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133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人[快穿]、門徒[快穿]、黑心蓮的理想、快穿:綁定生子系統,她好孕爆棚、本次表演,按秒計費
人族的花樣多,豬八戒一開始還不怎么吃豬rou,覺得自己到底投了豬胎,可他吃過一次東坡rou,便一發不可收拾,很饞那味。 不對不對,罪過罪過,他一個學佛的如何能吃rou,只是偷偷嘗過那么億兩次。 此時的豬八戒看著那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豬仔,不僅不想將它們咬死,還頗有耐心,在他的眼中,小豬仔已經不是小豬仔,而是一塊塊rou。 即便如此,他也不是時刻都能保持如此良好的心情,尤其在給他們倒豬食的時候。 豬八戒將一桶桶煮好的豬食倒給小豬仔吃,心中酸溜溜的。 他想:吃這么好,俺老豬最餓的時候,吃得都不如你們,真是豈有此理! 正這樣想著,耳邊卻傳來哄笑聲,抬頭看來,竟然是一群醉鬼隔著圍欄在那哈哈大笑,拿他取樂。 領頭的是卵五郎,豬圈周圍的圍墻足夠高,他現出原形也不夠,雙臂扒拉著墻垣,活似將翻墻而過。 豬八戒看他這樣,露出猙獰的笑容,見木桶中的飼料倒完了,刷的一下扔出去,那木桶的底邊直接擊中卵五郎的腦袋。 卵五郎倒在地上,雙手捂住自己的腦袋,不住地“哎喲——哎喲——” 真是被打慘了。 暈乎乎的涂壽等才意識到豬八戒的兇殘,酒都醒了一大半,當即抖動三瓣嘴,差點被嚇得昏死過去。 他回頭,卻看見一目瞪口呆的年輕郎君,此人身著毛衣,外罩袍衫,看向自己的表情已經不能用驚訝來形容,說錯愕還差不多。 此人像懷疑自己身在夢中,先盯著他們一行人看,死命地眨巴眼睛,隨后又伸手,狠狠往自己臉上抽了一記。 楊晨喃喃自語:“疼啊?!?/br> 疼的話就不是在夢中了。 涂壽的尾巴緊張地抖動著,他嚇死了,根本說不出話來。 涂壽:怎、怎么辦!被人看到原型了! …… 高長松看著氣急敗壞的高香蘭與低頭認罪的精怪們,還有一臉“關我什么事”的豬八戒,倒吸一口冷氣。 鐘離珺看后緊張地在他背后拍了好幾掌。 高長松被拍得有些疼,趕緊道:“不礙事,我沒有氣不順?!?/br> 可等他轉頭看向這群妖跟人,他還是覺得頭疼,心想:這局面我也是猜到的,都是群管不住原型的妖怪,遲早是要被人看到的,給楊晨看到總比其他人好。 楊晨就是順德樓的少東家,給高長松救過一次后,偷偷信了道教,若說這鎮上誰最推崇高長松,一定是他。 這推崇還不是金錢層面的,而是降妖除魔能力方面的。 無論怎么想的,高長松得先跟臉上寫滿興奮的楊晨解釋,他說:“這群……”他艱難措辭道,“這群妖怪是鐘離郎君助我收服的,眼下在我這做幫工,并不害人?!?/br> 哪怕以前害,現在都不害了。 楊晨感嘆道:“這就是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彼钟X得自己說錯了話,“失敬失敬,我不該在十二郎面前說佛門的話,可你知道的,我就是那個意思?!?/br> 高長松道:“也沒那么夸張……”起碼他就不覺得這些妖怪一心向善了。 楊晨是個膽大的,說實話,黃鼠狼精他們看見楊晨,不是沒起“殺人滅口”之心,這說的不是真殺人,在高長松治下他們沒有膽,這里是說把他敲了悶棍,直接逃跑,反正楊晨不知道他們人型什么樣。 這壞就壞在楊晨不是一個人來的,他說要參觀下高長松這的牧場,于是高長松點了高香蘭帶他來,這才目睹了妖怪們的斗爭。