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著楚王妃失寵 第384節
陸瑤不想他擔心,搖了搖頭:“我沒事!” 其實呼吸的時候胸口處還有些疼,不過,倒是可以忍受。 “你好好躺著,別起身,太醫說你要多養著,內傷好的慢!”趙恒有些內疚。 若不是他上了這么大一當,也不會讓窈窈吃那么多苦。 夏竹說,窈窈身上這一腳是郭凱祥踹的,早知道是他,就不該讓他死的那么容易。 “江源還是沒找到嗎?”陸瑤記得她昏迷前江源是逃了的。 “顧將軍已經帶著人去找,應該很快就有消息!”陸瑤暈倒后,他就帶她回了王府,剩下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問。 “不能讓江源逃了,他才是這場內亂的始作俑者!”不抓著江源,陸瑤還是不能放心。 江源如此輕松就能挑動趙穆引發這場內亂,可見他對人心的拿捏是多精準。 從銅川之亂開始,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放心,有顧將軍在,出不了亂子,如今京城戒嚴,他出不了京城,只要人在京城就逃不過顧將軍的法眼!”顧將軍這些年雖然卸甲在家賦閑,可一身的本事卻沒有落下。 “你怎么從銅川趕回來了,那邊情況怎么樣,江源為了惑亂軍心,在軍中散播你和三哥在銅川已經戰死……” 陸瑤剛聽到這消息,雖然第一感覺是不信,可還是忍不住擔心。 “這個混蛋,不過,他這招確實夠損,連你三哥都差點著了他的道!”若不是潛伏在銅川城的傅行之夜探軍營,根本不會知道江源人根本不在銅川。 江源在銅川自立為王后,為了鼓舞士氣,也住在軍營里。 但江源是陳國皇上,除了心腹之外,根本沒人見過他。 傅行之帶回來的消息可把他們震驚到了。 不過仔細想想,他們到銅川半個多月,除了第一次作戰時,江源出現過一次。 后面的幾次都是小打小鬧,江源也再沒露過臉。 而且,陳軍基本上以偷襲為主,打了就跑,從來不和他們打正面杖,原來竟是如此。 所以,他們也來了個將計就計,假裝自己還被他困在銅川,讓他掉以輕心,實則,一人輕騎回了京城。 他擔心京城變故,日夜兼程,這才趕回京城。 一到城門發現到處都是死尸,他還是晚回來一步。 “原來如此,那銅川那邊……”江源給他們唱了這么個空城計,只怕三哥不會善罷甘休。 “我和你三哥約好,我走后七日才可攻城,此刻應該已經攻下銅川,只是,銅川本就沒有糧食,你三哥攻下城后,為立軍威,讓銅川百姓長記性,必然不會給他們供給糧食,銅川大概已經成一座空城了……” 說的好聽是空城,說的難聽些便是死城。 對于這件事的處理,陸玉庭沒有說,但趙恒能猜得到。 江源能在銅川起事,少不了銅川百姓支持。 人心是很難控制的東西,這時候示好不如以儆效尤更能讓人長記性。 銅川臨近幾個郡縣看到銅川的下場,自然不敢再和朝廷作對。 “銅川已毀,江源自然不會再回銅川,可江家人不是在銅川嗎?”江源和江家到底是什么關系。 “銅川本就是江源的一個幌子,他的野心大著呢,又善于蠱惑人心只要他活著,要是他活著,只怕會搞出第二個,第三個銅川來……” “江家是江源的外祖家,江家也不是什么好東西,歪心思一直沒少動,當年把女兒送進慶王府做了一個沒名沒份的侍妾,這侍妾是江家精心培養的,自然也有些手段,很會籠絡慶王的心,不然也不會獨獨將她送了出去……” 那個時候江家女已經懷了身孕,后來生下一名男嬰便是江源。 江家覺得奇貨可居,便用江源替了江家嫡長孫的位置,以圖日后。 江源是慶王存于世的唯一血脈,慶王的舊部自然都效忠于他,包括縹緲閣。 慶王的母妃其實是縹緲閣的圣女,圣女進宮本就是要刺殺皇上,以圖日后大野,可惜,圣女愛上了皇上。 一個很老套,但卻并不少見的故事。 但好的是,她十分得寵,又生下了龍子,皇上已經有冊立慶王為太子的想法,這一切似乎很圓滿。 若是有前朝血脈的慶王為大齊皇帝,那便是皆大歡喜了。 可偏偏皇上知道了慶王母妃是前朝血脈。 皇上的心都是冷的,他有一宮的女人,多的是兒子,選哪個繼承皇位都可以,可獨獨不能選一個前朝余孽。 慶王得知皇上知道自己身份后,聯合宮外勢力逼宮。 可惜這一切都在先皇算計之中。 最終功敗垂成,連自己的性命也沒有保住。 聽說,三皇子的母妃在慶王逼宮失敗后自殺了,是自殺還是皇上賜死已經不重要了。 總之是死了。 