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77節
【于是當手腳都不閑著的時候,當然就要靠嘴來出力了?!?/br> 【所以當時的人們在干活的時候,為了給自己打氣,為了能夠活躍氣氛,或是為了提高勞作效率等等,便想了個辦法,那就是在干活的時候唱歌,不過那時候的曲調也很簡單,就是像喊號子一樣,是一種簡單而有節奏的呼叫曲調?!?/br> 【不過即使如此,這樣也很能解悶,同時又能豐富勞作時的無聊時光?!?/br> 【于是這種辦法就逐漸流傳了下來,而且從簡單的節奏曲調,內容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豐富起來?!?/br> 【那從這里開始,我們其實就能看出,哪怕是最簡單的節奏曲調,對于豐富當時人們的生活,以及娛樂人們的精神世界,也是很能起到一定作用的,而且像喊號子這種,更是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一種壯哉氣勢和活躍氣氛的傳統文化?!?/br> 漢朝未央宮。 劉徹摸了摸下巴,簡單有節奏的曲調都能打氣和活躍氣氛,提高勞作和干活效率? r> 【這種簡單而有節奏的曲調,到了后來,就逐漸發展成了各地的民歌,而這就是最早期的“詩”?!?/br> 【所謂詩歌詩歌,詩和歌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br> 【“歌”的內容一般都是家長里短,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等,這些對于當朝統治者了解各地風俗以及各地的人們等,都很有參考價值,于是到了西周時期,就有專門的采詩官,專門來收集各地民歌,再重新譜曲,好獻于周天子聽?!?/br> 【這也是了解和體察當時民情的一種方式?!?/br> 【而除了重新譜曲這些民間詩歌之外,一些貴族文人等,還會原創一些詩歌出來,而且是一些“主旋律”的詩歌,用來歌頌一下當時的王室,崇拜一下神靈,以及有關于一些其他什么內容等等?!?/br> 【之后不管是這些重新譜曲的民間詩歌,還是一些貴族文人原創是詩歌等,都被孔子重新整理,并且編著成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在當時就叫做《詩》,一直到漢朝才有了一個正統的名字,也就是我們很是熟知的《詩經》?!?/br> 秦王宮。 嬴政倒是也點頭認同。 這些詩歌的內容,的確是很能反應當時的一些情況和事情。所以聽天幕提起所謂的《詩經》,看來這由孔子整理出來的著作很是重要了? 【《詩經》可以說就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總共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并且很是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br>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手法上分為《賦》《比》《興》?!俊尽讹L》是周代各地的歌謠,又稱國風,也就是各地民歌的匯總?!?/br> 【《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大部分是貴族音樂,比如開宴會時用的曲子?!?/br> 【《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在一些特別重大的正式場合時,一般都用來演奏這些樂歌,以及還有祭祀的時候,也是用這些樂歌曲子?!?/br> 【總體而言,《詩經》內容之豐富,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等,甚至是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堪稱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br> 【所以《 詩經》流傳下來,對于我們研究周朝社會時期的歷史文化,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及影響?!?/br> 【這也是傳統文化發展傳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幕怯檬裁从涊d和流傳下來的,其中就是由文字傳承。而文字的表現又是有這些文化韻味在其中。所以文學怎么可能不重要,方方面面都很重要,而且還有很多可值得研究的地方。 【《詩經》可以說是先秦時期最有代表性的詩歌著作,很多文人們寫詩,基本上都要參照《詩經》中的格式,每句話共四個字,讀起來要朗朗上口,但事情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有人就認為可以去變一變?!?/br> 【這個人就是屈原,一生可以說是大寫的悲劇,于是按照家鄉楚地民歌的風格,將那些憋屈的想說的話,寄情于自己寫的詩當中,而且很是區別于《詩經》中的詩歌,是另一種類型和行為格式的詩?!?/br> 【這就是與《詩經》相對并立的,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 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br> 【相傳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而且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后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br> 【另外《楚辭》對于我國整個文化系統,也是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br> 【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后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sao體”,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是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其身影,甚至在國際漢學界,楚辭也一直都是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br> 【加上《詩經》,和《楚辭》一起,就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兩大源頭,其中《詩經》的特點是現實主義,而《楚辭》的特點就是浪漫主義,都是先秦詩歌界的代表之作,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文壇,對后世的文學發展也是有著很深遠的影響?!?