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沉浸式圍觀 第259節
書迷正在閱讀:[ABO]秦總每天在線求原諒、彌合、我靠拍爛片續命,怎能成業界良心、春溪(古言高H,公主x權臣)、影帝的粘人小甜貓靠撒嬌上位、郡主手札、風流王爺(女尊NP)、縛春腰、冬眠、渣男與綠茶絕對是真愛
就有人開玩笑說:“別往禮部塞了,禮部那是教化人呢,他就糊涂成這樣了,再教化下去,下面的人也跟著糊涂?!?/br> 所以大家又思考了一圈兒,這六部里面可能也許只有工部能安置這位糊涂官了。畢竟戶部都是些錢串子,是朝廷的里子。禮部負責教化和冊封,是朝廷的面子。刑部更不能出糊涂官兒,畢竟人命關天,凡是那些案子官司鬧到刑部的,那肯定是大案。人家跪在衙門口哭一聲“青天大老爺做主”不能給人家稀里糊涂的辦案。 兵部打打殺殺,這位去了,又這么愛掉書袋,那一群大老粗們若是能忍得下那就忍,忍不下說不定會直接動手揍了他。吏部被他弄的一團糟,聽說吏部司的人很不滿,個個如臨大敵,對今年的官員考核表示出極大的疑慮。 所以工部不還真的是最合適的地方,工部雖然很需要技術,但是也有不需要技術的地方,比如說工部的那些倉庫。一來是里面的東西不值錢,沒人打這些東西的主意,一堆破石頭破磚瓦,誰瞧得上?二來真不需要辦什么事兒,畢竟石頭磚瓦堆到那里三年不去翻,就不會像戶部的倉庫那樣發生布料發霉糧食發芽的事。 說不定工部倉庫里最貴重的就是那些往年用過的圖紙了,然而要緊的圖紙都是在各司放著,以備隨時查閱。再要緊的圖紙比如說皇陵的圖紙,那是畫完之后大家看過就焚燒了,哪里還留著。萬一被盜墓的知道呢! 考功司的人被吏部司的人堵住問今年的考功有幾個人是真實的后,考功司的人氣鼓鼓的撇開賈政開會。 會議內容就是:論如何繞過主官整理今年的工作報告。 不繞過不行啊。大家知道吏部的人愛收錢,但是也要知道誰的錢該收,誰的的錢不該收。要是那些考核平平的官員人家想更進一步,送了禮來,大家昧著良心給他改個中上就夠了。 如果是一些貪酷之官想要更進一步,本來就魚rou鄉里怨聲四起,還昧著良心給他寫個中上或者上等。這樣的事是不能干的,因為查出來之后大家都要吃瓜落。要真碰上了這樣的人,能不能有僥幸之心收錢辦事呢?也不一定。 要是太上皇坐朝的時候或許能逃得過去。但是現在這位皇帝坐朝,刑部的那些官員是像狗一樣的聞著味兒就要查案。 凡是魚rou百姓的官員和當地的百姓都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百姓出來告狀的比比皆是,說起來從地方到京城,中間遠隔千里,一路上風餐露宿,甚至會死在半路。是什么支撐著這些百姓要來求一個天理,自然是有著極大的怨恨做驅動。 有句話叫做民不舉官不究。一旦百姓出來告狀,刑部必須要收狀紙。一旦收了狀紙,那么就要查這個官員,問責到吏部的時候肯定要有人出面背鍋頂罪。 尚書大人和兩位侍郎大人是不會背鍋的,各級上官也不會背鍋的,倒霉的都是下面的。 如果有人去刑部喊冤,刑部能不能不受理?這樣大家都相安無事。 也可以,但是下一步百姓就去敲登聞鼓了,登聞鼓一響,皇帝親自過問,刑部上下就要面臨一**清洗。刑部不敢不接狀紙,所以百姓都會說總有申冤的地方,一旦到了王朝末年,沒了申冤的地方,就是百姓揭竿而起的時候了。 考功司的人不敢放任賈政身邊的人在這里胡作非為。 于是一群人開了會之后,大家一致決定:不能給這位糊涂官背鍋了。 大家每個人都有大好前程,有的是寒窗苦讀,終于得到了今天的一切。有的是肩負著家族的希望來這里是為了給家族的其他人安排前程的,不是來給人家背鍋的。 于是一起決定,先給新上官個面子,先去說一聲,讓他約束的點身邊的人。要是下次還這個樣子,也別怪大家不尊敬他,直接告到尚書老大人身邊,自有上面的人收拾他。 可偏偏賈政又是個聽不懂別人暗示的人,有可能是說話的人因為上下尊卑觀念說的太隱晦了。