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捕快那些年 第42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男團他此路不通[娛樂圈]、甜醋
眼見二人就要陷入一番苦斗之中。 大殿內,三人已經走遠,可是出口卻只有這一個,一旦對方返回,或者聽到動靜,那么他們的行蹤暴露,一切都會付諸流水。 范小刀不敢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一道道內力,從全身三百多竅xue,如涓涓細流,緩緩流動,聚在丹田之內時,體內真氣已是波濤滾滾,直接使出了他目前為止,最為強悍的招式。 六道輪回! 天下六道。 一劍變六劍,一劍斬一道。 沒有飛沙走石,沒有轟隆陣陣,只有一道閃電襲過。 六名石像人,被齊齊攔腰斬斷。 那六名石像人,下半身還保持著先前的姿勢,而上半身卻已經順勢飛了出去。 與此同時,趙行長刀劈出。 橫斷刀法! 攔腰橫一刀,從面門往下豎一刀。 刀刀斃命。 十二刀過后,剩余六名石像人,被分成了二十四段。 無數黑色的血液,從刀劍斷口處,汩汩流出,將地面上的石板,染成了漆黑色。 斷肢、內臟,流了一地。 這些沒有意識,只是潛意識守護宮門的石像人,全部死絕。 如果沒有猜錯,這些石像人,正是太平道觀抓來做人體試驗的成果。 兩人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推門而入。 范小刀和趙行不由毛骨悚立。 他們這才明白,剛才聽到朱典說“可藏三千兵,可抵百萬師”這句話的含義。 大殿之內,站著百余“人”。 與其說是人,倒不如說是魑魅魍魎。 有人身貓面的貓妖,有青面獠牙的狼人,還有人面蛇身之人,這些人都如木雕一般,陷入休眠之中,一動不動。 誰也沒有想到,夜王朱典,竟在太平道觀的后山之中,建立了一只由怪物組成的軍隊。 他們與貓妖交手過,知道這些怪物的厲害。 一個尚未成形,殘存一絲人性的貓妖,已將整個昌平縣擾得雞犬不寧。 一旦這百余頭怪物蘇醒,闖入京城之中,那等待百姓的,將是一場殺戮盛宴! 這些怪物,每個單獨拿出,都有宗師級的殺傷力,而且他們行為瘋狂,更沒有道德約束,他們的嗜血、他們的殺戮心,將成為整個天下的噩夢。而聽朱典的意思,今日,他準備用這些怪物軍團,來成就他的帝王之業! 一定要阻止他們! 兩人對視一眼,明白了對方的決心。 火燒? 這里是宮殿,四處是石塊,根本沒有生火的源頭。 炸藥? 這是最好的辦法,可是這里是太平道觀,如果去弄炸藥,時間上,也怕來不及。 趁著他們正在沉睡之中,刀劍齊出。 范小刀和趙行,走出山洞時,渾身沾滿了腥臭的黑血。 抬頭看天,離正午還有一個時辰。 如果可能,他們最好是去外面,調動兵馬,封鎖太平道觀,徹查后山。 可是現在卻已來不及了。 而且手中的登聞令,也只能調動五百兵馬而已。 這些遠遠不夠。 唯一之際,就是直接將此事稟明圣上,由他下旨。 圣典即將開始了。 一個時辰后,陛下將舉行祭祀大典,登長生塔,點長生燈。 可是,皇帝陛下身邊,卻還有一個最大的隱患。 那就是大明國師,太平道長。 整個圣典,他與皇帝貼身而行,負責皇帝的安危。 這位據說是出自定州城,在江湖上深藏不漏的絕世高手,本來應該是皇帝安危最后的屏障。 而如今卻成了皇帝身邊的最大威脅。 更要命的是,有能力處理這兩個問題的人,趙銓和薛應雄,卻都不在皇帝身邊。 趙銓這位平日里與皇帝寸步不離的司禮監太太監,破天荒沒有跟隨皇帝前去天壇。 錦衣衛指揮使、靖國公薛應雄,從圣典前一個多月,便稱病在家,再也沒有出現過。 如今之際,只有一條路。 那就是前往天壇,在皇帝舉行祭天大典之前,陳情利害。 兩人出了太平道觀,行了百余步,正看到馮千金和鄒平牽著馬,押送昨夜抓捕的那一批魔教教徒,前往兵部請功。兩人看到范、趙一身血跡,渾身腥臭無比,正準備出言嘲笑兩句,“范捕頭、趙捕頭,你們二人這是去哪里瀟灑去了?” 范小刀、趙行二人一言不發,來到兩人身前,一把奪過他們的戰馬,翻身而上,徑直向天壇方向疾馳而去。 馮千金還在后面叫喊,“我剛配的馬鞍!” 雖然圣駕已過,但尚未返回,通往天壇的路上,依舊有重兵把守。 