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捕快那些年 第42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男團他此路不通[娛樂圈]、甜醋
百官們回去之后,也都沒有散去,都聚在武英殿、文化殿門口,等候最新的消息。 直到下午,宮里的太監傳來圣旨,今夜的夜宴如期舉行,眾人才松了口氣。 范小刀、趙行二人也接到了邀請。 下午,他們去了一趟許仵作家里,把他的遺體送了回去,望著老許的婆娘和三個孩子哭成了淚人,兩人也不知如何安慰。 “幾天前走的時候,還說的好好的,怎么回來后就成了這樣子?” 范小刀道:“他是為陛下死的?!?/br> 身為皇帝的替身,老許的身份乃高度機密,就連他的婆娘也不知情。 趙行也道:“朝廷,會厚待他的?!?/br> 許夫人道:“厚待有什么用?能讓老許死而復生嗎?”幾個孩子也都哭得撕心裂肺,令二人看了不由心疼,趙行安慰道,“嫂子,人是不能復生,還請節哀順變?!?/br> 倒是老許八十多的老娘說了句話,“我兒死了,兇手抓到了?” 趙行道:“現在全城的官兵都在搜捕,老夫人放心,我們一定會抓住兇手,替許大哥報仇!” 老婦人道:“報了仇有什么用?我兒就能死而復生了?他這一走,留下孤兒寡母,以后的日子,又要怎么過?我兒是為陛下而死,是為國而死,死得其所,于國有功,還望兩位官爺能替老許討回個公道!” 趙行應承道:“這個自然?!?/br> 臨行前,二人留下了一千兩銀子。 回到六扇門,看到院中一片狼藉,眾人正在清理尸體,一問之下,才知道一枝花越獄了,還殺了十幾個同僚,如今總捕頭諸葛大人已經入宮,正在商討圍剿一枝花之事。 范小刀道:“怎么才半天功夫,就亂成了一團!” 這時,楊得水晃晃悠悠,來到了前院,對范小刀道:“范捕頭,你來我這里一趟?!?/br> 自從諸葛賢余回來后,楊得水已成了六扇門的邊緣人,存在感極低,經常一連幾日,都看不到人影,今日陛下壽典,整個六扇門滿門出動,可楊得水直到正午才來,大牢出了這么大的事,他也不聞不問,反而現在來找范小刀。 范小刀沒有理會,“楊大人,我們還有公務在身?!?/br> 楊得水道:“有人留一封信,還有一樣東西,讓我轉交于你?!?/br> “什么人?” 楊得水道:“宋金剛!” 南衙。 公署內,只有楊得水和范小刀二人。 楊得水給他泡了一壺茶,笑瞇瞇地望著他。 范小刀道:“楊大人,有話直說?!?/br> 楊得水道:“你的身份,我一早就知道,諸葛大人知道,京城中很多人都知道?!?/br> 范小刀強忍著耐心,聽他繼續說下去。 “你義父宋金剛,當年六扇門總捕頭,二十年前犯下重罪,成為朝廷頭號欽犯,二十年后,你又出現在了京城,又回到了六扇門,怎么會這么巧。你們在京城如此胡鬧,連駙馬爺都打了,京城里很多人都知道你身份,卻沒有人敢動你,你沒想過是為什么?” 范小刀搖頭,表示不知。 楊得水道:“是因為陛下在護著你,是因為趙公公提前打過招呼?!?/br> 范小刀早已猜到了這個原因,可是楊得水把自己喊過來,又是什么意思?他在六扇門二十年,并不如魚得水,相反大部分時間,都是貪財戀權,怎么忽然跟自己講起了道理,還變成了人間清醒? 是忽然開竅了,還是有高人指點? “楊大人找我來,跟我說這些,有何用意?不是說有東西給我嗎?” 楊得水道:“我先跟你說這些,是先幫你做好心理建設,我怕接下來的事,你會接受不了?!?/br> 說罷,他打開抽屜,拿出一封信還有一份卷宗,放在范小刀身前,“這是我咱們六扇門秘道中發現的,你來六扇門,想必也是為了此事吧?!?/br> 范小刀看了一眼,信箋上的字,正是宋金剛留書,而那份卷宗上的標題,更是讓他震撼,棲鳳閣案始末,他有些吃驚,“你怎么會有這樣東西?” 楊得水笑了笑,“世事正是如此巧合,不是嗎?” 范小刀打開信箋,看到宋金剛的字撲面而來,一切顯得如此親切,可是當讀了上面的內容之后,整個人神色變得凝重起來,一切變得觸目驚心,范小刀幾乎喘不過氣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早在三年前,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范小刀問,“你為何沒有揭發此事?” 楊得水苦笑一聲,“我二十五年前,進入六扇門,十年下來,憑借鉆營和貪賄之道,做到了一個從五品的官,不大不小??