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沉浸式圍觀 第362節
書迷正在閱讀:[ABO]秦總每天在線求原諒、彌合、我靠拍爛片續命,怎能成業界良心、春溪(古言高H,公主x權臣)、影帝的粘人小甜貓靠撒嬌上位、郡主手札、風流王爺(女尊NP)、縛春腰、冬眠、渣男與綠茶絕對是真愛
林黛玉就看著李家的姐妹,吃是想吃的,這不是和李家的小姐妹不熟嗎? 李家姐妹對視一眼,暫時還沒法想象大碗喝酒大口吃rou的樂趣。李紋就說:“這……怕是不妥吧。畢竟不是廚房里端出來的……還是別了吧?!?/br> 李綺也說:“是呢,自己烤的不干凈?!?/br> 探春看她們的態度,就說:“還是算了,今兒這里不止是咱們,老太太不能吃這么難克化的東西,還有荂哥兒他們呢,小孩子也不能吃的太膩了?!?/br> 巧兒也沒多說,想著不如等會回怡紅院了再烤。 玩了一上午,姐妹們也做了不少的詩詞。吃了午飯蘑菇才來,她一來李嬸娘帶著李紋李綺姐妹兩個大禮參拜。讓王熙鳳和云芳趕快扶起來,這是大家第一次見面,蘑菇少不了要說一些場面話。 老太太就問:“怎么才來?” 蘑菇說:“上午收拾好了就要過來,我們太太給我帶了些細軟讓我先看看,又送來不少小玩意,讓我留著過年打賞,我和太太看完就中午了,想著老太太這里吃飯,我來了大家少不了要重新排座位,就等著這里吃完了再來?!?/br> 老太太就說:“就該把你們太太一塊拉過來,這樣你也能和我們一起吃午飯?!?/br> 蘑菇笑了笑,替邢夫人解釋:“太太事兒多,后面跟了很多人都要找她拿主意,就是拉過來了怕是也不能陪咱們說話?!?/br> 隨后蘑菇就問起李嬸娘江南的風土人情,大家說的正高興,就聽見有人說幾個姑娘出去烤rou去了。 老太太就要去看看,大家一起出門,看到姐妹幾個在雪地里用炭盆架著鐵鏊子一起烤rou吃,旁邊還蹲著兩個等rou吃的男孩。 李家的姐妹明顯融入不進去,站在一邊看著,巧兒和惜春正在烤rou,林黛玉把探春拿剪刀剪碎的rou塊吹幾下喂給兩個小男孩。 李嬸娘看了大受震撼! 公侯府第的姑娘是這樣的嗎? 這和大家閨秀到底是不一樣的! 她忍不住懷疑榮國府的教養! 這群人蹲在雪地里,炭盆邊上的雪都化開了,濕塌塌黏糊糊的,特別是倆個男孩看到家長來了,還熱情的把不吃的rou舉著跑過來給大人吃。 老太太的臉皮抽了幾下。 王熙鳳就說:“我的祖宗們??!你們找個亭子也行??!就這么蹲在的路邊烤上了?這里冷不冷?我給你們找一間門屋子你們蹲到屋子里面烤去?!?/br> 云芳臉皮也抽了幾下,她覺得這也太沒美感了,吃貨們的行為有的時候真的是想象不出來。 最后王熙鳳張羅著找了空房子把這群人給打發進去,老太太也沒了游玩的興致,被王熙鳳送回去了。 王熙鳳把老太太安頓下來之后松了一口氣,隨后也顧不得勞累,立馬奔到大觀園里要去看看那群祖宗們折騰成什么樣子了。 連同蘑菇在內大家吃的可開心了。王熙鳳一進去就能聞到屋子里面濃郁的烤rou味兒。聽見有人嚷嚷著要喝酸湯,再仔細一看,里面有三個男孩吃的嘴角泛油,桂哥兒也跑來了,喊著喝酸湯的就是他。 云芳就讓人問還有誰喝? 惜春就說她想吃煎餅夾rou,讓廚房趕緊烙煎餅,煎餅別用油,弄的油乎乎的沒人愛吃。 最后一問,統計結果是一人一份酸湯一份煎餅。 除了云芳平兒也在,正圍著爐子摟著荂哥兒喂他吃rou。 王熙鳳再仔細看看,這屋子里面沒了李嬸娘和李家的兩位姑娘,也沒了李紈。 王熙鳳又氣又笑:“合著就我一個是勞碌命,你們倒是在這里享受起來了!給我也送一碗酸湯和一盤子煎餅來,我累了一天了,還沒吃上一口熱乎的呢?!?/br> 她擠著坐下來,問云芳:“怎么就你在這兒,大嫂子不在嗎?李嬸娘和倆位meimei呢?” 