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85節
而有這資料庫繁多內容,又何懼不知前路在何方。 【一直到岑參20歲的時候,他去到了長安,想被舉薦做官,結果失敗了,然后就又去北方出游,但是也沒啥收獲,于是乎,岑參選擇了——出塞,而且還是兩次出塞?!?/br> 看吧,人生總要多嘗試,沒準哪條路就適合你了。 聽著這些詩人的經歷,到也讓歷朝歷代下眾人有不少啟發。 【第一次出塞,岑參到了新疆,跟了當時的名將高仙芝,不過岑參覺得好像也沒什么前途可言,于是就開始思鄉了?!?/br> 【對,岑參的這一思鄉,就寫下了又一篇中學生必背古詩詞——《逢入京使》?!?/br>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br> 【之后待了不到兩年,岑參就回到了長安,遇到了很多合得來的朋友,如李白,高適,還有杜甫?!?/br> 秦王宮。 又聽到熟悉的名字,嬴政不由得挑眉,怎么感覺這些詩人都繞不開一個圈子一樣? 【在長安過了許久的太平日子,岑參又覺得沒意思,于是他又開 始懷念邊塞生活,比如岑參寫的《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車》,其中最后一句“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就表達了想要去邊塞建功立業的心情?!?/br> 【然后岑參又第二次跑去了邊塞,這次他去的是西北,跟的是另一個名將封常清,對方也是他的朋友?!?/br> 【所以說,跟著朋友混,岑參的日子過得很不錯,于是這期間,足夠他有心情腦洞大開,寫下了一篇又一篇雄奇瑰麗的詩作,比如我們高中課本學過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br>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br> 【中學生必背古詩詞,不僅將邊塞風光描寫得雄奇壯麗,還寫出了軍中生活的艱苦惡劣,以及最終戰斗的勝利?!?/br> 【而且這首詩雖然是敘述征戰,卻又以敘述寒冷為主,由此暗示了對冒雪征戰的贊嘆之意,同時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涌,真實并且動人,加上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足可謂是別具一格?!?/br>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又召集了尉遲恭等人談事,又聽一首邊塞詩派,不由得嘆息一聲:"對于邊關將士的艱苦描寫,倒真是鞭辟入里,而且這些描寫邊關之景的詩作,還有反映邊關將士作戰生活的內容……" 說到這里的時候,李世民不禁頓了又頓。當那些邊關境況,化作詩篇,被如此描寫出來后,真是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慨。 所以李世民才將尉遲恭等人召集過來——這資料庫中有軍事方面的相關內容,在注重發展國內諸多事項的同時,邊境邊關那邊的發展和革新等,必然也不能落下滯后,也因此,李世民才要囑咐尉遲恭等人好好研究一番。 "朕希望以后的邊塞詩派,也能涌現出許多安定,甚至是想要去贊嘆贊揚的詩篇來。" “是!陛下!臣等自當竭力而為!” 【如果說《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這首詩,將邊塞風光描寫得很雄奇壯麗,那還有一首詩,就更是想象 力奇特,這首詩大家肯定也更加熟悉,就是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br>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br> 【也是中學生必背古詩詞之一,描寫了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也抒寫了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還表現出了離愁和鄉思之意,可整首詩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br> 【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以及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而且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是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br> 【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句,也更是成為了描寫雪景,并被千古傳誦的名句?!?