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驚襲 第961節
書迷正在閱讀:女配在直播間賣零食[美食]、八零年代胡同甜爽夫妻、大唐種田指南、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人[快穿]、門徒[快穿]
第1663章 布鞋 聽得入神的翁成林愣了一下,隨后眼神不受控制的惶恐起來,“鬼……” “除此之外,在寄死窯附近盡量不要回頭,尤其是在離開的過程中?!?/br> “死在寄死窯里的人心中都有執念,他們渴望回家,一旦回了頭會讓他們以為你也舍不得他們,這樣有很大概率被纏上?!崩畎赘嬲]。 “可我們又不認識那些寄死窯里的人,他們沒理由纏上我們啊?!睂O遠剛抬起頭,一臉想不通的模樣。 “你說的也沒錯,不過我想這就和我們今夜所扮演的身份有關了?!?/br> 李白沒準備和他們解釋太多,一是沒必要,二是說的太多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復雜。 武強憨厚的點點頭,不無慶幸道:“原來是這樣,多虧了李姑娘見多識廣,不然俺們今晚恐怕要吃大虧?!?/br> 黃俊扶了扶眼鏡,依舊是那副文質彬彬的模樣,“李姐,那你知道血娘娘社火是什么嗎?” 來到村里他們就被不停灌輸注生娘娘的事跡,有些簡直匪夷所思,在黑水村的村民眼中,注生娘娘就是神仙,而村民們都是依附于娘娘的子民。 而且在場的幾人也不是傻子,黑水村的任務危險性極大,每夜他們都會失去一個人,而這一切全都與所謂的注生娘娘有關,這最后一夜又冒出一個血娘娘,怎能讓他們不恐懼。 李白猶豫片刻,最后還是搖了搖頭,“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br> 時間就在這壓抑的氛圍中緩緩流逝,為了緩解眾人緊張的情緒,堯舜禹李白做了一些努力,可收效甚微。 隨著最后一絲夕陽消失在地平線下,夜色終于不可避免的降臨了。 沒過多久,院外的小路上就傳來一陣腳步聲,門開后,外面站著5個老太太。 老太太滿臉的皺紋,為首的那一位大家認識,正是不久前兩耳光打翻瘋女人的孫長老。 五位老太太打扮的頗為古怪,一身的黑衣,腳下踩著一雙白底布鞋,孫長老手中畢恭畢敬的捧著一個木匣子,而其余四位老太太則各自背著一個大竹簍,竹簍上面用黑布罩著,看不到里面究竟是什么。 此時孫長老渾濁的眸子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最后停留在李白的臉上,片刻后沙啞的嗓音響起,“女娃子,今夜你帶著他們去后山的窯窟送禮,你不必進去,在外默誦注生娘娘咒,娘娘她瞧你歡喜?!?/br> 說完也不等李白有所回應,其余四位老太太便將身后的背簍卸下,依次排開放在門外,動作整齊劃一,仿佛訓練過一般。 4位行將就木的老太太的這一番動作出奇的怪異,又全程沉默著,隱約讓人感到不安。 孫長老厚重的眼皮耷拉下來,示意那些背簍,“這背簍里面都是你們今夜需要用到的東西,女娃子,你記得要按順序打開?!?/br> “這第一個背簍里是衣服,一人一件,那件特殊的是女娃子你的?!?/br> “第二個背簍里面是瓦罐磚,除了女娃子你外,這些賊男人一人一塊,帶去窯窟用?!?/br> “第三個背簍里是老死債,賊男人一人一份?!?/br> “這第四個背簍里面是男人的孝子賢孫帶,記得,不要系在腰間,要系在脖子上?!?/br> 說完這些后孫長老將捧著的木匣子朝前遞去,李白很恭敬的接了過來,在低頭的一瞬間李白突然注意到了孫長老的鞋子,瞳孔不由得顫了一下。 孫長老貌似什么都沒發現,依舊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態度,“這里面的東西是給賊男人用的,切記,如果在窯窟里面發生變故,這里面的東西可以救你們?!?