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88節
周憲實淡淡說:“你說的也沒錯,但也不算對。這是你一個外人看見的樣子。我要和你說的是,此案關鍵在陛下?!?/br> 他見周聿昭眼睛睜大看過來,笑了下:“此案是從下面送上去直達陛下桌案,是陛下下旨徹查,趙理是宗親,慶王也是宗親。就單單這一點,趙理就要去謝陛下不殺之恩,此案若是交給孟廷元,趙理難以脫身。所以慶王覺得不痛快是自然的,趙理若是不痛快,那就是自作自受,是他該得的。慶王徹查,是奉命辦事,恪盡職守。至于怎么處置趙理,那是陛下的事情,不是慶王的決定。倘若慶王對趙理寬泛,他未必會散財自保,陛下也就未必會輕易放了他,你明白了嗎?” 周聿昭已經明白了。 一言一行,不過都是陛下一句話而已。 “君為天下主,若是逆著君的意思,什么下場你自己想想?!?/br> 周聿昭起身:“謝祖父指教。我知道錯在哪了?!?/br> 周憲實笑起來:“你還年少,經歷的案子太少,難免往好處想?!?/br> 周聿昭聽的汗顏。 周憲實問:“當時鬧起來了?” 周聿昭:“那倒沒有,趙善易也在?!?/br> “哦?” 周聿昭嘆氣:“趙善易這個人,不愧是屬狐貍的,他和慶王從頭到尾都沒說話,和趙延之倒是聊得熱鬧,結果等人一走,說辭和您的一樣,可見他從開始就知道?!?/br> 周憲實又問:“那你知道你今日錯在哪里了嗎?” 周聿昭:“cao之過急?!?/br> 周憲實搖頭:“不,你錯在自視甚高。慶王是陛下胞弟,趙延之是醇親王世子,按照位分,都比你高。你來做這個中人,不夠格。這個中人非宗親中的長輩不可做?!?/br> 周聿昭如醍醐灌頂,一下明白了。 周憲實點點他:“趙善易能做都統總督,不是因為宗親,也不是因為廉親王。是因為他聰明。就比如今日,他就明白他做不得這個中人。你更不行,所以他愿意陪客,但不會說話。很多人,很多事情,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變故,就會讓你變得很被動。所以你切不可急躁?!?/br> 周聿昭誠懇說:“我記下了。蕭老大人怕是熬不了多久了,您進內閣的事,可以提上去了嗎?” 周憲實擺擺手:“這不是你該cao心的事。記住了,任命沒有到手里,就都是變數,慶王被那個駁回的任命,當真是內閣駁回的嗎?” 周憲實太了解陛下了,慶王被他用來晃內閣的眼,推了山東籍的張克定上位。將馬廷庸一眾江南臣打了個措手不及。 陛下這是要整頓江南了。 他暫時是不去湊這個熱鬧,馬廷庸比他更急。 第70章 收到一車藥材 ◎但是沒有只言片語◎ 趙善易也是無聊, 這種事又不好亂說,裴峴也不在,他也沒個伴兒, 只能回家和方氏說。 “你沒看見他眼里恨不得滴血, 和慶王撕打一場,硬是僵著脖子謝恩?!?/br> 方氏見他不在意,撇他一眼:“你這樣早晚會被人報復。要是當場打起來, 你能落了好嗎?” 趙善易:“你這就不懂了,若是沒有我在場, 說不定真的會打起來。你以為周聿昭能壓得???” 方氏也有些無語:“好端端的,怎么又突然來這一套?本就是瀆職查辦, 這樣倒好, 弄的好像他家受了多大委屈。要說慶王也是冤枉?!?/br> 趙善易現在可不敢小瞧了慶王, 更不敢和他站得太近, 畢竟慶王現在不是從前那個不爭不搶的王爺了。而且他有小心思了。 趙善易撇嘴:“都是奉命辦事,又不是他私下尋釁報復, 何必講那套人情。裴峴辦案這么多年,經他手查處的人,死了多少?有誰抱怨過他下死手?人不能得隴望蜀?!?/br> 他的話點到為止, 方氏也明白。只是唏噓。畢竟當年成婚的時候, 慶王和裴峴一同陪著趙善易,當年他們三個確實很要好。 說起了裴峴,趙善易立刻說:“不行,我要這事和裴峴說說,讓他也樂樂?!?/br> 方氏才不管他, 只見他樂呵呵去書房寫信去了。 裴峴此刻也在寫信, 他快馬行軍已經到了廣寧衛, 這里比京中還要冷一些,向南就是海,這里有從關外來的行商人,一同隨行的人里面有人懂藥材,見關外的販子帶來大批關外的藥材,這是建奴的貢品。 這些想必是盜采的。 裴峴原本沒在意,聽見裴慎門外囑咐幾人,大概是買一些寄回家中去。他這才知道了,打發裴慎將那販子手里的全買下了。 上好的參,除了給家中,剩下的都給了趙幼澄。 他原本想寫信,后又作罷。 “讓人送回去?!?/br> 裴慎也知道那位公主和其他人不同,悄聲出去安排了。 裴峴看著輿圖,心里卻在想但愿她聽話些,在城外好好養身體,莫要被京中的人卷進去,細細瘦瘦,經不住他一掌。也不知道哪來那么大的氣性。 結果沒兩日,趙善易的信也到了,趙善易的信就比較精彩,將最近京中的事情說得很精彩,包括慶王的困惑。 他面無表情看完信,回頭問裴慎:“那些藥材還有嗎?” 