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過年回家
除夕當天。 天已經黑了,一輛車風塵仆仆的從京城而來,走了七八個小時的高速,終于回到了這座東北小城。 進城之前先拐進了一條岔路,行了20分鐘,又往下拐進到村子里,停在了院子門口。 “滴滴!” 嬸子聽到聲音,連忙跑出來,姚遠三人下了車,大包小包的提東西。 “媽!” 姚小波思鄉情切,心潮滾滾,熱淚漣漣。 姚遠幫著拎東西進屋,見飯菜正在準備,也不打擾了,道:“行了,我回去了??!” “誒!慢著點開!” “明天中午吃飯??!” 重新上車,這才駛進了城區。 今年不在一起過,老叔和姚小波離家甚久,難免有些心頭話,初一再聚也一樣。 這會是六點左右,街道上基本沒啥人了,冷清蕭索,偶然見到幾個,不是急匆匆往家趕的,就是落魄無神的游蕩。 姚遠開著很顯眼的京城牌照汽車,到了自家的家屬院。 三樓的大媽剛好往下瞅了一眼,直勾勾盯著姚遠進樓,才回身道:“姚老師家那小子開車回來的!” “啥車?” “我不認得,就樓下停著呢?!?/br> 她兒子湊過來瞧,驚道:“喲,這車二三十萬呢,還是京城牌照,他在京城工作?” “聽說是呢,干什么移動短信的?!?/br> “移動???移動可是好單位?!?/br> “是么,那一月不得好幾千?” “七八千都有了,不然能買這么好的車么?” 兒子說著說著羨慕起來,很快又轉為嫉妒,他們都是學校家屬院,小時候也一起玩過,如今人家混出來了這比自己沒混出來還難受。 月薪七八千的姚遠蹬蹬蹬上樓,啥也沒帶,空手歸家。 有鑰匙也不開,砰砰砰敲。 “來了來了!” 屋內急促的腳步聲,吱呀一聲,露出袁麗萍的臉。 “兒砸!” “媽!爸!” 姚遠平時不想家,就敲門的一瞬間最想,姚躍民聞聲也跑過來,見到大兒砸,笑得跟朵月季花似的。 “路上沒出事吧?” “沒事,我跟老叔輪著開的,他們明天中午來,有啥吃的沒有?” “有點飯先墊墊吧,一會吃餃子?!?/br> 老爸老媽瞬間變身服務員,忙里忙外圍著他一個人轉。這是姚遠內心最放松的時候,吃著飯,爸媽一左一右,咋看也看不夠。 “跟對象還好吧?” “嗯,見過她媽了?!?/br> “啥?這就見家長了,怎么沒告訴我們!” “不是特意見的,就是碰著了,聊了一會,對我態度還行?!?/br> “哦,人家畢竟算長輩,有啥話你不愛聽也別往心里去。但你倆只是處朋友,沒必要把自己搞的委委屈屈,一切看分寸?!啊班培?!“ 姚遠邊吃邊點頭。 而倆人嘮嘮叨叨的,一開始還問,后來光顧著自己說,家長里短方方面面,恨不能把這一年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訴他。 “老電影院扒了住宅樓正蓋著呢,說是要賣2千多一平,這也太貴了!” “你經常去那個浴池,老板弄六合彩破產了,都關門了?!?/br> “你大舅離婚了,你舅媽搞傳銷去了?!?/br> “……” 從互聯網億萬級別的發展廝殺,掉入樓下理發店女兒結婚的塵世間;從史上最年輕的團結湖首富,變成鄰居們嘴里姚老師家有出息的孩子。 姚遠還挺喜歡的。 重生者大多孤獨,需要精神寄托,親爹親媽最好了。 吃了一碗飯墊墊肚子,眨眼八點鐘,又一年春晚開始了。 倪萍、朱軍、周濤、李詠、趙保樂、文清主持,趙保樂混進去就很奇怪,他是個說相聲的。 雖然春晚進入新世紀以來就越來越拉跨,但今年春晚的拉跨程度,已經是數一數二。 全場幾乎沒一個有印象的節目,除了本山、范偉、高秀敏的《送水工》,但這個小品也非常拉跨。 姚遠就覺得餃子好吃。 韭菜雞蛋蝦仁,三鮮餡的煮餃,在蒜醬碗里一蘸,一口一個,人生幸福。 周杰倫唱了《龍拳》。 然后他等金莎,金莎得到了與前年雪村同等的待遇,混到了一首獨唱! 還是唱《少年》。 “這小姑娘挺乖的,唱歌也好聽?!?/br> “現在流行歌曲我都不愛聽,但非典的時候看那個mv,哎,把我感動壞了,拍的真好?!?/br> “……” 姚遠沉默片刻,mv上寫我名了么?好像沒寫。 “你倆喜歡金莎?” “還行啊,覺得挺好?!?/br> “哦……“ 他拿起手機撥了個號,好一陣才接,里面亂哄哄的吵雜。 “喂?姚總!我聽不見,我在后臺呢,太吵了,等我出去……能聽見了!姚總,我剛才表現怎么樣?” “你是真唱么?” “假唱啊,我哪敢真唱?!?/br> “還挺有自知之明,我爸媽挺喜歡你的,你跟他們說兩句?!?/br> “不行不行,我不能對不起于總!” 啥玩意? 姚遠把手機遞過去,里面傳出金莎的夾子音:“叔叔阿姨過年好給你們拜年了,我會繼續努力的,謝謝你們喜歡我!” 姚躍民&袁麗萍: 看完金莎的節目,一大盤餃子搞定,順帶幾塊豬蹄。姚遠打了個嗝,開車開的有點累,道:“我睡覺了啊,得好好歇歇?!?/br> 晃晃悠悠地回了小臥室。 爸媽對視一眼,上次去感覺不這樣啊,這一年又發生了啥,兒子現在到底干啥事業呢? ***** 臥室里。 這房間的面積,還比不上棕櫚泉臥房的一半大,處處透著一股陳舊,天花板的貼紙還裂開一道縫子。 那是樓上漏水造成的,一直沒修補。 當年的裝修風格就是這樣,天花板也有貼紙,跟貼墻紙似的。 “買個大房子?” “在沈城買個房子?” 一瞬間腦子閃過幾個念頭,想想又算了,在本地換個房子還行,在沈城買,爸媽就鐵定不會去。 這種自己富貴父母卻習慣簡樸的反差,有時挺無奈的,想給他們優越的物質條件,但人家反倒覺得麻煩。 今年他也是有時間才回來,以后就不一定了。 劉強東還能把客服中心放在宿遷,他卻沒有任何在老家投資的意愿,上輩子多年見證,投啥都興不起來,歷任地方官十個進去八個,一鍋死水。 父母在,這里還算家鄉,父母沒了這里就是個遙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