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77節
所以,皇祖母為難我們,沒有關系的。 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趙誠聽的動容,乖乖任由她抱著,問:“阿姐想成婚嗎?” 趙幼澄放開他:“為什么這么問?” 趙誠很認真說:“阿姐回姑蘇去吧,不要呆在這里了?!?/br> 趙幼澄笑起來,搖頭:“我不會走的,我哪也不去,我要看著你長大,看著你成家,我到時候就能和父王和母妃說,阿弟平安長大了?!?/br> 趙誠被她說得臉一紅,不自在說:“我在說阿姐的事?!?/br> 趙幼澄被他害羞的樣子逗笑了:“那你和阿姐說說,你想娶什么樣的女娘子?” 趙誠立刻起身喊:“冬青?茶呢?” 冬青從西房出來茫然問:“殿下要喝茶嗎?這就來?!?/br> 趙幼澄聽的大笑。 趙誠怕jiejie又捉弄他,立刻說:“阿姐先坐,我回去想換身衣服?!?/br> 說完帶著吳順落荒而逃。 趙幼澄笑著目送他出了院子,臉色立刻就沉了。 看來皇祖母說了什么,嚇著他了。 皇祖母總是這樣不服老,總是想的太多,心思太多,那真是讓人遺憾。 她該查一查周家和周家姻親的賬了,讓皇祖母別總把心思放在她身上。 等冬青泡了茶出來,見她一個人坐在那里,問:“小殿下呢?” 趙幼澄:“你去讓冬凌來見我,馮唐也一并來?!?/br> 冬青見她面色不對,看了眼出來的章嬤嬤。 章嬤嬤搖搖頭,立刻說:“該回去了,這會兒起風了?!?/br> 趙幼澄也起身,冬青扶著她進了屋,她又囑咐章嬤嬤:“去永嘉寺走一趟,他們兩個城外回來,這幾天也不知道吃不吃的慣?!?/br> 章嬤嬤一聽立刻起身去永嘉寺照料趙誠去了。 趙幼澄在書房見冬凌,問:“施夫人和醇親王妃姐妹兩愛財,施夫人在北面的田莊有些不干凈,醇親王趙理在河間滄州,漕運碼頭上克扣的夠修一座西苑了。讓人去查查吧。若是鬧出過人命,總要理一理賬?!?/br> 冬凌看她一眼,這些殿下是怎么知道的,他一直很好奇。因為殿下說的幾乎都準,但他不會問,應聲后就出去了。 馮唐來的有些晚,先說:“殿下糧價如此高,還是要買嗎?” 趙幼澄堅定說:“買,不光自己買,還要讓糧商都囤起來。江南買糧,囤在河南。只要他們跟著買,我定讓他們大賺一筆?!?/br> 馮唐其實并沒有明白她說的,因為趙幼澄沒有和他露過什么風聲。按照這個價格人,大賺一筆,賺誰的錢?百姓的嗎? 奈何馮直和殿下認真商量了一晚上后,連夜就南下去了。 這樣大肆屯糧,最后的結果很容易鬧出亂子。 趙幼澄絲毫不以為意。 馮唐勸說:“這樣囤糧,需要的錢……” “錢不用著急,只管賬上支取就是了?!?/br> 馮唐也就不再多說了。 第64章 周聿昭探病 ◎趙幼澄恐嚇劉娘子◎ 幾日后, 西苑左書房,當日上折子的大臣都在,先議的是江都知府和揚州巡撫的人選, 這次參加議政的人不限于內閣, 其實自陛下登基以來,一追削弱內閣的影響,讓六部都參與到議政中來, 其實是因為內閣大臣兼領六部,就比如七十幾歲的廉親王任禮部尚書。 裴荀看今天到場的人, 猜陛下的意思是想分離兩職位,不再由一人兼任, 江都位置特殊, 江南北上的運河入口。從先帝開始, 這職位都是一人擔任, 此時剝離開,可見陛下的意思很明白了。 果然, 呂大人先提議:“兩權合并權重過甚,難保沒有劉正東之流再犯。老臣以為,揚州巡撫應另則賢能……” 裴荀抬眼就看到馬廷庸出列, 便說:“臣以為此舉不妥?!?/br> 張玉也附和:“先帝曾定下江南穩固, 重在江都。江都不止是揚州府的江都?!?/br> 他們二人共同舉薦的人是曾汝昌的獨子曾慶國。 曾汝昌當年的聲望,不是馬廷庸之流可比,他死后,圍繞在他身邊的江南派學生都散了。 他的兩個學生,楊芳蓮和劉正東, 可都被陛下斬了。 幾位大人不知是想為陛下圓回去, 還是用曾汝昌這個先帝的老師做臉。 曾汝昌死后, 其獨子曾慶國就因為邊將王威的案子,被奪了父親得來的忠親王的爵位,撤職后就回鄉了。 趙暉看著他們,絲毫不意外,這些人他看在眼里,他知道他們這是提醒他,卸磨殺驢,殺老臣是為不仁,此舉不可行。連先帝賜的親王被他廢了,他眼下正大肆為太后賀壽。 這就急著提醒他,有違孝道。 