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孫鵬說請費茗吃晚飯,吃火鍋,尊重費茗的口味,重油重辣加麻! 費茗:“……我最近養生,紅油麻辣都戒了?!?/br> 孫鵬:“那吃菌湯鍋!” 費茗:“……”菌湯鍋我也吃不了,我現在頓頓不是粥就是糊糊,嬌貴程度堪比嬰兒。 姜婧看出費茗的為難,說:“費總還要開會?!?/br> 費茗跟著點頭:“嗯,吃飯還是等片子上線之后吧,開慶功宴?!?/br> 孫鵬其實也忙,聞言暢快答應:“好,那就這么說定了!反正就咱們倆吃也少點意思,崔峟忙著剪片子,肯定叫不動他,還是等他有空的時候一起?!?/br> 費茗:“就是就是,怎么能缺了他呢?!?/br> 費茗讓姜婧送孫鵬,自己回了辦公室。 兩個多小時沒進食了,先加半碗餐,然后憂心忡忡地思考。 《好人好事》的質量給他的沖擊有點大。 看之前,他已經做好了辣眼睛的準備。 因為先前的劇本并不好看,加上崔峟是第一次執導,還不是專業的,費茗對他根本沒信心,覺得他能照著劇本拍出來就萬事大吉了,怕就怕連劇本那平平無奇的水平都達不到。畢竟文字語言和視聽語言的差別還是挺大的,否則也不會出現很多書不敢拍的說法。 結果沒想到,這崔峟還真他媽是天才! 這和他計劃的根本不一樣??! 他是想要一部爛片,不然怎么會精挑細選看中了崔峟? 但現在的《好人好事》怎么都不能說是爛片。 這小子藏得真夠深的,費茗覺得被背刺了。問題他還和崔峟簽約了,簽了兩年! 他好想毀約。 不過現在還顧不上這事。 費茗慌張了一會兒,又盯著自己的續命公式看了半天,漸漸放松下來。 【生命值(天)=100*{投資金額(元)/口碑評分-總收益(元)}/觀眾人次】 《好人好事》這個項目,影響最終獎勵的其實一直只有兩個因素:口碑評分和觀眾人次。 現在拍成這個樣子,收獲的口碑評分和觀眾人次肯定會和平平無奇的原劇本不一樣。 但是口碑評分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小的,最多就是由原先的五分變成十分嘛。雖然照著原先的劇本拍可能拿不到五分,現在的片子也絕對拿不到十分,但變化幅度也就百分之五十左右,可以說影響不大。 但觀眾人次就完全沒法預估了。 不過費茗仔細想了想,還是抱著比較樂觀的想法。 因為《好人好事》雖然整體上客觀,但前半截瘋狂批判網紅,甚至結局都還沒放過。 《好人好事》的題材選擇得很好,很容易引發觀眾討論。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好的題材,有自動引發討論度的天然優勢,為什么院線電影還沒人拍呢? 因為院線電影背后的投資商很可能就是流量背后的推手,院線電影上映的時候需要宣傳,往往那些擁有流量的網紅就是宣傳途徑,那怎么能拍這么一部得罪“自己人”的電影呢? 所以費茗雖然覺得這是部好片子,但仔細一想,卻并不擔心它會引發口碑效應。 你居然罵網紅和他們背后的營銷公司哎,現在網絡的風向幾乎全被這些人把持,隨便帶點節奏就會被黑死了。 另外就是這個題材本身有短板,不像其他題材,比如反腐反黑反詐那么穩當,這可能也是圈內沒人拍的原因。 拍那些題材,普通觀眾肯定是津津樂道、欣然接受的,因為普通人成為不了那些人。但網紅不一樣?,F在是流量時代,普通人也有機會當網紅,所以會有一部分普通觀眾看這個故事不舒服。 最后就是故事本身的問題了。 導演太客觀,誰都沒討好。 你要批判網紅,就認真批判,把雯雯一家拍得可憐點、無辜點、沒黑點。結果呢?這讓人罵起來不夠理直氣壯啊。 要是像原劇本里那樣贊揚流量對社會帶來的正向影響呢,就好好夸贊,就像片子后半部分,雖然大家各懷心思,但最終的確救了人。像原劇本那樣設計人物就很好,以崔峟表現出來的執導能力,肯定會拍得很讓人感慨。 不管哪樣,觀眾得到的情緒價值都會比現在好?,F在太擰巴了,讓人罵都不知道罵誰比較好,可能觀眾就直接不評價了,也沒有向其他人安利的心思,甚至可能因此打不出高分。 費茗越想,越覺得穩。 看樣子崔峟的確是個天才。不但拍出了好作品,還不會對自己造成什么印象。 他決定,只要片子安安靜靜上線至結算,自己續夠了命,就幫崔峟把應得的榮譽奪回來! 第18章 確定了《好人好事》的情況,接下來的關鍵就是沙漠視頻了。網大需要播放滿三十天才能結算,那沙漠視頻的開站時間也基本確定了。 費茗找沙漠視頻的技術總監開了個會。 總監之前在青椒視頻、蝸牛視頻都工作過,看起來大約五十歲,實際只有三十三,一看就是個真正的人才。 費茗在挑導演和編劇這些內容創作者時極盡可能地挑廢材,但技術部門不敢走這個路線,畢竟他需要盡快把網站建起來,要是招一群廢材,兩個月過去寫出來的代碼還全是bug,他還活不活了。 所以技術崗的招聘他全權交給了hr,甚至工資比行業平均水平上浮了20%,不然像總監這樣的人才還真挖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