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17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人[快穿]、門徒[快穿]、黑心蓮的理想、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她好孕爆棚、本次表演,按秒計費
高玉蘭疲憊地抬頭,被嚇了一跳。 這幾日,她頭懸梁、錐刺股,深陷暗無天日的刷題地獄。 一開始還高高興興的,只覺自己刷了題,考試不說有十分勝算,也有七分。 可題這玩意,越刷,不會的就越多,白鷺洲的考題量又大,高玉蘭再怎么天才也只是不足十歲的孩子,知識量有限,刷著刷著,就魔怔了,面色煞白,高長松讓她休息她也不樂意。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把考的那些吃透了,又將自己掌握的按體系復習了一遍,但同時,她對試卷集也產生了ptsd。 高玉蘭:我知此物有奇效,但我真的不想看見了。 她才告一段落,高長松竟然…… 高玉蘭遲疑道:“這是……” 高長松說:“是鐘離大郎,他關心你學業,特意又買了一份?!彪S即投以勉勵的眼神。 高玉蘭:qaq。 …… 白鷺洲書院坐落于江心洲,江水環繞,青翠雅靜,遠觀可見白鷺成列,直上青天。 書院的創立者名為江萬里,春秋齊國人。 與落后的生產力不同,春秋時的修行體系已發展得很完善了,甚至已從云端跌落。 周朝之前,修士當道,隨著兩教大戰結束,封神榜祭出,道門與佛門的亂象就基本結束了,形成了東西分治的格局。 那時的煉器師也不少,可大多是先天派的。 先天派崇尚老子無為而治那一套,認為器物都是自先天靈氣中應運而生的,他們只負責打造形體,那是先天之氣寄居的場所。 周朝以前,先天派大行其道,可到周朝后,人族開始興盛,各家學派興起,文士誕生了,他們用學派的思想,用三寸不爛之舌改變國主的意志,世間已從神治緩慢過度為人治。 于是有煉器師提出,倘若只寄希望于先天之氣的偉力,我們這些煉器師又有何作用呢? 何況先天靈氣越來越少了,寄希望于它們,八百年都打造不出像樣的法器,一個名為墨文的修士提出,我們應通過后天手段,鍛造法器,只要技藝夠精湛,朽木也能成型。 于是同先天派分庭抗禮,這是后天煉器師的開端。 煉器一門發展至今,先天派已所剩無幾了,后天派也分化出不同的支流。 白鷺洲書院屬切磋派,其名源于《詩.衞風.淇奧》。 詩曰:“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br> 這句話的意思是:骨質材料以切作加工,象牙制品則用磋,玉得以琢的方法來加工,石頭磨就可以了。只有經過了切磋琢磨這些加工方法,才能成為好的器物。 其實后面還跟了一句,意思是人的學問知識能力,就如同骨象玉石這些材質的切割一樣,需要精心的切磋琢磨,才能有所成就,可這是文士拿來勉勵弟子的。切磋派的煉器師認為,倘若將四個字局限在人身上,反倒是狹隘了,于是只留前句,不看后語。 由此可知,白鷺洲書院更在意扎實的功底,與日復一日地鍛煉,他們不相信瞬時的頓悟,鼓勵弟子腳踏實地。 打好基礎,才能創新。 現在的書院長文啟星認為:靈光一現,是看個人的悟性,這不是后天能培養出來的,書院的培育,只能令學子打好基礎,成為庸才。 這里的庸,是“中庸之道”的庸。 庸才總比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材強。 高玉蘭自己是個野路子,深知未經系統化學習的不便之處,她崇尚白鷺洲書院的切磋精神,一心報考。 高長松也是個務實的人,又尊重meimei的意見,雙方一拍即合。 那么白鷺洲書院,對提議出五三的高長松,真的頗有微詞嗎? * “妙哉,此題乃從《周髀算經》脫出,我卻不知解法竟有三種?!?/br> 李九照擼著山羊胡,手捧粗制濫造的試卷集,搖頭晃腦。 初,流出的只有試題,并無答案,魃宥召集多人一同探討,才做出一份試卷,即便如此,主觀題是否切合出題人之心,他們也說不準。 算學還好些,都有固定答案,他請來的學子中能人輩出,三人用三種不同方式得出相同答案,這樣的,就把解法都放上去了。 白鷺洲書院的夫子研究答案,時常被啟發,他們認為,無論是提出攥集子的人也好,解答案的人也罷,都有精妙之處。 也有夫子捻著“序”道:“高長松這名,我似聽過?!?/br> 一旁的夫子立刻搖頭晃腦問道:“你是喝過白酒,還是聽過《牡丹亭》亦或是往勾欄瓦子跑?” 這三樣都是新生事物,近一年在大安很流行。 這些夫子性格各不相同,有高不可攀、不染凡塵的,也有風流倜儻,留戀人間繁華的。 那人說:“白酒喝過,《牡丹亭》聽說過,勾欄瓦肆聽說過?!?/br> 這些太火,想不知道都難。 “這些都是高十二郎做的?!?/br> 對方“哎呀”一聲,似忽然想起在哪聽過他名字:“原來如此?!?