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靠美貌追妻 第65節
書迷正在閱讀:驚!我妹竟是假千金!、驕奢[娛樂圈]、過云雨、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覺醒了、復仇遊戲-紳士俱樂部、你吃飯沒有、纏金枝(古言1v1,先婚后愛)、淪陷為Enigma的籠中雀[ABO]、酬愿(1v1 偽骨科 雙向救贖)、葉府嬌嬌(NPH)
消息是一早林姑娘的侍女透露給趙世子的,趙世子因要送林姑娘出城,便和他說了此事。 一得到消息,冬凌馬不停蹄地來稟報。他憂心忡忡地問:“殿下,林姑娘這一手……她是不是已經知道您的身份了?” 若單單只是林歲宜親自教訓了林疏言,憑她和小郡主的情誼,冬凌并不會感到意外。但能讓林刺史不顧夫人攔阻連夜送走小兒,除了迫于太子的威懾外,冬凌實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八九不離十?!碧硬灰詾橐?,“林刺史是聰明人,知道什么話該說?!?/br> 能爬到刺史之位執掌一州,怎會不是聰明人?但冬凌仍然憂思不減:“您的身份暴露了,咱們在南境行事恐怕就不會如之前方便……” 太子沉默了會兒,冷不丁問:“陽起那里的情形如何了?” 提到正事,冬凌立即肅容回:“前日傳來消息,已經抵達楚州境內,算算時間,應當和林大公子聯系上了?!?/br> “也即是說,楚州情形如何,快則五日,慢則十日,孤便能知曉了?” 依陽起的腳程,大約就是這個時間。 冬凌于是點頭。 “十日啊……”太子慢慢出聲,語氣中竟有幾分悵然。 冬凌滿頭霧水,以為是自己聽錯了,下意識望向太子。 南境的日頭高高掛起,午后陽光烈烈,刺得人睜不開眼。 太子抬手遮了遮,微瞇著眼遠眺,面上淡淡,不知在想些什么。 冬凌沒有出聲,狐疑地循著太子的視線望去。 近處大營的士兵有序巡邏,遠處層巒疊嶂,綠意蔥蔥。 冬凌不解地想,這有什么好看的,竟值得殿下失神如此之久? 沒等他想明白,太子已經抬步進了營帳。 冬凌緊隨而進,如往常一般為太子分理如山的信件:殿下需要學習參悟的一摞,朝堂正議的要緊之事一摞,日常的瑣務一摞,還有各類不重要的信件一摞,至于那些老生常談暗示殿下快些回京的,就不必放到殿下眼前了…… 一道念頭劃過腦海,冬凌倏地頓住。 他想起來了,殿下方才對著失神的方向,是南境王府。 至于那句沒頭沒尾的“十日”…… 當初殿下在盛京抓到南越的探子,從他的口供中推測邊境恐有異動,未免打草驚蛇,才尋了借口,隱瞞身份來到南境。 這數月來,殿下和南境王配合,以寧川為中心暗中查探,始終沒有查到更多。 南境的兵士布防已經調整至最佳狀態,即便邊境生亂,有南境王和諸位將領坐陣,也能平穩度過。 如今只等楚州的消息。 倘若楚州生亂,南境駐軍能夠最快趕赴邊境鎮壓; 倘若是殿下多疑,楚州并無異動,這番苦心也不算白費。 只是到那時,殿下便沒理由再在南境逗留。 他這是舍不得小郡主啊…… 冬凌暗暗嘆了口氣,滿懷憂慮地想,眼瞅著就到了要離開的時候,殿下甚至還沒同小郡主捅破這層窗戶紙,這樣下去可怎么能成? * 昨日去接洛之蘅后太子并未回大營,積攢的奏折一并挪到今天看。等太子手中的事情告一段落,已經是快要上晚課的時辰。 想著這是難得能見到洛之蘅的時候,太子在大營草草吃了些,便快馬加鞭地趕回王府。 到了才發現靜室中空無一人。 太子一愣,循著聲音找到了在藥圃中忙碌的章老太醫。 章老太醫疑惑地問:“殿下怎么過來了?” 太子比他還要茫然:“不是要講書?” 兩人面面相覷。 章老太醫率先反應過來,笑道:“大約是傳消息的人沒瞧見殿下?!庇中嫉?,“自今日起,咱們便不講書了?!?/br> 太子:“?” 章老太醫一捋長須,氣定神閑地解釋:“殿下不通醫理,久學不會,老夫已然黔驢技窮。思前想后,還是決定放過殿下,也放過老夫自己?!?/br> 太子:“……” “圣人云:有教無類。孤雖不才,卻一心向學,老太醫怎可半途而廢?”太子義正詞嚴地譴責。 章老太醫詫異地望過去:“殿下不是不喜學醫?” “是學不通?!碧蛹m正,又道,“況且,我學得雖不好,但我的同窗——” “這便不勞殿下費心了?!崩咸t笑瞇瞇地道,“小郡主靈心慧性,學業一日千里,殿下已遠不及矣。即便是要再度講學,老夫因材施教,也該單獨教她了?!?/br> 太子:“……” 萬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竟成了在學業上拖后腿的人。 兀自懷疑了會兒人生,太子掙扎道:“小郡主一個人學習想必孤單,她需要同窗陪伴?!?/br> 章老太醫似笑非笑地瞅著他。 太子一臉正直:“力不能及,心向往之?!?