/br> 漢朝未央宮。 劉徹細細品味著這首詩,尤其是那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由得連連點頭贊嘆。 這詩當真對他的喜好! 真是可惜無緣得見這位詩人,不過……若是也能開啟留言板權限,也許可以通過此交流一二?劉徹不禁搓了搓手,他可真是更迫不及待想要開啟了。 【寫詩寫的好,但也要想辦法當官,只是就在岑參打算回長安做官的時候,這一年,安史之亂爆發了?!?/br> 【與高適相反的是,安史之亂帶給岑參的,是一貶再貶——在經由好友杜甫的推薦后,岑參到皇帝身邊當了個提意見的小官,結果還當真是性子直得去提了意見,于是就這樣被踢出了長安?!?/br> 【先是被貶到了河南,然后又被貶到了四川,就這樣一貶再貶,弄得抑郁,最后岑參便客死異鄉,死在了四川成都?!?/br> 現在還在邊塞的岑參:"……" 雖說安史之亂不會再發生,但他還是專心寫詩吧……官場難混,可能不太適合他。 岑參摸了摸鼻子,專注寫詩,也許以后他這里開啟留言板功能權限,沒準兒還能認識下其他朝代的知己友人。>【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就先講到這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看這盛唐的圈子里還有誰?】【不得不說,此時發展出來的,還有另外一大門派——即山水田園派?!俊径际且粋€圈子的,山水田園派有何不同?】 【還記得我們先前提到過的陶淵明嗎,田園詩鼻祖,因為對官場失望,于是隱居田園,所以這山水田園派,簡單來說,就是不想當官,當不上官,當了官又失望辭職的,然后隱居于山水田園之間,寫出來的詩,就是山水田園詩了?!?/br> 其他都好說,這當不上官……多少是有些扎心了啊。 【然后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先前才剛說過,李白還寫詩贊美過他——】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薄?/br> 【意思就是說此人品格如山,形象如花,仰望他會刺痛你的眼睛,所以快來膜拜他?!?/br> 【李白,對朋友是多么能說會道一人?!俊袄钐?,天幕可又在夸你呢,哈哈!” 身旁的友人嗓門太大,李白都來不及捂住嘴。然后見周圍不斷有驚奇詫異的目光匯聚過來,只得拉著人快步離開。 “我現在可還未作過這樣的詩作出來?!?/br> 李白一邊說著,一邊又有些好奇,這句詩……他究竟是為誰所作?又是先前天幕說過的哪位?不過未來的他竟能結識如此多的出眾卓越之人,真是想想都不由得叫人欣喜躍然?!颈焕畎兹绱速潎@的詩人,當然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孟浩然?!?/br> 【孟浩然的人生經歷可以說是很簡單,大概除了隱居就是在求官,除了求官就是在游歷,基本就是這三種人生狀態?!?/br> 【那我們先講隱居,說起孟浩然的名字,是根據圣人孟子起的,"浩然"二字就是取自孟子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句話,因為孟浩然的父親認為自己是孟子的后代,這并不稀奇,像劉備也是如此,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br> 【而給自己兒子起這樣的名字,也表達了其父親希望孟浩然能夠出人頭地,所以孟浩然也是爭氣,17歲的時候就在當地考試中站嶄露了頭角,不過這之后,總要跟個“但是”.……】 【所以這但是之后,孟浩然去離家不遠的鹿門山逛了一圈后,看到那里的景色,突然就悟了?!?/br> 【于是孟浩然在回家之后,寫下了很多詩篇,其中“龐德公”這個名字出現次數尤其多,因為龐德公就是東漢時期的隱士,當時他拒絕了所有出山請求,在鹿門山隱居而終,稱得上是孟浩然很推崇的人?!?/br> 【所以孟浩然也做了一個決定——他也隱居在了鹿門山,還由此寫下了不少名篇詩作,同時也是由此,形成了孟浩然特有的詩作風格,即清新自然,而這寫下的詩篇中,有一首我們非常耳熟能詳的,也是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br> 【是不是第一句第一個字出來之后,后面幾句就完全能夠接下去了吧?!?這首詩作好通俗易懂,內容也簡單,竟也是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雖然簡單,但是渾然天成啊,而且短短四句都有不同的意思,又平易淺近,言淺意濃,當真是佳作一篇。" “倒也是,確有細細品味之處,否則也不會如此流傳于后世?!?/br> 【除了隱居,就是出門游歷,比如江浙滬那一代,孟浩然就去過好多次,也由此寫下了另一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br> 【大意是在異鄉又想家,一想家就難過,看什么也都好難過?!?