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91節
李世民皺了皺眉:“那朱祁鈺獨生子早夭,他自己又很快病重早逝……這朱祁鎮的復辟,倒真是兵不血刃?!?/br> 既是如此,完全可以說得上一聲“順利”才是,那這之后,這朱祁鎮到底又做了什么,竟同樣是離譜又令人不恥? 【朱祁鎮天順復辟之后,有一些人說他痛定思痛,已改過自新了?!?/br> 【但真當如此嗎??】 【簡直是笑話?!?/br> 【正統年間,朱祁鎮當政就各種弊政,只是后來的傳統史家為他遮丑,大多推到宦官王振身上去罷了?!?/br> 【而天順也不順——】 【才短短幾年,朱祁鎮仍一如故往的昏君做派。 為此,得一個“昏庸無恥”的評價,他真的是一點不冤枉?!?/br> 【首先是大規模清洗朝堂,殺害眾多北京保衛戰的有功朝臣,其中就包括兵部尚書于謙,以及內閣輔臣王文二人,盡皆被斬于市,再者德勝門之戰擊退也先的副總兵范廣也被凌遲處死!】 【還有內閣輔臣陳循,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俞士悅被發配流放,以及內閣輔臣蕭镃,內閣輔臣商輅,吏部尚書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謙等被罷職,其下尚有眾多景泰年間的文武要員被清洗?!?/br> 【這些大都是國家棟梁之才,卻被一心黨同伐異的朱祁鎮無情清洗?!?/br> 明朝朱瞻基時期。 于謙就在他眼前。 為平定漢王朱高煦之叛亂,于謙隨他出征,正詞嶄嶄,聲色震厲細數朱高煦之罪行,又平反數百起冤獄……正統年間,土木堡之戰后,聽天幕之言,也是多虧于謙力挽狂瀾,可他的皇長子在復辟登基之后做了什么?! 誅殺于謙等于北京保衛戰之中有功的大臣?! 以什么理由?!他拿得出正當理由嗎?! 一想到這里,朱瞻基就驟然吸了口氣,竟一時間不知該如何面對于謙了。 明朝朱祁鎮時期。 于謙等天幕說起名字的朝臣抬起頭——他們沒死在土木堡之變中,原來竟是在這里出了事。 眾人下意識看向依舊位于高位的朱祁鎮,面色各異,眼底神色難辨。 再看于謙,驚詫過后,倒是收了視線,垂眸嘆了口氣,并不做言語。 【不殺于謙,復位無名?!?/br> 【這里最可惜也最令人憤恨的,莫過于于謙了?!?/br> 【土木堡之戰打垮明軍主力的瓦剌大軍,被于謙帶著一群新兵潰兵,然后于北京保衛戰中被打得大敗而逃,令大明朝生生延命近二百年,其功勞之大,有明二百余年一眾士大夫文臣,恐怕無人能及?!?/br> 【而正是因為于謙功勞之大,所以他不死,朱祁鎮復位如何安心?】 【徐有貞這樣說,朱祁鎮雖有猶豫,但最后還是同意了?!?/br> 【最后于二十二日以謀逆罪處死于謙,王文,籍沒其家,隨之,于謙所推薦的文武官員都被波及?!?/br> “荒謬!愚蠢!” 早在天幕說朱祁鎮復辟之后,對付有功之臣時,朱元璋就已經氣得站了起來。 聽到這里,怒氣更是抑制不??! 瓦剌退走,焉能又不卷土重來之時? 土木堡之戰本就死了那么多文武大臣,竟是還要誅殺流放罷免這么多國之棟梁?! 這哪里僅僅是荒謬愚蠢,簡直是愚不可及??! 【北京保衛戰,于謙等力挽天傾?!?/br> 【而其中大明沒有北宋一樣立國百年便被胡虜驅趕著南遷,力挽狂瀾令金甌無缺的中流砥柱便是于謙?!?/br> 【若無于謙力阻,則大明南遷之議便成定局,京師百姓,祖宗陵寢,將全都丟給了瓦剌人,就算日后得以收復,于國力,國威損失之大,亦是難以估量?!?/br> 【彼時皇長子朱見深尚在襁褓之中,而且并非正式冊立的皇太子,更何況一個嬰兒也根本沒有辦法去凝聚危城人心?!?/br> 【而當時可不止是朱祁鈺,可別忘了還有其他諸王?!?/br> 【不是沒有迎立賢王的聲音,比如諸王中“最長且賢,眾望頗屬”的皇叔,襄王朱瞻墡?!?/br> 【但朱瞻墡若是真當立,則帝系轉移便成了定局,并且這樣一來,朱祁鎮多半是不會被放回來了?!?/br> 【所以于謙提出的“立朱祁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之議,既符合國難立長君的現實需求,又最大限度保證了宣宗一系的權益,使帝位不致落入旁支,對得起明宣宗朱瞻基當年的君臣之遇?!?/br> 明朝朱瞻基時期。 聽到這里,朱瞻基看向于謙,眼眶不禁泛紅。 緊接著,又聽天幕繼續說道—— 【而且當時瓦剌要放朱祁鎮回來,已經當上皇帝的朱祁鈺其實也頗有顧慮,也很不悅,畢竟當初將朱祁鈺推上皇位的,是這些大臣,皇帝也是這些大臣讓他當的,這時候前任皇帝回來,已經大權在握的朱祁鈺自然不怎么情愿?!?/br> 【是于謙勸說其皇位已定,不會再更改,所以理當要盡快去接朱祁鎮回來,朱祁鈺這才派人出使瓦剌?!?/br> 到此,朱瞻基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氣,才看著于謙開口道:“廷益,朕知你……” “朕知你一直都是好的?!?/br> 從聽到“謀逆罪”三個字之后,于謙就低垂下了頭,原本想要跪下請罪,卻被朱瞻基制止住了。 到此時,聽到朱瞻基如此說,于謙也不禁紅了眼眶:“臣,不負君恩?!?