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160節
“當真?那和趙善易呢?” “他性情純善?!?/br> “我很懷疑你的話,你出去打聽打聽,趙總督的名聲,然后再說話?!?/br> 裴峴并不在意她的反駁,只說:“與人相交,心意貴在誠。不在顯貴?!?/br> 趙幼澄問:“所以,九叔是和你反目了是嗎?” “大概吧?!?/br> 趙幼澄明白,出了上京城,關于擇嗣繼承的事情已經進入白熱化。九叔怕已經為兒子多加活動了。上京城之所以這么安靜,是因為那幾位有話語權的老臣們都閉口不言。 所以才翻不起風浪。 第113章 慶王 ◎滿心期盼◎ 趙幼澄猶豫了片刻問他:“若是, 趙誠最后得勝,你會幫他嗎?” 裴峴低頭看著她,他心里知道必有偏愛, 趙誠得勝是一定的。因為宗親更屬意趙誠。 “你希望他勝出嗎?” 趙幼澄:“我從前想的很簡單, 不想讓他卷進這種爭端里??墒沁@些事情由不得我怎么想,大約是想讓他得償所愿吧,我也是個俗人?!?/br> 裴峴笑了下, 說:“會的?!?/br> 趙幼澄也不知道這算不算他的保證。 她回頭問:“那要是,最后九叔得勝, 趙誠怎么辦?” 裴峴:“那就選一個富庶的封地,遠離京城吧?!?/br> 趙幼澄笑了下, 見他有了打算, 她心里終于相信, 她成婚是有好處的。 裴峴說:“休息吧, 等過幾日回太微宮再說吧?!?/br> 趙幼澄見他眼神不對,盯著他不說話, 裴峴哄她:“睡吧?!?/br> 趙幼澄說:“我想看會兒書?!?/br> “看什么,我幫你找?!?/br> “你的書?!?/br> 裴峴靜靜看她片刻,說:“我去拿?!?/br> 他起身去了書房, 趙幼澄覺得他這么勤快, 今晚又躲不過。她被欺負的不像樣子,他倒是好,每日早早起床去打拳,神清氣爽。 這種事情,有什么好的。 裴峴在書房里當真找出來一摞書。 他抱著書回了房間, 遇上章嬤嬤和冬青從房間里出來, 見他抱著書, 章嬤嬤眼神里都是疑惑,冬青則是敬畏。沒想到駙馬已經身居高位,還是這樣勤奮。 趙幼澄也沒想到他真的帶了這么多書回來。 裴峴將書放在桌上給她介紹:“你前幾天拿的那些,是先生布置的功課,看了也沒什么用。你要是練字,就學這本吧。要是看游記,就看這些。要是寫文章就看這兩本?!?/br> 趙幼澄翻開練字的那本,那是他寫的碑帖,確實自己飄逸靈動,和之前的不太一樣。 她好奇問:“這是你后來寫的嗎?” “這是閑暇的時候寫的,有的是喝了酒,有的是來了興致?!?/br> 趙幼澄來了興致,起身磨墨,鋪開紙想和他一較高下。 裴峴看著她揮筆一蹴而就,她的字其實很漂亮,不同于他的堅毅,有一份筋骨在里面。 裴峴其實很喜歡她的字。 “你的字看起來練了很多年?!?/br> 趙幼澄聽的一頓,墨滴在紙上,她好半天都沒說話。 她最后問裴峴:“我要是說,我夢見過我死了……” 她話沒說話,就被裴峴一把摟起來放在桌上,兇狠的親。 裴峴幾乎不準她開口說話。 第二天趙幼澄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她恨死了,又被老男人騙了。 她這會兒也不想什么,現在回太微宮是不是不太好了。她只想早些回太微宮,要不然早晚會丟臉。 幾日后兩人拜別裴老夫人和徐氏,搬回太微宮。 裴峴院子里的夏進和裴慎裴安等人跟著去。夏守忠有了年紀,就守在院子里,不出裴家了。 徐氏有些眼睛泛紅,舍不得裴峴離開家。 趙幼澄也覺得新婚這才多久,回太微宮有些不合適,就安慰她:“大嫂明日能不能來太微宮幫我看看,我也不懂這些?!?/br> 徐氏知道她性情好,她待裴家人都很好。 “好好好,我明日去殿下府上拜訪?!?/br> 徐氏始終是這樣,禮儀上不肯錯一點。 趙幼澄:“大嫂叫我婉淳就好。我年紀小,對有些東西不是很懂,駙馬也不太和我說這些?!?/br> 徐氏以為是裴峴大她十年,兩個人能說的確實不多。 “那我就倚老賣老,叫你一聲婉淳?!?/br> 趙幼澄怕她心里不舒服,就說:“我過幾日宴請朋友,不若讓芝玉隨我回去,幫幫我?!?