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陽鳥 第109節
郗望的事, 黎湘本來直接去問秦簡州,但鑒于秦簡州的性格和辦事風格,恐怕她也問不出什么真章。 再說就算問得出來, 也不妨礙她多條腿走路。 事情“甩”給姚珹之后, 直到他離開,黎湘表現得都很殷勤。 她還將他送上車,透著落下來的窗戶說了句:“先說一聲謝謝?!?/br> 姚珹掃過來一眼, 既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 待車開遠, 黎湘將一早整理出來的郗望的資料發到微信上, 走回主屋的同時補了三個字:“費心了?!?/br> 姚珹只回了一個標點符號:“?!?/br> 休息之前,黎湘又陪姚仲春說了會兒話, 兩人誰也沒有提靳尋以及那束放在小廳的鮮花, 只是圍繞著黎湘定做的胸針展開話題。 姚仲春念叨著十年前在法國養病的故事,提到院子里的花,提到那棟有百年歷史的房子, 以及當地文化等等。 黎湘聽著描述, 腦補著靳尋三不五時登門拜訪的畫面。 那時候靳尋也就二十來歲。 不知過了多久, 姚仲春說累了, 黎湘起身離開,出門后和王阿姨囑咐兩句便回到自己房間。 翻開手機看了眼,幾分鐘前靳尋發來消息:“今天是姚仲春的生日?!?/br> 他是來提醒她去說一聲“生日快樂”么? 黎湘回道:“我下午就回來了,在姚家?!?/br> 靳尋:“哦, 準備禮物了么?” 黎湘:“嗯?!?/br> 她沒有等靳尋回復,放下手機去洗澡, 出來又看到一條。 “我知道你心細, 不是不放心, 只是生日一年就一次, 所以提醒一聲?!?/br> 黎湘敲著字:“明白?!?/br> 窗口上方閃現著“對方正在輸入中”,黎湘盯著看了會兒,腦子里劃過兩件事,一件是十年前靳尋在法國,另一件則是姚珹之前告知,靳疏要回來的消息。 前者與她無關,那么后者呢,靳尋打算什么時候說? 就在這時,靳尋的消息過來了:“有沒有幫我探口風,姚家是否還介意之前那件事?” 黎湘明知故問:“之前?靳瑄?” 靳尋:“嗯?!?/br> 黎湘:“原話是,那件事就算了吧?!?/br> 靳尋許久沒有回。 等黎湘吹干頭發,準備上床了,才看到這樣三個字。 靳尋:“那就好?!?/br> 他很奇怪。 雖然不知道靳尋現在在做什么,她卻能感覺到他的吞吞吐吐,字句斟酌。 黎湘問:“還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靳尋很快回:“暫時不用?!?/br> 不需要為他說好話? 能利用卻沒有及時利用,這不像他。 黎湘躺進被窩,實在想不明白。 手機再沒有發出提示音。 …… 翌日中午,黎湘準備返程。 楊雋來了消息,還有十分鐘就到。 黎湘先去和姚仲春打招呼,便提前幾分鐘下樓等車。 王阿姨跟上來,手里還拿著一個湯壺,顯然是姚仲春的意思。 保姆車到了,門外響起滴滴聲。 黎湘抬腳往外走,王阿姨跟在旁邊,然而出門一看,門口卻停著兩輛車。 兩輛車黎湘都認識,還很熟悉,那是靳尋的座駕。 靳尋就站在車邊,身著秋裝大衣,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表情淡漠。 見到黎湘和王阿姨,靳尋直起身上前。 黎湘掩飾著一閃而逝的詫異,有那么一秒鐘甚至懷疑他是來送她去林新的,但很快就將這種“自作多情”屏蔽開——他并不知道她的行程安排。 直到靳尋來到跟前,淺笑道:“要回劇組了?” 黎湘點頭:“靳先生這是……” 靳尋卻挪開眼,看向王阿姨:“王姨,麻煩您為我通傳一聲,就幾分鐘?!?/br> 黎湘下意識轉向王阿姨,這才后知后覺地想起來,王阿姨被安排進來的時候就介紹過,她是姚家的“老人”,十年前就在姚家做過。 靳尋認識王阿姨,他是來見姚仲春的。 王阿姨并沒有立刻答應靳尋,只說了聲“請靳先生稍候”,就將黎湘送到車上,并將湯壺遞進去。 