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捕快那些年 第41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男團他此路不通[娛樂圈]、甜醋
諸葛賢余道:“臣,惶恐?!?/br> 皇帝三步并作兩步,從龍椅上下來,來到諸葛賢余身前,拎起一本經卷,向諸葛賢余頭上砸了過去,諸葛賢余閃身躲避,皇帝怒道,“不許動!”諸葛賢余站住不動,那一卷經,輕輕砸在了諸葛賢余肩膀上。 諸葛賢余撲騰一聲,向后飛出三丈,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皇帝被諸葛賢余這一舉動,氣笑了,“別裝了,起來!” 諸葛賢余一個鯉魚打挺,沒起來,旋即雙手才撐地,緩緩站起身來,揉著肩膀,佯裝呲牙咧嘴,道,“陛下內力深厚,這一下,沒有個三年五載,內傷怕是好不了?!?/br> 皇帝笑道:“你小子,還是這副嘴欠!” 趙銓暗呼高明。 本來怒火上頭的皇帝,被諸葛賢余插科打諢這幾下,心情好了許多。生性多疑,喜怒無常,是這位皇帝的標簽,天底下能在皇帝面前如此輕松應對之人,非諸葛賢余莫屬,也正如此,當年他才能成為陛下的貼身護衛。 除了一身高明的武功外,情商也屬一流。 諸葛賢余武功有多高? 這么說吧,二十年前,如果不是諸葛賢余擋住了宋金剛的怒火一刀,如今龍椅那位,怕是已經易主了。 有救駕之功,卻又不居功自傲。 當陛下后來問他要什么賞賜時,他卻討了個六扇門總捕頭的職務。 這個從四品的官兒,一當就是二十年。 有幾次陛下甚至想把他調到其他部衙,都被他婉言拒絕。 拒絕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什么老婆生孩子,想要穩定一些。 老婆生二胎,想要穩定一些。 老丈人過世,不想太折騰。 算命的說,今年不宜升官。 到了最后,甚至把太上老君搬出來,說什么太上老君托夢,不要挪位子。 也不知道一個破六扇門總捕頭,還是刑部下面的二級衙門,有什么好惦記的。 當然,其中也有些不明所以的刑部部堂,看不慣諸葛賢余我行我素的做派,想要打壓他,甚至讓他撤職,最后結局,無一不是慘淡收場。所以刑部才有了那一句流水的部堂,鐵打的諸葛賢余這句話俏皮話。 既然給你官你不做,那干脆給你權力。 所以才有了在六扇門下屬暗設登聞司,給了他監督天下百官,一廠一衛的權力。 皇帝氣消得差不多了,才問道:“你來有什么事情?” 本來,諸葛賢余入宮,是想跟皇帝匯報徐亭之事,可是先前在門口看到了徐亭,而且看到了皇帝的怒火,于是干脆不提這一茬,道:“陛下,明日便是圣典,臣此次前來想跟陛下確定一下出行路線的事?!?/br> 三條路線,都重兵部署。 不過,重兵是次要,朝廷的高手,也要暗中相隨,提前知道路線,他才能更有效的安排人手。 皇帝擺了擺手,“不是說過了嗎?你來定就行了。朕信不過旁人,還信不過你嗎?” 這句話,聽聽就得了。 皇帝會利用人,會給人權力,給人名利,唯獨不會信任人。 “老許三日前已入宮,隨時聽候吩咐?!?/br> 皇帝心思不在這上面,擺了擺手,表示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諸葛賢余又道:“今夜,魔教在神龍廟舉行聚合,密謀造反之事,兵馬司和東廠的人已經將這一團伙連根拔起,其中魔教長老鬼王厲支山,也在其中,現在正被重兵包圍,相比也難以逃出生天?!?/br> 這時候,有個小太監匆匆趕來,在趙銓耳邊耳語一番。 趙銓擺了擺手,讓那小太監下去,又垂首道:“陛下,鬼王厲支山,已被小……范捕頭擊殺?!?/br> 皇帝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這個厲支山,這二十年來,多次入宮刺殺朕,想不到,竟死在了朕……小范手下,這個范捕頭,立了大功,應該重賞啊,諸葛賢余,他是你的人,你說賞賜什么比較好?” 這個棘手的問題! 諸葛賢余心說,你想賞就賞唄,又不是我的崽兒,還要問我的意見。 不過,你真敢問,我也敢提,于是道:“范捕頭入六扇門一年多,立下了不少功勞,可是俸祿卻還是一月五兩銀子,陛下仁慈,要不,給他漲漲俸祿,由一月五兩,變成一月十兩?” 短短一年,俸祿從一兩變成了十兩! 