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5章
書迷正在閱讀:年代文爸媽重生后來救我啦[九零]、穿回現代給古人直播日常生活、穿成帶崽的毛絨絨后、年代辣媳有空間,帶著三寶去種田、穿成年代文漂亮女配、當妻子重生后、刺棠、豪門嫂嫂不當對照組、他們都說我的審美有毒、渣過的竹馬稱帝了
第3195章(1/2) 2530字 1個月前 除了被鐐銬鎖在囚車上那些垂頭喪氣的西班牙戰俘,這支從大洋彼岸遠道而來的部隊里還有另一個讓鄭阿貴在意的人物。 站在其方陣前方的指揮官看起來非常年輕,樣貌甚至給人一種稚氣未脫的感覺。通常這種年紀在軍中往往還只是剛入伍的新兵,但這名軍官的肩章卻表明他的軍銜是少校。 如此年輕的少校,在軍中可并不多見,鄭阿貴不禁好奇地向馮興邦打聽這人的身份。 馮興邦其實也沒見過此人,只能大致揣測對方身份:“我看他樣貌,跟王湯姆王大人依稀有些相似,應該是王家的二公子王安邦……待會兒我過去打個招呼就知道了?!?/br> 馮興邦其實也沒見過幾次王湯姆,不過他早年在三亞念書的時候,倒是跟王家老大王安國認識。這年輕少校的相貌,看著跟王安國有七八分相像,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推測。 鄭阿貴哦了一聲,心道此人原來是將門之后,出身不凡,難怪這么年輕就能當上少校。 他隨即想到,這不就是跟馮興邦的情況如出一轍嗎? 馮興邦年紀輕輕就在陸四師師部當上了少校參謀,這多少也是受益于他的出身背景,畢竟他老子馮安楠是海漢在安南國駐軍的最高指揮官,身份地位比王湯姆也差不了太多。 而且這兩人的名字一個“興邦”,一個“安邦”,都是十分大氣,一聽就是出自名門世家。鄭阿貴尋思等之后去到三亞,得想法子去找個算命先生,給自己也改一個像樣的大名。 王安邦卻不知道自己此時正成為他人關注的對象,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即將開始的閱兵式上,這也是他此次回國的主要任務之一。 原本這次回國的差事應該是由他大哥王安國來完成,畢竟來回穿越太平洋的航程太過遙遠,對年輕的王安邦來說有些過于艱險。 但王安邦一心想要執行一次回國的任務,多次主動爭取之后,才好不容易讓王湯姆松了口。 王安邦在朝鮮出生,年少時就跟著父親東奔西走,在海漢國內的時候不多。前幾年去了北美之后,更是一次都沒回來過。所以他在國內也沒什么熟人,到杭州之后幾乎都是跟自己的人馬待在駐地,很少出席宴請之類的社交活動。 前兩天執委會抵達杭州后的接風宴,王安邦去是去了,但宴會上各路大人物實在太多,也沒什么人注意到他。 這次由王安邦帶回國參加閱兵的部隊,大部分是由王湯姆從國內帶去北美的老兵精銳組成,另外還特地抽調了幾十名土著士兵,以此來彰顯北美大區的土著歸化成果。 王安邦本以為這算得上是一個特別之處,但在杭州見到其他地區的受閱部隊之后,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征召土著士兵這樣的做法,本就是海漢軍的傳統之一。早年間海漢地盤還限于海南島一地的時期,軍中便有不少黎苗族裔的士兵。 等到海漢將地盤擴展至南海各地之后,海外駐軍為了補充兵員,招收土著青壯入伍更是成了司空見慣的做法,并非北美大區所獨有。 來自海南的陸一師下屬黎苗山地連,全部由黎苗族裔的士兵組成。這兩族原本是世仇,但最近二十多年在海漢的統治下,關系已經大為調和,在軍中也能混合列編了。 來自呂宋的部隊中,除了漢人之外,還有米沙鄢、他加祿、尹洛克等多個土著族裔的士兵。 來自北方大區的騎兵連,有一半的人馬是當地的滿、蒙等北方族裔。 日本左世保灣基地派來的受閱部隊中,甚至有一個“倭人排”,據說其成員中還有日本九州地區各個藩國派到左世?;亓魧W的貴族子弟。 第3195章(2/2) 2530字 1個月前 最夸張的是來自星島的陸九師,其前身是羅杰創建的南海獨立團,由于當地漢人比例較低,所招募的兵員更是五花八門,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其中不乏有金發碧眼的歐洲人和一身黝黑看不清五官的非洲人。 相較之下,王安邦這支吸納了北美土著的部隊的確就算不上特別了,起碼他手下這些士兵的樣貌跟漢人的差異還不算很大。 隊列前方傳來了急促的哨聲,這是閱兵式即將開始的信號。王安邦連忙收斂心神,命令手下軍官整隊準備出發。 一里之外的勝利廣場觀禮臺上,石迪文聽完副官的匯報后,又抬腕看了看手表,對旁邊的陶東來道:“老陶,觀禮嘉賓都已經到場,受閱部隊也準備就緒,我看時間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陶東來點點頭道:“那就開始吧!” 石迪文做個手勢,廣場一側一百多人組成的鼓樂班子立刻開始演奏起來。急促低沉的鼓點,象征著今天的閱兵式拉開了帷幕。 這也點燃了廣場周圍數萬民眾的熱情,傳出一片歡呼聲。來得早的民眾已經在這里等了兩三個小時,早就急不可待了。 在一段前奏結束之后,鼓點節奏變得稍微緩慢了一些,與正常行走的步伐節奏相符。 廣場之外集結成一個個方陣隊列的受閱部隊,開始踏著鼓點節奏緩緩行進。 行進在隊列最前面的,是圍觀民眾從未見過的三臺模樣古怪的機械裝置??粗袷且惠v四輪車,但前面又沒見牲畜牽引,就能自行在路上前進。 這三輛車上,分別插著紅藍雙色旗、陸軍軍旗,以及海軍軍旗,引領著后方的軍隊方陣。 莫說圍觀的本地民眾,就連觀禮臺上的大部分嘉賓,都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怪車,頓時議論紛紛。 當然這其中還是有一些見多識廣的人,此時就正好可以賣弄一下了。 蘇克易道:“各位,此車乃是海漢特有,無需人力畜力便可自動前行,別看它慢騰騰的,極速卻可比駿馬疾馳。不過此車往常只在三亞使用,想必是為了此次的閱兵活動,特地用船千里迢迢運到杭州來的?!?/br> 有本地士紳詢問道:“這位大人,請問此車車名是什么?” 蘇克易道:“海漢稱其為汽車?!?/br> 問話之人顯然不明其意,追問道:“這氣字又是何解?” 蘇克易解釋道:“是因為這車要使用一種名為汽油的燃料,方可獲得前進的動力,故而被命名為汽車?!?/br> “汽油?燃料?那與我們尋常使用的燈油、菜油,又有什么差別?” “請問大人,這汽油是如何煉制?” “灌上油就能走?這怕不是什么神跡吧!” 蘇克易眼見再聊下去自己這點學識就要露底了,趕緊轉移話題:“快看快看,部隊方陣走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