/br> 交代過事情后孫長老也不磨蹭,帶著其余四位老太太就直接離開了,幾人看似步履蹣跚,可速度很快,幾個眨眼間就走到拐角處,接著一個轉身不見了。 “你瞧什么呢?”堯舜禹注意到呂樟源還在望著幾個老太太離開的方向愣神。 呂樟源轉過頭,有些疑惑的看著堯舜禹,“好奇怪啊,傍晚這孫老太來的時候還需要人攙扶著,顫顫巍巍的路都走不了,可你們看她剛剛的步伐?!?/br> 此刻眾人突然注意到李白的臉色變了,變得異常難看,“那些老太太有問題,她們的打扮,還有……還有腳上的布鞋,她們的布鞋不分左右,兩只是一樣的?!?/br> “一樣的……” 膽子最小的翁成林縮了縮脖子,剛才他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可這副畫面怎么想怎么詭異。 “只有死人的鞋子才不分左右?!?/br> 伴隨著李白這一聲,在場眾人的情緒瞬間緊繃起來,五位老太太枯槁的面容似乎也無形中佐證了這一點。 “不管她們是什么東西,我們只管把任務完成,如果能在橋上把她們趕下水,今夜大家就能活著離開?!?/br> 堯舜禹成功的將眾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門外的這幾個竹簍上面,竹簍比較大,上面還蓋著一塊黑布,顯得愈發的神秘。 掀開第一個竹簍上的黑布,下面是一件件疊的整齊的衣服,衣服是嶄新的,布料摸起來很舒服。 每件衣服背后都縫著一塊布,布上面用黑筆歪歪扭扭寫著一個姓氏。 依次是孫堯翁欒呂武六個字,這下就直白多了,六個男人每人都穿與自己姓氏對應的那一件。 然后是第二個竹簍,先是將竹簍抬起來,可這個竹簍就沉得多,里面是碼整齊的磚塊,一共6塊。 堯舜禹伸手取出一塊,入手的第一感覺就是冰,冰的扎手,然后就是沉,比普通磚塊沉得多。 盯著磚塊堯舜禹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他手指彎曲,輕輕叩擊磚塊,隨后又取出一塊磚,兩塊碰撞后居然發出金石之音。 “是墓磚?!崩畎籽鄣讋澾^一絲驚詫,“聽聲音規格還不低,她們從哪里拆下來的?” 聯想到昨日泥人張家地下的隧道與廣場,李白忽然反應過來,那地方似乎并不是近幾十年挖掘出來的,或許原本就是一處地下墓葬。 在抬起第三個竹簍時,一旁幫忙的黃俊突然皺了下眉頭,“好輕啊,這……這竹簍好像是空的?!?/br> 第1664章 送祭 “空的?” 聞言大家都湊過去,眼前的背簍和之前兩個并無明顯差別,但黃俊只一只手就輕松提了起來。 大家對這第三個背簍都充滿好奇,因為孫長老說這里面裝的是老死債。 隨著黑布被揭下,背簍里面露出幾個黑色的食盒。 武強睜大眼睛,發悶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解,“這……這就是老死債?這不就是食盒嗎?” 李白解釋說這沒問題,有些地方就將給寄死窯中的老人送的吃食叫老死債,意思是這些老人早就該死了,如今還吃家里的東西就是來討債的,這都是上輩子欠的。 不過李白的關注點在食盒本身,即便是6個空食盒也不會如此輕,片刻后,貌似是想到了什么,她伸手抓起一個食盒。 “???這……這是紙做的?” 下一秒,翁成林整個人都驚了,直到他也拿起一個食盒打量,才最終確定這一點。 這些食盒是用紙糊的,但做工非常精巧,又涂了色,不拿起來看根本發現不了。 端著食盒,黃俊的臉色垮了下來,“我們就拿著這紙食盒去見那些寄死窯里的老人,這能行嗎?” 對此李白堯舜禹也沒有辦法,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最后一個背簍上,孫長老說這里面是孝子賢孫帶。 掀開黑布后,一股濃郁的血腥味差點把翁成林沖了個跟頭,只見這背簍內是幾根糾纏在一起的孝帶,只不過如今白色的孝帶都被污血所染紅。 “這什么情況?”