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86節
趙幼澄笑了下,也沒什么可說的。裴峴走的時候,還是帶走了那套盔甲。 趙幼澄很滿意他的進退有度,小打小鬧可以,但大事不能胡來。 三日后裴峴出京,趙幼澄知道他出發,也不曾去送。 傅家給宋家下了小定后,宋寶珍特意挑了日子在太微宮請裴芝玉、安成公主。 雖然知道安成公主不一定能來。 安成好不容易出宮,笑嘻嘻和宋寶珍說:“你成婚后不會離京吧?” 裴芝玉笑說:“傅家肯定是定居在上京城了,到時候她說不準要跟著婆母進宮小住,你們一樣可以作伴?!?/br> 宋寶珍被她兩打趣的臉通紅。 趙幼澄:“別胡說?!?/br> 安成笑說:“七月懷寧大婚,到時候肯定會熱鬧。阿姐要不要回宮???” 趙幼澄已經在整理行李,她必定要出城住。哪里會惹宮里的麻煩。 而且她恨不得住到碼頭上,馮直的消息已經回來了,在江南的進展并不快,他不敢動作太大,這件事急不得,尤其是已經有幾家聯合了。 這種事情自然要做的不知不覺,越低調越好。 趙幼澄并沒提出城的事,只是模棱兩可:“到時看吧?!?/br> 宋寶珍的成親的日子還沒有定下,但傅家那邊想盡快成婚,。畢竟傅容因為科考,年紀已經耽擱了。 宋寶珍和傅容兩人自小認識,對彼此沒什么介意的。 倒是安成說:“寶珍得了好姻緣。宮中都說靜義姑母的兒子學問極好?!?/br> 宋寶珍被打趣的多了,也無所謂了。 這一日散后,趙幼澄就領著趙誠出城,去城外別院中避暑了。 永嘉寺那邊更是除了寺中的人,其他人全都跟著一起去。這次出城帶了很多東西,京中很多人都知道了。 等傅嘉宜知道太微宮小聚,趙幼澄已經出城了。 傅嘉宜和傅容抱怨:“她從來就看不上我,她宴請寶珍jiejie,裴家娘子和安成公主,卻從來不會邀請我。誰敢說她單純?她結交的哪一個不是侯門貴女?” 傅容拿著書,聽著她的抱怨,聲無波瀾問:“那你的意思是?婉淳要上門請你?安成公主要來家中邀你,這才合適嗎?” 傅嘉宜被他問的沒話說,吶吶:“哥哥怎么看我都不順眼,我又不是這個意思?!?/br> 傅容放下書,和氣說:“你坐?!?/br> 傅容的院子并不大,他自幼讀書刻苦,大部分時候都住在書房中,所以書房里看著滿滿當當,院子里更是清凈,連女婢都沒有。 傅嘉宜坐在他對面,傅容問:“你自小到大,可有相熟的伙伴?或者是讓你真心相交的朋友?這世上的朋友有以心相交,也有趨炎附勢,只看你愿意。你抱怨阿鯉看輕你,可你就看得起她嗎?她孤身南下不過孩童,無人陪伴。你有安慰過她嗎?如朋友一樣心疼過她嗎?” 傅嘉宜不自在,弱弱辯駁說:“哥哥說的這是什么話,這又不是我造成的。再說了她比我大?!?/br> 這話說的有些沒底氣。 傅容耐心說:“你自幼性情好強,因為阿鯉家資豐厚,第一次見她吃穿用度都比你好很多,你才心生嫉妒……” “我沒有!”,她爭辯道。 傅容也不反駁,只說:“這不是你的錯,羨慕富貴榮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虛榮的時候,但不可心生貪念。只是富貴的人多了,上京城最不缺顯赫富貴世家,若是每一個都要攀比一番,必然心生怨憤,永遠都不會知足。一輩子深陷欲望中,不得解脫,一輩子都不會開心?!?/br> 傅嘉宜看著哥哥不說話。 “我知道你住在宮中,見識了很多從前沒有見過的世面,但那是宮中,那世面,也只是一面。母親貴為公主,她自幼宮中的長大,見過的‘世面’比你多百倍。她的話必然是有道理的。你的命運是握在你手里,端看你自己愿意怎么過。不要嫉妒別人,父親性善,素來不愛與人爭端。我也不能為你掙來榮耀,日久你必然會厭棄我們,我不想你一輩子被欲望左右?!?/br> 傅嘉宜看著他,低聲吶吶:“我才不會厭棄父親和哥哥。我又不是白眼狼?!?/br> 她只是口無遮攔,愛發牢sao。但膽子沒那么大。 傅容微微笑說:“我meimei性情驕縱一些,但本心良善,我知道?!?/br> 傅嘉宜其實心里也驕傲,哥哥高中榜眼,雖然現在看著不顯,但將來呢?誰敢說哥哥不會有大前程。誰敢看輕她? 兄妹兩談心后,傅嘉宜漂浮不定的性格果然安分了很多。 靜義公主壽辰在五月,靜義原本不想聲張,她的心思都在兒子的親事上,可廣春園里太后早早就賜了賀禮。 駙馬也要為她賀生辰。說是為了一家人在京中的開始。 所以發請帖的時候,傅嘉宜才知道趙幼澄出城避暑了。 住在城外最快樂就是趙誠,每日跑馬能跑出去很遠,騎術見長。 趙幼澄領著他跑出去很遠,姐弟兩站在半山腰眺望著遠處,趙誠問她:“阿姐是在姑蘇學會騎馬嗎?” 趙幼澄:“是?!?/br> 他沒去過姑蘇,只是那日在宋家,聽人開玩笑說起jiejie。 