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陽鳥 第106節
她是jiejie,郗望有恃無恐。 楊雋可沒有拿她當meimei,楊雋遵循的是圈內的那一套,郗望不遵守就得吃苦頭。 她將郗望交給楊雋,郗望一時半刻拉不下臉來找她,她也正好趁著這段時間想想清楚。 就這樣,黎湘將自己投入到工作里,直到三天后,在她的催促之下收到了靳瑄的第三封郵件。 這次收到的照片不多,但黎湘看得很仔細,恨不得每一張都放大找細節。 照片不僅拍到了她的保姆車在劇組出入,先去了墓地,又去了度假村,最后去了游樂園,還拍到度假村里姚珹的車,以及她和姚珹一起走出來的畫面。 靳瑄在微信里是這樣說的:“圈子里傳你倆的事,我還想呢有什么可傳的,要是他們知道你接近姚家不是為了當媳婦,是去當女兒的,這才是驚天大瓜。結果我就看到這些照片,不得不說你可真有本事,姚珹竟然都讓你和他一起去掃墓了!我去!” 顯然靳瑄的閱讀理解不是一般人。 黎湘只說:“不是一起去的,是剛好碰上?!?/br> 但這話根本沒人信。 靳瑄:“得了吧,一起就一起唄,我又不是他女朋友,我不吃醋。話說回來,能讓你陪他給他爸掃墓,是真拿你當自己人了?!?/br> 他爸。 黎湘品著這兩個字。 黎湘:“他的身世我沒問過,我只知道他是跟著姚老爺子長大的?!?/br> 其實姚珹的背景她多少知道一些,就算姚嵐和靳尋不提,外面也有人傳。 姚珹沒有進姚家的企業工作,似乎就是個吃閑飯的,但就憑著姚老爺子看重他這一點,那層身份就跟鑲了金邊一樣。 春城姚家還有其他分支,只是不如這一脈名聲響。 那些分支都是遠親,有表的有堂的,有的一早就被踢出去,在外發展,有的棄商從醫,還吃著公家飯。 姚珹的父親原本也是分支。 姚珹小時候父親病故,姚老爺子不知何故一眼看中姚珹,將他放在身邊養大。 姚珹的母親一早去了國外,圈內少有人提起。 也有人傳過,說姚珹的父親就是姚老爺子的私生子,小時候過繼給兄弟了,多年后又把親孫子接回來。 不過這種說法無從考證,姚嵐那邊似乎也不介意,就連那野心勃勃的大哥、二哥,也沒有將姚珹看在眼里。 這些背景介紹不用黎湘問,靳瑄就上趕著科普了一遍。 末了靳瑄還說:“依我看姚老爺子是真的愛護姚珹,別聽外面那些人說什么,老爺子親手養的是個廢人。呵,別說是繼承人了,哪怕多給姚珹多一點股份,不出一個月就得被其他狼崽子生吞活剝了?!?/br> 黎湘一邊看著照片一邊琢磨著姚家復雜的關系,豪門談親情缺失準沒錯,別說是父子爺孫,兄弟姐妹之間更是淡薄。 姚嵐和大哥二哥的明爭暗斗早有傳說,姚珹看似與世無爭,私下里也有自己的盤算。 姚仲春病了這么多年,她丈夫謝柯和女兒姚涓相繼遇害,這里面的事根本說不清是意外還是人為。 這里面的彎彎繞繞黎湘想不明白,也懶得深究,她已經給姚仲春去了消息,只提了一句掃墓的事,還提了一嘴后天回去看她。 姚仲春多一句都沒問,自然也沒有問過謝柯的墓如何,只說吩咐了李阿姨多做好菜,等她回來。 微信里,靳瑄的語音一條接一條,八卦不斷。 黎湘時不時應一聲,直到她又一次點開游樂園那幾張照片,打算再仔細看看。 目光掃過時,先是停了一瞬,隨即又看回來,手指按著鼠標將照片放大,再拉到角落。 照片的正中心是她的保姆車,當時她和楊雋應該都在車上。 而照片的角落里,剛好帶到游樂場的大門,從大門里正走出來一道女人身影,穿著打扮就和那天的郗望一樣。 顯然楊雋回到車上不久,郗望就出來了,這和游樂園的工作人員所說一致。 