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為嫡 第218節
書迷正在閱讀:為妾、吾之兄長,苗疆大巫、腹黑太子偽裝日常、娘娘出身賤奴,上位手段很毒、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我在全時空直播打喪尸、奪妻(小媽文學 1v1h)、奪嬌(強制)、晚至、夏天永在(1v1)
第341章 名聲大噪(一更) “種植棉花,用棉花來交易茶磚,不過得保證西北百姓種棉花的收入,這點你可以保證嗎?若是能,那這交易就有得談,若是不能,就當我沒提過?!?/br> 扎珠姑娘的老爹怔了怔,隨后呼吸急切起來,這個交易對他百利而無一害,他正想立即答應下來,結果看到常曦嚴肅的表情,他又怔了怔,不能頭腦一發熱就一股腦兒地全應下來,得回去商議一下再做決定。 于是,他笑了笑,“常娘子,可否容我思量些日子?” “當然?!背j剡@才笑了笑,如果對方立即就答應了下來這交易,她反倒要遲疑了,可現在看來他是似乎領悟了自己的意思,回去深思過后做的決定,她反倒能多給幾分信任。 扎珠父女沒有過多打擾,很快就起身告辭離去。 常曦把這事跟趙晉說了,然后說出真正的意圖,“我出去逛過這里的城鎮,其實這里百姓的生活過得很苦,先把西北老百姓的收入提高起來,繼而改善他們的生活,這對于我們凝聚此地民心是有好處的?!?/br> 而茶磚生意自然是吊著那群食利者的胃口的,但光這樣還不行,還得緊緊他們的皮,不能讓他們把這里百姓盤剝得太干凈。 看到常曦沉吟,趙晉道,“在這設一個監棉使,回頭我讓人把人選選出來,你帶他們參與此次的交易,讓他們務必明白這職責所在,這樣日后就不容易出差錯?!?/br> 常曦雙手一拍,“對,就是這個意思?!?/br> 這個新設的監棉使代表著官方,有他們做監督,那群食利者也不敢做得太過份。 興奮過后,她又道,“還是得把條例列詳細了,這樣監棉使按條例行事,以防他們被人收買做假數據,權責得分明?!币贿呎f她一邊起身,“你先忙,我去把這個事情弄完整?!?/br> 話音剛落,她就風風火火地離開了。 趙晉在后面看著,只能無奈的搖搖頭,刻意抽時間來陪她,結果她比他還要忙,罷了,既然如此,那還是多處理幾個事務吧。 回去的扎珠姑娘的老爹就立刻召集人開會,能來的都是族里有臉面的人,對于族長轉述的話,他們也都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其中一個年長者道,“這生意可做,利潤很高,千萬不能錯過?!?/br> 其他人一聽,立即附和,有了茶磚這生活必須品在手,那么他們就能控制這一片區域,到時候部族就能擴大,這是上天給他們的機會。 就在眾人興奮之時,還是有頭腦清醒的道,“不能光看好處,得看到她開這個條件的意圖,以前我們不把那些農奴看在眼里,如今得給他們一點好處了,顯然這個常娘子是在為嫡長孫殿下打造好名聲,若是我們不配合好,估計這好處就要落到別家了?!?/br> 西北可不止他們一個部族,若是這常娘子放出風去,立即就有人聞風而上,那好處能不能輪到他們就得兩說了。 眾人冷靜下來的頭腦很快就把這事分析得透徹,扎珠姑娘的老爹聽取了不少意見后,心里也有了主意。 再次去見常曦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譬如如何保證西北老百姓的收入,這里面有自由人,他們若愿意拿土地來種棉花,他給多少利,當然還有農奴,也會分給這些人一部分利,總之他拿出的方案是兼顧了大眾的,比以往只有部族老爺全盤通吃的局面好太多了。 常曦認真地聽著,這回看扎珠姑娘的老爹順眼了幾分,不是頭腦發熱的交易,那么執行起來也會堅決許多,當然她也陳述了自己的看法,還有趙晉做的安排。 