/br> 【不過孟浩然也是性格豪爽之人,出門游歷就能認識好多人,人緣特別好,這些好友中,就有我們之前提過的李白,王維和王昌齡,所以說,也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才之人必然也是吸引有才之人,都是惺惺相惜?!?/br> 【然后我們再說孟浩然的求官之路——】 【先前也提到過,孟浩然寫給張九齡的那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也說過這求官之路,對大多數人而言,其中一條就是被舉薦,另外一條就是考科舉,孟浩然這兩條路都走過,但大家也都知道 了,這第一條路,孟浩然自然是沒走通?!?/br> 【而這第二條路,考科舉,孟浩然也沒考上,都是以失敗告終?!?/br> 【可其實,孟浩然不是不能實現當官的夢想,甚至有好幾次,他離當官的機會都只有一步之遙……】 第106章 李白 除秦朝外,其他歷朝歷代眾人,幾乎大多數都在一邊聽著天幕,一邊查看那新出的留言板功能展示。 大到相關模塊之下,小到具體作者之下,竟是都出現了留言板功能。甚至逐漸的,已經有相關問題附著其上。 他們能看到問題,卻看不到問題之下回答的內容。 提問的人會顯示姓名和相關朝代標注,而回答的人,雖然看不到回答問題的答案,但卻能發現不是隨便回答就能獲得功德值的,天幕會將答案評估和評選出來,標注最優解,然后給予能拿到功德值的權限。 這評選出來的答案最優解,也是相當于另一種方面的肯定和證明了。 可見這回答問題,并且若是能被評選為答案的最優解,也是另一種突出展現自己才華和能力的方式之一。 于是這樣一來,歷朝歷代下,瞬間就有人意識到——這留言板功能,之于他們而言,也著實是一種宣揚自身的手段啊!尤其現在擁有功能權限的只有秦朝,問問題的人還太少,那豈不是就更加突出了回答問題的人? 否則以后留言一多,回答問題的人也更多起來,那么想要冒頭的話,恐怕就也更不容易了。 所以現在無疑是個機會!而重點就看他們能不能盡早開通這留言板的權限功能了。 于是這樣一種無形的,卻又能明顯感受到的,更加迫切的“催促”之意,再次使得許多朝代之下的氛圍,竟是變得更加躁動和迫切了起來——就像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推著他們不得不往前走。 “立足于世,誰不想揚名立萬,所以這留言板功能權限,必然要盡早開啟才行!” “說的是,諸位,就算不是為了揚名立萬,能在其上留下我們自己的名字,這也完全是足夠難得和少有的機會,我們不應放任過去才是,所以現下已經不是觀望和等待之時,也真該更落實到行動上去了。" "是了,像這種擺在眼前的機會又怎可錯過去!“”咦?周兄,你突然笑什么?" "哈哈,我笑是因為,我們現在說的不能錯過此等機會,豈不是正和天幕說的那位孟浩然對上了?" “哦對,這位孟詩人有好幾次離當官都只有一步之遙——”眾人一聽,果然也是如此,都不由得搖頭失笑起來。不過距離這當官的機 會,有好幾次都只差一步之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機會,據說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維在一處的時候,唐玄宗突然到訪,這時候,按理說應該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吧,可是孟浩然一激動,竟是直接鉆到了床底下去了……不過他最終也沒躲過去,還是被拽了出來?!?/br> 【而后唐玄宗就讓他作詩一首,這又是好事吧,但結果,孟浩然張口就來的詩是——】【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br> 歷朝歷代下眾人:".……" 這首詩的意思…… 【這首詩大致意思就是說,孟浩然以后不想給朝廷上書了,他要回家隱居,反正自己也沒什么本事,所以皇帝不想要他,加上又年邁多病,朋友也都疏遠了他,所以.……】 【所以當著唐玄宗的面說這種話,想也知道是“文不對題”,馬屁拍到了馬蹄上,自然錯失了這一次機會?!?/br> 【那第二次機會,就是說唐朝那時候不是還有舉薦做官嗎,然后有一個叫韓朝宗的舉薦人,對李白都不假辭色,倒是對孟浩然很是欣賞,所以和孟浩然約好,要帶他去拜訪一些人,拉拉人脈關系?!?/br> 【結果到了約定那天,孟浩然自己和朋友喝酒談詩,一不小心喝大了,然后放了韓朝宗的鴿子……】 "咳咳!這位孟詩人,可真是叫人不知道如何說了。"歷朝歷代下,不少人聽到這里,已然是無奈搖了搖頭?!究上攵?,最終韓朝宗憤怒離去,孟浩然再次錯失了一次機會?!?/br> 【于是求官一直不順利的孟浩然,終于心灰意冷,打算再次出去游歷,這時候就有了李白那首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就是在孟浩然如此境況下,為孟浩然送行時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