這幫老臣啊。 張玉見陛下一言不發,還想仔多說幾句,見馬廷庸穩穩站在前面,便也作罷了。 裴荀如老僧入定,始終不發言,他的折子反其道而行,舉薦了高崎。 他知道陛下大概是不想用江南出身的人了。 大半日君臣也議不出什么結果,趙暉列舉了十幾人,一一點過之后,誰也沒有肯定,誰也沒有否定。 所以馬廷庸和張玉覺得,曾慶國的可能還是最大。其他人不論年歲,還是履歷都不如曾慶國,畢竟曾汝昌的地位在那里。 又是太后壽辰之際,先帝的老臣,陛下不能不顧及孝道。 文臣自古就是這樣,自成一派,自成格局。天子也未必能隨心所欲。 等傍晚了,楊壽山進來提醒廣春圓那邊的戲結束了。 趙暉才將眾臣打發了出去。 等人一走,他就將折子扔在地上,閉著眼半晌都不說話。 楊壽山連呼吸都不敢用力,跪在地上將折子一一撿起來。 趙暉卻又起身,若無其事說:“去廣春園?!?/br> 西苑的陛下議事并不順利,這邊廣春園里氣氛卻很好。 這幾日園中戲班子不停歇,能進園子的官眷們都是殊榮。今日宗親們散去,由施夫人和醇親王妃兩位姐妹和一眾相熟的夫人們陪著太后聽戲,靜義公主和傅嘉宜被皇后邀請到園子里去了。 身邊跟著一眾夫人們都圍繞著這幾位。 園中的戲班子已經從江南的戲唱到了京城,連軸轉自然是不行了,中間便有京城的戲班子的名角被帶進來謝唱幾場,讓園中更添熱鬧。 周聿昭因為當初留在城里留守當值,所以直到今日才進園子給太后娘娘賀壽,今日他是帶著劉娘子一起來的。 當初成婚多少有些笑話,但笑話也是為看他和劉家的官司。但雙方和和氣氣成婚,婚后也太平,那些看笑話的自然也就散了。 盡管朱氏對劉娘子萬般看不上,恨不得攆出門去,但不得不說劉娘子脾氣是真的好,從來不怒不惱。 周聿昭說什么就是什么,幾乎不會反駁。 周太后看著一對新人,劉娘子看著相貌普通些,但自有一股沉靜,跟在周聿昭身邊,看著也般配。 她笑著說:“這是你的新婦,倒是沒見過。生的真不錯?!?/br> 她這話多少有些敷衍,但劉娘子依舊有些惶恐垂首不敢亂接話。 周聿昭見周太后態度已經松動,便言語上回護著自己夫人:“她性格愚鈍,還望太后娘娘能點撥一二?!?/br> 施夫人是他的表姨奶奶,笑著說:“可人疼的模樣,怪不得他這么護著。來,坐到我身邊來?!?/br> 劉娘子看了眼周聿昭,見他點頭,她才過去坐在施夫人身邊。 施夫人笑著說:“到底是新婚,一步都離不得?!?/br> 醇親王妃卻有些看不上劉娘子,她性格就是這樣,又因為之前周聿昭成親鬧出來的事,畢竟不光彩。 今日本是喜慶日子,沒人揭短??纱加H王妃就不一樣。 她這人偏偏愛揭短,又不識眼色,沖劉娘子說:“出身低些,女子就要守好本分,莫再鬧出讓家里爺們讓人笑話的事……” “好啦……” 周太后打斷她的話,周聿昭再怎么樣,也輪不到她這里給他沒臉。 醇親王妃的話被太后打斷也不惱,挑剔看著劉娘子。 劉娘子被說的有些難堪,在家中朱氏再為難她,也不過是無人的時候,況且周聿昭和朱氏囑咐過后,朱氏也沒再怎么為難她。 最重要是周聿昭雖說不喜歡她,但兩人相敬如賓,也算和美。 周太后問了幾句閑話,她都應付過去了。這才說起其他的了。 臨近午膳時候,周太后便留下周聿昭夫婦一同用午膳,這幾日周太后都要問一問趙誠在西苑的事。 今日照例問起,文墨答:“太平王殿下昨日下午已經回城了?!?/br> 周太后臉色一僵,怔了片刻才問:“昨日怎么沒有報來?” 文墨不敢欺瞞:“因為太子殿下還在宮中讀書,陛下說不可因嬉耽擱學業,就讓太平王殿下和慶王世子等幾個孩子都回城讀書了?!?/br> 周太后聽后臉色稍霽,應了聲:“也是,不可耽擱學業?!?/br> 但是她說完就轉頭和周聿昭說:“阿鯉感了風寒,你們今日回去替我看看她,這孩子……” 她話說了一半, 周聿昭心里驚訝,婉淳怎么會病了?那不成身體確實不好了嗎? 劉娘子卻滿口答應:“回城我就去太微宮探望長公主殿下?!?/br> 周太后似乎有心,和周聿昭說:“你們本是親人,和阿鯉有什么誤會,自可以說開。她比你小,見的便不如你多,你媳婦多和她親近,也未嘗不可。她自幼獨居在外,性格寡淡,以后多走動?!?/br> 周聿昭稱:“是?!?/br> 心里卻想娘娘這話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