宋嵐說jiejie小時候性情有些固執,從來不與人玩耍,一直都獨來獨往。 因為他知道的jiejie性格和善,朋友也多。 城外自由自在,趙幼澄終于能專心致志投入工作中,和表舅開始和兩位用腳步丈量過大周土地的游士一起整理各地地理志。 經她的繪制的圖紙就可以集成厚厚一冊,兩人本就是裴峴尋來為她做講解的,看到她繪圖的本事都嘖嘖稱奇。 第69章 趙善易看戲 ◎戲沒唱起來◎ 慶王這些時日因為查辦醇親王的事, 難免被宗親詬病,為趙理說情的也不是沒有。畢竟都是一個宗族的人,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有什么麻煩, 要是都按照慶王這手段, 宗親都害怕。 慶王起初下死手也是因為心里不痛快,趙理正好是撞到槍口上了。 他連連失掉兩次機會,尤其巡邊的差事落在裴峴身上, 他更不痛快。 可等回頭想想,自己也察覺趙理的事情太過了。 趙理現在還在大理寺中, 宗親犯事不入刑部。從剛開始誰也不懼,到現在已經如死狗一樣躺在里面, 一整日都不說一句話??梢娛鞘艿浇逃柫?。 趙延之大半個月來的奔波, 也是有成效的, 他這人豪奢慣了, 人稱敗家子,這回終于敗到點子上了, 將父親趙理在滄州的家財散的差不多了。 滄州那邊更是該賠的賠,該賣的賣,并且拿住趙理的幾個妾室, 連帶著妾室家里跟著趙理發財的被提出來, 送去主動投案。 上下打點,也不在乎花錢。 又說動周聿昭為他奔波,都察院為他上折子,他這人不成器歸不成器,但這回的事情做的很漂亮, 讓宗親中不少人都夸他了。 連帶著連陛下都只知道趙延之這個人了。 趙暉本也不是真的要殺趙理, 見他家財散盡, 又有姻親投案,見這回態度好了,也就松了口。 慶王的證據早就放在他桌案上了,他壓下不提。等廉親王說起趙理,趙暉也就順便處理了趙理,撤職重罰后,交一筆罰金,放還歸家。 慶王和醇親王府的仇也就這么結下了。 趙延之恨的牙癢癢,和周聿昭邊喝酒邊罵:“別讓他落我手里,我就不信我抓不住他的把柄。真以為我醇親王府落魄了,就想踩上一腳?!?/br> 周聿昭其實知道,慶王應該是氣不順,醇親王只是恰好撞上去了。 “不必這樣,慶王也是奉命辦事?!?/br> 趙延之冷笑:“他趙恒為自己可以,但拿我醇親王府開刀,給自己當臺階,太猖狂了些?!?/br> 周聿昭怕他鬧事,皺眉勸解:“行了,你與他為難,讓陛下怎么看?難不成是不服氣?” 趙延之也不過是說狠話。父親這次糟了大罪,歸家后幾日都臥床不起,祖母和家中的女眷在家整日哭哭啼啼,他心里憤怒罷了。誰讓他沒有大出息呢。 周聿昭提醒他:“改日遇見,給我恭恭敬敬行禮,該謝依舊要謝他高抬貴手,他若是秉公執法,你又能耐他何?” 趙延之悶聲喝了一杯酒,聽的更恨。 周聿昭和慶王并沒什么交情,但這次也是機會。 正好駙馬傅明義發來帖子,為靜義公主賀生辰,其實也不是專門為這個。 傅駙馬北上,加上兒子高中,傅家在上京城亮相,需要認識一些親朋好友。 大家都會去的。 周聿昭甚至讓身邊的人去打聽,當日都有什么人去赴宴。 晚上何靜生也和他說:“侯爺可以做這個中人,慶王想必也不想和醇親王府交惡?!?/br> 周聿昭搖頭:“這個中人我肯定是要做的,但這個梁子已經結下了,不可能說解就解?!?/br> 方靜云也知道,想了想又說:“慶王素來和趙善易和裴峴交好,裴峴不在,侯爺可以請趙善易一同做這個中人?!?/br> 周聿昭和趙善易同樣沒甚交情。他能想到和這兩人有交情的,只有婉淳公主。 可惜婉淳公主出城避暑了。 想起婉淳公主,他心里總是異樣。 有的人就是這樣,連見一面都難,偏偏見一次就不能忘。 婉淳性情高潔,向來不沾染這些俗塵,她出城避暑都不肯去行宮那邊園子,甚至去了更遠的西面的別院。 趙幼澄在他心里,就像當初在雀仙橋上,她仰著頭回望宮殿,卻不曾回頭看他一眼一樣,從開始相處的基調就定下了。 所以婉淳公主在他心里,始終就是仰著頭,高傲如仙鶴。 仿佛她生來就該如此。 “趙善易可不是那么好說話的?!?/br> 方靜云還在出餿主意:“不若請夫人和趙夫人多走動,聽說婉淳公主和趙夫人交好……” 周聿昭淡淡說:“不必?!?/br> 不知為何,他心里很不想這些俗事煩擾到婉淳公主。更不想劉玉娘去打攪婉淳公主。 婉淳公主在他眼里,就該住在太微宮的書閣中,滿身書卷氣,不染俗塵,目空一切看不得這些祿蠹。 那些陰私手段,和見不得光的東西,都不該讓她看見。 周聿昭那邊還在思量,這邊慶王也在懊惱,慶王倒是坦然,和趙善易說起也是話中多是抱怨。 “蘊玉出京,我也沒來得及去送,遼東兵險,還望他小心一些。我在京城卻總是被這些凡事所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