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至于算計弘暉, 他沒想過,也不屑于做,當然也不敢。世人只知弘暉是老爺子的心頭rou,但他作為胤禛的親兄弟卻是清楚的知道他那個歷來狠心的好四哥有多愛弘暉這個嫡長子。 雖然他從小到大沒少撩撥這個一母同胞的親哥哥,但過他底線的事兒,胤禎還真沒膽量做。 弘暉走了沒多久,毓慶宮派人來報,太孫妃有孕。安蘭這個當婆婆的坐不住了,收拾收拾東西進了宮。 康熙得知這個好消息,高興的合不攏嘴,賞賜如流水般的送到毓慶宮??滴踬p賜了,各宮娘娘也不遑多讓,一個比一個大方。 也是,再過幾年說不定就要輪到人家手底下討生活了,現在不抱大腿,更待何時?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胤禛這個儲君之位坐的有多穩。聽說康熙已經派人收拾養心殿了,等他禪位以后,那里就是胤禛住的地方。 胤禛也沒想到,康熙竟然有禪位的想法,那林瑾玉所說的“歷史”里,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的說法怕是要站不住腳了。 當然康熙現在是不可能禪位的,他要等著弘暉凱旋歸來再禪位。畢竟這么大的事情,太孫怎么能不在場呢? 這一仗打得比歷史上短,弘暉這個前鋒驍勇善戰,和胤禎聯手很快大敗策旺阿拉布坦,平定西藏。 這廂胤禎還在指揮移師甘州,那廂弘暉帶著自己的親衛和前鋒軍直搗伊犁,直接把策旺阿拉布坦和他幾個兒子的腦袋全給砍了。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準葛爾部的首領都被噶了,這叛亂自然是徹底亂不起來了。等胤禎的大部隊趕到伊犁,就只剩下收拾殘局,安撫草原眾部落了。 弘暉斬殺策旺阿拉布坦的消息傳到京城,胤禛、安蘭是又驚又后怕,康熙是歡天喜地,頻頻在朝堂上夸贊弘暉是大清之福將,比之封狼居胥的冠軍侯也不遑多讓。 安蘭表示,這濾鏡屬實太厚了,還有弘暉那個小屁孩,竟然敢學冠軍侯連輜重也不帶,奔襲策旺阿拉布坦?回來等著吧,老娘一定讓他知道什么叫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策旺阿拉布坦人都無了,這仗自然也就不用再打下去了,十四阿哥作為軍中主帥,得坐鎮甘州。弘暉則帶著康熙親賜的親衛和前鋒軍班師回京。 康熙要親去城外迎接被胤禛給否了,父子倆瞪的跟烏眼雞似的,最后還是康熙敗下陣來。這兩年老四的臉越來越黑了,他想趕緊見到大孫子,出城接一下,別人敢說什么? 大孫子弘皙默默流淚:“皇瑪法,您已經忘了我才是您的大孫子嗎?” 弘暉風塵仆仆的進了乾清宮,康熙看到跪地請安的孫子,激動的親手去扶:“好、好,朕的好孫兒,有孫如此,朕之幸事,有子如此,老四好福氣!” 弘暉麻溜的爬起來,扶住康熙:“皇瑪法,孫兒好想您??!看您身體依然康健,孫兒就放心了!” 康熙激動的拉著弘暉的手噓寒問暖,那模樣看得一眾阿哥心里直冒酸水,知道您老偏心,但也不能偏心成這樣。 合著就老四家兒子是您親孫子,俺們生的就是后的唄?雖然說一碗水端不平,但您這未免太夸張了吧? 康熙可不管那些糟心的兒子有多酸,他看見弘暉就歡喜,看見糟心的兒子們就生氣怎么滴吧?不服憋著。 弘暉立了這么大的功勞,賞肯定是要賞的,但賞什么讓康熙犯了愁,最后他一拍大腿,就賞他個太子之位吧。 于是康熙火急火燎的禪位給胤禛,沒等胤禛這邊舉行登基大典,那邊冊封太子的圣旨就下來了。 康熙很滿意,這回弘暉住毓慶宮就再也沒人敢說不合適了。 康熙后宮女人太多,慈寧宮和慈安宮住不下,他一道口諭,凡是有子已經開府的都把生母接走,剩下的那些,年老無寵的陪著太貴妃住慈寧宮和慈安宮。 年輕貌美的小答應、小常在,則隨著他一起住暢春園。 這么多嬪妃挪宮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康熙不耐煩管這些,領著孫子弘暉去了暢春園。那些年輕貌美能住到暢春園的低位嬪妃收拾東西跟著一起去倒也罷。 剩下的高位嬪妃沒一個是善茬,加上眾皇子想接母妃也得有個修繕院子的過程,因此登基后的胤禛就只帶著皇后安蘭住進了養心殿。 李氏她們哪怕再日思夜盼,也只能繼續住在雍親王府。等著東西六宮騰出來之后,才能進宮接受冊封。 康熙活著,德妃也不敢作妖,畢竟康熙臨走時直接就下旨,讓十四福晉把她接回府。 十四福晉接到圣諭時內心是拒絕的,十四阿哥領兵在外,她這個嫡福晉在府里說一不二,那些個狐貍精個個都老實的很。逍遙慣了,誰愿意頭上壓著一座大山? 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安蘭,新皇改了玉蝶,成了早逝佟佳皇后嫡子,跟德妃就沒有任何關系。慈寧宮有太后和沒太后區別可大了去了。 有太后,以德妃那個德行,安蘭這個皇后日子估計就沒法過了?,F在德妃只能是德太妃,安蘭這個皇后那就是真正的后宮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