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著楚王妃失寵 第340節
“勞駕孫公公替本王帶句話給父皇!”趙恒吸了口氣道。 “不敢不敢,殿下您請說!”孫不二彎著身子,眼睛盯著趙恒的腳,生怕那一腳離了地,踹到他身上。 說實話,這次皇上真是過分了,大半夜的傳這種消息,還讓不讓人好好睡覺了。 “就說……兒臣多謝父皇了!”趙恒笑著,卻讓人覺得這笑容……陰惻惻的。 孫不二聽著這句咬牙切齒的多謝父皇,打了個冷顫,哆哆嗦嗦的道了聲是。 “那就勞煩孫公公了,公公事忙,本王就不留了!” 孫不二邁著小碎步,慢慢的走出趙恒的視線,然后像是身后有人追似的跑了。 皇上看著跪在地上抖成了篩子的孫不二,倒是沒發脾氣,不輕不重的說了句:“難得老五有心,你且退下吧!” 孫不二出了殿長長松了口氣,總算是能活著出來了。 他真的佩服師傅,竟然平平安安的在皇宮里當了這么多年的差。 真不容易啊。 他這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了吧! 趙穆很快也知道趙恒被罰俸三個月的事,可臉上沒有一點喜色。 私宴群臣這么大的事居然如此輕描淡寫的就過去了。 這哪里是懲罰,分明就是袒護,父皇還真是偏心。 這樣小小的懲罰就堵了言官的嘴,壞了他一步好棋。 “殿下莫要動怒,這局棋才剛開始,以后如何尚未可知!”江源慢條斯理道:“派去益州的人回來了,計劃可以開始了!” 第二日朝堂上,果然沒有言官提起此事,皇上都罰過了,他們再揪著不放,這不成故意報復了。 程煜明的案子猶如滾雪球一般,牽扯進來的人越來越多。 宋軼在程煜明馬車坐底找到了程琦柔口中的證據,派去益州的人也送回來消息。 益州軍中戒嚴,來往盤查格外嚴格,益州節度使和益州太守近日頻頻見面,確有異動。 而先一步被陸瑤派去益州的宋毅也派人送回消息。 程小姐身體不好,足不出戶,并沒有人見過其真顏,程家小姐就有一個貼身丫鬟,隨同進京,已經死了。 而程家剩下的丫頭小廝,不是離奇死了,就是被賣去了外地,難以聯系。 宋毅已經順利混入軍中,最低等的小兵,還接觸不到薛重陽。 不過,最近軍中守衛十分嚴格,他之所以能混入軍中,是因為最近新征了一批士兵。 陸瑤收了信,不管程煜明的死到底和誰有關,只怕益州是要亂了。 益州之亂以爹爹的性子必然是要請戰的,娘還懷著身孕,著實讓人擔憂。 距離婚期還剩下十三天,趙恒是掰著手指頭算日子。 簡直是度日如年。 趙恒剛到衙門就被孫大人叫走了,一臉嚴肅。 “程大人的事你可聽說?”孫天得問道。 趙恒點了點頭:“聽說了些!” 這幾日沒上朝,雖聽說了程大人被殺的事,但后續案件發展并不知情。 “順天府昨日查獲了一封睿王與城防軍統領司馬驚鴻的密信!”那信中內容正是讓司馬驚鴻派人截殺程煜明,然后再讓那五人永世不得回京。 這五人也都是家中無老無小,無牽無掛,只要給足了銀子,在哪都能生活。 如今已經過去小半月,早就跑的無影無蹤。 再說,是真跑了,還是被殺人滅口,這有誰說的準呢。 可這份睿王的親筆信卻是真真實實的存在的。 宋軼已經把密信呈給了皇上,只要皇上下旨,順天府便要帶著御林軍去城防營抓人。 上次崔家出事,趙恒可是力保睿王不知情的,如今睿王牽扯進程煜明之死,只怕他也要受牽連。 “睿王尚在禁足,父皇派了御林軍守著,怎么可能送信出去!”趙恒壓根就不相信。 “殿下這幾日不如留在王府準備婚事,臣這就準殿下的假!” 睿王已經被禁足,他再折騰就是作死。 而這次程煜明之死簡直就是把連根拔出崔家的機會送到了皇上面前。 這次不管那封信到底是真是假,皇上只怕不會輕易放過睿王了。 楚王上次為睿王求情,這時候還是明哲保身的好。 “孫大人是讓本王不要插手嗎?”睿王已然如此,不過就是守著一個王爺的名分罷了,可居然還不放過他。 “殿下近日低調些為好!”二月初二扶犁之后,楚王殿下成為熱門的皇太子候選人。 接著收拜帖,宴群臣,近日還有大臣提議立先皇后之子,楚王趙恒為皇太子。 楚王自回京便進了他大理寺,兩人雖是君臣,可亦有師生之誼。 