所以賈政就覺得云山霧罩,和身邊的人一起討論,他身邊沒有一個正經的幕僚,都是些蔑片相公。 清客們也分人的,有人是謀主,是正經給主人出謀劃策的人,這些人受主人全家尊敬。有的是蔑片,就是拿來用一下,有就行沒有也可以。賈政身邊的都是些蔑片,不僅得不到尊敬,有時候還要做一些奴仆才做的事兒。 這些人“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沒一點風骨不說,討好起寶玉來更沒下限,極盡阿諛奉承。更沒有為官做宰的經驗,大部分沒有混跡過官場。有些規則一知半解,所以下邊的那些官員警告了,但是白警告了。 老太太能管得了大部分的事兒,卻沒有親自替兒子把關選幾個有用的幕僚。 所以面對著這些人的我行我素,賈瑭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賈瑭就趁著吃完飯散步的功夫,換了衣服抱著長生,身邊又跟了一個小尾巴桂哥兒,就溜溜達達地從寧榮街到了榮國府。 賈璉聽說賈瑭帶著兩個小子來散步,把剛吃完奶的荂哥兒抱著一塊兒出去了。 把兩個小孩子放在一起讓桂哥兒盯著點兒,賈瑭和賈璉坐一邊聊天,賈瑭說:“我沒想到二老爺那邊兒居然連這么一點兒事都辦不好?,F在吏部的人見了我都埋怨,我想著這件事兒短了一兩年,多了三四年都能結束了,沒想到倆月都挺不住,下面的那些官員哀聲遍野。吏部兩位侍郎都跟我透了風,說是再這樣下去,他們就要想辦法把二老爺給弄走了?!?/br> 賈璉也沒想到這叔叔居然這么不頂用,簡直是爛泥糊不上墻。 “咱們計劃里是要讓他們大筆的收受銀子,然后搬出去,讓老太太死了拉扯他們一把的心。沒想到……現在怎么辦?要先安撫著吏部嗎?” 賈瑭點了點頭:“我跟兩位侍郎都說了,請考功司的幾位多辛苦些,不用顧忌咱們,讓他在那兒先過過官癮再說。我本以為二太太會索求無度,沒想到最貪的居然是這一群清客們,要想個法子把這些人給弄走才行?!?/br> 賈璉這幾個月在衙門里也不是白呆的,他這個時候笑了一下,對著賈瑭挑了挑眉毛:“幾個清客罷了,你放心,找幾個潑皮無賴就能對付?!?/br> 賈瑭點點頭:“做的隱秘些……” “放心……” 桂哥兒喊起來:“伯伯,我荂弟弟他褲子濕了?!?/br> 賈璉趕快站起來:“我先把這小子抱后面去,這事兒就先這么定了,回頭咱們再聊?!?/br> 賈瑭也擔心長生半路上拉了自己不好收拾,也急著回去,“行,我帶著孩子先回去,他們該洗洗睡了?!?/br> 第282章 山門前 自古以來,關于以德報怨,在不同的時候會總要被不同的理解。 很多善良的人選擇以直抱怨。甚至有人覺得哪怕人家對不起我,我原諒了人家,這是因為我心地善良。我,不能因為別人的呃,影響了我的善。 而云芳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云芳也不是這樣的人。 云芳有一萬種辦法能讓那個下黑手的女人得到報應,然而總覺得不夠暢快。 哪怕長生是被牽連的,但是這壞女人是對著孩子下手的。 有本事你對著大人下手呀!對著孩子下手算什么? 云芳多少能從楊太太那里學過來的一股子彪悍。楊太太這個人就奉行者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所以這樣的事兒殷家忍不了,云芳和賈瑭更忍不了。 六月的下半旬的一天,這時候已經進入夏季,天氣非常熱,長生也痊愈了,在奶娘的懷里能撒嬌的時候,云芳就把孩子交給了婆婆,請婆婆幫忙照顧,想出去一趟。 “長生病的那幾天,我娘家那幾個孩子也病了。我母親急得跟什么似的,去外城的香葉寺許愿,如今這幾個孩子已經痊愈了,所以我想陪著她一塊兒去還愿?!?/br> 邢夫人一聽立即點頭:“這也是應該的。去吧,趁著早上天氣涼快趕快出門,要不然出門晚了又要被曬。你不用cao心家里這幾個孩子,我看著,跟你母親多說幾句話再回來?!?