/br> 歷朝歷代下,聽著天幕說起《詩經》和《楚辭》,很多文人墨客都不由得點頭再點頭。這些他們可有的聊了,而且沒想到這兩部著作,在后世竟是也如此出名。也不知道他們的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現其中?若是能被天幕提及,哪怕只是摘錄到其中某個整理的作品之中,也是一份殊榮啊。 再想起之前那幾位被天幕提起的詩人詞人等,又不由得心生艷羨之情,能被提及,也是充分說明其人及其作品流傳到了后世之中,甚至名 聲名氣還都不小,對于文人來說,豈不就是畢生追求的成就以及殊榮了? 還有那“國際漢學界”的稱呼。能自成一界,若是也有他們的貢獻和能夠參與到其中,想想都不由得叫人激動和驕傲萬分。 【《詩經》和《楚辭》的名字,都是在漢代時確立下來的,當時漢朝可以說是對這兩大經典很是重視?!?/br> 【因為漢朝對于《詩經》和《楚辭》,不僅是確立名字和保存經典那么簡單,還對這兩部經典都有著各自的傳承和延續——比如對于《詩經》,在漢武帝時期竟還正式成立了樂府?!?/br> 【所謂的樂府就是古代音樂機關,除了自己寫歌之外,也還會派采詩官去各地民間收集詩歌,然后再進行加工和創作,而這些經過整理改編和自主創作的音樂詩歌,都會用來進行演唱以及演奏等?!?/br> 【然后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后來經由樂府保存下來,在漢代就叫做“歌詩”,到魏晉時期開始稱為“樂府”或是“漢樂府”,而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也就稱為“樂府詩”?!?/br> 【再說對《楚辭》的延續,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可是算楚地人,深受楚地文化的影響,他的《大風歌》就是楚歌的代表作之一,所以漢朝文人對于楚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很是潮流?!?/br> 【然后這類文章經過不斷演變發展,就成為了漢朝另一種主流文體,即“賦”,也可以稱作"漢賦”?!?/br> 【漢樂府詩和漢賦,可都是漢朝主流文學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繚h朝未央宮。 劉徹很有一種奇異感,比如成立的樂府,對于漢樂府詩的出現,以及作為傳承文化中的一部分,竟是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及影響,可見有時候一項決策決定,當真會對后世造成很是持久的發展和體現等。 這越是了解后世,越是對現在的所行之事將會如何,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以及體會啊。 想到此,劉徹又不禁去看向眼前小屏幕中的資料庫,對于這其中的種種限制和權限等,也是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也難怪天幕會給出種種限制條件和權限說明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能更規范他們去主動規避一些什么,和主動去做一些什么,也才能擺正方向,朝著大致更正確的方向去發展以及傳承。 對于此,倒不得不說一聲真的用心良苦。 【對于漢樂府詩和漢賦,我們應當知道的是,詩作為一種文學載體,一直流傳了下去,也一直都是人們用來表達情感和意志的首選之作,但是漢賦卻沒有流傳下去,這是為什么呢?】 是啊,為什么? 歷朝歷代下,有不少人都不禁面露恍然之色,倒確實是如此,漢賦他們知道,但是現在卻不興了。 【直白點說,雖然兩種文體都有“市場”,但是詩短小精悍,而且其內容多樣,可漢賦到后期卻逐漸跑偏?!?/br> 【不止是越來越喜歡堆砌華麗辭藻,還很好用許多生僻字來炫博耀奇?!?/br> 【最開始還是格式上的辭藻華麗,結果到了后來,就也逐漸變成了內容上的華而不實,主要用以歌功頌德,寫給當時的君王聽,這一對比詩的受眾,可不就是逐漸失去了民心?!?/br> 【如果說詩的受眾更多是百姓,那賦的受眾就是君王,再多加個貴族。 于是在文化傳承中,漢賦的發展當然就逐漸沒落下來,畢竟“群眾基礎”才是在文化傳承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若無普天之下的百姓,這浩瀚如煙海的文化,又怎么能借此傳承下來?】 【所以說,忽略了對群眾的影響以及作用,多是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就不要怪這天下把其拋棄了?!?/br> 【畢竟雖然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這普天之下最多的,必然還是眾多百姓?!烤故且驗槿绱嗽騿帷?/br> 聽到此,不少人都免不得心中復雜。卻又不得不說這完全無法反駁。而這也是天幕一直強調的——哪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普天之下莫非百姓啊。 一種文化若是沒有百姓的發展以及傳承,又如何能源遠流長,而一個國家若是沒有百姓的依托,又能算什么國家.…… 哎,這道理,如今他們怎么可能還不懂。 【說完漢朝的古詩歌等文化發展,讓我們再繼續往下說?!