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捕快那些年 第18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男團他此路不通[娛樂圈]、甜醋
羅成? 就是下午那個質疑他的老捕快? 范小刀對此人有些印象,不過,既然是譚時飛排擠之人,可以一試。 …… 回到院子,已是晚上。 范火舞熬了八寶粥,給他倒了一碗,“以為你不回來吃哩?!?/br> 范小刀問,“家里東西全了?” 范火舞道,“下午,宋師爺來了一趟,送來了一些日用之物,明日我和小叮當再出去采購一番,今夜先將就一頓?!?/br> 范小刀沒有言語,悶頭喝粥。 范火舞似乎看出什么端倪,“大哥,心情不好?” 范小刀將今日之事與范火舞說了一遍,范火舞道,“依我看,這分明是那個譚捕頭給你下套呢?!?/br> 小叮當道,“譚捕頭?我看他挺好的呀?” 范火舞道,“人不可貌相。本來,這六扇門是歸他來管,你和你朋友一來,他從一把手變成三把手,肯定不會甘心,想方設法給你下絆子,你倒要小心些了?!?/br> 范小刀道,“沒想到,你看得竟比我通透?!?/br> 范火舞道,“我只是猜測而已?!?/br> 入夜后,范小刀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來到金陵頭一日,就發生了這么多事,有些看似巧合,有些則是被人利用,本來以為,來江南赴任查案,是一趟輕松的事,沒想到,這座金陵城,就好像是一張巨網,把剛來此處的范小刀籠在其中。 牢獄之災,江南春接風宴上的糖衣炮彈,還有蔣校尉被誤殺,讓范小刀對金陵產生了極不好的印象。 他拎起長劍,跟守衛打了聲招呼,出了衙門。 金陵城雖也有宵禁,但執行得并不嚴格。 朱雀大街上,人來人往。 許多茶樓酒肆,依舊在營業,秦淮河上,游船畫舫,燈紅酒綠,不時有衣衫暴露的女子上前拉客,夫子廟前,小商販林立,叫賣聲四起,好不熱鬧。 一邊商肆林立,熙熙攘攘,一邊勾欄瓦舍,鶯鶯燕燕。 幾個仗劍的年輕人,游俠兒裝扮,租了一個烏篷船,夜游秦淮河,站在河道中央,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絲毫不掩飾心中的豪情,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 可范小刀卻是愁眉苦展。 若只是游俠兒,來這座六朝帝都,千年古城,心境或許有些不同。如今身為公門中人,根本無暇關注眼前的秦淮夜色。 范小刀有些羨慕起他們來。 范小刀漫無目的在城內游逛,在朱雀街盡頭,一座荒廢的府邸,引起了他的注意。門上布滿了蛛絲,朱漆大門已年久失修,翻起了皴紋,正門之上的匾額,不知被誰人摘去。 范小刀覺得奇怪,在金陵城這種寸土寸金之地,怎么還有這等荒廢的古宅?他問路過的一個挑著面擔的老伯,“這是哪里?” 那老者聞言,看了一眼荒宅,“別問,問也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訴你?!?/br> “為何?” 老者道:“晦氣,鬧鬼呢!”說罷,頭也不回的離開。 鬧鬼? 這反而激起了范小刀好奇之心,把白日里的諸多煩惱拋之腦后,看到左右無人,翻墻而入。 這座府邸極大,占地數十畝,只是荒廢了許久,院內雜草叢生,到處都是蛛絲網,顯然很久沒有人來過。 應該是以前某些豪門大戶的府邸。 院的石階之上,長滿了黑苔,有些濕滑。夜色雖明,在這種氛圍下,依然透著一種恐懼的氛圍。 范小刀似乎被什么絆了一下,定睛一看,嚇了一跳,剛才沒有注意,竟是一架白骨,經過多年風吹雨打,早已不成形狀。 他四下觀望,不由寒毛倒立,這座院中,像這種白骨,竟隨處可見! 而那些黑色苔蘚,若沒有猜錯,應是血染石塊,經年累月,讓苔蘚也都變了顏色。當年,這里究竟發生了什么? 他自然不信怪力亂神之說,仗著藝高人膽大,將驚鴻劍擎在手中,緩緩向內走去。來到一處祠堂宗廟,大門緊閉,略一用力,祠堂的大門轟然倒下,碎為粉齏,可見,這里已許久沒來過人,連門都已風化了。 祠堂破舊不堪,似乎遇到過一場大火,墻壁斑駁,燒成了黑色,又經年風吹雨打,滿地都是斷瓦殘垣,正殿的墻壁早已坍塌。 然而,最引入注目的便是,院子兩側林立著的十六塊石碑。 范小刀仗膽來到石碑前,石碑似乎被無數人拓過,上面的字殘缺不全,這也是常有之事。 那些拓碑文之人,再拓之后,留下拓片,往往會將原碑文敲掉幾個殘缺,如此一來,自己的拓片便是獨版,能在市上賣個好價錢。 院內十六塊石碑,有十五塊上都刻有碑文,僅有一塊,空無一字。 借助月色,范小刀辨認石碑上的文字,不看不打緊,這一看,讓范小刀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十五座石碑上,記載的竟是十五套劍法! 一陣風吹過。 一塊牌匾掉落在地上。 范小刀走過去,低頭看去,只見匾額上寫著四個大字:“江南武庫!” 范小刀當即明白了,這座宅邸的主人。 正是當年叱咤一時的天下第一大家族,金陵李家。