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著楚王妃失寵 第164節
趙恒壓根也不理會他,在椅子上坐下,青鸞倒了杯茶給他,像是沒看到睿王一般。 “趙恒,你別忘了,本王才是這次賑災的欽差,你算什么東西,也敢和本王爭!”睿王被他無視的態度氣瘋了。 他要找官員議事,可除了他的幕僚和齊大人,別的都不在。 顧昭華說自己要守城走不開,魏銘在帶人清點藥材,連那些個戶部的小官都說隨楚王巡城去了,不在帳中…… 這些人都反了不成,居然敢不聽他的號令。 “三哥誤會,父皇派我來就是協助,眼下正有個難題需要三哥解決,修繕城中房屋的材料,也只有您有這個面子!”趙恒靠在椅子上,舒舒服服的喝茶,一口一個三哥的叫著,倒并不讓人覺得諂媚。 青鸞手環胸站在趙恒背后,主子是瘋了嗎,對睿王怎么這么客氣。 這睿王也是夠不要臉,來湖山這大半個月什么苦差累活都是他們主子做的,他倒是有臉在這兒說這話。 要不是主子想辦法暫時解決藥材問題,他還欽差,等著被湖山百姓一口一口吃了吧。 睿王一聽趙恒這句只有他有這個面子,心里倒是舒坦多了,還算他有自知之明。 也是,他堂堂大齊嫡長子,和他理論個什么勁。 這湖山大小事,可不是都是他說了算。 回到帳中,幕僚們都還在,睿王便將楚王剛才的話問了遍:“城中房屋修繕,你們可有建議?” “殿下,湖山房屋大半被毀,說是修繕倒不如說是重建,殿下可找當地官吏了解地形,然后讓工部官員重新設計,臣觀之前街道南北路倒是尚可,東西街設計不太合理,百姓出行不便!” 尤其西街那塊,魚龍混雜,算是湖山積患,官府越是不管,越是亂,所以那里案件頻發,百姓都躲著那里,白白浪費了塊好地方。 出路四通八達,才有生意做,百姓才能富裕安定。 睿王手下自然也是有人才的,就比如此刻這位。 如果趁機能將湖山多年弊端改善,這也是利民大事。 “李先生說的對,殿下,災后重建做好,湖山百姓必然感恩載德!”另一個幕僚也十分同意。 顯然,他們之前已經商量過這個問題。 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等災情平息,誰還能記得楚王做的這施藥施粥的事,把湖山城修建好,這可是百姓日日都看得到的。 說白了,這才是重點。 “殿下,別的事項都可交由楚王負責,唯獨此事,殿下務必親力親為!”又一人附和。 睿王也不是沒腦子,自然也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 他從椅子上起來:“你們說的不無道理,如今便是這材料和勞工如何解決,總不能讓本王親自去做!” 幕僚看這次睿王沒反對,松了口氣,實在是之前睿王的表現太令他們失望了。 “湖山有這么多百姓,這可是給他們自己建房子,他們自然愿意出力,那些婦女小孩就負責燒火做飯,打雜,至于材料,”李先生的話頓住了。 另一個人接腔:“其實材料也不難解決,百姓中也不乏能工巧匠,殿下可派人,將那些技工征集起來,比如燒磚的,做瓦的,伐木的,按勞動所得分得酬勞和房子,他們必然愿意!” …… 睿王聽的熱血澎湃,有種恨不得沖到第一線的沖動。 “好,就這么辦,齊大人,你帶著戶部工部的人全力配合李先生!”睿王發命令道。 “是!”齊大人起身領旨。 睿王信心滿滿,這次看那個趙恒還敢再囂張。 趙恒帳中,青鸞和顧昭華正為趙恒打抱不平:“那個趙顯,什么東西吧,哥你做了這么多,好不容易才把安撫了百姓,他倒好,撿現成的,不要臉!” 趙恒倒不在意,睿王這次來帶了那么多幕僚,那些人一個個都是人物。 之前是睿王怕死,他們使不上力,這災后如何重建,他們想必早就有籌謀。 “睿王手下得力,我們豈不清閑,說不定還能早日回京!” 疫情解決之后,如果睿王那邊的人能穩住局面,讓重建有條不紊的進行,他倒是想早日回京,反正他也不打算搶什么功勞。 京城才真正是一幫不省心的,尤其那個老家伙。 一想到瑤瑤被他指給昭華,他這心情就…… 怎么那么想把這小子拖出去打一頓呢。 顧昭華被趙恒的眼神看的有些毛骨悚然:“哥,你看我做什么?” 趙恒吸了口氣:“你好看!” 顧昭華笑容越甚,摸著自己的臉:“真的嗎?我最近又帥了?” 趙恒:…… 傻缺孩子! 旁邊的昆侖實在看不下去,朝著顧昭華昂了昂頭,按捺不住想撲上去咬一口。 顧昭華美美的出了帳篷,一路沉浸在自己又帥了的幻想中,倒也不去找睿王麻煩了。 