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豪門大佬隱婚后 第114節
聽見不同尋常的稱呼,葉嘉訝然看去,朝不遠處的小記者微微一笑,濃墨般的眼睫自然暈開,唇瓣弧度上翹,溫和而禮貌,“謝謝?!?/br> 得知郝悅已經來電視臺,葉嘉沒有再耽誤,走相連通道去往b棟。 《名人訪談》節目組建在《人生如歌》節目組的“遺址”上,華騰這次贊助一如從前,依然要求了樓層的使用權。 他來的匆匆,去的也匆匆。 說話的小記者是海大今年送來的實習生,小姑娘漂亮精致,臉頰紅撲撲的,卷起手稿擋住了臉。 旁邊有不屑的輕嗤,“狗腿子?!?/br> “真好意思叫學長……” 小姑娘似若窘迫的低下頭,厚厚的劉海下,翻了個白眼。 酸什么酸,有本事你們也叫啊。 * 大廳發生的沖突,葉嘉自然無從得知。 一進六樓,撲面而來一陣嘈雜、喧嘩的人聲,走廊上到處都是來去匆匆的影子,噼里啪啦的打字聲裹挾著吩咐任務的聲音,秩序混亂中有序。 幾個組員掛著證件,搬著東西去往各處,眼見桌子上的東西要掉的架勢,葉嘉順手上前一扶,悶頭走路的幾個組員嚇了一跳,豁然抬頭:“葉、葉導……” “嗯,沒事,”葉嘉安撫的一笑,“郝悅導演在哪兒?” “在會議室,彭組長他們也來了?!苯M員連忙推推眼睛回答。 葉嘉點點頭,叮囑他們一句:“不用慌,注意安全?!?/br> 說完,他走向會議室。 拍《人生如歌》時,一旦開會,幾人不愛去大會議室開會,反而更喜歡窩在只有沙發的小會議室,圍著大大的茶幾,擺滿奶茶和咖啡,一人占一個柔軟的位置,慵懶的斜躺著打字、說想法。 這次也是。 葉嘉推開小會議室的門,聞到了豆漿油條的香氣。 小會議室里,“回”字形沙發上坐著數人,郝悅最先看見他,挑了挑眉,“喲,回來了?” 彭明明等人也立刻轉頭看去。 葉嘉朝他們笑,“回來了,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 葉嘉的專屬單人沙發上放著厚厚一摞裝訂好的策劃書,他拿起策劃書,坐下。甫一坐下,彭明明便湊過來,跟他勾肩搭背:“改了十六稿的成果,快看看?!?/br> “十六稿?”葉嘉愕然。 彭明明:“交給手下新人去寫的,李主任快愁死了,三天兩頭給悅姐打電話問她是不是故意的?!?/br> 葉嘉頓了頓,用余光瞥了眼老神在在喝豆漿的郝悅,壓低了聲音:“那是故意的嗎?” 彭明明朝他擠眉弄眼,“肯定啊……這破老頭把這么一個爛攤子交給你,咱們接歸接,能給他添點堵當然要添點?!?/br> 葉嘉笑起來,“我能想象李主任的心情了?!?/br> “該!”彭明明哼了聲。 “這趟回家怎么樣?”唐秋風看不下去他們兩個的黏糊勁,插了話。 “挺好的,給你們帶了榕城的特產回來,”葉嘉說,“晚上讓人送你們家里去?!?/br> 趙佳然驚了,“讓人送我們家里去?” “我們自己拿就行?!笔﹨我驳?。 “東西可能不太好拿,”葉嘉解釋,“是我們那里老師傅定做的文房四寶,有點重量?!?/br> 榕城的文房四寶定做在全國都是排得上號的。 尤其這些有名氣的老師傅,如果不是動用了“鈔能力”,光排隊就要排到半年后。 幾人很是驚喜,連聲道謝。 聊了幾句題外話,終于進入正題。 圍坐在茶幾周圍,彭明明沒回自己的位置,靠在葉嘉旁邊,懶洋洋地拿過來紙筆,聽郝悅道:“現在一切幕后準備都齊活了,策劃書、場景布置、道具組后勤組人員也都招滿,接下來的重頭工作是寫采訪稿?!?/br> 葉嘉抬眸。 郝悅沉吟,“鑒于親屬回避原則,這次采訪稿的撰寫,葉嘉,你就不用參與了?!?/br> 幾人不約而同地輕笑。 葉嘉也嘆口氣,表示理解。 郝悅又道,“上頭希望我們盡快定下來《名人訪談》的新名字,對此我很贊同,既然要改頭換面重頭來過,那一個新名字也是新風氣的展現,大家有什么想法嗎?” 彭明明哀嚎:“我起名廢,別問我?!?/br> “很小的時候我就發過誓,未來除了給自己孩子起名,不會給其他任何東西起名,”唐秋風一臉沉穩,“請各位不要打破我作為一個父親的‘第一次’,謝謝?!?/br> 施呂無語凝噎,對上郝悅威脅的眼神,顫顫巍巍的:“不、不然叫……《名人訪談2》?” 