扎珠姑娘的老爹聽得背冒冷汗,沒想到人家想得如此完備,自己這回真是誤打誤撞地集思廣益了一番,讓人家看到他的誠意,不然這生意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 至于新設的一個監棉使,他并不擔心,嫡長孫還在西北,他只要照章辦事了,監棉使也奈何不了他,當然打好關系很是必要。 所以與常曦談妥之后,他私下里與那幾個跟著常曦的可能成為監棉使的人接觸,先拉拉關系,然后不就有交情了嘛。 常曦對這樣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水至清則無魚,只要不過份也不是不能包容。 既然讓西北種棉花,那她就得趕緊回宜陽與司理商議,加大海外種糧食的力度,要用海外的糧食填補西北空缺的糧倉,這樣良性循環才能達到提高西北老百姓生活的目的。 說到回宜陽,那就事不宜遲,她趕緊讓虎妞去收拾行李。 只是她還沒走,她與扎珠姑娘的老爹的交易就傳了出去,不少人都扼腕不已,紛紛上門求合作,但跟扎珠姑娘的老爹簽的是代理商的契約,那么這些人只能找扎珠姑娘的老爹談交易了,她很遺憾地表示他們來得太遲,要早些來,她肯定給予機會云云。 扎珠姑娘的部落在當地屬于不大不小的一個勢力,但能與趙晉聯系上,肯定也不容小覷,扶持他們上位,對于平衡西北的局勢其實是有好處的。 韓榮源對此是樂見其成,看到meimei做好了規劃,他也就不多說什么了,不過隨后事情的發展,也讓他咋舌不已。 西北這邊常年派兵駐守,就代表著這里并不安寧,大戰或許沒有,小戰爭卻是常年不斷,畢竟總有一些崛起的小國想要挑戰大宇朝,不痛擊回去他們是不知道痛的。 尤其是現在看到大宇朝因為奪嫡而內亂不已,就更是蠢蠢欲動,為此他加大了部署邊界的巡防,為此都忙得焦頭爛額。 可誰知卻有了戲劇性的發展,不知道這些小國從哪里知道了用棉花換茶磚的交易,竟是破天荒地派使者前來商談,看看他們是不是也能這么交易。 打仗是為了更多的好處,不打也能獲利,那還是不打的更好。 這個變故拖慢了常曦回宜陽的腳步,這不在她的規劃范圍內,那既然送上門了,那就沒道理不談啊,若是能用這交易穩住他們不侵邊,那這就是好事。 一時間,她成了西北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比趙晉還要受歡迎,頓時名聲大噪,人們再提起她,不再是韓榮源的嫡親妹子,也不是嫡長孫的心上人,而是大茶商常娘子,人人以爭當她的座上客為榮,畢竟茶葉于他們太重要了。 這一談就談了個把月,常曦覺得她這段時間說的話比她一整年說得還要多,不過做自己的事業,那是痛并快樂著的事,所以她從不叫苦。 反倒是親兄長韓榮源看不下去了,在趙晉的面前抱怨過幾回,覺得他家妹子太辛苦了,你趙晉做為他妹子的愛人,不得想想辦法讓她多休息嗎? 趙晉也很無奈,他比韓榮源更了解常曦,在打拼事業上她就是個拼命三娘,誰勸都沒有用。 嫂子蔣氏看到小姑子如此辛苦,都心疼壞了,經常燉些補品給常曦補身子,畢竟這里氣候干燥,她怕常曦不適應,所以在飲食上頗為cao心。 在這里,常曦覺得自己都成團寵了,就連小侄子侄女們也都讓著她,這讓她汗顏不已,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西北這邊一切欣欣向榮,而京城卻是水深火熱。 在京畿的奪嫡之戰打響了之后,城里的人每天都活得戰戰兢兢的,不少人想逃,但城門緊閉,街道戒嚴,他們根本就無法逃往外地,只能在家里多挖些地道,以期戰爭時能躲起來,而市面上的糧食價格一再走高,這讓普通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對于坐在龍椅上名不正言不順的崇德帝就更為反感。 就在這種壓抑的氛圍里,先皇的傳位遺詔拓本迅速悄然傳播開來,從上到下都暗暗嘩然,怪不得那亂臣賊子登基后如此倒行逆施,原來得位是如此不正,所以才會讓大家沒有好日子可過。 