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 第21節
漢人步兵大軍聚集,匈奴騎兵看到了直接跑,步兵想追都追不上。 要是步兵大軍分兵,匈奴騎兵就可以圍上來,以多打少。 騎兵對沖同等數量的步兵,簡直不要太容易。 馬比人高,這種龐然大物高速沖鋒之下,步兵根本無法抵擋! 用現代能理解的話來說,騎兵,就是古代版的坦克部隊! 同等數量下步兵對抗坦克部隊,不是找死是干嘛? 匈奴的恐怖之處在于,他們不是幾千人的坦克部隊,是十幾萬! 這讓漢初建國時,劉邦作為一國之君,都找不到同色馬匹拉車的大漢怎么打? 漢人無馬,持續了太多年。 導致過往七十年在面對匈奴時,一直采用步兵對抗騎兵的方式。 到現在都沒有改過來! 這怎么可能打得贏? 軍隊的打法必須要改變! 第一次,‘我’選擇了搶奪河套。 有了河套平原作為牧場,大漢就可以擁有更多的戰馬! 第二次,‘我’是以消耗匈奴人口和掠奪匈奴牛羊為主,做到以戰養戰! 這就是‘我’在未來的選擇,和我以前與陛下商談時的設想,差別不大。 只是,看著天幕,衛青想到了一件事情。 這突然出現,泄露天機的天幕。大漢能看到,匈奴是不是也能看到? 若是匈奴也能看到的話,那,未來…… 在衛青思索的同時,文武百官終于反應過來。 就兩個字兒。 服氣! 三萬騎兵,一口氣俘虜一萬五千匈奴人! 還帶回來那么多牲畜。 從古至今,能打出來這等戰績的有幾個人? 一個巴掌都數不出來! 就這種戰績,自己和衛青比? 太自取其辱了! 真的,不服不行! 要是我能打出來這樣的戰績,何止是光宗耀祖,族譜老子都得上第一頁,還得給自己立祠。光這場戰役,能吹一輩子! 還有些武將看看衛青,再看看自己。 頓時心生郁悶。 都是人生的,咋差距那么大呢?! 蹋鞠場 十三歲的霍去病和一群踢球的紈绔子弟坐在場邊。 和出身低微,真正吃過苦的舅舅不同,霍去病出生沒多久,姨母就被漢武帝寵幸,封為夫人后更是接連給衛家賞賜了千金。 有了豐厚的家底,身為半個外戚,霍去病打小的伙伴,就是京城的一眾權貴子弟。 當然,限于父輩祖輩之間的關系,他們這些小孩兒之間也是有派系的,外威,功勛候,文武大臣們的孩子,圈子都不相同。 就比如霍去病作為外威,兄長以戰聞名,和他一起玩的,大部分都這類,也喜歡磨練武藝,所以經常和士兵一起踢蹋鞠。 霍去病今天就是出來踢蹋鞠的。 天幕出現之后,大家的蹋鞠就踢不下去了。 想回家吧,外面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為了安全起見,大家便蹲在蹋鞠場內,看看天幕到底搞什么鬼。 第一個視頻,除了霍去病若有所思之外,其他半大少年都在看熱鬧。 天幕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實在是有點超綱,根本沒有辦法理解。 倒是第二個視頻一出,大家頓時熱絡起來。 “去??!快看,那是你舅舅!” “老天說你舅舅當上大將軍了!” 霍去病簡單的“嗯?!绷艘宦?,就不再多說話。 習慣他的伙伴們也沒有多說,只是自顧自的興奮起來。 “要是我也能做到大將軍該有多好??!” “我也想!” “我要是大將軍,我就封你為我的部將!一起封侯!” 在伙伴的吵鬧聲中,霍去病看著天幕。 后世之人這樣貶低李廣,又捧高舅舅,這樣一來,自家就算不想結仇,也得結仇了。 現在舅舅根基不穩,要是李廣他們家搞點什么鬼的話,就很危險了。 麻煩。 不知道舅舅能不能應對。 憂慮中,霍去病又想到了天幕之前的內容。 后世之人說的是衛青和霍去病很厲害,那,那個霍去病會不會是我呢? 舅舅這么厲害,我立下了什么樣的功績,才能和他并列? 有點想象不到啊…… 天幕仍在繼續。 【二、三次出征,相隔很近,我就放在一起說了。 這次是衛青率十萬騎兵出定襄攻打匈奴。 看起來戰績還是可以的,總共殺、虜約兩萬匈奴。 不過由于出現了蘇建趙信的軍隊全軍覆沒,以及趙信叛逃的事件,過錯有點大,功過相抵,所以衛青沒得什么封賞?!?/br> 天音說的隨意,一群武將們羨慕的咬牙切齒。 殺了這么多匈奴,犯那么點錯,算什么問題? 說不定是陛下覺著功高蓋主,不想封了! 在武將的嫉妒中,天音開始解釋起來原由。 【漠南之戰過后,漠南再無匈奴王庭,自此,大漢再次做到了秦時的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不過,整體上來看,漠南之戰的后兩次,還是有很大不足之處的?!?/br> 不足? 武將們翻了個白眼。 行吧,我就要聽聽,你說什么不足! 【最重要的,就是沒有達到漢武帝的目標。打擊匈奴主力,最好一舉殲滅匈奴。 只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在之前的戰役中,衛青習慣于長途奔襲,其機動性,隱蔽性都非常高。 但衛青這兩次,是擔任大將軍,帶領十萬大軍出征,其本身的機動性,隱蔽性全部消失。 而大漢的將領,嗯,水平比較普通。 再加上。個大漢上下沒人有調動大軍出征的經驗。 出現問題,實屬正常。 大將軍是這場戰役的總負責人,他要為戰役負責,要承擔過錯,功過相抵,非常正常,和漢武帝猜忌沒有任何關系。 而衛青的成長,也遠比眾人想象的快得多。 下一次的漠北之戰,他將交出一份更加令人滿意的答卷?!?/br> 聽完,劉徹和衛青都陷入沉思。 經驗不足這種問題一定會出現。 現如今被天音提出,那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充分思考,提前布局。 就連主父偃,也捋了捋胡子,開始認真思索起來。 而沒有上過戰場的文官,紛紛點頭,贊同起來天音所說的內容。 沒錯,問題還是挺大的嘛,所以功過相抵太正常了! 就是武將們一副死了爹媽的表情。 別罵了別罵了。 你以為我們聽不懂水平比較普通是什么意思嗎! 感謝后世之人還給我們留了點面子,沒具體說誰。 不然…… 李廣現在還在恥辱柱上沒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