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95節
【如內閣有王文等人,文臣武將有于謙,郭登,范廣等人,就連其任用的太監成敬,史書記載其為人謙遜,雖然受到朱祁鈺重用,但并不攬權,這一對比朱祁鎮重視的王振,真可謂是差距明顯?!?/br> 【還有軍事上,對于瓦剌的進攻趨勢,采取抵抗到底的策略,在于謙等人的協助下,籌集糧草,厲兵秣馬?!?/br> 【朱祁鈺還重新組織了新的戍軍,景泰三年,戍軍兵力增加了5萬人,并被改組成10個團營,以及建立了統一指揮制度,并且加強了京師武將監督戍軍的作用,比如對戍軍的監督從由宦官負責,到擴大為整個京師的官僚集團?!?/br> 【另外于景泰七年,兵部武庫司設立“準樣圖”,從此明朝武器制造和發放有了標準管理?!?/br> 【同時還清理了一批違法軍官,軍事上多有整頓及改變等?!?/br> 【還有從景泰元年開始,明朝各地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導致糧食產量減少,再加上貪官污吏的盤剝,西南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民變,之后朱祁鈺啟用剛明廉直的王翱擔任兩廣總督,平定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叛亂?!?/br> 【總之,朱祁鈺時期的基本問題是恢復穩定,而他確實也做得很好,就如軍隊的改革已經恢復了邊境的穩定等?!?/br>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不禁點頭點頭再點頭,看看這用的都是什么人,再看看朱祁鎮用的都是什么人! 就算也有剛明廉直的大臣在,可當出現一個害群之馬時,其影響就不可忽視! 現在朱元璋只要一想起那土木堡之變中死掉的數十位大臣,他這心啊,就心痛得要死!那得是多大的損失?!將近六十位的文武大臣,甚至做到那英國公位置上的,不得是元老級人物了? 結果竟然都死在了土木堡之變中,這所造成的后果,朱元璋都不敢深想下去,一想就痛心不已! 【盡管有朱祁鎮和孫太后的廢帝詔書,痛斥朱祁鈺敗壞綱常,變亂舊制,不孝,不弟,不仁,不義等……但后人自有判斷,在后世評價中,更多是對朱祁鈺的認可和贊同——】 【“景泰數年中,敬禮大臣,寬恤民下,賞罰亦無甚失?!薄?/br> 【“宣宗以社稷人民付正統,正統不能守;付景泰,景泰能守之?!薄?/br> 【“帝為多難為之主,乃能任賢選將,而危如一發之宗社轉而為治?!薄?/br> 【“英宗被虜而明猶全盛,景帝之不負祖業,不涉陰險,實明宗社之福也?!薄?/br> 【近現代,我們的歷史學家也說過:“景帝是個好皇帝,是值得我們紀念的?!薄?/br> …… 【是非功過,自在人心?!?/br> 【能攬下朱祁鎮闖下的爛攤子,能將危難的帝國給扶持起來,任賢用能,單這一點,就沒有任何可指摘的地方?!?/br> 明朝朱祁鈺時期。 聽著那一句句評價他的話,朱祁鈺不禁淚灑出來。 戾,郕戾王……這一個字,一個稱謂,簡直是扎在朱祁鈺身上的無數針刺,讓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也不禁想,是否他人都是如此認為?可他的侄子恢復了他的名聲,也有如此之多認可他的人…… 足夠了,這就足夠了。 他不敢說自己全無過錯,但至少有人能認可他的功績。 【自古帝王功過兼有,朱祁鎮有功嗎?他當然也有?!?/br> 【但為什么現在大多數人一提起朱祁鎮,就不禁嗤之以鼻,還不是因為總體來看,朱祁鎮就是過大于功的,單單一個土木堡之變,就能將他釘在恥辱柱上,還有其復辟之后的那些作為,讓人詬病的地方太多?!?/br> 【朱祁鈺有過嗎?他當然也有?!?/br> 【比如更換太子之事,就是出自朱祁鈺的私心,但這要說有多可指摘的地方,又能上升到什么層面上去?】 【朱祁鈺做的是不地道,但他當了皇帝,自然是想自己兒子當太子,用他人評價的一句話就是“易太子者,情也”,而且朱祁鈺也挺搞笑的,為了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他想出的辦法竟是拿錢偷偷賄賂諸位大臣?!?/br> 【嗯……倒是挺有想法的?!?/br> 明朝朱祁鎮時期。 朱祁鈺:“……” 雖說他還沒做這種事,但現在聽著,也是難免有些尷尬。 【不過朱祁鈺有一點和他父親朱瞻基一樣,就是為了立朱見濟為太子,廢立了汪皇后,將朱見濟生母杭貴妃扶上了后位,因為汪皇后反對廢立太子朱見深,但其實朱祁鈺只是以此為借口罷了?!?/br> 【不過話說回來,汪皇后反對廢立太子朱見深,打的是“不應當”的旗號,但當然也有她自己的考量在內——】 【比如汪皇后沒有生下兒子,如果朱見濟被立為太子,那她的處境就尷尬和危險了?!?/br> 朱祁鈺:“……” 這……不知道該怎么說。 尤其是在知道朱見深為他恢復了名聲之后,朱祁鈺現在對這位侄子的觀感不可能壞到哪里去。 