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47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住手,這根本不是豪門女配!、穿越不易,鼠鼠嘆氣、首輔寵妻手札、典妻為嫡、為妾、吾之兄長,苗疆大巫、腹黑太子偽裝日常、娘娘出身賤奴,上位手段很毒、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我在全時空直播打喪尸
那江縣的旱災,豈不是可以渡過了! 老天爺啊,石門村那地方竟然都能挖出水! 縣太爺果然是江縣最厲害的人! 沒等大家回過神呢。 又碰到了李家村的人。 張阿花抱著的那頭豬崽,同樣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這小豬崽,也太肥了吧! 當時他們隱約聽過這個事兒,還拿‘劁豬’當做笑話講。 現在看來,他們是真傻??! 縣太爺懂那么多東西,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道理,事后也被證明,他是對的! “去縣衙,救下縣太爺,活捉鄭文峰!” “感謝縣太爺,感謝縣太爺啊,江縣的旱災有救了?!?/br> “好甜的水,還是冰涼的?!?/br> “等救下縣太爺以后,我也要把家里的豬劁了,過年肯定能賣好多錢?!?/br> “這么好的縣太爺,怎么能讓他被鄭文峰迫害呢!” “買官上任又怎么樣,江縣需要縣太爺,不需要鄭文峰!” 陳家夫妻看著群情激奮的人們,怔怔無言。 邵芙蕖抹了一把發紅的眼睛,顫聲道:“姓陳的,你看到了嗎,看到了嗎!我們的兒子,他可真優秀啊。他沒有騙我們,他真的在努力做一個好官?!?/br> 陳申握住夫人的手,不停點頭:“我看到了,看到了啊?!?/br> 他們這樣優秀、被全江縣人喜歡的兒子,絕對不能被鄭文峰迫害! - 縣衙。 解散了所有差役后,陳庚年坐在衙門正堂寫資料,順便等鄭文峰上門。 他要寫的資料還挺復雜的。 首先是挖掘坎兒井,要先通過地質勘察,尋找到水源,然后定豎井,規劃暗渠。江縣地處西北,土壤復雜,有的地方是泥土,有的地方是沙土,不同的土質要確定不同的挖井辦法。 等挖出水源的消息傳開后,人們肯定都要挖井。 那么,地下作業的安全問題,光照問題,空氣流通問題,都要謹慎處理。 除此之外,還有劁豬。 劁豬看似只是把豬的那兒給割了,可還會牽扯到很多細節問題,比如小豬仔出生后,多少天適合劁,劁前劁后斷水斷食多久,出現無法止血的情況該如何處理,豬崽被劁后出現心理創傷無法治愈,又該如何處理。 再比如傷口感染,比如飼料配比,比如豬圈的搭建和清掃…… 家庭養殖的話,問題肯定比較小。 可一旦人們發現,養豬能獲得利益,開始批量養殖后,一定會出現以上問題。不僅如此,還得謹防豬瘟等病菌。 陳庚年覺得這些事兒,裴寶來、孫成等人怕是不好搞定。 主要是……二世祖們之所以是二世祖,因為他們沒文化,認識的字也不多。 初期有陳庚年的執導,還能穩住。 可隨著時間的發展,肯定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所以,還得給他們請個先生,至少來個基本的掃盲,然后按照各自適配的方向培養。 陳庚年一邊寫材料,一邊思索。 他寫的認真。 甚至連鄭文峰帶著一幫鄉紳走進來,都沒第一時間注意到。 鄭文峰陰涔涔問道:“縣太爺這是在忙什么呢?” 陳庚年這才驚醒,笑著解釋道:“隨便瞎寫點東西,既然縣丞大人來了,那我也該走了?!?/br> ??? 別說跟來的十幾位鄉紳,就連鄭文峰聞言也懵了,怔愣片刻后問道:“縣太爺要去哪里?” “當然是退位讓賢回家啊,還能去哪里。我沒有治理能力,江縣被我搞得一團糟,自然得退位讓賢,換鄭縣丞上臺?!?