翁成林半天沒回過神來,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到了他,“哪里……哪里來的這么多血?” 見狀呂樟源吞了口吐沫,有些緊張的盯著血孝帶,“孝帶這東西忌諱見紅,帶著這血孝帶去寄死窯恐怕要出事啊?!?/br> 這就是句廢話,是個人都能瞧出不對勁,可這是任務要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血孝帶不是系在腰間,而是要系在脖子上。 血孝帶上的污血干了大半,糾纏打結在一起,像是塊大號的破抹布,很難解開。 武強費了很大力氣,才終于將他的那條血孝帶上纏的結打開,可隨著結打開,里面包裹著的一個小東西掉了出來。 蹲下身撿起來后,武強眼神一點點變化,最后瞳孔驟然縮緊,那……那居然是一根人的手指! 看樣子應該是小指,而且不完整,只有最前端的大半個指節。 眼前的一幕印證了一個事實,這些血孝帶都是被人用過的,而且曾經用過的人全都死了,死的很慘。 知曉了這些后,大家也就將血孝帶簡單朝脖子上一系,是那個意思就行了。 隨著一根根血腥氣十足的孝帶掛在脖子下,李白忍不住抽了口涼氣。 “別動!” 李白讓眾人站好后快步走到他們身后,眼前的一幕印證了她的猜測。 翁成林被李白搞得渾身不自在,脖子上的血孝帶如同上吊繩一般,“李姐,你究竟發現什么了?” “我知道為什么食盒里面沒有食物了,因為你們才是今夜的祭品!” 伴隨著李白這句話出口,現場可算是炸了鍋,堯舜禹看向黃俊身后,他穿著一身嶄新的衣服,又系著一根血孝帶,背后的那塊布上歪歪扭扭寫著一個黃字,確實,這分明就是祭品的樣子。 “我們……我們才是那些老人的食物?”翁成林一時間都要哭出來了,他本能的想要摘下這血孝帶,丟得越遠越好,可他又不敢,表情十分糾結。 李白捧起手中的木匣子,這也是孫長老專門交給自己的,今夜的寄死窯一定會出事,而破解的關鍵就在這匣子之中。 小心的打開木匣,里面是一只紅布袋,布袋里面裝著的是一種灰白色的粉末。 “這不會是骨灰吧?”欒立輝算是這些人中表現比較好的,如今還能保持理性思考。 只見李白用手捏起一點,就朝著臉移動,翁成林眼睛都直了,胃里一陣惡心,他以為李白會嘗一下。 不過好在李白只是放在鼻子下輕輕嗅了嗅,隨后也跟著松了口氣,“不是骨灰,是香灰?!?/br> “香灰也有辟邪的功效,有種說法叫敬香通鬼神,用敬香燃剩的香灰可以隔絕陰陽,在人與鬼之間劃出一道界限?!?/br> 大家聽到香灰這么有用,也不管能不能用上,反正每個人都分了一些,有備無患。 而在盒子底部,李白還找到了一張紙,紙上寫著一些晦澀難懂的文字,好像是某種經文。 很顯然,這就是那所謂的注生娘娘咒了。 “這紙是……”堯舜禹眼神一頓,類似的紙他不久前剛見過。 李白收起紙,小心的放入衣服口袋里,這紙是一張日記紙,就是第一夜被注生娘娘擄走的繪畫老師的那本日記,她有印象。 在堯舜禹的提醒下,李白也穿上了屬于自己的那身衣服,那是一身全黑的衣服,和孫長老她們一樣的衣服,但好在沒有布鞋。 一行人不再耽擱,趁著夜色就向后山進發。 路上李白再次和眾人強調了寄死窯的禁忌。 原本他們還以為寄死窯位置隱蔽,找起來也要花費一番功夫,可事情比他們想的簡單得多,后山有一處峭壁,峭壁下松散排列著幾十個洞口,洞口規格都差不多,洞口外有磚塊壘出的墻,只有最上面留有一丟丟的豁口。 夜里有風刮過樹梢,發出類似人悲鳴的聲音。 翁成林乍著膽子看向豁口處,那里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到,可翁成林就是感覺里面有東西,有一雙不懷好意的眼睛在盯著他看。 洞口上面有字,都是一些姓氏,看來也對應了洞中老人的歸屬。 “每個人都去找對應自己姓氏的寄死窯,記住我之前說的話,小心一些,都不會有事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