這里的人多,云芳也沒說什么,只能輕描淡寫:“回去了,八成她們也有些累吧?!?/br> 一下午的時間門大家用來烤rou和吃吃喝喝,整個過程很愉快。姐妹們詩興大發寫了不少的詩出來,嚷嚷著讓林黛玉回去整理一下裝訂成冊。等到晚上大家各自散了撤了燒烤攤子,又把小孩子給安頓好,也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了。 王熙鳳打個哈欠等著賈璉回來,看著平兒從屋子里出來,問她:“睡了?” “嗯,睡了,今兒咱們哥兒跑了不少地方,吃了不少東西,早就瞌睡了,要不是怕他吃的rou太多不好克化早就讓他睡了?!?/br> 王熙鳳指了指身邊的位置:“你來坐,我今兒看著李家的母女似乎……” 平兒直接說:“瞧不上咱們?!?/br>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就是人家才是那種雅致的人,其他人都是粗俗的那種……人家沒明說,但是卻露出一種不與同流合污的姿態。 蘅蕪苑,李家姐妹剛從稻香村回來,剛才大家在堂姐哪兒說話,李嬸娘也在,這會兒回來之后讓人收拾了床鋪也睡不著,都在回想著白天的事情,主要是今天看人家姐妹玩得那么開心,心里面兒有一些羨慕的。 但是家里邊兒的教育又讓她們覺得這么參與進去不妥當。 對于今日發生的事兒,李嬸娘露出想去娘家住一陣子的意思,李家姐妹也明白原因,這是對榮國府期待過高,如今覺得勛貴人家就是勛貴人家,滿門朱紫不假,卻到底失了些體統。然而李紈再三挽留,如今天氣也不好,出門不方便,剛來也沒多久,各種原因湊合之下,李嬸娘就覺得年前先住一陣子吧,年后再說。 李家姐妹也是聰明人,堂姐再三留客,一方面是真的有感情在,另一方面也是李紈自己有想法,她想通過李家的關系安排賈蘭的前程。 這事兒李嬸娘和李家姐妹是萬不敢替李家答應的。 賈蘭是賈家的子孫,賈蘭如何做官自然是賈家說多了算。要是賈家勢弱倒也罷了,但是賈家明顯是個龐然大物,李家的這點人脈和關系在人家眼里不夠看。 李嬸娘就想不明白,連同李家姐妹也想不明白,有榮國府的人脈不用,李紈怎么就舍了西瓜撿了芝麻。 這里面李紈也有無奈之處,她想讓兒子早點出頭,但是榮國府明顯是想讓賈蘭晚一點出來當官。 賈蘭早點出頭就是早點頂門立戶,自己母子才算是徹底的脫離苦海,那時候搬離榮國府脫離二房,能自家管著自家的事兒了。 賈蘭留在榮國府,榮國府不止是他一個孫子,荂哥兒是正經的繼承人,桂哥兒是大老爺的長孫。榮國府的人脈大部分是用在了他們哥倆身上,賈蘭什么時候才能出頭,自己什么時候才能熬出來? 李紈很焦慮很急迫,她能抓住的兩條線只有老太太和娘家,她不是不知道娘家就是幫忙也是有限度的,更是有條件的。但是她不能不提前做準備,畢竟老太太的年紀大了,說句不好聽的,萬一有一天駕鶴西去了自己指望誰? 李家的姐妹兩個也感受到了她的這種急迫,但是大家都是女流之輩,真的幫不上忙。 李嬸娘倒是給她出來一個主意:“不如讓蘭兒去考一考,在咱們南邊,小男孩兒入科場的多著呢。成不成的無所謂,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見見世面,知道科舉是怎么回事兒?!?/br> 李紈對這個建議是上心了的。 畢竟女人出門不多見識有限,李紈也不是直接找老太太說要讓賈蘭出去見識一番考場。也需要先找人打聽一下,而這個能被她想到的人也就是林黛玉,林黛玉也恰巧知道一些,她是從林如海的言談里面得到的消息。 林黛玉就跟李紈說:“江南也確實是有那些男孩兒入科場的事兒。說到底是江南文風盛行,讀書的人多。既然人多,里面自然不乏有那些有天賦且努力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本就是鳳毛麟角,只是偶爾出現,并不是每次都有的?!?