/br> 明朝朱祁鎮時期。 朱祁鎮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具體說些什么。 他望向朝堂之上挺直站立的于謙,只覺得啞口無言。 【石亨……要為自己謀后路的石亨,原大同副將。 在“土木堡之戰”中戰敗,單騎逃回,被貶官下獄,然而于謙認為,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而且戰敗的主要責任不在他,于是將其釋放,并委任以京師總兵官的重任,統一指揮京師步兵部隊?!?/br>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于謙,石亨在后來的北京保衛戰中,才能有機會在對抗瓦剌之時立下大功?!?/br> 【但為了讓這場“奪門之變”變得師出有名,于謙非死不可?!?/br> 【所以哪里是謀逆罪,于謙等諸人何罪之有?】 【竟是和岳飛一樣,被冠以了“莫須有”的罪名!】 【然后,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 【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結局——斬決?!?/br> 【史載:天下冤之!】 【那天,連天都是陰的?!?/br> 秦王宮。 嬴政也是陰著一張臉,如此人才,竟又是這樣的結局! 他大秦有多缺人,現在是越來越體現出來了。 人手短缺,嚴重不足,可那宋朝和明朝,竟還如此對待如此難得一見的能臣! 若是不稀罕,倒是把那些人才給他???! 真是氣煞他也!可惜可嘆! 【謀逆罪……遂溪的教諭吾豫說于謙的罪應該滅族,于謙所推薦的各文武大臣都應該處死,刑部堅持原判,這才停止,而后千戶白琦又請求寫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國公布?!?/br> 【所謂謀逆,應當是有所圖謀,才要逆反?!?/br> 【可于謙,到抄家的時候,家里根本沒有多余的錢財,只有正屋關鎖得嚴嚴實實。 結果打開來看,竟是只有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 【他謀逆什么?他圖的什么?】 【自從土木堡之變以后,于謙發誓不和敵人共生存,經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br> 【朱祁鈺派太監興安,舒良輪流前往去探望,在聽說他的衣服用具過于簡單之后,便下詔令宮中造了賜給他,所賜東西甚至連醋菜都有,又親自到萬歲山,砍竹取汁賜給他?!?/br> 【當時有人說明代宗太過寵愛于謙,可就像太監興安等說的那樣——“于謙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家產,如果他去了,讓朝廷到哪里還能找到這樣的人?”】 【而就算朱祁鈺如此“寵信”于謙,可到抄家之時,于謙卻是家無余財,連曹吉祥部下,一個叫朵兒的指揮,都在于謙死后,為其慟哭,還把酒潑在于謙死的地方,哪怕曹吉祥發怒,鞭打他,第二天也仍是照樣潑酒在地表示祭奠?!?/br> 【天下百姓都認為于謙是冤枉的!】 “家無余財……” 朱棣一張臉鐵青又難看,聽到此,更是悲痛又哀嘆不已,如此大臣,如此肱骨能臣! 朱祁鎮……你怎么對得起?! 【我們都學過于謙所作詩篇《石灰吟》,而這首詩,據說于謙才十二歲之時所作,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br> 【而于謙之后的人生,也確實如此詩一樣——為官廉潔正直,鐵面無私,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們愛戴?!?/br> 【他是百姓的“于青天”,是明代有名的清官?!?/br> 【可于謙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是冤獄!】 【竟是這首他十二歲所作詩篇完完全全表達出來的——】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br>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他這一生,的確做到了清清白白,可卻怎能料到,是那高高在上的帝王,是那搬弄權勢的jian臣,非要憑白往他身上破臟污,只為滿足自身之利益與茍且??!何其可恥,何其可恨!】 明朝朱祁鈺時期。 景泰五年,朱祁鈺已是眼眶通紅的望著于謙。 朕的于少?!璹aq 他真的哭死。 而后又望向其他大臣,如石亨那等人,已是被控制住。 王文甚至還叫了太醫過來。 朱祁鈺擦了擦通紅的眼眶,一時心情復雜,甚至終有內心稍定的感覺——這不是為了坐穩帝位,而是這些大臣們…… 他們是否更加對他“歸心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