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82節
宋寶珍第一次聽到趙幼澄說起傅嘉宜,她曾聽過傅嘉宜背后詆毀趙幼澄,多是些小話,小娘子之間的意氣之爭,聽著沒意思。 但趙幼澄的意思顯而易見,傅嘉宜這個小姑子,她會替她出頭。 她聽得心里感動,笑著說:“我們自小認識,她是什么性情,我是知道的?!?/br> 趙幼澄也不反駁。 宋寶珍見她身體是真的不好,勸說:“殿下也要保重身體,在姑蘇時殿下少有出門的時候,傅嘉宜總說殿下是看不上姑蘇這些小地方的女娘子,才不屑和我們玩。我曾對殿下也多有誤會,所以不敢靠近。自從到了上京城,每每遇見,殿下從來手不釋卷,要不就是燈下看書寫東西。殿下高才,哪是不諳世事的小娘子們能比的,我知殿下不欲多費口舌為自己正名,也不貪虛名,但殿下也要愛惜身體?!?/br> 趙幼澄見她說得動容,心理嘆息,宋寶珍是很好的人,前世和五哥琴瑟和鳴,可惜五哥遭逢大難,但是這輩子她要看著他們恩愛白頭。 “我知道了,還沒過門,就成我長輩了,下次五哥來了我定要告狀?!?/br> 宋寶珍被她打趣也不臉紅了,無奈笑了。 “等下次,我邀請安成殿下和芝玉,殿下不愛出門,就定在太微宮。怎么樣?” 趙幼澄笑著和進來的章嬤嬤說:“你看吧,五嫂就要這樣才成,從前先生罰我抄書,我就求五哥幫我?,F在五哥不幫我了,五嫂就來了?!?/br> 宋寶珍被她連著打趣,笑起來,好奇問:“殿下也被罰抄過書?” 冬青笑著說:“每次去先生那里復述功課,殿下就發愁。殿下只對丹青感興趣,娘子見了表少爺一問就知道了?!?/br> 趙幼澄由著她們打趣,也不還嘴。 張克定原本在山東,不到半年又被調任江都。 他和裴荀有些交情,但兩人極少碰面。這次回京裴荀借機特意在家中宴請他。 裴荀讓人去通知弟弟,讓他盡早回家,趙善易這些日守在西苑,西苑中每日進出人,他裝聾作啞都不成,一聽城內有戲,就隨裴峴溜回城了。 裴峴回城難得乘馬車,路上裴峴和他說:“陛下怕是會讓我動一動?!?/br> 趙善易靜靜看他片刻,一轉眼都想通了。 他深深嘆了聲氣:“以后和慶王,怕是……” 裴峴對這個倒沒那么深刻。 趙善易又說:“怪不得,我猜陛下原本是想把慶王往兵部放。讓慶王領著宗室和那幫老臣頂起來??蓱c王私下動作太多了,和那幫老臣走得近了,陛下就改主意了。這回怕是便宜周憲實那個老小子了。慶王自己不爭氣,怪的了誰?!?/br> 趙善易七竅玲瓏心一點就通,裴峴見他明白了,也不多說。 趙善易自顧自說:“他出身江南,陛下能允他入內閣,他就要拿出誠意來。若不然陛下會和他算賬的。到時候有好戲看了?!?/br> 裴峴心說,不要這么樂觀,周憲實看著和江南派沒來往。卻照樣能號令得動江都大族,誰敢說他不是江南派? 裴荀就在外東苑和張克定閑聊,見裴峴和趙善易回來,張克定笑說:“趙總督,許久未見了?!?/br> 趙善易與人為善的時候,還是很好說話的。 “張大人客氣了,今日我跟蘊玉蹭酒喝,不當講這些?!?/br> 裴荀難得和藹,笑說:“這些日子在城外都辛苦了?!?/br> 趙善易承情:“也是,再過幾日就能調兵回城。我也能松快了?!?/br> 裴荀一直拿他當小輩,笑說:“為陛下當差,不可心生懈怠,難保有什么亂子?!?/br> 顯然朝中又有了新亂子。 