黎湘握住湯壺把,抬眼掃過王阿姨的表情,壓低聲音說了句:“不要讓她太cao勞?!?/br> 王阿姨:“小姐放心?!?/br> 車子緩慢駛離姚家大門,黎湘轉頭往后看,遠遠的見靳尋和王阿姨站在一起,他似乎還在為自己爭取。 黎湘收回視線,就聽楊雋問:“那不是靳先生么?他不跟咱們一起?” 黎湘醒過神,沒接這茬兒:“劇組那邊怎么樣?” 楊雋:“哦,沒什么特別,她們倆都挺安分的?!?/br> 車程大約一個小時,黎湘轉而問起公司情況,楊雋便將行程記錄儀關掉,隨即提到股權,又提到財務報表。 之前靳尋那邊介紹了一部高片酬資源,黎湘身價倍增,在整個圈子里都能當談資,然而有些“潛規則”大家是心知肚明的,說出去的是一個價,拿到手里的是另外一個價。 除了公司抽成,還有一部分會以“投資”名義轉出去,兜兜轉轉又會流到靳家的賬面。 黎湘給靳尋做了多年白手套,一早就知道靳尋介紹的資源是怎么回事。 但按照楊雋的說法,靳家那邊這次抽得額外狠,公司實在不好cao作,還在商量,財務也怕吃不了兜著走,將來查出來偷稅漏稅要吃官司。 楊雋還順嘴提到前段時間塌房的藝人,據說她本人是很委屈的,熬了多年好不容易出頭了,對外宣稱的片酬是不低,但真落在自己手里的連一半都不到,如今塌房了背后金主也沒有疏通關系的意思,轉而就找了其他藝人頂替,她真覺得冤。 楊雋說了句:“真是招誰惹誰了,錢替別人賺,黑鍋自己背?!?/br> 這是他自認為的黎湘會站的角度,靳尋抽得狠了她心里一定不爽,只是嘴上不說,他既然是心腹,就替她說一嘴。 誰知安靜半晌,黎湘卻這樣說道:“再不公平,普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我們一部戲的片酬。我以前連想都不敢想?!?/br> 楊雋接道:“可是姐,你現在是不普通人啊?!?/br> 黎湘沒吭聲。 她跟著靳尋見識過許多場合,也看到一些傳言中的大佬十分焦慮的一面。 有一個億的要去奔十個億,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為什么。 那擁有一個億的人會說,因為我知道上面的人過著什么樣的生活,我不能停下來,停下我就完了,我的資產會縮水,所以我必須上去。 經濟斷層,階級固化,人的共情能力也會分割。 普通人理解不了資本的富貴,資本也不會理解普通人的貧窮。 在普通人看來,明星塌房了也比他們過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然而在她這個圈子里,還彌漫著另外一種焦慮。 尤其是片酬身價到達一線的,不可能紅一輩子,年紀上去了,資源下滑了,新人換舊人,轉型是至關重要的。 不只是熒幕形象要轉變,身份也要轉變,能否從明星變成資本,能否從前臺風風光光地退到幕后,而不是塌房封殺。 在消息“透明”的時代,每一步都不好走。 別的同行都在小心翼翼地掩飾黑料,積極培養公關團隊。 她這十年沒cao心過這些事,有公司在后面挺著,還有靳家在兜底。 但說到焦慮也不是沒有,否則也不會有段時間攤上抑郁癥了。 而她的焦慮,只有那件事。 十二年了,它還在。 塌房她不是不怕,最怕的是自己沒有底氣去面對。 明星可以不做,但那種日子她不想再過。 資本,全身而退。 姚家、靳家。 還有郗望…… 這些人和事一件件從黎湘腦海中劃過,聽著楊雋的匯報,就這樣持續了一路。 直到車子開進林新地界,楊雋匯報結束,又問黎湘:“姐,你之前說同意我放大假,是真的吧?” 黎湘輕笑:“不只同意你放假,還請你去歐洲。想好去哪兒了么?” 楊雋喜上眉梢:“芬蘭、瑞士?!?/br> 黎湘:“嗯,不要跟團,找個當地私導?!?/br> 楊雋:“好?!?/br> 黎湘透過后照鏡掃向他,又道:“你選的地方還挺冷門的,一般不是都去意大利、法國么?” 楊雋:“我這不是怕時間緊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