墒墙酉聛淼氖迥?,卻始終止步不前,之前我以為是送的不夠多,貪得不夠狠,直到前不久退居二線,痛定思痛,我才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從五品,就是我的能力,我的上限,而這件事,根本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也不是該我插手的,我之前是想投機一把,可想來想去,是我老了,怕死了。宋金剛是什么人,諸葛大人是什么人,都是人中龍鳳,萬里挑一的主兒,我還想著要取而代之,真是可笑至極。這件事后,我已經準備好致仕文書,打算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br> “為何要交給我?” 楊得水道:“這樣東西,遲早會被人發現。這半個月來,我深居簡出,做過無數推演,最終覺得,還是將這樣東西物歸原主,我置身事外,才是最佳選擇,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不是嗎?交給你,我也算松了口氣,這件事與我無關了?!?/br> 他指了指墻壁上的那副中堂,“你要找的秘道,就在這邊?!?/br> 范小刀來到中堂之后,揭開來一看,一個容得下一人的洞口,出現在他眼前。 “此處本來是宋金剛的公署,宋金剛出事之后,這里也就閑置下來,成了倉庫,三年前的大火,大半個六扇門燒成了灰燼,這里卻保存了下來,不久前我搬到這里,發現了這條秘道,好奇心下進去探了一遭,發現了這兩樣東西,也是這個,讓我萌生退意?!?/br> 范小刀望著秘道,陷入沉思。 他之前路過南衙多次,但是有些破舊,又是堆積了一些陳舊物的倉庫,也沒有多想過。 若不是楊得水換了公署,恐怕此處秘道,仍舊不見天日。 誰能想到,自己苦苦尋找兩年的秘道,就在自己眼皮底下。 楊得水又說出了個令他震驚的真相:“這條秘道,連到皇宮。那封信,還有棲鳳閣案的卷宗,都是在此中發現的。我聽一位前輩說,棲鳳閣案后,所有調查此案的人員,都離奇失蹤,有些卷宗也不翼而飛,至今下落不明,此事也是皇室中的機密,不可讓任何人知道,諸葛大人,也不行?!?/br> 楊得水一邊說,一邊從案下搬出一個箱子,里面裝著一些他的私人物品,還有幾本大明律以及私人筆記,“之前我已跟諸葛大人打過招呼了,辭呈我已經放在他書案之上,從今往后,我們應該不會再見面了?!?/br> 他又來到柜前,取出鑰匙打開鎖,從里面搬出來一壇酒。 “這真是最后一壇了,帶走也怪沉的,留給你和趙行,算是個念想?!?/br> 范小刀看著酒壇,認出此酒。 酒名丹泉。 楊得水廣西南丹縣人,此酒正是他故鄉之酒。 一年前,楊得水請他和趙行一起飲酒,三人喝得也是此酒,醬香濃郁,口味極佳。當時,楊得水還是躊躇滿志,一心想做出些成績,三十年不曾回家,沒想到一年后,卻也生出了去意。 范小刀問,“大人辭官之后,可是要回廣西?” 楊得水點頭道,“是啊,三十年沒有回家了,也該回去看看了,人老了,也算是落葉歸根了。也不知童年時的那些朋友們,現在如何了。對了,小刀,你不會怪我吧?” 怪什么?有何可怪? 他們與楊得水之間,只是有些理念不同,也都是局限于工作上,沒有什么根本的利益沖突,又哪里來的怪罪? 范小刀搖了搖頭,“怎么會!” “哈哈!”楊得水大笑一聲,他搬起箱子,拒絕了范小刀的幫忙,“就此別過,珍重,他日若路過南丹,找我喝酒!不必送了!” 說罷,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南衙。 在六扇門當差三十年,臨行之時,連個送行的人都沒有。 范小刀目送他離開。 楊得水瘦弱的身影,無比蕭索。 第447章 你這一千兩不好賺啊 范小刀回到前院,趙行見他一人前來,問:“楊大人呢?” “走了!” “走了?” 范小刀道:“他已向諸葛大人交了辭呈,準備回廣西老家養老了?!?/br> 趙行并未感到意外,以前的楊得水,在衙門中飛揚跋扈,拉攏小團體,打壓異己,并不是很得人心,趙行道:“走了好,德不配位,待在這里也是尸位素餐。沒想到,才過了半日,六扇門竟發生如此劇變?!?/br> 大牢被炸,囚犯逃跑,死了十多個兄弟,如今楊得水也已離去,怎能不讓人唏噓。 趙行見范小刀臉色不愉,連問怎么回事,范小刀思索片刻,將宋金剛的信揣入懷中,把卷宗遞給了趙行。