/br> 云芳謝過婆婆之后就換了衣服,帶著幾個婆子和媳婦丫鬟乘著馬車出門,在外邊又帶了不少護院家丁一塊兒前去香葉寺和楊太太會合。 香葉寺前面有一個很陡的坡,這個坡上下雨的時候泥濘不堪,特意鋪了很多石板上去,云芳特意讓仙草去看過的。路過的時候云芳掀開馬車的車簾子往外邊看了一眼,這個坡大約呈現六十度,是一個長長的坡道。云芳在馬車上把周圍的環境又看了一遍,放下簾子,對著一邊兒坐著的仙草點了點頭。 馬車從寺廟的后門繞了一圈進去了。 這是一處占地龐大的寺院,香火很旺盛,供奉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個群體有個名字叫做“送子娘娘”。 南來北往佛道兩家的送子娘娘都在這里被人供奉,敬奉香火。所以在民間這個地方又叫做娘娘廟,來往的都是一些女眷。 傳說這里的香火很靈驗,來這里求過的十有**都有了身孕,所以這里白天賓客如云。因為特別靈驗,所以權貴高門的女眷也經常來往,寺里面兒的這些尼姑們看到各府的女眷都已經很淡定了。 沒錯,這里是寺,但是里面都是些尼姑。 考慮到佛道兩家的神仙都在這里受人香火,所以云芳也就沒有多問。 楊太太是早就和這里的尼姑打過招呼說是今天來還愿,然而今天在這里做法事的人家也比較多,寺廟這塊清凈地早被俗世污垢沾染了,這里的的老尼姑跟楊太太認識,出來之后雙掌合十一臉諂媚地跟楊太太說。 “夫人,大殿里面的是王府內眷,正占著地方呢,您和這位奶奶還要再等一會兒?!?/br> 楊太太轉頭和云芳對視了一眼,云芳就微笑著說:“不知道是哪一座王府?叫我說你們辦事兒也太粗糙了些。我們早早的就跟你們說必是要燒第一爐香的,也沒說非要今天來,是你們說今日的日子好,所以咱們才定了今天。你們倒好,有了王府排在前面兒,卻不提前跟我們說一聲,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王府的香油錢你們收,我們的香油錢你們看不上?” 老尼姑滿臉堆笑,最害怕的就是這些年輕較真心高氣傲的女眷。這種家里養的嬌慣的女眷最是刁鉆難應付不好說話,立即吐苦水:“罪過,罪過。是我們的罪過,也不是不提前說,夫人經常和武夫人來我們這里,都是我們的貴客,哪有故意怠慢過。就因為今日的日子好,北靜王府女眷是突然來了,我們也沒法子,他們家的人又那么的強,直接進了大殿,我們總不能把人給請出去?!?/br> 楊太太就說:“她小孩子年輕嘴快,師太別跟她一般見識。是王妃來了嗎?既然是王妃來了,我們自當避其鋒芒,有其他地方沒有?讓我們去坐一會兒?!?/br> 老尼姑笑著說:“有的有的,快跟我來,已經準備好了,我引你們去喝茶?!?/br> 云芳就說:“找個涼快點的地方,別在屋子里面悶得透不過氣來又燥熱?!?/br> 老尼姑就說:“有有有,早就準備好了,就在山頂的亭子里,那里周圍都是樹,風一吹特別涼快?!?/br> 楊太太就故意說:“算了,我不愛爬山。老胳膊老腿的,還沒到山上就一身汗,下了山兩三天緩不過來,不去了,不去了?!?/br> 云芳就抱著楊太太的胳膊撒嬌:“看您說的,他們這里哪有高山,就是個小土坡,略高一點兒就好意思說成山,您用不著費太大力氣,我扶著您,咱們幾步就上去了?!?/br> 老尼姑在旁邊笑笑,確實是個小土坡。 楊太太就一副被纏的沒法子的樣子,幾個人帶著婆子丫鬟們一塊兒上了山。就有小丫鬟端來沏好的茶水,大家一塊兒坐著聊天吹風。 云芳一副驕縱刁蠻的樣子,把這里的點心掰碎了放在一片樹葉上要喂鳥雀。 楊太太看她帶個丫鬟忙里忙外,就說:“你小心著點兒,這里的鳥雀野得很,別被啄了?!?/br> 說完之后跟老尼姑說:“我這姑娘被我養的嬌了些。如今雖然當娘了,還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br> 老尼姑就在旁邊有心奉承,兩個人因為養姑娘的事兒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剛才的北靜王妃身上。 