/br> 好孩子自然是稀缺的,但是李紈覺得自家兒子是有資格進去的,換句話說,自家孩子也是屬于鳳毛麟角的那一類。因為這孩子讀書真的很用心,賈蘭就是李紈的驕傲,也確實是活成了李紈希望的樣子。 所以思來想去,她就去找老太太安排賈蘭去考試。 老太太最近一段時間門的心情正是忽高忽低的時候,每每患得患失,覺得家里面的人現在越來越應付自己了。突然之間門有件事需要她去辦,頓時打起精神。想著家里如果出了年紀這么小的秀才,到時候也是被人傳頌的好事,自然是要大力支持,所以這件事兒最后還是落在了賈璉頭上。 賈璉聽說了之后就覺得荒謬,不是說不想讓侄兒出頭兒,是不能拔苗助長,這兩個女人的行為無疑是拔苗助長。 賈璉就問老太太和李紈:“讓蘭兒去科舉這是誰說的?他老師嗎?人家老師是怎么說的?說火候到了嗎?不如把蘭兒寫的文章拿給我,我出去找人看看?!?/br> 李紈就趕快解釋:“他老師沒說,不過是想著讓咱家孩子長點見識,也不指望他真的考上,是想讓他跟著去看看。聽說有些人一入考場就容易昏厥,為了避免咱家孩子將來也這個樣子。所以逢考去試一試也是一樁好事?!?/br> 老太太在一邊點頭,賈璉就覺得很無語。 榮國府的祖籍在金陵,想在京城考試也容易,但是這中間門需要費點事兒才行。憑著榮國府如今在京中的地位,以及賈璉他們兄弟的人脈,也不過是打個招呼的事兒罷了。往年賈家的族人也有在京城考試的,沒道理給人家cao心了不給賈蘭cao心,賈璉就點了點頭。 “這是好說,因為立了太子,所以要加恩科。這樣吧,咱們前面還住了一位兄弟明年也是參加科舉的,這些日子也讓孩子辛苦點,白日跟著他老師好好學,到晚上去前面跟人家討論文章,也好互相進步?!?/br> 聊完之后賈璉告辭出來來找賈赦,賈赦聽說了之后看了看面前像一直倉鼠一樣在啃果子的桂哥兒。 桂哥兒瞬間門有種被人盯上的感覺,放緩了動作看了看祖父,又看了看伯父。 “我也能去,但是你們要跟我爹說好才行。他讓我學數學耽誤了我讀圣人經典!” 賈赦就十分嫌棄的看著大孫子,小的時候多招人喜歡,怎么看怎么愛,怎么長大之后人嫌狗憎的。 “沒讓你去!啃你的果子去!”賈赦就有點想不明白,“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早先珠兒也是個好孩子。要不是強逼著他去讀書,也不至于后來早夭。有孩子親爹的例子在前面放著怎么還這么急?別的事兒我倒是愿意跟賈老二比一比,但是這種事兒我甘拜下風,咱不去,讓他們去?!?/br> 賈璉嘆口氣,問賈赦:“那這件事兒我就按老太太和大嫂子的意思安排了?” 賈赦點點頭,“考個秀才也不過是第一步,讀書這事兒辛苦著呢,就是考個狀元出來才是幾品官?既然不想讓咱們在旁邊參謀著,那這件事咱們也不管。隨他們去吧!” 第365章 做與錯 讓賈蘭現在去考科舉這件事一旦開始cao作自然也不用保密,反對的人很多。 頭一個來找李紈的是珍大奶奶。 珍大奶奶冒著大雪來找她,剛進了稻香村的門都沒坐下就問李紈:“我來問問到底是誰給你灌了**湯,要不是灌了**湯你怎么會做出這樣昏了頭的事兒!你看著人也精明,往日也沒見你吃過虧,這件事兒怎么就這么笨??!” 李紈拉著她坐下,就問:“你說的是……蘭兒事兒?” 珍大奶奶點點頭:“不是這件事兒還是哪件事兒?” 說著從素云的手里接了茶水來不及喝,忍不住嘮叨:“你也不用出遠門,就現在到寧榮街上站著。你看這來往的人有多少是來跑關系的! 臨近過年了,那些送禮的馬上要把咱們兩家的門檻給踏破了。陪著笑臉捧著重金,謹小慎微的討好門子們,就這樣也不一定能進門。你現在就在這個門里坐著,你怎么就非要跟外邊的那群人一塊兒擠著呢? 