/br> 又有人看著總結分析說:“他說我愛出這題,我這次偏不出……” 大安版五三,不僅使廣大學子迸發出刷題的熱情,還激勵著老師們不斷升級。 真是可喜可賀。 …… 書院選拔考時間正值秋闈,共考三輪七日。 頭一輪是登天梯,先前說過,白鷺洲書院建在江心洲,這江心小洲天生一土坡,書院建在土坡上。 頭一關,就是以雙腳丈量土地,一步步走至大門口。 這難嗎?當然難,不是說土坡有多高,樓梯有多少節,是先輩在江心小洲上設立的陣法太多,說還有諸葛亮的拿手好戲——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是陣法的一種,聽聞諸葛侯也只學了個皮毛。 第一關占三日,這三日中沒摸清楚路子的,只能含恨淘汰。 至于剩下兩場,就是考試,筆試考三天,畫符箓最快,一天了事,整個考試過程中不得帶儲物空間,若缺了什么,只能像科舉人一樣,背個包袱扛進去。 進去前還要進行嚴密的搜身,每年總有人想帶點不該帶的東西進去。 高長松聽后緊張不已,他想道無數考完科舉后太累,撅過去的例子,只想高香蘭那么小小只,看著又柔弱,真能撐得住七天嗎? 她這小身板…… 鐘離珺心大,遇上重大事,他都跟高長松形影不離,于是這回“送考”,他也來了。 鐘離珺說:“二娘修為不高,但勝在扎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br> 她身板沒高香蘭結實,那也是跟高香蘭相比,掌握符箓沒有高翠蘭快,卻勝他人遠矣。 人看著瘦瘦小小一只,是她天生吃不胖,實際上臉有紅似白,別提多健康了。 鐘離珺修行的時候,就經常一個人打野食,除妖,他住在叢林里,像住自己家。 高長松還是不安,他想,鐘離珺兒時是個小子,高玉蘭是丫頭,這就不大好比了,更何況她平日在家苦讀,也沒跟村上的調皮蛋一起遛貓逗狗,放一個文弱的小姑娘出去,他不放心。 可眼下局勢,哪里是他說不放就不放的?高長松只能像老母親一樣,幫她打包行李。 起初,高長松帶了四五套換洗衣物跟鞋,又帶鹽、胡椒、蔥姜、八角等一應調味料,打出了巨大的包裹。 他看著,還沒等人說話,自己先否了。 高長松想:這不行,包裹太大,得把她瘦弱的肩膀壓垮了。 精簡精簡再精簡,可高長松自己沒荒野求生過,他搞不清該帶哪些,不該帶哪些,最終還是求助了鐘離大郎。 鐘離大郎早就等著了,經他一出手,換洗衣服變成了一套,調味料只剩鹽。 高長松欲言又止道:“這……是不是太少了?!陛p裝上陣不能極端成這樣吧? 鐘離珺卻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道:“這你信我?!?/br> 他是專業的! * 這方面,高玉蘭是個有主見的,高長松的大包袱她敬謝不敏,鐘離大郎的包裹她高高興興接了。 高長松覺得讓小孩兒背個包裹實在不像樣,找技藝精湛的繡娘給她裁了個書包,一身衣服也是重做的。 這就不得不贊一句,修真界就是好,沒有結實耐cao的牛仔布,卻有刀槍不入的金蠶絲。 高長松也沒大理解,這金蠶是個什么玩意,只知道它絲織出來的布能做防彈衣。 這很修真。 高玉蘭考試當天,全家都來送考,這全家還包括驩頭他們,高長松租了輛車將他們拉過去。 這天去白鷺洲書院的人太多,車還得預定,等到了現場,又是人山人海。 高長松咋舌道:“不是說煉器師稀少嗎,怎有這么多人?”場景之火爆堪比元宵節燈會。 鐘離珺也不知道,只回了無辜的眼神。 高長松自圓其說道:“許是報名費不高,眾人都來試試?!?/br> 他還真沒說錯,白鷺洲書院的海選大眾化指數不低,也不是沒人誤打誤撞就進山門的,來考試的那么多,都三五成群,但凡找了個好領頭,不就能混進去了嗎? 再說天文地理,人族的多也讀過幾本書,妖族心說我們有傳承,誰都覺得自己能考。 至于符箓,那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充其量畫得不好,沒人一竅不通。 報名分了好幾個點,白鷺洲學院的學生都給放出來了,代行助教之職。高長松趁機看一眼他們的校服,嚯,是襕衫。 按照《宋史·輿服志》的說法,襕衫是一種白細布制成的,圓領寬袖的衣裳,裳下擺接一橫襕,是一種男性文士常穿的衣服。 在白鷺洲也遠,無論男女,校服都是一致的。 高長松愛屋及烏,想象一番穿在高玉蘭身上的模樣,他立馬高興起來,想那是活脫脫的女文人??! 陪高玉蘭登記過后,高長松他們就進不去了,白鷺洲還算厚道,沒有清場,只把人都擋在外面,高玉蘭回頭說:“等我的喜訊吧?!北阋活^扎了進去。 這意氣風發的模樣,洗去她的文弱,現出幾分傲骨。 見人的背影自視線中淡去,高長松久久不能回神,他恨不得在這住上七天七夜,等信兒。 只可惜江心洲上的建筑只有白鷺洲書院,高長松住這真得幕天席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