眾官兵看到兩人兩騎在官道上奔馳,本想阻攔,可看到兩人渾身血污,急促打馬催行,又看到范小刀手中高高舉起的登聞令,也明白事態的嚴重性,紛紛讓行,不過半炷香功夫,兩人便來到天壇門口。 第441章 皇帝壽典 天壇。 大明皇帝進了天壇之后,便進入齋宮休息。 按照禮制,皇帝壽典和祭天,本不應該在同一日舉行,而且在祭祀典禮之前,提前入齋宮齋戒三日,以表虔誠??墒?,大明皇帝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而且二十多年未曾出宮,儀式流程都已簡化,所有程序都在一日內舉行完畢。 皇帝壽典,十分繁瑣。 連中途撒個尿,都要用上半天,更何況是要祭天。 天壇內,蘸臺搭起,四周是黃龍旗和大明日月旗,先前護衛的禁軍,進入天壇后,也都按計劃部署在四周,負責警戒和儀仗工作,而具體的安保防護,則交給了陸天碩的東廠。 太子朱延,一大早就趕到了這里。 昨夜皇宮里發生的事,沒有人提及,就如從未發生過一般,不過,朱延內心卻是無比的忐忑和惶恐?;实鄣膽B度,越是如此,他越是擔心秋后算賬,今日是特殊日子,不便發作,可以后的事,又有誰能知道? 徐亭入宮面圣,徐妙子退婚一事的消息,已經傳入太子府中。 朱延對此有所耳聞,不過,他是皇帝壽典的cao辦人,也沒有心思去過問此事。如今之際,只有把眼前的壽典做好了,給皇帝留個好印象,才是正道。 皇帝又一次沐浴、更衣。 雖然早上在宮內已經洗過一次,但是禮制就是如此,皇帝也不例外,這些讓皇帝不自在的條條框框,是太祖皇帝流傳下來的規矩,他雖然我行我素,但還沒有強大到去對抗禮制。 太子率領文武百官、王公勛貴早已等候在外。 等到吉時一到,皇帝從齋宮緩緩踱步而出,百官跪下,山呼萬歲,在一陣中和的韶樂聲中,開始壽典和祭天。 這是一套十分復雜而冗長的儀式。 化繁為簡,就是舉行了一場大型演出以及會議。 此次會議,規模盛大。 本次會議地在天壇舉行,由太子和宗人府主辦,禮部承辦,出席本次會議的有大明皇帝朱聰,大明國師太平道長,內閣中全體成員,六部九卿的主要負責人,京城各衙門中層以上干部,外國番邦使團的主要負責人,京城的百姓在天壇外旁聽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安保和后勤工作,由六扇門、東廠、禁軍、神機營等共同cao辦。 首先,大會進行第一項:點燔柴,迎帝神。 祭祀口,有一處高爐,里面堆滿了柴火,有太監點燃了燔柴,頓時濃煙四起,火苗漸漸大,又有十幾個人,抬著一頭牛犢,將之投入火爐之中焚燒。 大會進行第二項:由太子率文武百官,來給皇帝祝壽。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拜年的話,要說,還要變著花樣說,有的投其所好,寫贊美皇帝的青詞,這些祝壽的話,當然不會當著皇帝一一誦讀,皇帝也不會看,而是投入爐中焚燒——這玩意兒是給老天爺看的。 當然,光說不做也不行。還要刷禮物,文武百官刷禮物,番邦使團刷禮物,還有各省的總督巡撫,也會刷禮物,都是些稀罕玩意兒,什么白鹿白鶴、千年太歲、印`度神油、大宛名駒等等等等,除了大火箭,什么都刷。 這些禮物,當然不能焚燒,也不能擺上來。不然的話,整個天壇就成了潘家園,它們以一份清單的方式列明,再呈給皇帝陛下。最后皇帝會選出送禮最和心意的那一份,而送禮之人,也就名正言順的成了榜一大哥。 會議進行第三項:祭天帝表,簡單來說,就是寫給老天爺的一封信。 這一項就是皇帝的自我表彰大會,跟老天爺嘮嘮嗑,訴說一下自己當政二十多年來的豐功偉績,難得祭天一次,皇帝和老天爺,得好好掰扯掰扯,我做了什么,我得告訴你,我不說,你怎么知道,怎么獎勵我? 奏表以四六駢文寫成,大意是: 當政廿年,海晏河清。 萬邦來朝,天下承平。 開疆拓土,文治武功。 百姓安居,國運昌隆。 怎么樣?妥妥的千古一帝??! 老天爺,我幫你把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條,你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不給個長生不老,你好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