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75節
秦王宮。 嬴政不由得點頭。 原來如此,這方法倒是—— 【不過現代醫學已經證明,這方法很不靠譜?!?/br> 嬴政:“……” 咳,這方法倒是行不通啊。 【這和人的血型匹配有關系,只要是血型匹配就可以融合,無關血緣?!?/br> 【另外血型匹配還可以輸血,但血型不同的話,就不能輸血了,還可能會發生凝血等反應,甚至可能還會死人?!?/br> 【不過《洗冤集錄》雖然有錯誤之處,但總體而言,也是我國古代醫學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而且不僅是我國第一部 真正意義上的法醫學專著,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著?!?/br> 【而宋慈也是世界公認的法醫學創始人。 并且由于其對于法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因而他也有“世界法醫學鼻祖”之稱?!?/br> 嘖嘖,聽聽,他們在醫學上,都有多少個“鼻祖”“始祖”了。 這等榮耀—— 【但是宋元之后,和其他多個學科領域一樣,到明清時期及之后,我國中醫就開始逐漸的走向沒落了?!?/br> 歷朝歷代眾人:“……” 尤其是明朝之下的眾人:“……” 他們真的好想捂臉啊。 怎么又是他們! 就算有那清朝在后擋著,可同為漢人政權,這可真是丟人啊。 【不過明朝后期也好歹出現個藥圣李時珍,以及他著寫的《本草綱目》,還有一個與之齊名的醫圣萬密齋?!?/br> 嗯?嗯?! 明朝眾人不禁豎起耳朵。 那他們是不是更可以踩清朝了? 第98章皇子誒 朱橚:……突然間好想…… 【“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薄?/br> 【與明代李時珍齊名的醫學家萬密齋,被我國中醫管理局評定為明清時期30位著名的醫學家之一?!?/br> 【在明朝時期,萬密齋行醫五十多年,以兒科,婦科,以及痘診科享有盛譽,并且在養生保健理論和實踐方面獨樹一幟,其聲名遠播,以醫德高尚聞名,而后在清朝年間被嘉封為“醫圣”?!?/br> 【萬密齋的著作《萬密齋醫學全書》,其中包括《萬氏兒科》,《婦科發揮》等10多種,對臨床醫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還有其專著《養生四要》,對養生保健,預防疾病,優生優育等方面也是具有獨到的見解?!?/br> 【當時萬密齋提出的“寡欲,慎動,法時,卻疾”養生理論,不僅要比現在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心理平衡,營養均衡,適當運動,戒煙限酒”的養生理念早幾百年,而且內涵也更全面,更先進,更科學,實為我國“中華養生第一人”?!?/br> 秦王宮。 嬴政聽到“養生”兩個字時就點了點頭。 養生養生,頤養身體,延長壽命,現在對他而言,可是非常重要之事,這些醫學著作都要仔細研究一下才是。 還有那五禽戲等,之后倒是也可以做起來了。 還有各種草藥制藥之方…… 有如此功德在,天下人對這資料庫內容都盡可查詢閱覽,若在相關領域有何發現等,倒是可以匯報上來,以資獎勵……既然那漢朝能夠總攬《神農本草經》和《黃帝內經》等,他這秦朝自然也是可以。 越想越是有很多施為之處。 這醫學相關領域的權限開啟,不禁更是讓嬴政生出了幾分豪心壯志。 有他在,以后的秦朝,便只會越來越好。 【明朝這里,還是要重點說一下李時珍,以及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br> 【因為明朝最有名的就是《本草綱目》,這本醫學著作堪稱是我國藥學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與此同時,《本草綱目》的成書,也標志著這之后,我國傳統中藥藥理學沒落,也就是說,此后再沒有這樣一部著作了?!?/br> 比之其他朝代,明朝人的內心觀感不可謂不復雜。 中藥藥理學沒落…… 在一本里程碑式的醫學著作出來后,竟然就沒落下來……這不得不說,讓很多人都五味雜陳,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李時珍是名副其實的草根階層,他的家族雖然是醫學世家,但是李時珍卻出生于社會底層?!?/br> 【我國古代一直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所以李時珍的家里也不例外,李時珍的父親一直想讓李時珍走科舉的路子,只不過在李時珍14歲考上秀才之后,之后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上舉人了?!?/br> 【不過事實證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薄?/br> 【在這之后,李時珍就果斷放棄了考科舉,開始踏踏實實跟著其父親行醫治病,畢竟這好歹也是一個能掙錢的職業?!?/br> 【然后李時珍的天賦,或者說真正的能力就顯現出來了?!?/br> 【甚至因為治好當時一位世子的病后,直接被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后來還被推薦于朝廷,一路晉升到上京任太醫院院判,不過李時珍在這之后,任職一年,便辭職回了鄉,他又回到了民間?!?/br> 【太醫院的經歷,以及李時珍再次回到民間,為他著出《本草綱目》打下了深厚的基礎?!?/br> 漢朝未央宮。 劉徹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什么叫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怎么就聽著那么奇怪? 不過倒是也有幾分道理?而且劉徹又突然意識到,這行醫救人的名醫名家,以及很多醫學著作的出現,好像都和“民間”有很大關系……除了家中典籍底蘊豐厚,便是多行走于民間之中,由此才積累了大量的知識認知與救人能力嗎? 