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93節
【而后他更是變本加厲地頻頻入寇,殺掠邊民多至十萬,來回報朱祁鎮對他的“恩德”?!?/br> “噗——” 朱祁鎮竟是又吐了一口血,臉色更加蒼白頹唐。 不不……別說了…… 他不要繼續聽下去! 【還有輕信蒙虜“換道入貢”,致使河套地區被侵占與丟失,使得其成為了禍害大明百年的巨大隱患?!?/br> 【河套平原對中原王朝以及塞北政權的戰略意義,恐怕知道秦朝蒙恬和漢朝衛青的,都該清楚其的重要性?!?/br> 【明朝為防備蒙古為亂,一向規定若要入貢,必須經過大同再入京師,此地是守衛森嚴的邊防重鎮,而孛來卻提出要改走陜北蘭縣入關納貢,這意欲何為,一看就有很大問題?!?/br> 【可結果呢?結果朱祁鎮竟然同意了!】 【于是最終孛來打著入貢名義,順利進占河套平原,然后就占領了那里,而朱祁鎮惹出此等大禍,還無力驅逐,所以到最后,河套地區也沒有被收回來?!?/br> 秦朝與漢朝眾人:“……” 尤其是蒙恬和衛青,簡直臉色難看至極! 偏礙于那朱祁鎮好歹也是明朝的九五之尊,只能在心底痛罵! 怎會如此愚蠢?!真真是愚不可及!竟能相信如此言論,輕易換道! 【除此之外,朱祁鎮復辟后,處置流民不當,廢除了安置流民政策,要求流民復耕,只是這項政策就是一紙空頭支票,于是致使形勢不斷惡化,他死后,導致朱見深才繼位一年,就激起百萬人參與的重大民變?!?/br> 【最后明朝只得派遣十幾萬大軍去平叛,花費數年之久,不僅加劇了朝廷內部的內耗,民眾與朝廷的矛盾加深,還耗費錢糧無數,才終將這場民變鎮壓下去?!?/br> 【而根治這場變亂的影響,又是耗費了數年之久?!?/br> 【還有重用錦衣衛逯杲,門達,推行特務統治,放縱他們納賄弄權,制造多起冤案?!?/br>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把百官納入監察范圍之內,公然鏟除異己?!?/br> 【因此被罷免以及下獄無數,甚至連皇族宗親也不幸免?!?/br> 【如朱祁鎮的堂叔弋陽王朱奠壏,得罪錦衣衛,竟被誣陷與其母luanlun?!?/br> 【然而勘察結果表明根本就沒有此事,但到最后,朱祁鎮竟依然把弋陽王母子賜自盡,而且母子死后二人俱被焚尸?!?/br> 【還有朱祁鎮在瓦剌時,有一個和他相依為命的錦衣衛袁彬?!?/br> 【袁彬對朱祁鎮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也是朱祁鎮的救命恩人,盡心竭力為他籌謀,結果到最后,只因袁彬不愿違心枉法,助紂為虐,便也被拷打下獄,流放閑置……而朱祁鎮只有一句話——“隨便你怎么整,人別弄死就好?!薄?/br> 【如此忘恩負義,這樣的人,豈不是昏庸無恥?!】: 第55章朱祁鈺 焉知郕王繼位會做得比朕好? 明朝朱祁鎮時期。 朝堂之上,一片靜默無聲。 不是沒有大臣還對朱祁鎮忠心耿耿,想著有“前車之鑒”,可以避免之后將要發生的事情。 就比如錦衣衛指揮使袁彬…… 但在聽到這里的時候,袁彬沉默了。 他避開了朱祁鎮望過來的視線。 朱祁鎮目眥欲裂,被震駭驚懼到吐了兩口血,竟是無一人反應?! 這瞬間,他竟有種“眾叛親離”的感覺……這些大臣想要干什么?他們這種反應是要干什么?! 朕是否還有可信可用之人?誰還能站在朕身邊?? 朱祁鎮竟一時怔然,甚至四顧茫然。 但他不甘心!他不甘心??! 又是一陣氣血上涌,朱祁鎮咬牙壓下去,竟是問了一個問題—— “諸位焉知郕王繼位,是否做得比朕還好?” 朱祁鈺一怔,眾臣面面相覷。 見狀,朱祁鎮立即伸手指向于謙:“重用肱股之臣,朕也可以!” “從現在開始還不晚,朕可以——” 【若說力挽狂瀾,挽救明朝的中流砥柱是于謙,但僅憑于謙一個人,真能做到那么多嗎?】 【命令誰下?又是誰在配合?其中諸多事情,于謙又如何憑一己之力完成?】 【于謙的功勞不可否認,但明朝君臣上下一心的事實也不可否認?!?/br> 【除了于謙,還有王文,郭登等文武大臣的共同努力。 哪怕這其中仍有宵小存在,可在保家護國,共同努力的大勢之下,明朝的危機才終于得到挽救與解決?!?/br> 【而現在讓我們再回到之前,重點講一下臨危受命的朱祁鈺?!?/br> 終是講到他了。 朱祁鈺攥緊了拳,他會如何? 