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 第116節
嬴政有點兒蒙,明明每句話他都聽懂了,可為什么合在一起就那么難理解? 這是正?;实勰芨沙鰜淼氖聝簡?! 天命說是從周朝提出來的,嬴政也清楚這條理論,只不過如今它就和廁所里的衛生紙一樣,被嗤之以鼻,毫不在意,現在看到個被天命忽悠瘸的,實在是不可理喻。 半晌,嬴政從皇帝給自己改姓,不承認自己是劉氏子孫,以及想將皇位禪讓給男寵乃至最后無子的荒誕cao作中找到源頭: “這宣揚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辦法后患也太大了?!?/br> 看把皇帝都給忽悠成什么樣了! 秦朝 囚車上的蕭何看著最后那個‘無子’,忍不住對劉邦吐槽:“劉季,這可真是你的種才能干出來的事兒!” “他?”劉邦撇了撇嘴: “連兒子都生不出來,被儒生耍的團團轉的渣渣,還是算了吧?!?/br> 漢朝 “蠢貨!愚不可及!去他的陳圣劉太平皇帝!” 聽完漢哀帝各類神奇cao作的劉徹,火氣立刻就上來了,不是,后面的皇帝沒帶腦子還是怎么回事,怎么連自己都給騙上了?! 嗯,劉徹是不會想起來評論區說他晚年求仙問道,同樣被那些神棍忽悠的找不到北的。 唐朝 “天下大亂遇上漢哀帝無子,看起來似乎的確有幾分劉氏天下易主的意味在,可惜……它就是天幕說的那樣,為愚民之術爾?!?/br> 聽完這段的李世民搖著頭,這天命之說,何止兩千年后的后人這樣認為,自司馬懿違背洛水之誓,當街殺了皇帝,又屠了整個曹家后,還坐穩了晉朝的皇位。這簡直是在天命的臉上反復扇巴掌,扇完了還要踩鞋底下笑著對眾人說,看看,哪里有什么天命? 于是,整個南北朝便開始了毫無道德底線的大逃殺,趕盡殺絕用盡權術,致使從未有人能真正坐穩過皇位,更不要提強漢那樣,再次出現漢家一統。隋朝有過機會,可還是失敗了。 歷史上的唐成功了,現在的唐還未成功。 大統一的王朝需要有符合天下所有人認知思想,規則來穩固統治,能延續三百年之久的大唐,已經無法再用天命,那,他又是用的什么? 【九歲的劉衎過繼成了皇帝,而最像穿越者的王莽借著外戚的身份開始掌權,什么封宗室功臣,捐私產救濟平民百姓,增加博士職位的德政做的那叫一個順手,無數漢儒開始為他吹噓,稱他為周公再世,而劉衎,極為恰到好處的病死了。 此刻,留下來的新帝孺子嬰只有兩歲,在大臣力薦之下,王莽代假天子臨朝聽政,祥瑞符命讖語四處涌現,諸如‘漢歷中衰,當更受命’,‘漢德已衰,新圣將興’的預言更是此起彼伏,于是,眾望所歸的王莽入高祖廟,拜受帝位。 這是歷史上最和平的一次王朝更替,當然,也可以稱作—— 篡位?!?/br> 秦朝 嬴政皺著眉頭聽完了這段內容,只覺著今天真的是開了眼,怪不得無才反復說體面,皇帝無子,子嗣斷絕,過繼之帝壽命不長,子嗣更是只有兩歲,都‘絕后’了,有他姓人接任新‘天命’,可是順應天命的事情啊。 可經歷過戰國末期,學過周失其鹿,諸侯如何變法爭奪霸主,乃至爭奪天下,又通過雄兵統一天下的嬴政,只覺著—— “這是什么堯舜禹禪讓再世?美的和神話似的,也就三歲稚兒會信吧?!?/br> 漢朝 劉徹不再生氣,他皺起眉,察覺到了不對。 拿著天人感應愚民的他,不會覺著天幕上那些給虛假的祥瑞讖語,真是因為王莽有狗屁的天命,每次王朝更替,其本質都代表著利益的再次洗牌,真正恐怖的,是居然會有這么多人支持他! 