【李時珍在當官期間,仍是積極的從事藥物研究工作等。 比如其經常出入于太醫院的藥房及御藥庫,認真仔細的比較以及鑒別各地的藥材等,為此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同時還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其中包括《本草品匯精要》?!?/br> 【除此之外,李時珍還從宮廷中獲得了當時有關民間的大量本草相關信息,并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藥物標本等,由此更是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而李時珍到民間行醫,也用實踐證明了許多醫學方面的知識?!?/br> 【比如他發現過去那些有名的,或是沒名的藥書,往往都有許多錯漏之處,甚至錯得離譜,加上吃錯藥可是要吃死人的,所以基于此,從李時珍34歲開始,他便決心編著出一本靠譜的全新本草書來?!?/br> 【這就是《本草綱目》能誕生的條件和初衷?!?/br> 果然是如此。 一路聽下來,歷朝歷代下眾人,不少都有此想法和深思。 不止是醫學一道,在其他學科領域上,想要有所建樹和成就,大概也是要如此作為才是。 天下何其之大,這民間至今可還沒探索完全。 也不知道有什么是他們至今還未曾發現的,所以就算有了這資料庫內容,也必須要結合實際,甚至運用到實際,用實際驗證和證明才是,否則又怎么能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呢。 【一本里程碑式的醫學著作,其出現必然是不容易的,而且這對李時珍而言,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br> 【長久的行醫治病之路,李時珍經常是獨自一人進入深山以及曠野,甚至是江河湖海之中,就是為了考察搜集各種礦物,植物以及動物的標本等,同時也是為了栽培草藥,而且為了驗證相關草藥,李時珍甚至還會親自嘗試藥效如何?!?/br> 【除此之外,李時珍也經常向人請教,無論是藥農還是村口的老人,亦或是砍柴打獵的山民等等,只要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他都愿意仔細去聽,并且這期間,李時珍研究了將近800多種醫藥書,寫書的同時,還大改過三次?!?/br> 【于是就這么經歷了總共27年的時間,終于在花甲之年,李時珍才得以編著完成了這部藥學著作《本草綱目》?!?/br> 【這部重新總結了16世紀以前,我國醫藥學知識,提出當時最先進藥物分類方法的藥學著作,同時也匯編和保存了當時很多珍貴得都快找不到的古籍文獻,其成就以及對后世的影響意義等,可是相當重大的?!?/br> 【不過這之后,中醫的逐漸衰落,甚至因為現代醫學的傳入,不斷受到沖擊和影響,也不得不說是一種難言的遺憾?!?/br> 豈止是遺憾。 更是可悲嘆息啊。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剛和一眾大臣談完,將心中所思之事囑咐了下去,也不知道是因資料庫的存在還是其他,配合的倒是不少,剩下那些就算心中仍是有所遲疑,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和影響。 不過什么都得一步步來,現在也只是個開頭罷了。 但若是連開頭的魄力都沒有,他朱元璋這個開國皇帝,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所以這囑咐之事,必然要實施下去,也必然要看出行動以及變化來。 想到此,朱元璋又將朱標等幾個兒子叫來了身邊。 他最看重的,當然是馬秀英為他生的這幾個兒子。 尤其是標兒現在可還在,還有老四朱棣,倒是能助力不少。 只是一邊說著話,一邊聽著天幕說到這里,還是忍不住一嘆。 想要避免其后那些衰落以及遺憾,現在所作的決定,可一定要施行下去才行啊。 【對于明清時期中醫的發展,大致是這個趨勢?!?/br> 【當然除了李時珍等人外,也不是沒有涌現出其他醫者及其相關的醫學貢獻等?!?/br> 【還有明清時期溫病學的發展,即各種外感急性熱病,總稱溫病,分為傳染和非傳染兩種,過去人們常分不清溫病和傷寒,從宋朝開始,醫者逐漸發現溫病其實“自成一派”,再到明清后,溫病才逐漸從傷寒雜病理論中分離出來?!?/br> 【由此形成了溫病學體系,而溫病學也發展出了溫病派,并且逐漸取代了以前的經方派中醫?!?/br> 【經方派中醫的代表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張仲景,主要是指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以及《金匱要略》中收載的200多首配方……而經方則是指漢代以前經典醫藥著作中記載的方劑,以張仲景的方劑為代表?!?/br> 【明清以后興起的溫病派以及時方派,即張仲景以后醫家所制之方一般為時方,逐漸形成了主流趨勢?!?/br> 【一直到2003的**以來,我國的經方中醫才開始有復蘇的跡象,這個大家了解一下就好?!?/br> 【不過總的來說,經方是我國古代使用天然藥物的經驗結晶,也是我國中醫藥學中規范性最強的核心內容?!?/br> 【這些配方歷經數千年大樣本的檢驗,配伍規范嚴謹,療效顯著可靠,不僅是中醫治病救人的有效手段,更是中醫學術傳承的重要載體,所以無論那種中醫學派,應當是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才是,而不是拘泥于某一種派別和形式?!?/br> “**是什么?” 聽到這里的時候,老五朱橚突然插嘴問了一句。 老三朱棡指了指資料庫:“這里面也有相關資料,你看看不就是了?!?/br> 朱橚哦了一聲,就要去看,結果又被人揪了一下。 老一朱樉嘖了一聲,拽住朱橚胳膊:“天幕說了這么多,你怎么就關心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