/br> “……” 章老太醫是過來人,哪能不明白太子的小心思?只是他沒想到,太子居然能理直氣壯地說出這種話。但凡太子曾有幾分“心向往之”的精神,他至于拖著一把老骨頭長途跋涉到南境來? “治學需靜心專注,殿下想必深有體會吧?” 太子并不是很想點頭。 章老太醫也不在意他的反應,笑吟吟地道:“等徒兒將她手上的學問鉆研透徹了,殿下自然就能瞧見她了?!?/br> 說完,揚長而去。 太子:“……” 時辰已晚,章老太醫不透口風,太子只好回到書房繼續閱覽沒讀完的奏折,打算明日找洛之蘅問問情況。 雖說他確實對醫道提不起興趣,但他醉翁之意,哪能眼睜睜瞧著和洛之蘅做同窗的機會就這么不翼而飛? 誰料沒等他去找洛之蘅問個究竟,先被南越定北關守將的變動打亂了陣腳。 定被關雄踞北部,是南越都城以北唯一的天險屏障,歷來備受重視。其守將更是優中擇優,這些年來上任的守將,皆是久經沙場的英才。然而新上任的守將卻籍籍無名,甚至頗為年輕。 若僅止于此,并不足以讓太子重視。 真正令太子感到蹊蹺的是,新守將上任后,原守將卻不知去向。 按說定北關乃邊境重地,能來此執掌一關兵將的皆為皇帝心腹,即便新將上任,原將亦會平步青云。 這些年來,定北關三次換將,皆驗證了這一猜測。然而此次換將后,原守將不僅沒有回到朝中擔任要職,就連蹤跡也難尋。 起先太子以為是整理的奏報有疏漏,去信詢問后才得知并非如此。 ——原守將確然行蹤成謎。 太子還未出閣理政時便開始接觸南越奏報,從未見過如此古怪的情況。 他正愁眉不展之際,南境王龍行虎步邁進營帳,順手將提著的食盒放在桌上:“蘅兒親手做的蕓豆糕,嘗嘗?!鼻埔娞拥纳袂?,奇道,“怎么愁眉苦臉的?碰見什么難事了?” 太子將定北關守將變動之事簡要說來。 南境王不疑有他:“自上次一戰后,定北關的守將每隔三四年便要一換。沒準是瞧著邊境安穩,哪家的小子來混個軍功?!?/br> “但這位新守將并非是南越世家的公子?!?/br> 南境王琢磨著問:“新守將姓什么?” 自隆慶十二年南越戰敗,雖然邊境安穩,但朝廷一直未曾放松對南越的關注。這些年來,始終有專人探查南越消息,從施政方策到人事變動,無一不包,一一被呈遞到盛京。除皇帝和個別心腹大臣外,旁人并不知曉。 南境王早已卸了軍職,自然無法得知這些消息。 太子道:“津布?!?/br> “津布……”南境王喃喃重復,撫著下頜皺眉沉思,“有些耳熟……” 太子一聲不出,生怕擾了他的思緒。 許久,南境王眼睛一亮:“想起來了,格爾察原先有一個副將姓津布,十二年前為了保護他死在戰場上。這位新守將興許和那位副將有些關系?!?/br> 格爾察是南越王的弟弟,歷來仇視本朝。隆慶十二年的戰爭,便是格爾察一手挑起。 新上任的定北關守將又和格爾察關系密切,甚至極有可能他的親人便是死在戰場上的副將…… 太子閉了閉眼:“叔伯,我要去楚州?!?/br> 南境王異口同聲:“我得去趟楚州!” “不行!”南境王這回反應迅速,斬釘截鐵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是一國儲君,豈能去邊境涉險?況且你外祖讓我照料你,我若任由你冒險,豈不是辜負了他的信任?” “叔伯,這樁事,只能我去處理?!碧永潇o道,“邊境生亂,說到底只是我們的推測。你若僅因為推測擅往楚州,一則易引發百姓不安,二則或會引得朝中人借勢彈劾?!?/br> “但我不一樣。南境無人識得我,倘若我們猜測有誤,自然皆大歡喜;若是不幸言中,更要叔伯坐鎮中軍,調動兵營迎戰還擊?!?/br> “至于外祖……”頓了下,太子道,“我來南境的用意外祖心知肚明,他深知我的性子。既然他肯放我來南境,便默許了我不會作壁上觀?!?/br> 南境王眉頭緊鎖:“我早已卸去領兵之權,若有兵禍,自有將軍統兵?!?/br> “但這幾個月布防推演,皆是叔伯親自cao持?!碧訄猿值?,“況且,南越積蓄多年,但我朝邊防懈怠到何種地步,叔伯心知肚明。那些將領,征戰可以,卻難當統兵大任。叔伯,若南境陷入戰火,領兵之人只能是你,才能令百姓心安,令將士誠服?!?/br> 南境王沉默不語。 太子道:“至于叔伯的領兵權,我已經去信給父皇,請他頒布明旨賜給叔伯領兵、便宜之權。算起來,圣旨已經在來南境的路上了?!?/br> 得知林疏寒打算送妻子回寧川,盡管消息全無,保險起見,他還是向皇帝求了這一則圣旨。 沒成想,這么快就派上了用場。 太子朝他深深作揖:“叔伯,南境數萬百姓,就拜托你了?!?/br> 他面面俱到,南境王再無推拒之理,承諾道:“殿下放心,洛某當仁不讓?!?/br> * 遲易生變,太子做好決定,立即趕回王府,簡單收拾行裝后便預備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