吹噓天命和并不是劉徹的專屬,從高祖建國開始就已經開始搞封建迷信,昔日周勃陳平能挑動誅呂,擁文帝上位,他死后,霍光更是能廢立皇帝,這兩位權臣權勢滔天,更是同樣做了不少有益于天下的政事,可他們都不敢篡位,是沒有儒生給他們吹噓天命嗎? 劉徹瞇了瞇眼睛,極快的抓到了矛盾點: “是真的被儒家天命忽悠瘸了,還是彼時的劉家,不只是絕后?” 聽無才反問的意思,更應該是后者吧? 漢朝,太學 “后儒亡我!” 看著天幕上漢儒鼓吹,王莽篡位成功的cao作,董仲舒立刻覺著自己脖子涼颼颼的。 后世的儒生也太坑先師了,祥瑞讖語這種東西騙別人也就算了,自己人還不懂是什么東西嗎?要是王莽真是圣德之君,坐穩了天下,董仲舒還能給自己辯解兩句,可之前的天幕明確的提了西漢東漢,這—— 辯不動了??! 想想天幕目前正被皇帝看著,董仲舒就覺著我命休矣。 而天音,還在‘夸’著這次更替。 【沒有流血犧牲,更換平穩,好像真的是劉家天命已盡,而王莽憑借著德行和仁政獲得了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也就是上自貴族,下至吏士,幾乎整個統治階級的歌功頌德與擁護。 可公元八年前被眾人捧上皇位的王莽,在公元十七年便迎來赤眉、綠林起義,緊接著就是國家動蕩,各地反莽,人心思劉。 其原因,便源于王莽的各種新政。 后世的我們調侃他為穿越者,多是因為他的許多政策和現代極為相,但他的改制,其實是屬于復古的周禮,比如土地收歸國有,恢復周朝的井田制,重建周朝官制、制禮作樂、大改地名、設立五均六筦、出臺三種貨幣等等。 不考慮變法的后果,僅從變法本身來看,自春秋戰國以后,改革變法的人不是下場極慘,就是令社會動蕩不安很長一段時間,王莽顯然不會不懂這個道理,而他還要如此去做,甚至這么多變法短短幾年就開始實行——他可能真把自己當成周公了。 抖個機靈,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了?!?/br> 秦朝: 看著天幕上的那些儒法,嬴政不由得面露厭惡: “儒生,國賊也!” 漢朝 “果然?!?/br> 劉徹點了點頭,這才對味,表相說的再好聽,再平穩,也不可能讓人皆不思劉,皆不向劉,肯定會有更深的,‘劉失其鹿’的本因。 不過—— “這王莽改的什么鬼東西?八年就想把秦始皇高祖,朕和數百年的才試出來的政策制度改掉,他以為他是誰???” 尤其是改的屁也不是,光周井田制就夠讓文武百官和地方豪強提刀來砍了! 嗯……還得謝謝他改這么一通,不然怎么又會再次人心思劉呢。 【漢書中有云,彼時歲比不登,天下空慮,百姓饑饉,百官群職曠廢,jian軌放縱,盜賊并起,或攻官寺,殺長吏,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無限,與民爭利,百姓失職,重困不足。 溫和體面的上層更替下,是中下層已經激發到了極致的矛盾。 如:‘父子分散,流離道路,以十萬數?!褙毭癫耸巢粎?,衣又穿空,父子夫婦不能相保?!挠涊d比比皆是,由土地兼并導致淪落成流民奴隸的人越來越多,矛盾大到人們已經不再相信劉家的地步,才讓上上下下轉投了王莽這位再世周公。 不過,從古至今,大部分朝代滅亡的原因都可以提一句土地兼并,而今天,up主要多剝一層洋蔥皮,西漢的土地兼并,它到底怎么來的?】 伴隨著天音,天幕突然一黑,緊接著,五個大字浮現了出來: 一、豪族崛起。 