而朱祁鎮,聲音不由得戛然而止,下頜繃得死緊,同樣攥緊了拳細聽—— 他就不信……不信朱祁鈺能好到什么地步! 【朱祁鎮帶人親征,朱祁鈺留鎮京師監國,土木堡之變發生后,朝野上下一片驚懼震蕩,有提議南遷的,還有卷鋪蓋直接走人的,京城里幾乎是人人自危,就算有于謙等這樣主戰的大臣在,但最終做主的,還是要等上面來決斷吧?】 【回顧一下——朱祁鎮要親率軍隊出征,有人勸他嗎?他聽了嗎?】 【再來看看朱祁鈺,最終他做了什么決定?】 【他沒同意南遷,而是聽了于謙等大臣的建議,果斷下令,為主戰迎敵做準備?!?/br> 聽到這里,眾臣心中便是已有思量。 而后再繼續聽下去—— 【朱祁鎮寵信王振,在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前,就有諸多大臣因為王振非死即貶,但朱祁鎮做了什么嗎?】 【哦,倒也是做了,但卻是多加維護王振?!?/br> 【而土木堡之變發生后,王振之責也不可推脫,朝中王振黨羽仍在,大臣打死王振黨羽,發生午門血案,朱祁鈺又做了什么?他又認真聽取了于謙等人的解釋,下令馬順等罪有應得,眾臣無罪?!?/br> 【我們先單從這兩件事上來分析,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個人的“選擇”,以及所造成的后果,是偶然嗎?是二選一嗎?】 【有人說朱祁鈺比朱祁鎮聽話太多,那朱祁鈺為什么不聽別人的話?朱祁鎮又為什么非要聽王振等人的話?】 【還有人說,朱祁鈺當皇帝很聽大臣的建議,是因為他皇位來路不正,那這兩件事發生的時候,朱祁鈺還沒當上皇帝呢,這又要怎么解釋?難道他能預知也肯定自己之后必然會被擁立為帝?】 秦王宮。 嬴政不禁嗤了一聲:“什么‘偶然’,若那些選擇是‘偶然’,那之后接二連三的選擇也是‘偶然’?” 哪里有什么二選一,不過都是個人選擇罷了。 所謂的二選一,也是知道能重來,知道后果,才要做出的改變罷了! 【有句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薄?/br> 【從一開始,朱祁鎮和朱祁鈺的種種選擇,若排除外界種種因素,其自身的影響難道可以說沒有?】 【朱祁鎮,就是那宋朝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宋高宗趙構之流,他能不知道種種選擇下帶來的后果?】 【那再說回來,擺在朱祁鈺眼前的種種選擇,其實選哪一個,會對他現有的身份造成很大影響嗎?那為什么朱祁鈺會選擇主戰,而不是南遷?如果北京城破,朱祁鈺難道就沒有生命危險??】 漢朝未央宮。 劉徹也是搖了搖頭,輕嘖一聲道:“所有的選擇,不過皆是出自‘本心’?!?/br> 而那朱祁鎮,真可謂是自私自利,貪生怕死之輩,一點大義都沒有。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朱祁鎮?!?/br> 【從朱祁鎮被瓦剌放回來,再復辟之后的種種作為,也可見一斑?!?/br> 【甚至朱祁鎮何止是殘害忠良,他還在處死有功名將范廣后,將范廣的妻女宅邸,一并賞給了皮兒馬黑麻?!?/br> 【這是大明立國近百年從未有過之事,簡直是令人作嘔?!?/br> 【這是在羞辱誰??】 “陛下?!” 朝堂之上,范廣猛地睜大了眼睛,幾乎目眥欲裂! 他的妻女,在他死后被賞給了誰?! 范廣猛地喘了口氣,竟是不管不顧道:“陛下,范廣雖一介武夫,但最起碼知道,不能辱人妻女!” “大膽!你——” 朱祁鎮臉色僵硬難堪,色厲內荏的指著范廣:“誰給你的膽子!讓你竟敢如此指責朕?!” 范廣只是梗著脖子,并不作答。 誰給他的膽子? 他沒有膽子對圣上如此說話,可若是圣上不配當為,那還是“圣上”嗎?! 朱祁鎮顫抖著手,又將目光挪向其他大臣,驟然猛抽了口氣—— 此時此刻,他竟是更看不見這些人眼里的敬意和畏意了?! 明朝朱瞻基時期。 朱瞻基已是無話可說。 朱祁鎮……他的長子,怎會如此? 怎能如此不堪?! 【再來看看朱祁鈺當讓皇帝之后?!?/br> 【之前說,朱祁鈺大權在握,不怎么愿意接朱祁鎮回來,還是于謙勸導,他才下定決心派遣使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