但真正令她在意的是,郗望似乎不是一個人出來的——她旁邊還有一個男人。 黎湘又點開后面幾張照片,有兩張也捕捉到郗望的身影。 郗望正在朝車子的反方向走,而和她一起出來的男人,始終和她走在一起,相隔只有兩步。 會不會是巧合,因為正好和其他游客一同出來,看上去像是一路? 黎湘瞇了瞇眼,想再看清楚些,但照片放大太多,角落已經模糊,她只能看到郗望和那個男人的背影,捕捉不到更多信息。 就因為這無法確定的聯系,她又一次想起那個仍在逃的“變態”。 耳邊回蕩著的是郗望對他的描述,還有似有若無纏繞著的,詭異且畸形的“依戀”關系。 作者有話說: 紅包繼續~ 第87章 第十二年秋 黎湘沒辦法做到不去好奇。 哪怕郗望就是個陌生人, 她的故事就是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偶然聽到的,也會產生好奇,會想知道后續, 何況是親meimei。 直到黎湘返回春城之前, 她都在不動聲色地觀察郗望。 郗望在劇組沒有特別表現,沒有曠工或者無故消失,有時候戚晚會叫住她, 兩人談上幾分鐘, 但自從郗望知道戚晚的男友是警察, 就沒有再透露新的故事。 黎湘就像是琢磨劇本里人物動線一樣琢磨郗望的行動曲線,如果她是郗望, 如果那天從游樂園一起出來的男人是認識的, 不管是那個“變態”也好還是其他認識的男人,總歸都不是正常環境下認識的。 他們不會那么巧在游樂園遇見,一定是提前約好, 那么他們還會再約第二次。 至于約了做什么, 黎湘沒辦法往好處想。 也就是說, 如果是那個“變態”, 那就是畸形的依戀關系,如果是過去的“客人”,那就是一種用身體交換的金錢關系。 無論是哪一種,她都要讓這種關系結束。 …… 返回春城之前, 黎湘和戚晚又碰了一次劇本意見,還是跟角色有關。 江蘺, 一個沒有受到親生父母善待過的女人, 因為一點錢就被父母“嫁”給隔壁村□□過她的男人。 經過多版本的修正改動, 現在的江蘺已經增加很多腹黑屬性, 她要逃離深山,走之前要先斷絕六親——弒父弒母。 許喬,出身學歷樣樣優秀的女大學生,因為童年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從城市逃到深山。 為了補償內心的遺憾,許喬甘愿被江蘺利用,甚至“幫助”江蘺完成逃出深山的動作借此事找回失去的勇氣——協助殺人。 討論到尾聲時,黎湘再次提到許喬協助殺人的動機,她認為除了尋找內心的救贖,似乎還需要一些驅動力。 戚晚就像之前一樣在草稿紙上做記號,一邊做一邊不緊不慢地說:“僥幸心理夠不夠?” 黎湘品了品,問:“她覺得自己幫江蘺這件事不會被人發現?” 戚晚點頭:“就算被發現了,也可以用當地的土辦法掩蓋。江蘺被□□,沒有人管,當地警察也說證據不足。江蘺被父母賤賣,村里的人都知道,但對此習以為常,沒有人干涉。村里偶爾有人死了,也沒有人會去報警,就按照村里的習俗辦理喪事——真的是自然死亡嗎,誰在乎?最多嘆一句,這就是命。許喬多少有點報復心理,想著既然每個人都這么無所謂,那么她幫江蘺殺個人,誰會想到查她呢,她可是從城市過來的,很快就要回去了?!?/br> 聽到這里,黎湘問:“她是反社會人格?” 戚晚:“不是,但應該有反社會傾向?!?/br> 黎湘:“江蘺的事激發了許喬?!?/br> 戚晚:“不止激發,她還共情了。她的心魔憋了很多年,她也需要發泄,而這件事就成了發泄口。