本來只是反感崇德帝的,慢慢演變成要推翻崇德帝的統治,要正本清源,迎正主,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京城外的儒生們也從不同渠道得到了先皇傳位遺詔的拓本,震驚之余,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了一大批討伐七皇子弒君殺父天理難容的文章,崇德帝三個字一時間臭名遠揚,人們提起都用鄙夷的態度。 這場輿論戰迅速燎原,殺得鄭太后和崇德帝及其黨羽一個措手不及。 看著手中并不陌生的先皇傳位遺詔拓本,鄭太后憤怒得眼睛通紅,當即把手中的拓本給扔到地上,大聲道,“查,給哀家查個底朝天,是誰在背后散播此物,又是誰推波助瀾攪亂局勢,誰敢私藏此物就算是反叛,立即抓起來,若有反抗,立即當誅?!?/br> “母后,這樣倒行逆施,我們會盡失民心的?!背绲碌巯胍獎褡?,人家大范圍傳播這東西就是在打輿論戰,他們這樣激烈的反應只怕正中敵人的下懷。 鄭太后怒視這不爭氣的兒子,“你如今是皇帝,那就得四海臣服,不使用雷霆手段,他們就不會怕,哀家如今這么辛勞就是在為你擔事,你懂點事就該明白哀家的一片苦心……” 崇德帝瞬間緘默不語了,又來了,這樣的話他聽得耳朵都要生繭了,母后的控制欲比起從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頓生無力感。 第342章 分崩離析(二更) 鄭太后看這不爭氣的兒子就心煩,直接揮手讓崇德帝退下去。 崇德帝忍下憋屈起身行禮退了下去,剛退到門外,就看到三大營的統領正好走來,看到他,此人隨意地行了個禮,然后不待他發話,就直接趾高氣昂地走進太后的寢宮。 沒多時,里面傳來兩人的對話。 “氣死我了,早知道生了個這么沒用的兒子,當時我就該一把掐死他,省得讓他來氣我……” “你跟他置什么氣?若氣壞了身子,我心疼……” “也就你還想著哄我,他們現在都怪我大權獨攬,誰知道我的辛苦?” “我不心疼你心疼誰?當年若不是那老匹夫霸占了你,如今我們早就共結連理,孩子都生了好幾個,我對你的心日月可鑒……” 崇德帝越聽拳頭握得越緊,氣狠了的他轉頭透過簾子縫隙看到殿里的兩人早已抱在一起互啃,畫面越發不堪,全然不顧還有宮人在一旁侍候,這一幕看得他目眥欲裂,公然偷情,母后此舉置他們父子于何處? 攥緊拳頭的他最終沒有勇氣沖進去質問母后,只能狼狽地轉身離開,一路上步履匆匆的他,看到向他行禮的宮人,都下意識地以為這些人都在笑話他是個傀儡皇帝,就連母親私會情人也只能隱忍的慫貨。 “滾,都給朕滾——” 他咆哮出聲,一把將身上的配劍拔出,瘋狂地向宮人砍去,把不能發泄出來的怒火全都傾泄在這些無辜宮人的身上。 頓時嚇得宮人們面色蒼白尖叫著到處亂躥,有幾個跑得慢些的宮娥直接被一劍刺死,鮮血流滿一地。 直到前七皇子妃現皇后趕到,面色同樣蒼白的她立即著人打暈了崇德帝,這才阻止了他的發瘋,隨后就是收拾這一地的殘局,心卻是沉進了谷底。 鄭太后穢亂宮庭一事,她早已知曉,以前覺得有利用價值,所以她一直不吭聲,可現在這婆母不但攬權不放還倒行逆施,不能再任由她這樣下去了,不然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化為灰燼。 安頓好這不中用的丈夫之后,她立即宣親爹覲見。 柱國公來得很快,畢竟剛剛女婿發瘋的事情他早已聽聞,所以女兒一召喚就趕來了。 “爹,不能再忍了,他們母子都是蠢貨,如今六皇子大軍逼近,而先皇傳位遺詔拓本瘋傳一事肯定與嫡長孫脫不了干系,我們不能被他們母子給拖累了,我怕我們會萬劫不復……”一緊張起來,她就忍不住啃起指甲。 本以為當上皇后會風光無限,可現在她召開宮宴,所有人都找借口推卻不來,能來的又都是些上不了臺面的人,這皇后當來還有什么意思? 更重要的是鄭太后一直在壓制她,以前她住在宮外沒怎么受過婆母磋磨,可現在同住在宮里,晨昏定省一個也不能少,并且鄭太后心里扭曲,就喜歡折磨人為樂,這日子她是一天都不想過了。 