這段恩怨誰對誰錯已經說不清楚了,這就是生在皇家的悲涼。 有時候不是你自己選,而是局勢推動著你不得不做出選擇。 可當年的慶王沒有選擇,如今的江源卻可以選擇平平安安度過余生的。 但他卻偏偏去走一條最難走的。 這就是他的錯了。 第510章 可用之人 京中經歷了這么一場浩劫,百廢待興,所有建制都要重建。 尤其御林軍,剩下不到一成,還都是受了傷的,高統領的傷沒有一兩個月根本好不了,御林軍總不能這么一直混亂下去。 朝中大事小事一大堆,皇上愁的頭發都白了。 這場內亂,皇上受驚嚇不少,人也瘦了一圈,可他是皇上啊,得堅強,全國百姓都指望著他呢,他不能倒下。 景王趙穆被下了天牢,程妃也被打入了冷宮,至于怎么處置,皇上還沒想好。 朝中大臣這次意見也是出奇的一致,沒有任何人催皇上做決定。 景王出事,景王一派的大臣都夾著尾巴做人。 他們是想扶景王上位,可也沒讓他干出謀反這事啊。 平時為了景王上躥下跳的韓大人,孟大人,這幾日靜悄悄的,降低存在感,生怕引起皇上注意,一個不高興,給他們弄個同罪。 那可不是罷官,而是滿門抄斬了。 皇上看著下面烏壓壓的一片腦袋,兒子們一個都不在,哪個也指望不上。 下了朝,魏閣老被皇上留下了,叫去了御書房議事。 魏家這次可是那些天尊教重點的毀滅對象,魏閣老做了多年大齊第一權臣,自然是養了一批心腹的。 這些人平時看不出什么,關鍵時候就發揮處用處了。 不過,魏家這段時間經歷的事,他也發現了一件事,他確實養了個不成器的兒子。 天尊教殺進魏家那一晚,他那個兒子不曉得藏到哪里,連面都沒露。 直到第二日才出來,藏的這么嚴實,他倒不怕憋死自己。 關鍵時候,臨危不亂能擔起大局的還是魏銘,他想外放就外放吧。 年輕人多磨練磨練也許是好事,否則跟他爹似的,光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都讀到狗肚子里了。 “閣老,如今朝中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沒有可用之武將,更別說擔起重建御林軍,金吾衛的擔子了。 “皇上臣倒是有個想法,只是……”只是這一開口,必然要犯皇上忌諱。 “閣老三朝元老,是我大齊肱骨之臣,沒有什么不可說的?!被噬弦幌戮筒碌搅诉@老狐貍的心思。 “那臣就知無不言了,皇上可重新啟用世家子弟!”魏閣老一說完馬上起身朝皇上行禮:“皇上,世家子弟雖性子驕矜,身后也牽著各種利益,可他們身后也都背著自家榮辱興衰,上百條人命?!?/br> 這些人可比那些朝中獨來獨往沒有根基的大臣好拿捏多了。 趙家當年是被眾世家推上皇位的,所以一直擔心皇位受到反噬。 坐穩江山后,就開始一個個收拾世家,且都是武將世家。 弄得這些年大齊是重文輕武,連世家子弟都開始走科舉了。 可真正文武兼修的還是世家子弟,沒辦法,家族底蘊在,有錢,能請的起名師,能折騰的起。 皇上沉默了,他還是擔心啊,祖宗創下這點家業不容易,哪個世家都比趙家出身好。 趙家祖先當年還在泥土里刨食呢,人家已經是鐘鳴鼎食之家了,怎么能不擔心子孫被趕回老家刨地呢。 可如今確實無可用之人啊,堂堂皇上,身邊的護衛……哪還有什么護衛啊,隨隨便便一個刺客現在都能要了他的命,幾宿沒睡過安穩覺了。 這突然的要把這些缺都補齊了,別的地倒也罷了,可在皇宮里的,確實得知根知底的,不然再冒出個前朝余孽什么的,他這心臟也受不了。 “閣老心中可有人選?”皇上終還是開了口。 “康郡王世子臣瞧著倒是個可用之人!”魏閣老也是人精,康郡王世子是皇上的女婿。 皇上多疑,對世家不可能一時半會兒的打消顧慮,那就挑些皇上的親信。 皇上對康郡王世子還有些印象,但至于有沒有本事就不太清楚了。 好像前段時間領了個差事,是在哪個衙門來著,對,好像是在兵部。 這次兵部也是立了功的,上官峰那日也確實夸了他。 “閣老覺得顧將軍如何?”皇上總算問出口了。 閣老捋了捋胡子,皇上總算沒把顧將軍忘了。 “皇上,顧將軍赤膽忠心,武功蓋世,不愧是忠良之后!” 皇上點點頭,這點是不可否認的,他也清楚,顧家的事是先皇虧欠了顧家,而顧家這些年心里也有氣。 先皇把長公主下嫁顧家也的確有些安撫之意。 “朕打算把城防營重建交給他!”昭華畢竟太年輕了,城防營如今的擔子他還接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