俊局缶褪俏簳x南北朝時期——】 【因為這一時期的歷史當真是“非常豐富”,于是在古詩詞文化上,也由此演變出了兩個極端?!?/br> 嗯?什么兩個極端?劉徹嘖了一聲,還有大漢之后,這歷史究竟又有多“豐富”? 第100章 必背 先前也不是沒聽天幕提起過這段歷史—— 北方漢人幾乎亡族滅種,衣冠南渡……單是簡短的幾句話,都能意識到那時究竟有多亂。那幾次提起的內容,不得不說,都很是讓人心情沉重。只是究竟是怎么個朝代變更,劉徹倒還是不怎么清楚?!緰|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戰亂不休?!?/br>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位于漢朝之后,晉朝之前出現的一段歷史時期?!俊具@一個時期,先后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最主要的政權。 簡而言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各地平叛官員借機起勢,于是軍閥四起,天下逐漸大亂?!俊酒渲熊婇y勢力最終發展壯大起來的,就是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政權?!寇婇y四起,天下大亂.…… 劉徹光是聽著,都是心驚一片。 【曹cao先后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軍閥,基本上統一了北方?!俊?08年發生的赤壁之戰,曹cao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br>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標志著漢朝時代的正式結束?!?/br> 【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br> 【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俊救龂?,就是西晉的司馬家篡權統一天下?!?/br> 司馬家…… 還有那劉備的蜀漢,是漢朝政權的延續嗎?劉徹不禁嘖了一聲。 但是誰又能想到,最終再次統一這天下的,竟不是三國政權的任何一方,倒也是諷刺。 【曹魏后期的實權逐漸被司馬懿所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則蜀漢滅亡?!?/br> 【266年2月8日,魏國權臣司馬炎迫使魏元帝禪讓帝位,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俊具@標志著三國時代正式結束,晉朝時代正式開始?!?/br> 【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孫皓投降,東吳滅亡,統—全國?!俊局链?,三家歸晉,天下一統?!?/br> 天幕說的倒是簡單概括,可是這簡短幾句話中總結和透露出來的信息,卻是叫人五味雜陳。 不止是漢朝這邊,這一番話下來,尤其對各個“當事人”而言,更是難以言喻的復雜和驚異,還有其他各種翻涌的思 緒想法和情緒滋味……畢竟總聽著“魏晉南北朝”,可究竟是如何更迭,也是現在才總算了解。 不過等等—— 魏、晉、可是還沒說到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晉朝結束三國時代,更確切的說,應當是西晉結束了三國時代?!俊径笪鲿x統一天下才五十一年的時間,這天下又是開始崩盤了?!?/br>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晉朝皇族出身世族,其家族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龐大的□□,政風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為西晉亡國和五胡十六國埋下伏筆?!?/br> 【加上晉武帝司馬炎非要傳位給自己的傻子兒子司馬衷,西晉的滅亡實際從司馬炎選擇司馬衷做皇帝開始就注定了!】 【這之后的八王之亂,使得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最終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史稱“衣冠南渡”,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怎一個混亂能說得?!?/br> 【西晉變東晉,再加上五胡十六國,當然,實則政權的數目其實遠逾十六個,在這之后的南朝承自東晉,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四朝,均以建康為都,北朝則承自十六國,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br> 【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后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則取代西魏,最終北周滅北齊?!?/br> 【三國鼎立,西晉統一,東晉五胡十六國,再到南北朝,籠統來說,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是這四個階段的合稱?!?/br> 【一共389年,這是我國封建歷史上最復雜,最亂套,也是最混亂,老百姓生活最慘烈的389年?!?/br> "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劉徹閉了閉眼睛,總算是知道漢朝覆滅之后,究竟是什么樣的天下。 那果真是亂世,也果真是混亂。 難怪天幕會說這一時期的歷史相當豐富??刹痪褪窍喈斬S富,而且還相當復雜和慘烈!五胡亂華,衣冠南渡…… 哪怕天幕說起這些時還是寥寥數語,也是籠統言之和簡單概括,可389年,竟將近四百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