柱國公忙安撫女兒的情緒,事到如今已經不能回頭了,他們沒有兵力,只能依靠三大營的有生力量來保護,所以不能輕舉妄動。 皇后失望地看向父親,她覺得自己之前真是豬油蒙了心,爭當什么狗屁皇后,老老實實當個七皇子妃,將來丈夫封個王位,她再當個太平王妃,不比現在好嗎? 柱國公讓女兒一定要堅持住,“你如今有兒子傍身,等他們把這江山給守住了,到時候再解決掉擋路的,等你當上了太后,一切都會好的?!?/br> 皇后的眼里漸漸又有了希望,是啊,等她當上了太后,到時候吃香的喝辣的都不在話下,也可以學鄭太后這婆母養上幾個情人取樂,有著前面的胡蘿卜吊著,她總算冷靜了下來。 柱國公沒在宮里久待,其實他現在也處于后悔當中,早知道鄭太后是這樣的人,當初就不該趟這趟渾水,如今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一條道走到黑。 空蕩蕩的京城就如同他空蕩蕩的心,回到府里,看到眾人愁眉苦臉,他也笑不出來,不想面對老妻的嘮叨,他直接將自己鎖在書房里,直到華燈初上,這才嘆息的推開書房門走出來,就看到下人匆匆進來,他皺眉不悅地問,“出了什么事?” “國公爺,有人往府里偷偷遞了這紙條,小的覺得詭異,特意拿來給國公爺……” 柱國公立即示意身邊的長隨拿過來給他看,待看清上面寫著“棄暗投明,另投明主,方是活路”這十二個字時,他的神色一變,這是誰送進府里的? 待正要問清那下人,可一抬頭,哪還有那下人的蹤影? 這下子把他嚇得不輕,立即著人把剛才的下人給搜出來,可一晚上的搜尋都是無果。 坐在書房里羅漢床上一臉疲憊的他,再看到那攤開的紙條上十二個字時,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想到當初跟著太\祖打天下的老祖宗,是不是也有這么迷茫的時候? 他家老祖宗是個窮得靠賣草鞋為生的人,若不是下定決心跟著太\祖造反,哪還有后面的榮華富貴?更哪有他們后代子孫享受著柱國公這世襲罔替的爵位帶來的榮耀? 可這一切如今都要砸在自己的手上,他光是想想都覺得死后無顏面見老祖宗。 最后,他把這一張紙狠狠地攥緊,很快就下定了決心,不能一條道走到黑了,至于女兒,在家族面前不值一提,他這個當父親的再也顧不上她了。 與柱國公此時艱難下決定的心理,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四皇子趙虹,此時也面對著趙晉派去游說的人,他沒有一口應下轉投趙晉的陣營,畢竟他覺得自己還可以再撐一撐。 等把人送走后,再看那道傳位遺詔的拓本時,他的心情既心酸難過又憤怒,父皇到死都沒有考慮過他,比起老七的那道矯詔,這道傳位遺詔一看就是真跡,再想到父皇死得憋屈,他不禁又傷心落淚,身為人子他不孝啊。 “報——” 聽到外面傳來的傳令兵的聲音,他擦去眼角的淚水,冷著臉讓人進來稟報。 “殿下,我們的東路軍全部慘敗,而西路軍更是陣前逃跑,如今怕是守不住前方的城池了……” 這消息來得迅猛,趙虹猛地跳了起來,敗得太快了,比起段大將軍這個軍中猛將,他聚起來的這群人都是渣渣。 此時,他手下得用的人趕緊走了進來。 “殿下,事不宜遲,我們快往南退吧,要是落在六皇子的手里,怕是沒有好果子吃……”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轉投嫡長孫的陣營,至少他是正統,殿下,我們若是往南去估計也沒有好果子吃,糧草撐不了這么久……” 兩個主張各有支持者,大家爭論個不休。 但趙虹心里明白,他的敗相一露,那些給他支持的大商家都開始收緊銀袋子,顯然他們也不看好他能入主京城并守住皇位,以前阿諛奉承的話都是狗屁,虧他那時候還真情實感地相信過這些人的忠誠,如今想來妻子罵他是蠢貨還真沒有罵錯。 想到妻子,就想到兒女,如今他們都還身陷囹圄,思及此,滿心的愧疚涌上心頭,罷了,他終究沒有帝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