郝悅將充滿希望的目光投向趙佳然。 趙佳然指指自己,眼睛里露出清澈的愚蠢和茫然。 “問我嗎?” 郝悅:“……” 郝悅深吸一口氣,都是跟著自己從革.命一路走來的老同志,不能生氣,不能讓老同志寒心——個屁??!媽的,這么多年了,一個個還是這死樣! “我有個想法?!?/br> 氣氛一觸即發,寂靜的空氣中,響起一陣細微的翻頁聲。 眾人聞聲看去,葉嘉彎著腰,修長白皙的手肘撐在膝蓋,會議室狹小溫馨,百葉窗外灑進輪轉的光影,晃過他線條優美的下頜與側頸。 他盯著策劃書首頁,莞爾:“一檔采訪社會各界人士及普通民眾生活的訪談類節目……涵蓋面這么廣,不然就叫——” 眾人屏息。 葉嘉說:“《人物》?!?/br> - 《名人訪談》正式更名《人物》。 說更名也不盡然,兩檔節目班底徹底更換,節目形式也有所不同,不再拘泥于商界名流,采訪面更加廣闊,區區一個名字的更改,已然讓人嗅到這其中的野心與展望。 海市臺從上到下大力支持節目做出的變動。 部分不滿言論也在華騰財大氣粗的投資之下煙消云散。 電視臺獲利,他們才能跟著吃rou喝湯,在看過華騰投資的金額數幕后,再反對,不亞于割rou放血。 《名人訪談》……哦不,《人物》節目組欣欣向榮,宿弊一清,全組人齊心協力,為月底《人物》第一期節目做準備。 就在這檔口,外界輿論忽然嘩變。 起因是海市臺新一周對外公告上寫明了《名人訪談》無限期撤檔,三臺接檔欄目為《新聞百分百》。 衛視臺《人在旅途》紀錄片也將于本月底完結,接檔節目為《人物》。 百度百科已經有了《人物》相關介紹。 外界尚未察覺到什么,原《名人訪談》節目組主持人趙露露忽然在當晚發了一條微博,話里話外意味深長。 -趙露露v:【物是人非,心情復雜。千言萬語,只能匯聚為一句……愿你我各自安好?!?/br> 趙露露離開海市臺的原因沒有向外公布,老一輩臺里領導人認為這是丑事,必須壓制。 因此趙露露走歸走,微博粉絲仍然有二十來萬,并且因為她的離開,加上《名人訪談》后續效益不好,網上有一段時間竟還傳遍“《名人訪談》無露露不成功”的言論。 雖然這呼聲只在海市本地范圍掀起風浪,但還是讓臺里老領導氣的腦溢血。 趙露露一發微博,瞬間有人聯想到《名人訪談》的無限期撤檔。 加上有心人有意無意的引導,當晚八點,有人扒出了《名人訪談》與《人物》的相同之處,小報記者見風使舵,立刻起了駭人聽聞的標題—— “趙郎魂斷奈何,徹夜難眠,但求一見故人” 無數吃瓜群眾紛紛涌來,國人骨子里的天性就是看熱鬧,尤其是這種和“生死、魂斷、愛情”相關的熱鬧,吃著吃著,有人感覺不對勁了。 -【到底誰死了?】 -【《名人訪談》】 -【我問你們誰死了,別老扯什么訪談訪談的】 -【《名人訪談》死了??!】 小報記者見狀,立刻為新一期小報更名—— “親子胎死腹中,趙郎心碎欲裂,年度復仇大戲,敬請期待!” - “這都是什么!都是什么!” 一張報紙被重重拍到紅實木辦公桌上。 夜晚九點,電視臺,李明知抽著嘴角站在臺長辦公室,頭疼的解釋了一句,“我聯系了他們報社,說是這記者剛從香港那邊跳槽過來,可能暫時還沒學會咱們內地報社的含蓄……” “誰問你這個了!”臺長大怒,“趙露露流.產關我們什么事!趕緊去公關,冤有頭債有主,誰讓她流.產她去找誰!《人物》堅決不能和這些負面新聞扯上關系!” “一個億的冠名贊助!泡湯了你就給我滾蛋……連帶著趙露露一起滾蛋!” 李明知:“……” 李明知年過五十,無痛當了回后爹,再好的修養也撐不住了,怨氣滔天的回了辦公室。 節目制作部這個點還有不少人。 都是因為趙露露而臨時跑來臺里加班的打工人,盡管有加班費作為精神支柱,他們還是對一切的始作俑者恨的不行。 好你個趙露露,媽的沒事刷什么存在感。 《人物》節目組也一陣人仰馬翻,如今節目還沒播,在外面的名聲就壞了,這讓組員們人心惶惶,都在猜第一期節目是否能正常播出。 葉嘉和郝悅趕來節目組坐鎮。 葉嘉身份特殊,既是節目主持人,又是金主爸爸,他雷厲風行的出現在會議桌上,冷靜而沉穩的表示:“有我在,節目絕對不會出事,大家正常工作即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