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17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住手,這根本不是豪門女配!、穿越不易,鼠鼠嘆氣、首輔寵妻手札、典妻為嫡、為妾、吾之兄長,苗疆大巫、腹黑太子偽裝日常、娘娘出身賤奴,上位手段很毒、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我在全時空直播打喪尸
這種干活兒都趕不上發明創新的神奇速度,實在讓木匠師傅們側目。 但也沒人真抱怨。 因為他們靠著耬車、耕犁,賺到錢了??! 現在這群木匠師傅,包括邵安爹在內,最近都去大江村預定了磚瓦,準備蓋新房呢!不僅新房子要蓋,邵家木匠鋪也要翻新。 感謝縣太爺啊,讓他們這群本來瀕臨失業、甚至窮到揭不開鍋的木匠們,都過上了好日子。 “對,兩個青壯力打配合,一天收割二十畝肯定是不在話下的,它的效率能比鐮刀高七八倍。但這個麥釤,準確來說,有好幾部分構成。叔你看我帶來的這個圖紙,這部分是麥綽,和簸箕有點像,需要用藤條或者竹條編制,作用是攬收割下來的麥子桿。這部分是麥籠,也叫麥包兒,這個做起來就更簡單了,兩根拳頭粗細的木棍彎成半圓的弧形,用麻繩對綁起來成為一個圓圈。圈內要用更多的麻繩縱橫編織成網狀。麻繩這部分,你們木匠鋪無法生產,但是可以去縣前村,跟他們合作下訂單?!?/br> 陳庚年拿著圖紙,一點點給木匠們解釋其中的原理:“除了麥綽、麥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這里,麥釤。它之所以能收割的如此迅速,就靠這一柄長二尺的刀具。這個你們要去跟鐵匠鋪合作,最近咱們江縣產了煤,鐵匠鋪打鐵也會相對輕松很多。然后麥釤的工作原理,就是收割、聚攏、運輸三合一高效cao作。前面人舉著麥釤將麥子收割聚攏在麥綽里,然后轉身倒在身后另一個人舉起的麥籠里,最后用板車運輸出去?!?/br> 聽完陳庚年的講解,木匠們恍然大悟的同時,也齊齊驚嘆。 縣太爺這腦子,可太好使了!有了這麥釤,今年夏天大家得節省多少力氣??!而且還有下糞耬車,這個同樣十分便利! 還有倆月就要收麥子了,時間不等人,因此陳庚年再三督促木匠們,動作一定要快。 至少到時候要保證各個村子里都有四五個麥釤可以用,因為‘麥釤刀片’是鐵做的,這玩意兒造價比耬車耕犁都要高,初步定價在三百五十文。 好在麥釤收割效率高,不用每家每戶都買,村子里大家合資購買就可以。 交代完木匠師傅們以后,陳庚年急匆匆離開。 邵安娘小跑著跟出來:“庚年——縣太爺,留下來吃口飯再走唄,忙活了一上午,嬸子都沒敢過來打攪你?!?/br> “嬸兒,下次吧,下次專程來看你跟我叔?!?/br> 陳庚年嘆了口氣:“我這還有得忙呢?!?/br> 不是他故意推脫。 李泉和裴寶來那邊,最后招收到了七十多個新兵,正準備開始訓練呢。作為縣太爺,陳庚年肯定得去瞧一瞧。 現在江縣人對縣太爺的行程都非常關注,每當縣太爺有什么新發明拿出來,大家都第一時間眼巴巴盼著。 這次也不例外,縣太爺離開后不久,邵安爹就去了鐵匠鋪、以及縣前村談合作。 “這次又是大訂單,你們鐵匠鋪趕緊的,去煤球廠買煤,柴火打鐵速度太慢咯!縣太爺說了,要趕在夏收之前,做出來一批麥釤給人們使用?!?/br> 鐵匠鋪的工匠們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 又是大單子來了??! 那他們肯定得買煤,這東西火力旺盛,煉鐵方便還快捷,不用再苦哈哈去民眾家里收木柴了! 縣前村也很快得知了這個好消息。 “啥?跟木匠鋪合作?要好幾百斤的麻繩?娘嘞,那咱先不織布了,全村都開始做麻繩吧!