于是乎,高香蘭也很快意識到妖怪們不對勁了,都化成原型了。 她雖知情,也是第一次見這局面,被嚇了一跳。 之后不用說,連同無辜的豬八戒都被扭送至高長松這。 而高長松最后的處理是…… “以后,太陽未落山前,一律不給喝酒?!?/br> 高長松原本想說不給喝了,但轉念一想,又覺得禁酒令要求太苛刻,他如此對妖怪,容易引起他們的反叛,想想看晚上喝也就罷了,村民都回家了,不怎么看得見妖怪們,到時候再嚴加看管,沒什么問題。 說完后,他給卵五郎他們一個“晚上收拾你們”的眼神,揮揮手讓他們離開,先跟楊晨談事。 楊晨來這,是專門賀喜高長松的。 只聽見他神秘兮兮道:“我這里得了一首女冠詩,是專門贊美毛線衣的,我讀給你聽聽?!?/br> 原來,高長松的毛衣不僅被賣到了長安,還很受歡迎,引起軒然大波,無數追求風姿的道教人都贊美它,甚至還寫了詩,傳回烏斯藏,楊晨本來就找高長松有事,此時聽說了女冠詩的事兒,不就得來跟他嘮嗑一番,讓高長松知道自己的成果? 也是有心了。 寒暄完后再說正事,他是來找高長松批量買酒的。 楊晨家里也有買賣酒水的渠道,畢竟他是做酒樓生意的,不掌握點路子都說不過去,但他走量不大,只算是散戶。 楊晨道:“眼下十二郎你這的酒水熱度未褪,若不是有你我這層關系在,我貿然還買不到哩?!?/br> “又聽說遠道而來的粟特人、長安的商賈都會來找你買酒,我能插在他們之前買,也時間可以吹噓一段時間得兒?!?/br> 由此可見,產自高老莊的白酒已經撒向世界各地了。 而此時,在遙遠的唐國,一艘船自大安國的方向緩緩駛入,最后停留在大唐的港口。 從船上下來的有從大安國滿載而歸的唐朝商賈,也有遠道而來行商的大安國人。 因大安國人全民皆修士,針對他們的審核要嚴格許多,其中就包括從哪個門派來,學哪些法術,是不是正宗人族之類的。 若抓到了人族與妖的混血,又沒有經過報備,是要遣返、打回的。 待船上人下到最后,守船的匠人眼前一花,竟然看見一段潔白無瑕的布匹,那是修士寬大的衣袖。 隨即看見了一襲比雪還要白的袍子,女劍修如刀刻般的下頜線,還有她凜然不可侵犯的神色。 她腰間別著一把青萍劍,正是李白不離身那把的同款。 這樣卓絕的氣度吸引了一大波人,守門的將領甚至想:這樣一位修士,等進長安城后一定會引起渲染大波吧!真不知她是來游歷的,還是來找大唐修士切磋的。 凌霄派二師姐:非也,我來是背負了全派人的希望,為了能夠創造一個安心修行的環境而來的。 為此,他們派需要大筆的錢,定制更多的磨喝樂以服務弟子。 重點就是錢。 就在這時,窮得響叮當地劍修們忽然想起,去年他們發了一筆橫財,就是從高長松那走的。 真是多虧了他留下來的那些酒。 二師姐的眼神十分犀利:這一次,務必要請他提供批量酒水才行。 圍觀人:啊,她的眼神好銳利,她的穿著好入時,她甚至還信道教! 這樣的修道之人,不是大唐人的最愛嗎?她一定能夠在長安走紅的! 他們就是喜歡西門吹雪、葉孤城式的劍修! 第143章 幾件僅有的印花毛衣,高長松并未交給粟特人,而是交給了唐人的商賈。 粟特人有敏銳的商業嗅覺,但異邦人,到底對唐人的風尚不夠了解,讓他精準地賣給時尚弄潮兒,不大可能。 最后交給出身益州四大家的劉毅,此人已然愛上了高老莊的日子,隔三差五就要跨越國境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游。 唐代不出仕的世家子過得很舒服,仔細想想,他們一游學就是一年半載,說是游學,也就是訪遍名山大川,穿插著去看名勝古跡,在各大書院中短期學習、拜訪名士。 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際上旅游的比例也很大。 