表面上是她在幫江蘺,心理層面也是江蘺在幫她。一個是身體上的逃,一個是心理上的逃?!?/br> 黎湘掃過桌上的工具書和那疊標注著筆記的打印資料,又問:“很有意思,怎么想到的?哦,我是說僥幸心理這個角度?!?/br> 戚晚:“前幾天聽一個工作人員說,就在林新遠郊有個村子,去年春節期間有戶人家的老人自己跑出去了,一整宿都沒回來。她已經八十多了,當時還有點發燒,在床上躺了三四天了,幾天后尸體卻從河邊的冰窟窿里撈出來。聽著就像是一場意外對么,可我覺得很奇怪?!?/br> 黎湘:“發了燒不在家躺著,自己跑出去?” 戚晚:“是啊,她家里人還說不知道什么時候跑丟的。冬天河水凍住了,除了去釣魚,誰會往哪里跑,還是晚上。老人心智不正常嗎,為什么要去河邊,是燒糊涂了,還是想不開要自殺?需要琢磨的地方還挺多的?!?/br> 黎湘:“那結論是什么?!?/br> 戚晚:“結論就是村里當意外處理,給老人辦了喪事,很低調?!?/br> 黎湘:“沒驚動警方?” 戚晚:“也許驚動了吧,但就算警察來了又能怎么樣呢?人都死了幾天了,來往河邊的人早就把痕跡破壞了,附近沒有監控,誰能證明老人是怎么掉下去的。哦,我不是陰謀論,只是因為這件事有了點啟發,而且我聽那個工作人員說當地人都是這么處理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都沒了當然要入土為安,誰愿意往命案的方向折騰呢?!?/br> 說到這,戚晚用筆尖戳了下“許喬”二字,又道:“我找的角度就在這里,只要不弄得驚天動地,太過明顯,連小孩子都認為事有蹊蹺,弄得差不多就行了,當地人因為怕麻煩,村支書怕影響不好,大家自然會齊心協力用村里的習慣和固有認知來‘幫忙’掩蓋一切?!?/br> 黎湘:“因為有共同的利益,讓所有人都成為幫兇?!?/br> 戚晚笑了下:“利用認知和習俗,和所有人達成一種默契?!?/br> …… 戚晚的話一直回蕩在黎湘腦海中,回程路上她時不時看一眼劇本,時不時想到戚晚的描述。 她沒有讓陳熹和郗望跟車,甚至沒有告訴兩人,她要往返春城,今晚不會回來。 后半程路,黎湘有點累了,閉了會兒眼卻睡不踏實,就拿出手機刷微博。 她無意間看到一條沒有被頂上熱搜的消息,是關于三甲醫院的醫生組織團伙販賣器官的案子,這幾年陸續有幾個地方被揭出來,判刑基本在十來年。 官方提到的團伙規模也不算大,一般是四個人以上,十個人以下。 然而但凡有點社會和工作常識的人就會知道,像這種犯罪時間超過十年,犯罪流程熟練,甚至發展成了產業鏈,絕對不可能是幾個人玩得轉的。 這樣少的人數,是允許被追究到的人數。 這段時間她不止一次在想,如果當初不是郗望的主動爭取,她可能也會成為被活體摘器官的其中之一。 或者賣去更遠的東南亞,男人女人按照性別劃分,男人去參與殺豬盤,女人去做皮rou生意,或電擊或毒打或用毒品控制,喂狗食喂豬食茍延殘喘,再從他們之中分出來一批人抽血清、取器官,各安天命。 即便黎湘這些年已經麻木了自己大部分情感、情緒,基本的同情心還是有的。 每當這樣的消息出現,她就會忍不住想,好在不是郗望,無論郗望怎么變,都比那樣的結果要好。 這樣胡思亂想一直持續到春城,經過市中心時,黎湘 殪崋 讓楊雋將車停到某商場的地庫。 楊雋以黎湘的名義上樓,到一樓某珠寶品牌的vip室取貨,來回將近二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