而這些石碑,正是有江南武庫之稱的李家劍林。 二百年前,金陵李家是天下第一武林世家,為了招徠人才,李家將家族中十五套劍法的劍譜,刻成石碑,令天下武者觀瞻,所以在江湖上有了江南武庫的稱號。 習劍之人,不至李家,不算出師。 最鼎盛之時,更有天下劍道出金陵之說。 后來,李家棄武從商,李家劍林也不再對外開放,再往后,天地真元稀薄,這些劍法雖然高明,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法修行,加之老一代武林高手死去,李家劍林的聲名,逐漸沒落下來。 在江南的一些書鋪,若是逛得頻繁,也偶能看到李家劍林的碑文,卻是當做書法藝術品去品鑒,而不再是江湖絕學。也有些收藏家,存了不少版本劍林拓文。 不過,二十年前,李家被抄家之后,人人避而遠之,巴不得與李家脫離干系,這些碑文,絕大多數都被付諸一炬。 驚鴻劍,似乎對此地生出感應,發出一聲龍吟。 范小刀低頭一看,不知何時,驚鴻劍的劍簧已被叩下,劍身彈出了半尺有余,范小刀拔出長劍,月色之下,劍身上微光泛起,紋理之中,似乎有真元流動。 這把劍,受贈于李知行。 當年李家的三少爺。 如今落到了自己手中,回到故居,竟能有所感應。 這時,遠處角落之中,傳來了一聲嘆息。 第220章 金陵城下活死人 聲音有些滄桑,又帶著一絲凄涼。 范小刀警覺道:“誰?” 一名老者從祠堂后走了出來,面容清癯,兩鬢之間,已見華發。老者四五十歲樣子,或許看上去更老一些,穿了一身書生儒衫,站在月影之下,盯著范小刀。 范小刀問,“閣下是?” 老者道,“我的名姓早已忘記,如今不過是金陵城下活死人?!?/br> 范小刀聽他如此說,心中暗想,應該是金陵李家的后人吧,當年李家家族十分龐大,總有一些漏網之魚,不過這些都是陳年舊案了。 范小刀拱手道,“在下范小刀,無意中闖入此地,打擾之處,還請見諒?!?/br> 老者道,“你手中長劍,可是驚鴻?” 范小刀點頭。 老者道:“看來,知行已經死了?!?/br> 果然是李家之人,范小刀心說,李知行不但死了,而且是死在自己手上,不過,這種話,他是決計不能說出來的。 那老者面色恬淡,但身上蘊含著一種奇怪的力量,一呼一吸之間,似乎與天地共振同鳴,就像是融入到這座天地之中。 老者并沒有過于追究此事。 范小刀問,“前輩是金陵李家之人?” 老者沒有回答,也沒有否定,來到院子中,望著劍林石碑,道,“這石碑之上,記載得是當年金陵李家最引以為傲的十五套劍法,只是劍法乃古法,已經無從修煉,只有好事之人,將之拓去,權當收藏了?!?/br> 范小刀看了半篇碑文,這些劍法重劍氣,不重劍招,講究心悟道,劍招自現,很顯然是一種上乘的劍法,但是如今天地真元稀薄,要想修行這些劍法,根本無從下手。 老者道:“當年,金陵李家名動天下,明日拜謁之人,多如牛毛,這座宅子的主人,也從不介意將劍招分享給外人,而且還提供食宿方便,當時天下武者云集金陵,實乃天下盛世?!?/br> 范小刀又問,“那為何沒落了?” 老者又嘆了口氣,“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李家被抄家滅門,名義上是有謀逆之心,但實則是因為無法交出皇帝想要之物?!?/br> “想要之物?” 老者道:“皇帝追求長生之道,而李家祖上是出過劍仙之人,皇帝認為,李家有長生之道法,命李家三月之內交出,可李家早已棄武從商兩百年,哪里能交得出來,但皇帝并不這樣以為?!彼行┳猿暗?,“若李家真有長生劍仙,又豈能讓朱家任意揉捏?” 范小刀道,“依我看,李家還是太不懂變通了,若換做是我,這石碑上的碑文抄幾份給他,就說這是長生劍道,若是修行不成,那就是資質受限、或心不夠誠,這就是神仙們管的事兒,跟你們無關了?!?/br> 老者聞言,苦笑一聲,“當時皇帝逼得急,家中也有人提過此事,可是家主認為,此乃欺君之罪,沒有答應?!?/br> “還是太實在了?!?/br> 老者搖頭,“也未必,當時家族之中,派系爭斗林立,若這件事泄露出去,那便是真正的欺君之罪。當時,家主以為,自己與皇帝關系還算不錯,只可惜,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皇帝的決心。唉,現在說這些,沒用了?!?/br> 一代家族,金粉世家,就如此沒落,范小刀心中也覺得有些唏噓。 他只是想出來散心,無意闖入此地,既然被這里的主人發現,略表歉意,便要準備告辭,那老者忽道,“慢著!” “前輩有何賜教?” 老者道,“你手持驚鴻劍,便是與我李家有緣,這石碑上的十五套劍法,別人不能修行,但你可以,不知你愿否入我門下?” 范小刀笑問,“有何好處?” 老者道,“兩月之前,中星沖撞紫薇,京城之中有異象,怕是天下將要大變,若不能及時應對,怕是要重蹈二百年前天道降臨的覆轍,我雖不知知行為何將驚鴻給你,但既然給你,必有深意。你今夜又來到李家舊宅,這是天意?!?/br> 范小刀恍然道,“你的意思是,我跟你學劍,然后拯救天下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