你想想看,外邊那些人寒窗十年,涼板凳坐爛鐵硯臺磨穿,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也未必能有如今你兒子這樣的便利。眼下沒門路還是沒官做,每一次科舉,光是取士至少百人。次次百人,官員沒死就一直干著,都說一個蘿卜一個坑,可是歷朝歷代都是坑少蘿卜多,說到底還是要靠著家里。 這府里爺們們也能安排他的將來,璉二爺瑭爺都是些穿官服的人,將來蘭兒想出頭,只需孩子去說一聲就行,根本不用你cao心,也不用你費心思地揣摩人家的喜好,特意搜羅禮物親自上門奉承。就是他們不管或者是管不到,我就不信二老爺沒幾個好朋友,你瞎cao什么心!” 李紈微笑的表情收起來,嘆口氣。 她能不知道有關系的好?只是這關系也用不到賈蘭的身上??!說到底榮國府的好處都是要緊著大房的幾個孫子的,蘭兒終究是只能拿點邊角料,這是其一。 其二她還有股子念頭,覺得自己兒子是人中龍鳳,將來必成大器,她盼著的是兒子將來有一天出將入相,而不是成為榮國府的附庸。如果讓榮國府安排,賈蘭在前半生的日子很好過,可他不可能再有出將入相的機會,給賈璉拉磨之后還要給賈荂拉磨,一輩子都給他們父子干活兒。 她不想讓賈蘭這樣,為了避免被人家拿住把柄,說什么不和家族走的近,說什么沒良心……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就要表明態度。 但是這個理由不好和珍大奶奶說明,只說:“靠家里畢竟走不遠,打鐵還需自身硬,你看看現在朝堂里的那些肱骨大臣哪個不是讀書人出身?我難道不知道讀書苦讀書累嗎?這也是為他好,年少不吃苦中苦,將來可怎么辦?這也是為了讓他見見世面。趁著她年少的時候,讓他多見識一番,到底是有好處的?!?/br> “你這當娘的也真夠心狠的,咱們現在不是說讀書不好,而是說他能讀得進去書,將來有家族的安排能走的更遠。他小小的一個人,你讓他循序漸進不行嗎?非逼著他上進……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你?!?/br> 珍大奶奶就覺得她想的太簡單了。 繼續苦口婆心:“我剛才都說了,想出人頭地太難了!你身邊有幾個靠自己出人頭地的!” 還真有! 李紈就說:“別人我不知道,爺是就是靠自己??!” 珍大奶奶目瞪口呆,你拿他和爺比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弄錯了吧:“他……是沒靠家里,我比你們來的早,也知道當初他當官是靠他師父舉薦的,他師父那是個能人,人家能直接給皇帝上表的。 就說人家師門那里關系硬,人家師門憑什么收下他?收下他之后為什么沒立馬推他出去?說到底還是要火候到了本事學到身上了才行。 咱關系好,往日都是你來勸我,如今你也聽我一句勸。你現在要辦的事是讓孩子好好讀書,將來十年二十年之后,等他本身本事大了,讓這些叔叔們托著往前走一走,稍微一松手,他就能走很遠。 家里面都是一代人踩著一代人的肩膀往上爬的,他將來也要托著其他子侄往上爬。要緊的是你要給孩子找一個好梯子才行,這梯子不僅要高,而且還要穩。別人想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兒,他生下就能踩著上去,你如今著什么急呀? ” 而李紈理想的狀態是跟賈瑭一樣,自己有本事,外面也有關系給他搭梯子。 再直白一點,她不希望搭梯子的是榮國府。如果真的是榮國府來搭梯子,她希望用最好的梯子,不說一定要超過賈荂,但是也不能比長生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