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306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人[快穿]、門徒[快穿]、黑心蓮的理想、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她好孕爆棚、本次表演,按秒計費
男性帝王碰見這將軍,怕是要編織莫須有的罪名將她刀了,可女王不同,她本就有些優柔寡斷,又很信任高香蘭,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 于是,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小肚雞腸的神仙要懲治西梁女國,卻不想遭遇激烈抵抗。 高香蘭:打響反攻天庭第一炮。 第255章 聽完西梁女國的遭遇,玄奘長嘆一聲。 與烏雞國可太像了。 然而,不同國家有不同應對方法,又或者說,不同人的化解方式不一樣。 回頭看孫悟空與敖烈,都一臉贊同,甚至是欣賞。 紛紛表示:“這才是東洲氣象?!?/br> “真無愧于十二郎的教導!” 都覺著這樣才對。 豬八戒不予置評,他看看天、看看地,看看遠處嬌羞的小婦人。 可別拿這些來為難一頭豬,他只想過好吃懶做的生活,討論人與神仙的關系,太難了,他不想管。 陳玄奘想得更多。 他向來是名有思想也敢想的僧侶,甚至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情,若非如此,正史中也不會憑著一股莽勁,只身赴天竺。 “莽”背后正是他對佛學的刨根問底。 絕大多數僧侶讀經都是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再往上則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讀佛最精的大師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托金蟬子的福,陳玄奘年紀輕輕,佛法卻趕超眾人,此時他展現出與他年齡相符的好奇心與銳進。 他想追尋佛法的根源,更想用佛法為大唐人民做點什么。 渡己,渡人。 從人的角度考慮,烏雞國國王的遭遇正驗證了人族在面對上天偉力時的渺小,人族的無力、惶恐與逆來順受的姿態錯嗎? 好像不是,自古以來,他們所蒙受的教育便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神仙的地位比皇帝更高,當神仙震怒時,人不就只能匍匐在地上,用供奉平息神仙的憤怒了嗎? 仿佛在跟自然偉力做對。 可對玄奘來說,并非如此。 他對神仙的要求遠高于人間帝王。 這很正常,在他這樣虔誠僧侶心中,神佛已成為符號化的形象,他們流傳在人界的傳說只有懲惡揚善、布道濟貧,除卻哪吒那樣的兒童神,哪個神仙會是惡的? 而人間的帝王,學過歷史的都知道,皇帝能平庸已是上上簽,勵精圖治的能被稱為千古一帝,一個朝代都沒幾個。 對玄奘來說,李世民是個好皇帝,他愿意辦水陸法會,讓自己去西天取經,大唐在他手上走向繁榮。 可他絕不是圣明之君,不說別的,光老李家的那些事,足以證明他私德有虧。 這致命嗎?絕不,他只是人,哪個人會完美無缺? 然縱觀歷史,那些飛升的神仙,在做人時都留下功績,經過史書的重重美化,幾乎成為圣人。 玄奘不是史學家,不會去考察史料的真實性,且他從小受到的教育是:神佛是圣明的,是完美的。 因此,當他們展現出比人族還要小的心眼,睚眥必報時,就格外不能接受。 西行路上的一切讓玄奘對神仙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他們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模樣,人不必全然地愛他們、敬他們、虔誠地提供信仰。 烏雞國國王一家的悲劇,是他們手無縛雞之力,文殊菩薩玩弄他們,與妖怪捉弄人沒有區別。 而高香蘭,或者說西梁女國對雷公電母的行為,只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罷了。 當然,也要確定,他們不是主動挑釁神仙,對神仙不敬的。 此時,玄奘心底又響起另類的聲響。 他詰問自己,對神仙不敬了,神仙就能懲治他們嗎? 既不是絕仙根,讓神仙隕落的行為,又何必降下狂風暴雨,使糧食欠收,斷絕百姓的生計呢? 