范小刀啊范小刀,你看我待你好不好? 第432章 曝光 就這? 諸葛賢余你的cao作能再高級一點不? 既然提出來,皇帝也沒有駁他的面子,他沉吟道,“殺個鬼王,就要俸祿翻番,這么下去,我大明國庫豈不被坐吃山空了?抓捕反賊,不是登聞司的分內工作嗎?不過,你既然開口了,朕也賣你個面子,每月五兩俸祿不變,另增加二兩的補貼?!?/br> 要是鬼王死而復生,得知自己的性命,只值每月二兩的話,不知會不會再氣死一回。 皇帝又補充了一句,“從我的私庫中撥一千兩,給登聞司,算是對他們這次行動的褒獎!” 諸葛賢余朗聲道:“臣謝主隆恩!” 這才對嘛,要讓馬兒跑得快,就讓馬兒吃得飽,光干活不給好處,誰還會替你賣命? 打鬧歸打鬧,皇帝的心情,也舒暢了許多。 是時候談正事兒了。 皇帝回到龍椅上,把桌上的那封信箋,遞給了諸葛賢余,道:“徐亭送來的,說是要退婚,這件事,你怎么看?” 徐亭?退婚? 諸葛賢余心中狐疑,放著大好的前程,皇親國戚、二品大員不做,難道要一條路抹黑走到底嗎?跟著魔教混,有什么好處?他眼睛落在書信上時,整個人心中咯噔一下,壞了,擔心的事,終于還是發生了。 他從懷中取出一副老花鏡,正要戴上,誰料手一抖,老花鏡掉在了地上,于是彎腰去撿,正巧不巧,一腳踩在眼鏡上,把眼鏡踩了個稀巴爛,他道,“陛下,微臣一到晚上,眼神不太好,這個……” 皇帝冷冷道:“要不要我念給你聽?” 諸葛賢余連擺手,“不必,不必!” 眼見躲不過去,諸葛賢余也不再裝傻充楞,端了一盞燈,假裝讀了起來。 諸葛賢余是心思縝密之人。 再看到書信的第一時間,他就知道了書信的內容。 這正是當初孫夢舞腹中藏得那封北周諜報,當初范小刀和趙行還取過來讓他看,他第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太子的筆跡,也猜到了其中的緣由,不過,卻裝作不知,任憑范小刀將這封書信給了李軼。 諸葛賢余雖然是皇帝的心腹,也是登聞司的主人,有刺探百官的權力。 可是,這封書信的內容,事關皇室丑聞,他有多遠,躲多遠。 這才是明智之舉。 以太平公主在京城中的名聲,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如果對方是太子的話,那事情就嚴重了。 諸葛賢余不是知情不報,而是不知道如何開口,難道跟皇帝說,陛下啊,有件事兒,也不知道當不當講,這事兒我只告訴你哈,我發現你meimei跟你兒子關系不尋常? 這不是找死嗎? 這種事,捂都捂不住,還要挑明了捅破了說? 所以,裝不知道,才是上上之策。 諸葛賢余讀了一遍,道:“詩是好詩,但是臣是一介武夫,對此道一竅不通?!?/br> 皇帝道:“這是朱延寫給太平的詩!” ??? 諸葛賢余一臉震驚,旋即又是一副不可思議和不解的神情,表示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的無以復加。 皇帝問,“太子和公主有……勾連,你們登聞司有沒有收到風聲?” 諸葛賢余惶恐道:“陛下,這一年多來,臣不在京城,對此事不甚了解?!?/br> 心中卻暗罵,天底下哪里有這樣當皇帝的? 老百姓尚且知道,家丑不外揚,這種丑聞,最好爛在宮里,你卻跟一個臣子商議,你真是不把我當外人兒???可是,皇帝的話已經貼到臉上了,再繞彎子,就是不識抬舉了。 皇帝又問,“你來說說,朕該怎么處理?” 怎么處理? 我咋知道? 低情商的人會說,微臣駑鈍,此乃皇家之事,身為外臣,不便多言。 可是諸葛賢余何等人,既然皇帝已經問他意見,那是心中已經做了決定,準備動手了,作為皇帝的心腹之一,他又如何不知道? 幸虧進門之前,趙銓提醒了一句陛下很生氣,簡直就是救命的良藥。 只是,陛下的問題,并沒有指向性。 到底是要棄公主,保太子,還是要兩個人都處理,并不好猜測。 不過這難不倒諸葛賢余,他道:“陛下南陵這幾年來進展有些緩慢,是不是該找個得力的人,去督促一下?” 皇帝登基之后,修建南陵便是皇帝的頭等大事。 哪怕皇帝修得是長生之道,也不會避諱此事,畢竟是購置物業,當然是越多越好。 房子嘛! 我可以不住,但是不能沒有。 這句話,適用于陰陽兩界。 如此一來,又把問題,拋給了皇帝。 皇帝想了想,“壽典過后,讓太平去督辦一下此事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