前幾日那些藥材補品都是裴慎打理的,他撓撓頭:“已經沒了,上好的都送回京了,剩下的就給他們分了?!?/br> 裴慎見他皺眉,以為京中漏了誰,立刻說:“我這就去再買一些?!?/br> 裴峴也只是點點頭,沒說話。 沒幾日趙善易收到裴峴的回信,裴峴的信和他的不同,寫得非??酥?,而且話少,他一貫就是如此。 但隨信一起回來的還有半車藥草。 遼東的參,關蒼術、龍膽草、林蛙油…… 趙善易看了東西樂呵呵和方氏說:“我就說了,蘊玉不會忘了我?!?/br> 方氏見他得意,看了眼盒子里的東西,驚訝道:“這參有些年份了?!?/br> 趙善易了然:“他有好東西,可從來不會忘了我。更何況他又沒成家,也用不了這些,自然就送我了?!?/br> 方氏見他樂呵呵,只是笑他無聊。 趙幼澄沒想到會收到一車名貴藥材,章嬤嬤看著行李,好半天才說:“這是……” 上好的人參,林芝,天麻…… 趙幼澄心想,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打劫了藥販子。 其實和打劫也差不多了,畢竟全買了。 可默不作聲的讓人送回來一車藥,都吝嗇于只言片語。 她想了想,還是給他回了信。 周聿昭那日回去后,思量了幾日,才又去了趙延之常去的花樓,醇親王府雖然元氣大傷,但趙延之有些經商之道,并不窮,所以依舊豪奢。 周聿昭進去,見他靠在樓上聽曲,看著興致并不高,他笑問:“幾日不見你,還生氣呢?” 趙延之無所謂的笑:“怎么會,我能為這點小事慪氣?!?/br> 周聿昭坐下后,揮揮手讓人都出去了。 推心置腹說:“這事是我考慮不周,慶王年輕氣盛,必然不忿。你也是,尋慶王晦氣也沒用。無非是兩敗俱傷,反而落了下乘?!?/br> 趙延之冷笑:“我不是尋他晦氣,我是見不得他落井下石。扭頭還沖我擺臉色?!?/br> 其實就像趙善易說的,就像裴峴,辦差殺人,哪一個都不曾手軟。 但沒人敢說他一個錯字,因為他從不與那些人講交情,更不去施恩。 分明兩立的處境,互不相干,才是最好的態度。 一個人怎么可能既冷面殺人,又笑面講情分。 周聿昭笑著說:“你這就是意氣之爭,說破天也是他占著理?!?/br> 趙延之聽著就要爭辯,他伸手示意他聽著。 “行了我知道你不痛快,王爺怎么樣了?” 趙延之提起來就心煩,父親因為被撤職查辦丟盡了臉面,又加上在大理寺受了罪,如今在家中日日酗酒,祖母整日尋釁滋事,他院子里的女人多,成日里沒完沒了的吵…… 提起來就心煩意亂,雖然他不成器,但也知道孝道,是個孝順兒子,看見自家老子成這樣,被慶王壓在獄中,申斥訓誡,最后還受了刑,這口氣他咽不下去。 “還能怎么樣?身體也不好,整日酗酒?!?/br> 周聿昭安撫他:“放寬心就是,陛下不追究此事也就過去了。等風頭過去,未必不能起復,切不可自暴自棄?!?/br> 趙延之聽的一臉喪氣。 周聿昭給他倒了酒,繼續說:“我知道你心里不屈,但你這樣想,無非是結一場私怨,于慶王結仇,與你有什么好處?再說王爺這事,是被捅到陛下眼前了,端看陛下怎么處理,慶王查的再詳細,最后陛下不也沒追究嘛?!?/br> 趙延之憤憤道:“陛下豈是那等小人能比的?” “所以說,這事已經過去了,陛下不追究就沒事了。你若再鬧大,難保陛下不會護著慶王,覺得你不服氣。話說回來,這事也不能怪慶王,他為立功,自然竭盡全力。你為保全家人,是為孝道,這不沖突。他表功給陛下看,你就不能嗎?” 趙延之悶了口久酒,久久沒有說話。 周聿昭見他不再罵罵咧咧,就知道他聽進去了。 這件事到此為止,再鬧大了,他也心煩。 既然兩相和氣,那就誰也別沾誰。 若再這么僵持仇恨,到時候醇親王府的老王妃必然會去和太后娘娘那里哭訴,說來說去最后還是給他惹麻煩。 姻親故舊是左膀右臂,但有時有也要被拖后腿。 “我領你的情,不再與他尋釁。從此以后我醇親王府和慶王再無往來,他日就算他加封親王也好,入閣執宰也罷,都與我不相干。但他日他若落到我手里,我必然不會放他?!?/br> 周聿昭聽著他的意氣之言,笑著應承:“這是自然?!?/br> 兩人喝了一下午后才各自散去。 方氏得了趙善易的提醒,果真第二天出城去看西面莊,順道就去看了離莊子不遠的趙幼澄。 趙幼澄在最西面的山腳下,別院大概是買人家的莊園,修建的十分豪華。讓方氏都忍不住想在這兒修一座別院了。 天氣大熱,趙幼澄在別院中,十分隨意。她整日在書房里修稿練字,顯得很自在,見方氏來看她十分歡喜。 “表嫂怎么會來?” 方氏見她滿身書墨味,笑著說:“和你一比,我這等俗人,都不好意思上門了?!?/br> 趙幼澄失笑:“這是哪里的話,我在城外打發時間而已,表嫂快進來?!?/br> 方氏看了眼,心里稱奇,無怪乎趙善易總說她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