估計這批苧麻都不夠用,去附近村子問問,他們家里有沒有剩余的苧麻,咱們去買一些!” 木匠鋪一次要買好幾百斤麻繩,后面可能還會繼續買。 這么大的訂單,整個縣前村都轟動了,人們興奮的臉色發紅,隨后趕緊按照村長的安排,去附近村子買苧麻。 他們這么大的動作,根本瞞不住。 大家在地里忙活了一天,回家把爐子燒起來煮飯,各自在門口邊休息邊閑聊,緩解疲憊。閑聊的時候,不知道哪邊把消息遞了進來,于是整個村子的人們都rou眼可見的興奮起來。 “聽說縣太爺又搞新發明了!有個叫下糞耬車的玩意兒,比耬車便宜很多,但是有大作用。咱可以把堆肥放進耬斗里,然后用手推著把堆肥下進地里?!?/br> “那這好啊,一瓢一瓢往地里潑堆肥,實在太臭太累了!” “不僅有下糞耬車,我打聽到的,還有個叫做麥釤還是啥的東西,那玩意兒是用來割麥子的。聽說倆人合力,一天能割二十畝地!” “二十畝?!娘嘞,這么快!” “可不是咋地,我們村長特地去打聽了,木匠鋪的人說,縣太爺親口說的,絕對錯不了?!?/br> “往年一到割麥子的時候,我這揮鐮刀揮的肩膀、胳膊都發疼發腫,難受的很。要是這麥釤真這么管用,咱今年夏收肯定舒坦啊?!?/br> “我本來還擔心我家夏天沒人干活,來不及收割麥子,沒想到縣太爺已經早就替咱打算好了!” 說話的時候,家里的飯都陸續做好了。 大家各自端著碗筷,在門口或蹲著、或坐著,一邊大口吃飯,同時在心里美滋滋暢想著,那麥釤該有多好用。 哎喲,真好啊,以后他們連割麥子都不會累著啦,只要豐收,不要勞累,咋這些好事兒都被他們江縣人給碰到了呢。 多美??! - 另一邊。 陳庚年離開木匠鋪,準備趕去軍營的路上,腦海中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支線任務,帶領民眾安全開采煤礦,并將煤礦應用到人們的生活當中?!?/br> 【獎勵:水泥制造技術!】 陳庚年揉了揉眉心。 制造水泥,這個衙門就不再參與了,看看哪位鄉紳老爺適合開水泥廠。 因為按照新的階段性主線要求,陳庚年得在縣區里開至少六個私家廠子。 但作為接下來江縣經濟發展的關鍵重心,現在沒有一個鄉紳老爺愿意開廠子。 這方面的任務,進度條一直無法推進,陳庚年甚至還有個滯留任務【說服至少一位鄉紳老爺開工廠】沒有完成,而這個任務,獎勵是大豆磨油技術。 大豆磨油技術肯定得趕緊拿到,然后把磨油廠開起來。 因為大豆已經種下了啊,磨油廠不開,到時候誰來收購這批大豆? 包括棉紡廠也是一樣的道理! 也就是說,等陳庚年把練兵這事兒確定下來以后,就得全力督促鄉紳老爺們趕緊開廠子。 只有廠子開起來,階級矛盾和物價膨脹才能消失,民生經濟才能徹底被激活,人們才能集體脫貧致富,完成主線任務??! 好在讓陳庚年欣慰的是,前些天孫成的爹孫元河,托兒子遞話,想來咨詢一下開廠子的事情。 陳庚年跟對方約的是今天下午。 但這事兒還不見得能成,因為孫家那個家庭情況說實話挺復雜的,哪怕是陳庚年這種高情商的人,去了孫家,說話都得細細思量之后再開口。 不幸的原生家庭,有時候真的會讓一家人一輩子都互相彼此折磨。 孫家這事兒還得打個問號。 但等陳庚年來到軍營,看到那七十多個‘新兵’以后,就是滿腦袋問號了。 先前決定組建民兵以后,系統獎勵了【步兵訓練技術】,這些陳庚年做好總結要點,然后抄送給了李泉和裴寶來。 陳庚年其實沒覺得有什么問題,可現在看來,問題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新軍營來不及蓋磚瓦房,所以目前是在原本建筑廠的棚區房里湊合著住下。按照陳庚年的意思,將來軍營應該蓋到比較偏僻的地方,比如某處山林里,和普通民眾們隔絕開,也便于軍事化管理,以及實戰演習。 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那七十多個新兵,瞧著確實年輕,體格也算相對健碩。