由此看來,劉毅的小日子過得還是很美的。 他為什么更愛往高老莊跑,是因為這兒的人很樸實,生活卻很先進。 他去長安,會為了長安的繁華而動容,可那畢竟沒什么創新,只有一派大國氣象,劉毅會覺得長安城比益州好,卻沒覺得那的日子超出他的認知。 高老莊卻不同,這里的很多東西,譬如清酒、火炕、毛衣,都是超出他想象的,他在此,仿佛置身仙境。 劉毅有時會想:陶潛筆下的桃花源,不過如此吧。 高長松認識的大唐商賈甚少,烏斯藏距離長安太過遙遠,更何況,比起做求購方,長安更像是一個巨大的、匯聚了世界各地商人的市場,他們習慣從遠道而來的商賈手里買舶來品,卻不會親自去找。 長安的羊毛襪熱已傳入益州,這不是說益州的羊毛襪也管夠,只是這股風氣隨著游學的人與兩地周轉的商賈,傳進益州人的耳朵里。 當然了,身為高老莊的???,劉毅當然也是有幾雙襪子的。 幾經改良的羊毛襪質地柔軟,不如一開始刺腳,再加之高長松看士子都愛羊毛襪加木屐,推出更方便的分趾襪,劉毅連連稱嘆道:“不愧是高十二郎,他人學去羊毛又何妨,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怎趕得上你推陳出新?” 他越說越夸張:“古有甘羅十二為相,我雖聽過此事,卻一直不大信,知道見到高十二郎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r> 是哦,高長松才多大,還沒有行冠禮呢,卻已經成了這么多發明的“祖師爺”。 本人聽他這話,卻有些臊得慌,連忙道:“并非我首創,不過是有了好師父,將這技藝交給我罷了?!?/br> 劉毅神色一肅:“那定然是為仙家尊長,可否告知尊名,容我去上柱香?!?/br> 這世上有神仙,民間動不動就冒出個神仙點化凡人的故事,高長松問鐘離珺是真是假,鐘離珺老實回答:“一些是真的,一些是杜撰的?!?/br> 高長松不置可否,他童年看西游記時沒有多想,可成年后再看二遍,覺得句句是機鋒,那些神仙佛陀,看似慈悲為懷,實際上生了一百個一千個心眼,比人族還要人族。 于是他將信將疑問道:”真的那些是為何?凡人有仙根還是神仙發善心?” 鐘離珺說:“多是為了香火,美名若不傳唱,又何來人供奉?” 人族的信仰可是仙人力量的來源。 高長松只覺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 可劉毅的問題他不能回答,教導高長松的人都在一千年后,且他未必就記得發明人是誰,于是他含糊道:“仙長尊名頗多,我也不知他真姓名如何,偶爾我從夢中見他,他臉上都蒙一層白霧,怕是不愿人見其真模樣?!?/br> 劉毅將信將疑,他從來都道高長松身上沒有讀書人的臭毛病,不僅謙遜還講究和氣生財,怕他是覺得自己鋒芒太過,杜撰了個人出來,可他的奇思妙想遍布各行業,說是神仙傳授的也在理,畢竟在他耶娘西去前,沒看他表現出什么過人天賦。 可若真有這樣的神仙,未免也太高風亮節。 最后他順著高長松話:“原來如此,真真是可惜?!?/br> * 劉毅先前提到高長松推陳出新他人所不能及,是因現在河西走廊地區也有商賈有樣學樣,開始收當地的羊毛并且織襪子。 高長松是從未想過將織毛衣的技藝占為己有,不如說光是聽別人提了,他就想發笑。 他想:只準我家織毛衣,這話聽起來怪極了。 他本以為不出一倆月就有人模仿,可誰知唐人很看重契約精神,高長松在當地又是有名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