睿王的幕僚也確實厲害,重建各方面的計劃的十分漂亮,更是連日將湖山街道大體布局圖都畫了出來。 睿王到湖山后難得得到大家認同,得意的很,看趙恒的眼神都是飄的。 趙恒忍了好久才忍住笑,以前怎么沒發現這睿王也是一個傻缺呢,出苦力有什么好炫耀的。 睿王走路都帶風,這腰桿總算挺起來了。 像是和趙恒卯上了,睿王這幾日完全是大包大攬,除了疫情區沒有他的身影外,睿王可謂是盡心盡力了。 睿王如此長臉,睿王府的那些幕僚說話也硬氣起來。 總之,經過那一夜誅殺錢大人之后,湖山官員百姓可謂上下齊心,一派欣欣向榮。 趙恒樂的輕松,一心只在疫病區,帶了人把病區的帳篷改善,盡力做到重癥患者一人一帳,早日清除疫情。 第217章 今非昔比 又是十天后,京城終于等到從湖山傳來的消息,疫情已經完全控制。 睿王正帶領官員在進行災后重建,睿王親自參與設計的湖山新街道圖紙也傳回了京城。 睿王黨在朝中本來就頗有勢力,這些人對睿王的稱贊是極盡溢美之詞,呼吁立嫡長子睿王為太子。 景王治水策略如果試行成功,那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設計個街道根本就不能比,景王黨自然拿此說事,支持景王為太子。 剩下的一些是中立派,比如,老jian巨猾魏閣老,年事已高周太傅,事不關己馮尚書,不關我事曾大人。 皇上習慣性的看陸伯山的位置,這才發現那個位置換人了,也是,現在是陸都尉了。 皇上在那一眾緋色官服中找了半天才找到。 陸伯山低著頭,手中舉著的笏板擋著臉,若不是太過熟悉,皇上還真認不出來。 他現在就是個四品小官,立誰為太子他說了有屁用。 反正,哪個他都不看好。 宋軼老鬼和大理寺卿倆人都是一副看不到我,看不到我,你們誰都看不到我的表情,不想參與進去。 皇上掃了一圈后,收回目光,其實立太子這個問題,他并不喜歡被提起。 他是老的快死了嗎,立太子之事有必要催的這么緊嗎? 就是他死了,皇位也是傳給他兒子,你說這些個人爭個什么勁,好氣! 皇上咳了一聲,問道:“湖山可有楚王和顧郡王的消息,他們兩個怎么樣了?” 這算是叉開話題了,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了,誰還敢再提,那不是惹皇上生氣嗎? “暫時并無楚王和顧郡王的消息!”傳信人道。 這個傳信人是睿王府的,自然不會告訴皇上楚王正親自盯著疫病區,而顧郡王擔著守城之責。 皇上冷哼了一聲:“兩個大活人,一點消息都沒有,你們都瞎了不成?” 那人立刻跪下:“皇上息怒!” 眾大臣:皇上這又吹的什么風,什么時候這么關心楚王了? 孫大人悄悄給好基友宋軼遞了個眼神,皇上這什么意思?楚王是被推出來當擋箭牌了吧? 這孩子也真是倒霉,別說,這一個月沒見這孩子,還挺想念的。 還有顧小郡王,這衙門里太安靜了,都沒人搞事情,不好玩。 “若是楚王和郡王出任何差池,朕要你們的腦袋!”皇上很少這樣在朝堂上發怒。 散了朝,朝臣們三五扎堆,議論著,這皇上什么態度? 倒是景王一黨高興壞了,這皇上明顯是在打壓睿王黨,那是不是就表示,皇上無意立睿王為太子? 那剩下的幾個殿下除了景王還有誰? 一個個樂的跟偷吃了油的老鼠似的,樂開了花。 魏閣老,魏大人還有馮大人在后面慢慢的走著。 魏大人按耐不住的問道:“父親,皇上這是什么意思?” 魏大人心里是支持睿王的,畢竟兒子是他的伴讀,將來那兒子就是未來皇帝最親近的人。 可皇上今日的態度,他有點琢磨不明白了。 魏閣老對兒子向來是沒什么好臉色,不過當著親家面還是給他留了幾分面子:“皇上暫無立太子之意!” 而且這睿王黨吃相太難看,楚王和顧郡王怎么會沒消息? 分明是崔家把兩人消息給截了,皇上去之前已經金口玉言的說了睿王是欽差,也就是不管是誰做事,睿王都是頭功。 可他倒好,什么功勞都要搶,絲毫不給兄弟留機會,就這點心胸皇上能不生氣嗎? 皇上這心思典型的,我可以給,你不能拿,你拿就拿了,還踩兄弟一腳,你不是找死? 還有他那個孫子,他也擔心的很啊,可朝堂上也不好問啊,這睿王啊,急功近利的都不知給魏家送份消息?這是多不把魏家放在眼里? 魏閣老拂袖,一臉的陰沉,還有他這個傻缺兒子,關心別人家兒子干什么,都不知道自己兒子尚在水深火熱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