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他無數次的在信中向父母夸下???,說以他的成績,不是京大就是青大?,F在讓他告訴父母,沒考上,他怎么張開的口? 張康寧的父母的確以他為榮,在親戚朋友問起張康寧有沒有被錄取時,他父母驕傲的告訴人家,雖然錄取通知書還沒到,但是以他的成績上青大京大完全沒問題。 結果一等二等,等到青大和京大都開學了,也沒有等到張康寧,等來了一封痛哭流涕的道歉信。 張父張母不能接受張康寧沒有考上,對于張康寧在信中提到,想回京市備考七月份的高考的想法,他們根本就沒考慮。 這沒考上怎么能回來?回來別人問起了怎么說?他們家丟不起這樣的人。 他們倆寫了一封厚厚的回信,在信里嚴厲批評了張康寧高考失利這件事,告誡他要努力,七月份的高考絕對不能再出岔子。還讓他打消回京市復習備考的想法,說回京市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憑自己的能力考回來。 回城的其他路被父母給否了,還嚴令他必須努力考上京市的好大學讓張康寧跟父母之間起了間隙。 他覺得父母只顧面子,從來不為他考慮。明明有能力可以讓他先回城,然后慢慢復習,結果卻因為好面子,讓他繼續留在東北受罪。 他們也不想想,明明付出了那么多辛苦和汗水,結果卻是這樣不盡如人意,最傷心的難道不該是他嗎?而他們做父母的,難道不該安慰他、鼓勵他?為什么只有訓斥? 王月巧來看安蘭時,安蘭順口問了一句:“媽,咱村那些知青都誰考上了呀?” 王月巧挑眉:“你是想問那個張康寧考上沒有是不是?” 安蘭訕笑:“還是媽您了解我,我這不是好奇嘛,之前聽人說,他吹的可大了,非青大京大不上?!?/br> “吹牛皮又不用花錢,還青大京大不上,我看他是想上家里蹲地里滾,啥啥也沒考上?!?/br> 安蘭打了個響指:“賓果,垃圾賤男,考上了也是浪費國家資源?!?/br> 王月巧贊同的點點頭:“沒錯,國家資源可不能被這種人渣給浪費了。 哎,說起這個,前兒你爸還跟我嘀咕,說有點兒后悔以前太慣著你了。 要是你小時候我們能狠下心多收拾你幾頓,說不定你也能考上初中、高中……” 安蘭扶額:“我的媽啊,現在說這個會不會太晚了點兒?這樣吧,等我肚子里這個生下來,咱就好好管教他。 上學不好好學習就打、考試考不好多打幾頓。我估摸著雖然我跟正軍都是成績不好的學渣,但沒準負負得正,生下來的娃聰明呢!” 王月巧一巴掌呼到她背上:“打打打,我大外孫還沒生出來呢,你就說要打。我跟你說夏小蘭,你要是敢打我大外孫,仔細你的皮!” “媽啊,你這是重男輕女你知道不?你咋知道是大外孫?萬一是外孫女呢?” “要是外孫女,你敢摸她一手指頭,我把狗腿給你打斷,扒了你的皮。你剛才說的啥玩意?啥叫負負得正?” 安蘭跟她解釋:“我聽大嫂說的,好像是數學中的一種運算,其實意思就是啥呢,我跟正軍都可笨,但是生出來的孩子卻有可能很聰明?!?/br> “你那不是笨,你是懶。對了,我記得我給你拿來的有半袋子山核桃對吧?你沒事多吃點兒那個,老話都說吃核桃補腦,你多吃點兒那個,將來我大外孫指定聰明?!?/br>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F在生孩子一般都是提前請了接生婆在家里生,真正去醫院生的是少之又少。 安蘭從來沒想過在家生,要么說他倆是夫妻呢,楊正軍跟她想到一塊去了。早早地就托他二嫂張瑞華在婦幼保健院找了技術最好的助產士。 張瑞華本身就是婦產科的大夫,她還特意請她的老師給安蘭做了產前檢查。老醫生有經驗,上手一摸就知道小孩兒頭圍比較大,生的時候要受罪。 對現在的醫療水平,安蘭是真的不太放心。她提前吃了從商城里兌換的,助產的藥。 在醫生和助產士要求她配合的時候非常聽話,讓吸氣就吸氣、讓呼氣就呼氣。哪怕疼的眼淚止都止不住,但是她咬著牙忍著一聲不吭。 都以為她要生很長時間,畢竟是頭胎,胎兒頭圍還大,生的時候難免會有些困難。醫生跟助產士都已經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甚至大剪刀都準備好了,準備斜切,結果事實啪啪打臉。 助產士檢查說宮口快開全了,讓她上產床。剛躺上去時助產士是非常冷靜的:“別害怕,按我說的做,吸氣、用力…… 不用慌、艾瑪丫、護士長、護士長……我的天,她這速度也太快了吧?孩子出來了……快快快……剪臍帶…… 來個人把孩子接過去,給她洗洗。頭胎生這么麻利,還是頭回見,這孩子出來的太著急了。 哎呦呦,這小姑娘長得可真漂亮。好可愛,好想偷回家養……” 安蘭進產房后,楊正軍在產房外急得團團轉:“哎呀,這怎么沒有動靜了?” 結果剛過了不到半個小時,產房里出來一個抱著孩子的小護士:“誰是夏安蘭的家屬?夏安蘭生了一個大胖閨女,我還是頭一回見長得這么好看的小姑娘,你要不要抱抱你女兒?” 那護士說著把襁褓遞給他,楊正軍像托炸藥包似的,渾身僵硬的托著襁褓,不敢用力怕傷到脆弱的小嬰兒:“抱不動了,哎呦,要掉了、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