雖然被楚王坑過不少次,但孫天得深知這是個好孩子。 不管是作為臣子還是上司都不忍看他牽連進此事。 “趙恒謝過大人提點,只是此事不小,事關益州和河西境地百姓,恒身為大齊子民卻不能坐視不理!” 他不屑參與這些陰謀,也可以不做王爺,但只要還是大齊子民,他就沒有辦法對即將陷于戰火的百姓不顧。 爭權奪利,軍隊廝殺,沒有人去關心百姓的死活。 孫天得也知趙恒性子,作為上司他言盡于此,作為大齊臣子,他佩服他的大義。 “那殿下……多保重!”孫天得最后三個字語氣有些無奈。 曾江的死他到現在都耿耿于懷,每次見到曾尚書都無顏面對,如今更不愿看趙恒出事。 皇上的動作很快,讓御林軍封了司馬府,睿王也被突然闖入的御林軍帶入宮中。 趙顯跪在地上:“父皇,兒臣從未寫過什么書信!” “逆子,這上面是你的字跡,還有你的印鑒,你還敢狡辯!”皇上動了大怒,抬手拿起鎮紙便砸了趙顯的腦袋。 趙顯這次連躲都未躲,結結實實挨了一下,頓時血流如注。 可趙顯顧不得喊疼,竟是大笑起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兒臣知道,兒臣這條命遲早保不住,父皇既然想要,就拿去吧!” 第449章 皆大歡喜 對于現在的趙顯來說,日日提心吊膽,借酒消愁的活著,倒不如死了痛快。 只是,他想不通,他明明姓趙,姓崔的個個護著他。 他看不上表弟為他流放千里,嫌棄刁蠻粗俗的表妹為他充為奴婢。 甚至,他內心抵觸的外祖和舅舅寧死也不肯承認那些兵器與他有關。 可他的親爹卻不肯放過他,想要他死,這就是皇家,真是可悲。 趙顯笑聲越來越大,整個身子顫抖不停,更加激怒了皇上。 “既然你想死,朕就成全你,來人,將睿王打入天牢,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視!” 趙顯卻是一點都不怕,跪地叩首:“兒臣謝父皇成全?!?/br> 御林軍進來,將狂笑不止的睿王拖了出去,他額上的血汩汩的往外流,糊了一臉的血,格外的嚇人。 睿王本就被圈禁,如今又犯了事,明眼人都知道,逃不過一死。 所以這些御林軍也是毫不顧忌身份,如同拖死狗一般的拖著,連趙顯腳上的鞋子掉了一只都不曾停留。 干凈整潔的大理石地面上,孤零零的躺著一只鞋子,顯得格外突兀,格外可笑。 不久,便有打掃的小公公撿了鞋子,毫不留情的丟進裝垃圾的車里。 地上的血跡也很快被沖洗干凈,一切都像是從未發生過一般。 這皇宮里,別說流這點血,就是血流成河,第二日照樣如此。 二月二十四,程煜明被害第十七日,益州傳來消息,益州節度使薛重陽易幟,在漢中下了討伐檄文。 討伐當今薄情寡義,殘害忠良,陷害嫡子,逆天行事,惹來天怒,致使九州大地天災四起,如此行徑,不堪為君…… 還要結九州有志之士,共同討伐,為天下黎民擇明主,共創盛世云云。 檄文洋洋灑灑寫了五百四十八字,悉數皇帝的罪行,總而言之,薛重陽反了。 群臣情緒激昂,朝堂上大致有兩種聲音,一種是主張出兵討伐。 另一種則是主張議和,畢竟惹起戰亂,百姓無辜。 所以,建議皇上派人安撫,先召薛重陽回京,到時…… 趙恒冷哼,雖然讓黎民百姓免于戰禍這出發點挺好,但這想法可真夠……臭不要臉的。 什么叫到時……不就是想把人家騙到京師,再殺了嗎? 那薛重陽挑起戰事,本就該死,要殺就光明正大的殺,偷偷摸摸算怎么回事? 程煜明被殺查出是司馬驚鴻指使,再到查出趙顯和司馬驚鴻書信,如今又是薛重陽起兵…… 這時間線連的可真好,這是把趙顯往死路上逼。 如此費盡心思的要趙顯死,除了那位‘仁義無雙’‘有情有義’的趙穆不會有別人了吧。 趙穆在一群吵得唾沫星子四濺的朝臣中顯得格外的沉穩。 搞出這么多事,還能如此坦然,可真是臭不要臉中的極品。 “四哥!” 趙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愣了一下,趙恒便又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