趙善易聞著味就聽出來了,笑著說:“您要這么說,這頓酒我可就慢慢喝了,您細說說,我聽著呢?!?/br> 裴荀點點他,無奈笑。 四人坐下,裴荀因為趙善易是宗室出身,也不避諱他,說:“醇親王在滄州府鬧出亂子,被人告到了陛下面前,醇親王府的老夫人請了妹婿施大人說項,施大人也被陛下申斥了?!?/br> 趙善易皺眉,“趙理?他能鬧出什么亂子?不過就是貪財一些,但是趙延之的生意做的可不小了?!?/br> 言下之意,醇親王府不缺錢。 這種折子不聲不響就到了陛下桌案上,這里面可不容易,宗室都依附陛下,若是往后狀告宗室的折子直達天庭,那可就真的麻煩了。 裴荀見他皺眉,解釋:“不是陛下問,是御史臺上去的,醇親王在河北滄州,順帶又督查運河碼頭,你也說了他貪財,攤并滄州府的田地,鬧出了人命,已經是去年的事了?!?/br> 不得不說趙善易的直覺很準,他一猜就知道醇親王惹了人,被人報復了,若是尋常鬧出亂子。 先在上京城回轉,實在回轉不了也不至于直接鬧到陛下眼前。 他又有點好奇,他到底惹了什么人?這么大本事,直接將人告到了陛下跟前。 這人也厲害,一次就將這兩家都落了個沒臉,太后娘娘才剛過壽辰,自然不好再和陛下為這種事求情。 張克定也只說:“貪得太過了,那趙延之的名聲在江南都是榜上有名?!?/br> 趙善易失笑:“醇親王府就他一根獨苗苗,要不說他金貴?!?/br> 這事已經鬧出來幾天了,陛下一直按下不言語,今日御史臺又上了折子,陛下這才直接指派了慶王調查處理此事。 慶王得了這個差事,真是擺明得罪宗室的事,簡直是個燙手山芋。 等朝中傳開了,周太后才知道。 醇親王府的大孫氏這次也不敢進廣春園叨擾太后,小孫氏更是因為丈夫被申斥,閉門不出。 周太后聽到文襄稟報后,沉著臉,沉默片刻后,才說:“還在等什么!盡快上自辯的折子,難不成還要陛下親自來問他們不成?若是真有爭執傷了人,該撫恤的撫恤,該賠償的賠償……” 文襄聽的愣住,等回神才知道這是讓他去給醇親王府傳信,立刻說:“娘娘用不慣這里的香,老奴這就進宮去取?!?/br> 周太后這才閉上眼,真是沒一個省心的。 真真是爛泥扶不上墻。 不管周太后如何氣恨,大孫氏見文襄來,簡直感激淚涕,她的兒子就要被革職進京入獄了,眼下誰也救不了她們,她心里倒是沒什么自責,只是心里暗恨這幫賤奴才們,真真是該死。 她恨不得將人碎尸萬段,但文襄可不會和她感同身受,因為她教子無方,管家不嚴,給娘娘帶來麻煩,他自然也沒有好臉,將太后的意思傳到,囑咐幾句就只管走了。 四月京中成親的人不少,宋嵐被點進翰林院后,就開始籌備大婚的禮儀。 而劉彰因為張克定調任江都,而被點為通判,跟隨張克定去任上。這是張克定的意思,想將他帶在身邊教, 他等不到大師兄成婚就要啟程南下了,便來太微宮請趙幼澄幫忙送禮。 江都距離姑蘇不過一日半路程,趙幼澄恭喜他:“恭喜二師兄,到時候還能時不時歸家?!?/br> 劉彰還是開朗的性格,對什么都充滿好奇,跟在大師伯身邊最好。 他笑說:“這是自然,我這次回去要和先生說,趙阿鯉長進了許多,加封長公主后,有了自己的府邸,勤勉好學,編撰的風物志陛下十分喜歡。小師妹長進了?!?/br> 趙幼澄聽得一怔,而后又若無其事說:“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先生。請師兄回去幫我給先生帶禮。