但她震驚的點和旁人不同,她的第一句就是:“為什么?” 為什么劉峰鳴要針對黎湘,黎湘做了什么? 黎湘的脖子上貼著冰袋,她扶著冰袋,小心控制著聲帶的震動說:“因為我刺激他。我告訴他你要離開他,還威脅他如果再糾纏你,我會讓他不只不能做官,連人都不能做?!?/br> 郗望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又愣愣地問了句:“為什么?” 黎湘反問:“你說呢?” 郗望快速眨眼,加速思考,隔了一會兒又道:“可是,可是……他是個瘋子,你這么做,他會對付你,你不知道他瘋起來什么樣……” “這你不要管?!?/br> 黎湘將她打斷,實在沒有力氣去跟郗望解釋,她被控制十幾年,她認定的這世界上唯一不可戰勝的惡魔就是劉峰鳴,這種認知是一種錯覺。 在郗望的認知范圍之外,即便是“惡魔”也是天外有天,這世界上有很多隱秘的手段,是根本找不到始作俑者的。 這種事放在過去也是一樣,什么權貴會自己動手呢? 像是劉峰鳴這種瘋子,玩這么大,親自動手,情緒不穩,純為發泄,還是反社會人格,若不是他窩在這種小地方,若不是有個副市長哥哥,他不會蹦跶到現在。 黎湘只說:“記得你之前答應我的事么,我說,你做,不要反著來對著干拖后腿,我保證這件事會圓滿解決?!?/br> 說完這句話,黎湘喝了口水,小心吞咽下去,又道:“你的手機要繼續放在我這里,你不要用其他方式聯系他,耐心等上幾個月,你會擺脫他,還會見到你的孩子?!?/br> 郗望神色怔忪,一時充滿期待,一時又忐忑不安。 “真的?” 她可以相信她嗎? 黎湘:“我一定能幫你辦到。前提是你要忍住?!?/br> 郗望點頭,雖然心里仍不安定。 她沉默片刻,等這些信息都消化完了,便開始關心起黎湘的傷。 她是有經驗的,一條一條囑咐怎樣好得會快一些,要吃什么藥,以及含冰塊會更容易緩解等等。 黎湘笑著應了,其實類似的內容醫護人員已經說過一遍,但她沒有打斷郗望。 她不知道郗望此時流露出的關切,是出于meimei對jiejie還是因為同病相憐,她只是感覺因為這件事,她們之間的關系壁壘、隔膜似乎打破了一些。 郗望見黎湘只是在笑,也不知道聽沒聽進去,便拿起桌上的紙筆將她知道的寫下來,隨即遞給黎湘說:“就這些了,你照著做,忍過前三天,第四天開始就會好一點。白天可能還好,辛苦的是晚上,會疼醒?!?/br> 黎湘將紙接過來,看著上面的字跡,低垂著眼睛問:“這么多年,他打過你幾次?!?/br> 郗望想了想,搖頭:“不記得了?!?/br> 太多次了。 黎湘忍著疼繼續問:“只要聽話,就不會挨打了吧?” 郗望又一次搖頭:“他打不打人,怎么打,都看心情。高興也會打,不高興也會打,氣急了就不只是打了?!?/br> 黎湘:“我急得你之前說過,你、陳熹還有一個女生,你們三個人跟他的時間最久。但那個女生死了——她就是這樣死的?” 郗望一時發怔,吸了兩口氣才說:“是因為傷口感染。他說她的傷口已經潰爛了,沒救了,就把人拖出去了?!?/br> 黎湘:“那后來警方找到的尸骨里,有她嗎?” 郗望:“我不知道,可能有吧。警方驗了dna,讓我們辨認身份,但庫里沒有她的親人dna比對。而且她很小就跟著他,也不記得自己原來的名字,從哪里來?!?/br> 黎湘吐出一口氣,一時不知道如何接話。 她只是想到,如果傷口感染的人是郗望,如果案子出來以后,她沒有讓秦簡州去打聽內部情報,那么就算案子再大再轟動,她們也不會團聚。 姐妹倆從未有過這樣毫無芥蒂的交心時刻,過去的對話不是帶著目的,就是夾雜情緒。 而今天的郗望表現得額外柔順,她似乎想多聊一會兒,還忍不住問:“她是怎么死的?” 她,蕎姐,那個生了她們的女人。 黎湘說:“先是身體上的病,然后影響到大腦,最后是精神上的病,走之前連人都不認識。我讓她住在療養院里,但沒去看過她,這些都是秦簡州找人代勞,再轉告我的?!?/br> 郗望:“哦?!?/br> 一陣沉默。 姐妹倆沒有對視,一個看著寫著注意事項的紙,一個則盯著水杯。 片刻后,郗望起身,說:“那個,我該回去了,你早點休息,希望你早點痊愈?!?/br> 這話說得艱澀而且別扭。 黎湘卻有點高興。 郗望頭也不回地走了,黎湘將門關實,回來又拿起拿張紙反復看了一遍。 但她并沒有沉浸在姐妹關系終于修復的情緒中太久,她還記得手機里記錄的其他待辦事項,其中一條就是姚家。 過兩天她要回春城探望姚仲春,脖子上的傷遮掩不過去,一定要解釋。 只不過在那之前,她得先和姚珹打個招呼。 想到這里,黎湘找到姚珹的微信,問:“這會兒有時間嗎?” 幾分鐘后,姚珹回復:“剛在洗澡,怎么了?” 黎湘沒想到自己還有開玩笑的心情:“那你方便視頻嗎,記得穿好衣服?!?/br> 姚珹發了兩個問號過來,過了一會兒才說:“我好了?!?/br> 緊接著,姚珹的視頻邀請跳了出來。 黎湘按了同意,隨即對著鏡頭小心拿下冰袋。 姚珹原本帶笑的表情一點點撫平,又一點點走向凝重。 “誰干的?” 黎湘:“一個叫劉峰鳴的人?!?/br> 姚珹:“劉副市長的弟弟?” 黎湘:“嗯。等我回春城的時候,這里會有大片淤青,我……” 姚珹:“你是不知道怎么跟姑姑說,還是怕姑姑會因此受到刺激,影響病情?” 黎湘:“后者,前者我倒是不怕。我只是擔心她要為我做主,因此動氣。其實這件事靳尋已經拿主意了,我只要等上幾個月就會有結果?!?/br> 姚珹一聽便懂,目光時不時滑過她的脖頸:“姑姑那里我會提前去鋪墊?!?/br> 黎湘:“謝謝?!?/br> 姚珹:“這就見外了,那是我姑姑?!?/br> 隨即他話鋒一轉:“靳尋的保證我也很期待,但姑姑那里不會愿意等幾個月?!?/br> 黎湘明白他的意思,上次靳瑄到姚家鬧事,姚仲春立刻就讓姚珹“回禮”,這次的事比上次還要嚴重,姚仲春不會有耐心等。 黎湘說:“我不關心劉峰鳴的死活,我只關心他手里的那個男孩,大概七八歲大,我想把那孩子弄出來?!?/br> 姚珹:“我得到的結果,這段時間劉峰鳴出入都是一個人,身邊沒有小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