趙行一看封面,“棲鳳閣案始末?聽說這份卷宗失蹤了多年,怎么會在你手中?” “一言難盡??!” 棲鳳閣案是二十年前的大案,由于事涉皇家,所以被列為了機密,至今尚未對外披露,不過,民間流傳的版本卻很多。 其中最為廣泛的,就是陛下修長生之道,聽信道士謠言,虎毒食子,準備以剛滿月的小皇子為爐鼎,修煉長生不老丹,長樂貴妃不甘心,想要刺殺皇帝,卻被攔住,被打入冷宮,宋金剛愛慕長樂貴妃,怒發沖冠為紅顏,一怒之下,獨闖皇宮,帶走小皇子,血濺三千里,殺出重圍。這是典型三幕劇的前半部分,如果按民間話本,接下來就是小皇子年少長大,殺入皇宮,替母報仇的后半部分。很熱血,很狗血,很能激起讀者的共情之心,大結局也是爽快淋漓。 可是真相呢? 趙行翻開了卷宗。 卷宗很厚,足足有數十頁,卷宗是錦衣衛所寫,開宗明義,介紹了棲鳳閣案件始末,后面則是錦衣衛的調查走訪以及搜集到的各種證據等等。一個涉及到皇宮秘聞的機密,在塵封多年后,終于揭開了幕紗。 景元三年,三月十五,長樂貴妃誕子,四月十五,滿月,帝設宴棲鳳閣,進行賜名儀式,席間長樂貴妃向皇帝進酒,不小心灑落,為棲鳳閣中養的一只貓舔食,貓當場暴斃,皇帝躲過一劫,震怒,將長樂貴妃母子打入了冷宮。六扇門總捕頭宋金剛也在場,見狀據理力爭,被免去官職,抓入了詔獄之中。 這是起始。 皇帝認為,這一場刺殺,是有預謀的行動,命令錦衣衛薛應雄徹查此事,整個后宮亂作一團,最后查到了尚食監一個叫添喜的太監頭上,錦衣衛還未開始調查,添喜畏罪服毒自殺,整個案子成了懸案。 一個小太監,想要毒殺皇帝,這個結論皇帝自然不滿意,于是命令錦衣衛深挖,一定要找出幕后主使之人,查來查去,最后還是落在了長樂貴妃身上,因為當時宮中流傳一個傳言,皇帝想要殺小皇子以修長生,長樂貴妃為保兒子,意圖鴆殺皇帝,皇帝一怒之下,撤去了冷宮的供應,長樂貴妃生產后落了病根,在冷宮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又有嬰兒待哺,靠宮女的投食生存,三月之后,長樂貴妃病重而逝。 詔獄中的宋金剛,遭到了酷刑審訊,始終不肯開口,每日向皇帝上書,堅信長樂貴妃不會害皇帝,可是每次投書石沉大海,最終等來了長樂貴妃的死訊,宋金剛大怒,以牙咬斷牛筋,用魚刺解開腳鐐,屠殺詔獄看守,搶刀夜闖皇宮,奪走了小皇子,從而造成了京都流血之變。 這一夜,詔獄死三十余人,禁軍和大內侍衛死兩百余人,三千禁軍、五城兵馬司滿城追殺,卻被他從容溜走?;实壅J為,宋金剛之所以能闖皇宮,逃脫,禁軍和內廷中有人內應,于是皇宮中開始一場史無前例的肅清行動,而皇帝也因此事,搬離了皇宮,住到了西苑之中。 之后便是這些年來,錦衣衛暗中調查宋金剛下落的記錄,一直記錄到了景元十五年。 用了一炷香功夫,趙行才將卷宗粗略的看了一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被人以濃墨涂黑,而且還有幾頁,被人撕掉了。 他抬頭看范小刀,剛好也迎來他詢問的目光,“你以為如何?” 趙行分析道:“有三個疑點。第一,毒酒是誰指使的?那尚衣監的添喜,很明顯是背鍋之人,可是錦衣衛后續并沒有跟進;第二,卷宗記載,長樂貴妃在懷你之時,便染上了疾病,她出身名門,武功又高,怎么會染疾?你體內的寒毒,又是誰人所下?第三,長樂貴妃身死,反應最大的肯定是你一副宋金剛,是誰通風報信,告訴了宋金剛?” 卷宗之上,雖然算不上漏洞百出,但卻是殘缺不全,很多關鍵證據,理由,都經不起推斷。 這也正是范小刀心中生疑的理由,三年前,宋金剛入京,遭到京中高手伏擊,逃到秘道之中,將卷宗留下,自己則負傷逃出,回到黑風寨后,不久便“含恨而逝”,實則假死脫身,暗中調查此事。 他思索再三,沒有把那封信交給趙行。 圣典已結束,登聞司那邊傳來了消息,太平道觀在太子朱延的率領下已經查封,現交給了神機營,對一應眾人進行審訊,一時片刻,還不會有什么結果。范小刀問,“箭手的事,可有消息?” 趙行道:“箭手是從天壇外的觀禮臺突施冷箭,據說有個男孩看到箭手,手持一把怪異的鐵弓,偷襲之后,沒有拖泥帶水,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立即遁形,現在神機營的人正在滿城搜捕此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