這些復雜的思緒終究化為一聲嘆息,玄奘說:“去覲見女王吧?!?/br> 或許,高香蘭能為他解惑。 …… 西梁女國熱烈歡迎玄奘到來。 女王看見俊秀的御弟哥哥,嬌羞得紅了臉,似乎很想上演原著劇情。 奈何陳玄奘胸懷天下,實在沒空兒女情長,他只看了女王一眼,視線就移至高香蘭身上。 他見過高長松的兩個meimei,各有千秋。 這里的千秋指的不是她們的美貌,而是超脫容色的其他產物。 在高翠蘭身上,他看見了仿若長安五綾少年一般鮮衣怒馬的銳氣。 盛唐時期還好,大家女中氣勢頗盛的也不少,可在唐初,像高翠蘭這樣的真是獨一份。 她甚至不像那些有天賦神通的道姑,宛若高高在上的仙女,容顏掩藏在輕紗后。 她的一舉一動帶著股少年氣,自信而從容,這是與生俱來的天賦給予她的。 相較之下,高玉蘭嫻靜許多。 她的靜同樣來源于天性,而非后天打磨,帶領西行人參觀書院時,掩藏在歷史中的典故信手拈來,經手的每一件法器都能說出其前世今生,而她自己所做的,就更不用說了,高玉蘭眼中綻放的光芒,不亞于他讀佛經至酣暢淋漓時。 在玄奘眼中眾生平等,可他看女性,難免有看大唐女施主的刻板印象,這些印象在他去東洲時全被推翻了。 高十二郎培養出了兩名才華橫溢的女郎。 今天之前,玄奘都如此認為。 然而,眼前的高香蘭又是怎樣的? 從她身上,玄奘看見了大氣恢弘之色,她有英雄的氣概、將軍的雄心。 * 西行人被安排在高規格的驛站中。 男女有別,留宿在宮中的,只有女王的“妃子”,不管在原著中如何,西梁女國身為女子的國度,又是西行路上少有的軍事強國,實際是女尊國家。 此地少有男子,哪怕在此成家立業,多居于幕后。 真到臺前做買賣,當官員,少不得被同朝人圍觀,那究竟是干活還是看人? 出于對御弟的尊敬,也得令其下榻于驛站,而不是女王的宮殿。 女王對身份上門當戶對陳玄奘有意,覲見后特意留下御弟哥哥,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鐵血玄奘以其生硬的語氣、鋼鐵般堅硬的態度,成功擊退女王。 至于跟神仙的齟齬…… “陛下,我入城時曾見雷公電母……” 話還沒說完,柔情似水的女王面露憤怒之色。 憤怒中又帶著一絲絲畏懼。 她道:“真真是欺人太甚!” 許是近日的節節勝給了她底氣,不復一開始的惴惴不安,終有了批判神仙的勇氣。 反正打都打了,梁子結都結下了,還不如多罵兩句呢。 她道:“那條龍不說,又有誰知今年要繳納更多的供奉?脾氣上來了就要效仿當年水淹陳塘關,來一出水淹西梁,哪能頂得住?!?/br> 其實,她所說的情況在不少國家出現過。 西游記中的雨水基本被龍王承包了,除卻東南西北四大龍王家族外,西游記中還有許多龍王,哪怕是口井,只要歷史夠悠久都有井龍王。 如此看來,西游記里的龍真不值錢。 龍也是妖,他們習慣就地漲價、獅子大開口。 風調雨順一年一個價,有時龍王的錢不夠花了,就去倒逼人間帝王漲價,反正我就要這么多錢,不給就給你連下七天七夜的雨,看你給不給。 因他們能調節雨水,哪怕帝王恨得牙癢癢,都得繳納供奉。 也不是沒有不肯繳的,后果不是連年大旱就是洪災,一個治理不佳,動搖國本,還不如老老實實交錢呢。 一般情況下,西梁女國也會老老實實交錢,只可惜管她們這一帶的是亢金龍,人天上的星宿,還兼職地下撈外快呢。 亢金龍先前說過,找金銀二童子奪寶,結果奪寶不成反被打,等孫悟空離開好久后,才被天兵天將從廢墟里挖出來。 他在地上療傷許久,終于大好了,只是心中憋著一股氣,沒地方發泄,只能到處找人麻煩,這不,就找到西梁女國的頭上。 供奉漲價只是由頭,重點是借機撒氣。 只可惜,時代不一樣了,西梁女王惴惴不安,新封的大將軍可不怕。 * 高香蘭估摸了一下,自己可能扛不過二十八星宿,可他們打的是團體戰啊,人多力量大,恰逢高翠蘭帶一批新人來西天做畢業實踐,西梁女國吸納大量人才。 甭管是劍修、佛修、道修,只要是個東洲的“修”聽說有機會對抗邪惡的天庭神仙,振奮不已,紛紛拔刀相助。 亢金龍也是要排面的,他是二十八星宿,哪能親身下凡與國兩軍對壘,肯定是找下屬給西梁女國找麻煩。 于是就找了本家龍王,先來下個幾天幾夜的雨,實在不行就水淹西梁城,讓凡人知道他的厲害。 玄奘等人來的巧,兩軍對壘未成勢,還在拉扯階段。 西梁女王先察言觀色,看玄奘態度,等明了他的同情之意,便將西梁女國面臨的問題、遭遇的磨難一股腦地倒出來。 她們是受害者! 玄奘安撫幾句,他本該沉默不語,不置喙神仙之舉,可對亢金龍,真沒半句好話可說,上一回的受害者金角銀角還在西行隊伍中呢。 于是他也譴責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