老尼姑壓低聲音就說:“王妃只養了一位郡主,如今著急了一些,想要求子?!?/br> 楊太太聽了之后,伸手算了一下:“那位小郡主年紀不大,王妃沒必要那么著急,再晚兩年也是使得的?!?/br> 老尼姑臉上的表情就精彩了起來,搖著頭笑著說:“哎喲喲,您這話說的真是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饑。要是已經生了個哥兒,那也確實是不著急。但是人家王府家大業大,王妃哪有不著急的,更何況我聽說王爺又是個風流性子?!?/br> 說完之后,意味深長地對著楊太太挑了一下眉。 楊太太拉長聲音“哦”了一下,王府八卦已經傳遞完畢,一切盡在不言中。 楊太太這個時候把胳膊放到桌面上,側著身子和老尼姑說:“那位王爺我是見過的,最俊俏了,氣度又好,為人說話又謙和。這樣好的人,自然是討女孩子仰慕?!?/br> “更何況身份高貴,簡直是四角俱全?!崩夏峁糜謱χ鴹钐袅颂裘?,“聽說這位王爺也喜歡美女,尤其喜歡那些知書達理的女孩兒。若是腹有詩書,在他那兒是最受寵愛的?!?/br> 云芳這個時候正帶著仙草忙著喂鳥,因為這個地方地勢比較高,所以站在這里確實能看到前面山門那一處坡地。 如今太陽升起來了,外邊來燒香的普通百姓已經熙熙攘攘的往這邊來。山門兩邊都是一些小攤販兒賣力地招攬著生意,那些隨著丈夫一起來擺攤的女人們手中拿著香,對著來燒香的女人們兜售。 仙草就跟云芳說:“你放心吧,都安排好了?!?/br> 這時候有個小尼姑跑了過來,跟亭子里面的老尼姑說:“師父,師父,大殿里已經空了出來。師伯說請貴客去還愿呢?!?/br> 楊太太這個時候談興正濃,就對著小尼姑擺了擺手:“去去去,跟那老禿驢說我和你師父在這里聊得正開心,讓后面的人去吧,我們再等等,就是下午也使得?!?/br> 老尼姑就對著小徒弟擺了擺手,心里想著把楊太太哄開心了,等會兒讓她多捐點兒香油銀子。于是就賣力的跟楊太太說著各家的內宅傳聞。 云芳聽見背后的說話聲,就知道北靜王妃那里要走了。 于是這個時候就接著掰自己手里面的點心,掰了之后放到樹葉上,讓仙草拿到陽光下喂鳥。 云芳一邊掰一邊注意觀察山門。 山門處就有人挑著擔子,擔子里面放了兩壇子香油,走到了坡上,不小心讓前面的壇子碰到了坡上的地面碎了。扁擔的一頭驟然失去了重量,后面的壇子又磕在了地上。兩壇子香油頓時散了,咕嚕嚕地灑了一地。 挑著擔子的人唉聲嘆氣,只得撿起了壇子的碎片,垂頭喪氣地走了。 油滲入地面,來往的人就算是不小心滑一跤也不過晃一下,還有那些做生意的小商販提醒著行人,地上太滑,要走兩邊別走中間。 不到半刻鐘,山門打開,王府的馬車已經出現,王府的婆子和健壯的仆婦們吆喝著兩邊的人趕快避讓,又呵斥著這些行人和商販兒們趕快躲避,不許他們看見了王府內眷,就是王府的使喚丫頭也比外人尊貴些,不可讓這些人看了去,接著就有人出來扯起了布障擋在兩邊。 布障扯起來后,馬車開始陸陸續續的出現。這是一個緩坡,地上又特別的滑。第一輛馬車在慣性之下直接沖了下去。緊接著第一輛馬車的一個輪子打滑又橫著擋在了路上。 一群跟車的馬夫們趕快去檢查,這個時候就從布障外邊扔進來了一掛鞭炮。王府的馬訓練有素沒有躁動,但是車里面的女眷們卻怕的尖叫。 馬車里面兒有主子也有丫鬟,這個時候那些丫鬟立即沖出來呵斥著牽馬的馬夫,著急之下有些馬開始橫沖直撞。這里不只是有王府的馬車,也有那些屬官家的馬車。這些屬官家的馬又沒有像王府的馬匹那樣訓練有素,緊接著整個山門前的緩坡上,馬車撞散了很多,人仰馬翻,不少人被從車里甩出來,兩邊被布障擋著的百姓本來還要看熱鬧,就有人喊:“快走吧,走的晚了被官府拿住了要治罪?!?/br> 兩邊百姓包括路上的行人一哄而散,連個出面救助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