/br> 陳庚年奇怪的看了一眼鄭文峰,隨后解釋道:“如果我不辭官退位的話,鄭縣丞肯定會去涼州參我買官受賄,這樣我可是要下詔獄的!而且,鄭縣丞實力強大,輕松就搞垮了裴家,那我要再不識趣點退位認輸的話,說不定我家也被你搞垮了。這樣吧,縣丞大人,我先回家探望父母,然后自愿去涼州辭官。以自己治下無能為理由,求請上官撥糧救濟江縣,順便再舉薦鄭縣丞出任縣令。這樣,鄭縣令一上任,就是救濟江縣的父母官,也不會擔憂無法渡過此次大旱災,被涼州責問?!?/br> 如果剛才,鄉紳們是‘懵’的話。 現在則是‘震撼’了。 陳家這個小子,骨頭這么軟的嗎? 不僅認輸退位送官,還替鄭文峰想好了退路! 連鄭文峰聽了這話都忍不住喜形于色。 這天下,有幾個縣丞,能坐上縣令的位置呢?陳家小子如果說的是真的,那他還真有可能名正言順當上江縣的縣令! 陳庚年說完以后。 見鄭文峰喜的忘乎所以,輕笑道:“看來縣太爺很滿意小子這個安排,那小子就先歸家了,這縣衙,以后就是縣太爺你的地盤了?!?/br> 你且笑吧。 畢竟待會兒有你哭的時候。 怎么才算是殘忍呢? 當然是先給他畫一個巨大的餅,在他興奮上頭的時候,再當著他的面,把餅給撕了。 陳庚年將寫的資料塞進袖袍,起身走了。 只是,出了衙門大門以后,他沒回家,而是繞了一圈,從后門又回到衙門里,準備去宿舍區補個覺。 鄭文峰仍舊暈暈乎乎的。 他覺得今天這個事兒也太順了。 來到縣衙以后,他什么都沒說呢,陳家小子就主動退了,甚至還把所有的事兒都給他妥帖處理好了。 順的有些不可思議! 不僅鄭文峰暈乎,其余跟來的十幾位鄉紳,也在暈乎。 可暈乎過后,大家都反應過來,江縣要換天了! 還好,還好他們家里的兒子,不跟那群二世祖廝混,沒有站在鄭文峰的對立面。 看看裴仲,再看看胡志峰等人,現在多凄慘吶。 “縣太爺,快坐上公案桌??!” “提前給縣太爺賀喜?!?/br> “以后,還望縣太爺多多包涵指教啊?!?/br> “草民等人,叩見縣太爺?!?/br> 鄉紳們諂媚又殷切的給鄭文峰磕頭。 這種情況下,鄭文峰豈能不飄? 他雖然是江縣的土皇帝,可到底是二把手,這么多年了,終于快要名正言順的坐上縣令的位置了! “哎哎,你們這是做什么,現在喊縣令還為時過早,為時過早嘛?!?/br> 話雖然這么說,鄭文峰仍舊按捺不住,坐到了衙門大堂主坐的公案桌前。 桌上除了文房四寶,還有他最覬覦的驚堂木。 桌底下,是一把佩刀——等等,佩刀為什么要放在衙門大堂,真不像話! 陳庚年這二世祖,做官能力就是不行啊,所以手底下人才會如此魯莽。 ‘新任鄭縣令’將那把刀攥在手里,跟下面跪著的鄉紳們說道:“這衙門的規矩啊,還是得立起來,你看看,縣太爺的桌子底下,怎么能隨意放刀——” 他話還沒說完呢。 有幾個不知道哪里來的刁民,竟然就這么冒冒失失的沖進了縣衙! “大膽!” 鄭文峰臉色一寒,斥責道:“哪里來的刁民,膽敢擅闖公堂!” 那幾個村民頓時被嚇得愣在當場。 可很快,其中一個村民反應過來,看著鄭文峰手里的刀,臉色蒼白著大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姓鄭的手里拿著刀,他是不是把縣太爺給殺了??!” 胡言亂語說些什么! 誰能殺縣太爺,本縣太爺不就好好在這里站著嗎! 鄭文峰剛想斥責,可很快,他眼睛里浮現出一抹驚恐。 因為很多、很多的民眾,叫嚷著沖進了縣衙。 “姓鄭的竟然坐在縣太爺的位置!” “他手里為什么拿著刀?” “縣太爺還好嗎?” “cao!這狗東西,先把他制服,然后逼問他縣太爺的下落!” 換做平時,大家可能沒那么沖動。 可,縣太爺不見了,姓鄭的坐在他的位置,手里還拿著刀! 這讓眾人怎么不驚怒? 有個膽子大的村民,沖進來的時候,手里拿著一根扁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