再加上他的兒子,在冊封為太子一年后就夭折…… 這讓朱祁鈺心底不得不產生了幾分糾結和猶豫。 【所以是非功過,哪有那么明顯的界限之分,但究竟是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誰人心中都能掂量清楚?!?/br> 【一個土木堡之變,給之后的大明埋下了多少隱患?】 【就那亂戰中死去的數十位大臣,使得朱棣時期留下的肱骨能臣班底所剩無多,而后朱祁鎮復辟,又斬殺于謙,王文等,廢罷貶黜那么多大臣,再一次使得朝廷局勢發生變化,明朝之后,文強武弱,竟是和宋朝差不多了?!?/br> “什么?文強武弱?!和宋朝……” 朱棣瞬間臉色一變,他知道土木堡之變會留下隱患,可是這留下的隱患……實屬是讓他太難以接受了! 那宋朝重文輕武是什么下場?明朝土木堡之變后的文強武弱又會是如何?! 【朱元璋時期就確立了文臣統軍制度,只不過未成氣候?!?/br> 朱棣:“……” 竟是從文臣統軍制度起?? 【結果好嘛,一場土木堡之變后,“得益于”朱祁鎮的“功勞”,開始了文強武弱的道路?!?/br> 【甚至到最后還演變成了崇文黜武?!?/br> 【再加上明朝中后期出現的幾個“奇葩”皇帝,把這種風氣發展到了成熟鼎盛?!?/br> 朱元璋:“……” 他驟然吸了口氣,又是他? 不不……明明是土木堡之變的影響更大! 【若是說宋朝的“重文輕武”之路,是比較平緩的一條線,偶有上下起伏,也不太大的話,那明朝的文臣統軍制度,以及土木堡之變后的文強武弱,還有崇文黜武等,就是一路高歌前進,不過到了明末,啪一下又下去了?!?/br> 【畢竟這種“高歌前進”,所謂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于是明末武官又有所起來,但是總體而言,反正也已經晚了?!?/br>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名的武將?!?/br> 【這里不欲講太多,有個想法,等之后某個專題的時候,不如請各朝代都出來“比量比量”再說?!?/br> 歷朝歷代諸人:“???” 什么比量?比量什么? 【比如各朝代奇葩皇帝,敗家子皇帝,末代皇帝等?】 【導致帝國衰落的皇帝jian臣?】 歷朝歷代諸人:這種不用比??! 【或者拯救帝國傾頹的帝王能臣?】 【還有究竟哪個朝代的能臣武將最強?】 漢朝未央宮。 劉徹直想抓著衛青和霍去病兩人舉手:這種可以有! 他驕傲挺胸,完全沒在怕的。 秦王宮。 嬴政也是來了精神,這豈不就是所謂的人才盤點? 肯定有朕現用之人,但或許也會提起他還未曾挖掘到的人才?? 這個好!這個有用!朕很需要!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就更不用說了,嘴角挑起一抹笑,根本沒有任何顧慮。 到時候就來吧。 【再說回來,別忘了這些事情的引出,是由于明朝的宦官專權——】 【朱元璋廢立宰相之職,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還建立了內閣,只是內閣從一開始只是非法定的咨詢機構,但在后來,逐漸發展演變成了明朝的行政中樞,內閣之臣被稱為“閣老”,權利逐漸增大,地位日益尊崇?!?/br> 【這項制度也是有利有弊,也是明朝文強武弱的展現和影響之一?!?/br> 【還有朱見深繼位后,又設立了西廠,不過西廠權利甚至大過之前的東廠,還比錦衣衛權力大,所以可想而知,又是個專權的,于是沒過幾年就惹眾怒,又被朱見深給廢掉了?!?/br> 【這算是朱見深的一大槽點,不然他可以爭取明朝前五的好皇帝?!?/br> 【畢竟朱見深除了為帝時期的種種功績外,不僅恢復了朱祁鈺的名聲,認可了其功績,還給于謙平了反,說一句做的不錯,完全不為過,但西廠的設立,也是在歷史上留下了痕跡?!?/br> 【反正中間這一個朱祁鎮,算是明朝前前后后最差勁兒的一個皇帝了?!?/br> 【和朱祁鎮相比,朱祁鈺的那些過錯又怎能比得了?!?/br> 明朝朱祁鎮時期。 朱祁鎮已是說不出話來,臉色灰敗又難看至極,再看朝堂之上眾多文武大臣…… 那些人臉色的神色,以及眼中顯而易見的決斷之意……簡直讓朱祁鎮心驚膽寒不已! 驟然間,朱祁鎮又想起于謙之前說的話—— 請太祖皇帝或太宗皇帝決斷…… 到此,他還有何余地可言?!甚至連辯白的余地都沒有了! 而就算他現在想做些什么,這些大臣會甘愿嗎?會聽話嗎? 更何況此時還有瓦剌之危機未解,如果他這時候稍有異動,恐怕迎接他的,是比等待決斷還要更難以接受的結局……朱祁鎮左看右看,竟是毫無退路可言了?! 這種軟刀子割rou一樣……這一瞬間,朱祁鎮雙眼一翻,竟是終于承受不住暈過去了。 朝堂之上眾臣見狀,雖是一驚,但反應過來后,叫太醫的叫太醫,而其他人…… 王文立即開口道:“陛下身體有恙——” 隨即眾臣朝向朱祁鈺:“先請郕王代為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