他的頑徒給他丟臉了?!?/br> 劉彰卻說:“先生從來沒覺得你頑劣,自你走后,先生就把書房關了,再沒有在書房授過課?!?/br> 趙幼澄想起謝明松,頓時心里有些潮濕,年少不懂先生的包容,對他多有厭憎,先生卻從不曾計較過。 先生說她面相有富貴延綿之相,可明明她年紀輕輕就纏綿病榻…… “我性格多任性,桀驁不服管教,多虧先生不棄?!?/br> 劉彰見她面有哀色,勸說:“你一個十幾歲的女娘子,怎么會這么說自己。小娘子嘛,就要任性一些才可愛,規規矩矩像什么話?以后不可如此說?!?/br> 趙幼澄悠悠問:“二師兄這是看上哪家的任性的小娘子了?” 劉彰遠沒有她臉皮厚,被她一句話問的臉都紅了:“你這叫什么話!沒大沒小。一個小娘子總打聽這些?!?/br> 趙幼澄只管笑:“那你和我說說,你看上誰家小娘子了?我幫你去問問?!?/br> 劉彰目光閃爍:“八字還沒有撇,只是家中在商議?!?/br> 趙幼澄莞爾:“二師兄放心,你到時候成親,我必然備一份大禮,給二嫂另備一份?!?/br> 劉彰笑話她:“那你呢?你的親事呢?” 趙幼澄翻臉:“二師兄好走,我就不送了?!?/br> 劉彰嘿嘿的笑,賊兮兮說:“大師兄那日求師叔照看你,尤其大師兄和師叔說起你的婚事,聽說先生也曾給師叔寫信讓他照看你?!?/br> 趙幼澄聽著他的小道消息,心里想,我倒是要看看,師叔如何照看我。 若是讓先生知道,師叔為老不尊,到時候還不知道怎么收場。 第67章 他這個人就是這樣 ◎心冷的要命◎ 沒過幾日就聽說, 裴峴被點為遼東經略使,代天子巡邊。 趙幼澄聽到消息,心里咯噔一下。 前世, 是在太子去后, 他才出任西北經略使,后才領兵去了河西。 至于朝中的人事變動她并不太清楚,但他怎么會現在被點為經略使。 那他還能去河西嗎?擋不住西羌人, 西北怎么辦? 她越想越亂。 冬凌這些時日因為醇親王的事情,并不回太微宮, 趙幼澄一時找不到打聽的人。 裴峴巡邊的差事是陛下直接指定,甚至沒有經過內閣。 馬廷庸等人知道的時候, 京畿將領都已經領命, 暫由張克堅統領京衛營。 陛下這是打算軍務不過內閣快樂, 這可不是好事情。 高關澄聽了消息, 恨恨道:“陛下這是不顧祖制,一意孤行。這是高宗定下的內閣議政, 陛下這是什么意思?這是……” 馬廷庸撫著胡須,只是淡淡說:“陛下對我等戒心已久,我等受先帝遺命輔佐陛下, 陛下偶爾行事偏激, 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那些行媚行之事的佞妄之輩,就不能陛下太靠近了?!?/br> 內閣如何議論這件事,裴峴并不知道。 他只是奉命,陛下怎么吩咐, 他就怎么辦。 而且這事也沒那么簡單, 他巡邊從遼東到西北, 領的卻是遼東經略使。 丁遠山和他有些交情,想必陛下也是知道的,所以讓他去,一則是做好安撫工作,再者丁遠山若是有什么不妥,那就是他的失職,到時候他和丁遠山就是同罪論處了。 陛下的心思向來如此。用人連消帶打。 趙善易倒是很高興,從左書房出來就和他走在一處,還在說:“這次巡邊可以見識見識邊軍得到威力,搞得我也想出去放個風,在京中把人困的拳腳都展不開了?!?/br> 他說完后又說:“就是怕是慶王聽了會不高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