/br> 裴芝玉的婚事在年后,徐氏見她有意教導,就說:“那就讓她跟著章嬤嬤多學習,你只管使喚她。她性格毛躁,靜不下心來?!?/br> 趙幼澄的心態很成熟了,和裴芝玉可不一樣。 她很喜歡少女心性的人。 “怎么會,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那么懂事做什么。將來嫁人了,也是如珠如玉,女子成婚固然是成家,但是她才多大,不需要懂那么多,將來安排兩個得力的嬤嬤跟著,不會出事的?!?/br> 徐氏也感謝她待芝玉的情誼,笑著說:“她是個有福氣的孩子?!?/br> 裴芝玉眼睛亮亮的,這些日子她被母親拘在家里哪里也不能去。 此時和趙幼澄回太微宮,她也知道輕重,和徐氏說:“殿下府上有一位嬤嬤,針線刺繡非常厲害,我正好去學學?!?/br> 徐氏笑著說:“你要是真的這么勤快,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br> 裴芝玉也不惱,跟著趙幼澄只管去了。 回了太微宮,一切照舊,這里還掛著紅,章嬤嬤指揮著讓人都撤了。馮唐的信都到了,馮直也到了河南。 馮唐信中說,有人在調查去年糧價案,但是他沒能仔細打聽到。所以只知道有人在查這件事。讓馮直沒回江南。 趙幼澄看著信,不知道是誰又翻起了這件事,今年糧價低,江南的糧商學會了這種交易方法,都開始賣米券,春季買定價格,冬至前后交割,買定離手,就是一個賭字。 今年江南鬧成這樣,米券更是盛行。 周聿昭就是因為收到何靜生的信,說去年的糧價異常,他查到線索了。 去年江都的周家損失了大約七十萬兩白銀,就因為糧價和米券。很多鄉紳大族都被這么被收割的。 周聿昭不信區區一個高家,就讓江南亂成這樣。 何靜生說查到有人在高家案之前,就大肆收糧,運糧船在運河上一直不停歇,高關澄的案子爆發后,江南糧價更是跌到谷底。 之后大族們大肆拋售出庫,但米券的出現,買定在年底,鄉紳們相信年底價格會回暖的,所以價格買在了高位,結果對方手里的糧太多了,年底價格絲毫未漲價,所有人都憑空付出了將近一倍的代價。 他就想知道是哪位高人想出來的點子。 以一己之力,收割了整個江南幾百萬兩白銀。 他奉旨南下去拜訪道人,漕運上路過江都,自然要回老宅去探訪。 慶王就住在河岸對面的園子里。 老宅的人早已等候他多時了,何靜生人還在蘇州府,他放下行李就說:“我要先去拜訪慶王殿下,再是張大人?!?/br> 周家本家的人向來以京城的人未馬首是瞻。 慶王也知道周聿昭南下,如今從上京城出來的每一個人,他都知道。 盡管他和妻子有了隔閡,但是兒子被選入西苑,他心里是很欣喜的。 身邊有嬌妾幼子,這個嬌妾還是陛下賜的。在他心里就是不一樣的。 陛下賜他一子,陛下需要他的長子。這就是天定的命運。 這幾個月在江南,他才見識到權力地位的不同。就因為他的兒子被選入西苑,整個江南的官員對他簡直無微不至,百依百順。 張克定這個揚州巡撫在他面前幾乎不夠看。 而且他心里篤定,他是皇兄帶大的。但趙誠不一樣。周太后野心勃勃,這些年和陛下關系一直不冷不淡的,當年陛下登基周太后更是多加刁難。 可見,陛下是無心選趙誠。 他的人進京送了幾次禮,陛下都收到了,但陛下什么都沒說,內閣都沒有話穿出來。 周憲實那邊對文敬太子一脈,更是絕口不提,這些年周憲實坐冷板凳坐夠了。 可見是對文敬太子一脈也沒了偏愛。 他已經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遇上周聿昭路過江都,怎么能放過呢。 不等周聿昭上門拜訪,慶王的請帖就到了。 周聿昭看著請帖,都覺得驚訝,心里冷笑,慶王實在是急切。 當晚在慶王的園子里,慶王比在京中胖了一些,大約是過的滋潤,整個人挺胸凸肚,慵懶中也有了幾分傲慢之氣。 周聿昭微微低著頭,滿是謙恭。 “臣拜見慶王殿下?!?/br> 慶王笑說:“前些日,京中熱鬧,婉淳和蘊玉大婚,我也沒能去,聽說極熱鬧,忠義候可是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