但說實話,這些人都各有各的脾氣,而且又不是天生當兵的,懶散慣了,一時間真的很難訓練出效果。 甚至按照陳庚年寫的練兵計劃,其中最簡單的體能訓練【五公里負重跑】和服從配合訓練【列陣踢正步】都做的沒眼看。 陳庚年到的時候。 一群新兵蛋子正在踢正步走,隊伍走的歪歪扭扭橫豎不齊,明明是一幫壯老爺們,但踢出來的步子卻沒有一點氣勢。 更讓陳庚年絕望的是,他們一個個表情還挺認真,看著也不像故意摸魚偷懶。 甚至負責訓練的李泉在看到陳庚年來了以后,還喜滋滋自豪道:“縣太爺您看,咱們江縣這些兵,瞧著是不是特別精神!” 如今在江縣,說是人人都愛縣太爺都不過分。 聽到李泉的夸贊,新兵們一個個更加來勁了,努力昂首挺胸,并且用余光瞟陳庚年,表情三分羞澀七分期待:縣太爺,夸我們,快夸我們??! 縣太爺:“……” 怎么說呢,他上輩子參加的大學生軍訓,都比這群人強三分,這如何能夸的出口? 指望這樣一群人保護江縣,多荒謬啊。 “還,還可以,繼續努力吧?!?/br> 最后,陳庚年勉強擠出個笑臉來,拍了拍李泉的肩膀,邁著沉重的步伐離開了。 裴寶來那邊忙完以后,急吼吼趕來軍營,聽說縣太爺已經走了,愣?。骸白吡??開什么玩笑?今天第一天開始訓練,縣太爺都說了,會來訓話然后看看有沒有好苗子重點培養起來。還說以后咱江縣要是有危險,這幫人都得頂上去,事關重大不能馬虎,他就這么放著不管了?” 李泉也很疑惑,無奈道:“估計是有什么事情在忙,咱們先按照那個計劃練吧?!?/br> 裴寶來攤攤手:“行吧?!?/br> 于是,二人開始帶著民兵們繼續訓練。 七八十個民兵撒丫子開始繞著縣城跑步,那亂七八糟呼啦啦的陣仗,引來一片烏煙瘴氣的灰塵,以及江縣無數民眾側目驚嘆。 好家伙,咱江縣的兵,看著可真厲害—— 個屁??! 老百姓們看個熱鬧,陳庚年真的想原地解散民兵的心思都有了。 但他知道,這不是李泉裴寶來的錯,也不是民兵們的錯。因為練兵,至少要讓‘兵’來負責練他們,整個江縣,沒人上過戰場,也不知道兵是怎么打仗的,這要是能訓練出效果才邪門了! 說白了,缺人才,缺各個行業的精尖人才??! 江縣這個地方,實在太小了,一開始解決溫飽需求的時候,還能實現基礎人才自給自足??呻S著江縣進入快速發展期,人才緊缺的弊端就開始逐步暴露。 陳庚年憂愁的嘆了口氣。 他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但是他無力解決啊。 練兵的事兒本來就夠頭疼,但讓陳庚年沒想到的是,開廠子同樣遇見了技術人才難題。 下午,孫元河在孫成的陪同下來到了縣衙。 “孫叔,不用客氣,你趕緊坐?!?/br> 因為孫元河腿腳不好,陳庚年趕緊讓他坐下,然后笑道:“前兩天我也跟孫成聊了聊,托他轉告你,目前縣衙這邊能支持你們開的廠子,有棉紡廠、磨油廠、水泥廠、化肥廠以及養殖廠,不知道孫叔你這邊對哪個方向更感興趣一些?!?/br> 地主鄉紳們需要開廠自救,這事兒鄉紳老爺心里都清楚了,因此就沒必要再過多贅述。 孫元河雖然腳跛了,但仍舊氣度沉穩,講話不急不躁,也絲毫并不避諱家里的問題:“縣太爺,實不相瞞,我這次是瞞著彩云過來的,她對于我開廠子一事很是抗拒。我家的情況你也了解,先前因為鄭文峰磚瓦窯一事,丟了五十多畝田地,我還因此跛了腳,彩云一直耿耿于懷在心。所以我跟孫成商量了,想詢問一下化肥廠是怎么一回事兒。別的廠子聽起來和我們的生活需求不太貼合,反倒是化肥,是大家田地里都會需要的東西,聽著也比較容易接受。等我們弄清楚這個化肥,是怎么做的,大概定價在多少,回去后我們父子再跟彩云去商量這事兒?!?/br> 陳庚年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