【豪族最早起源于從春秋戰國,身份也很多變,舊貴族、地主、官吏、豪商……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占有土地和社會資源,發展壯大,有名的有范蠡、郭縱、呂不韋,巴寡婦清,這些人家財數億,仆從過千,依附者數萬,實力雄厚?!?/br> 秦朝,巴郡 聽到這里,被點名了的巴清臉有點綠。 不是,天幕,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害我??! 這豈不是直接要被始皇盯上的節奏! 第94章 視頻 儒家上位 【豪族的勢力太過龐大,再加上豪強天然的擠占平民的土地和生存空間,甚至還會偷稅漏稅,將本應該由自己交付的賦稅轉嫁給底層平民,這顯然是國家的不穩定因素,于是,從秦始皇開始,便開始提刀對豪強割起來韭菜—— 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 依靠地方發展的豪族,一旦離開地方,自然也就不成氣候,劉邦也學到了這點,并將其發展成徙陵制,而這項制度的頂峰在漢武帝時期,他先后兩次徙郡國家產三百萬以上的豪族給自己守茂陵。 嗯,這不由得讓up主想起來上個視頻,這么有錢的豪族給漢武帝陵,結果出現了監守自盜,只能說,茂陵的珍寶是真的華貴啊?!?/br> 秦朝 天幕說郭縱、巴寡婦清等說的太過保守,實際資產和控制人數翻個十倍都不止,嬴政未統一天下時,只能關注更加強大的它國,故以安撫豪族為主,而當他擁有天下,外部再無敵手的時候,他們就成了最大的內患。 嬴政當然也意識到了這點,只是如今的公務太多,以至于他根本抽不出時間來處理這件事情,不過現在嘛—— “徙豪富守陵?好主意?!?/br> 給他這位帝王守陵,是天下豪族的恩德,覺著不是?秦兵的槊刀還很鋒利,不多少人想繼續維系軍功授爵,豪族,是想試試嗎? 至于后面像漢武帝那樣陵墓被盜,笑死,他陵墓外陪葬的是兵馬俑,內部用的劇毒水銀,有本事盜一個試試! 秦朝,巴郡 剛剛還在擔憂始皇盯上自己的巴清鎮定了下來。 看起來,自己早就被盯上了,如今天幕說出來反而是點醒了她,她之前的猜想是正確的。 “如今始皇春秋鼎盛,無人可挫其鋒芒,看來,我是避不過去了啊?!?/br> 雖然是這么說,可巴清心里還是有些不甘。 她本就野心勃勃,喜好權財,不然不會借著夫家的家族聚利至此等地步,可現在卻要被始皇以徙陵‘褒獎’的名義奪走她數年打下的家業,誰能甘心?誰會甘心! 漢朝 “又是茂陵,就不能不提它嗎?” 劉徹心情有點郁悶,現在他是不往陵墓里面放財物了,可天下人不知道啊,無才還在這里反復說,豈不是天下人還以為他富得流油,跑過來亂挖一通??! 不過,這郁悶來的快,去的也快,劉徹很快將注意力放在徙陵上,頓感不妙起來。 天幕說的太早了,他現在哪有遷三百萬豪富至茂陵的實力,衛青和霍去病都還沒成長起來呢! 沒有穩固的兵權,怎么能遷的動豪族?而現在天幕直接大大咧咧的把他兩次遷豪族給說了出來,這—— “朕就知道這是個大麻煩?!?/br> 還好朕不打算繼續修茂陵,數十天前又將茂陵財物挪給軍需,只要衛青能打贏對抗匈奴的一仗,朕就能不受大多數豪族鉗制了! 唐朝 “徙陵啊,可惜了?!?/br> 李世民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