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72節
【這里有幾種說法?!?/br> 【其一就又要說到靖難之役?!?/br> 【朱標因風寒病逝后,朱元璋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繼廢黜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而死,然后又“逼”得燕王朱棣不得不起兵造反,遂史稱“靖難之役”?!?/br> 【而朱棣在攻下帝都應天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在這場靖難之役中,便就此下落不明?!?/br> 噌的一下,朱元璋又站了起來,臉色大變??! 而不止是他,其他人也瞬間都變了臉色! 標兒大哥會因風寒而病逝?! 五王削藩—— 舉家**而死??! 靖難之役竟是如此?老四就是這樣當上的皇帝?! 這……這怎么會發展成這樣?究竟為什么?! 朱元璋左右來回轉了兩圈,想不通,想不通??! 而且尤其是…… “標兒??!” 老朱眼眶一下子通紅,朝著長子撲過去,恨不得上下左右仔細看一遍! 他的長子,怎么會因風寒病逝?! 可這時候撲過去,早就沒多少地方留給他。 現下朱標已經被團團圍住。 馬秀英,朱棣等四兄弟早就圍到朱標身邊,“上下其手”,弄得朱標那點詫異的心緒瞬間飄散,頗為哭笑不得。 朱棣抱住朱標,吸了吸鼻子:“大哥,我沒有……” 他話音未盡,但朱標聽出來未盡之言是何意,于是伸手摸了摸朱棣的頭,表示他知道。 一旁老五朱橚看到,掛著臊眉耷眼的表情擠開朱棣:“大哥……” 我被你兒子削藩了…… 朱標瞬間了解,也立即伸手摸了摸朱橚的腦袋,以作安慰之意。 老二老三想了想,好吧,天幕沒說到他們。 馬秀英拉住朱標一只手,憂心忡忡開口道:“早知道標兒也身體有恙……之前在評論區留言,就該問此相關問題?!?/br> 朱標倒是豁達笑了笑:“娘,這不是問題,還有機會不是嗎?!?/br> 馬秀英也只得點頭稱是,心下仔細思量起來。 另一邊朱元璋背過身,抹了把眼睛,然后又轉過來,大掌呼嚕了一把朱標的腦袋,又呼嚕了一把朱棣的腦袋。 可是削藩削藩……他老朱家的兒子,當藩王不是為了被削藩??! 天幕那簡短幾句話,還不足以說明那“靖難之役”究其根本的始末緣由。 朱元璋深深擰起眉,他需要更詳細的解答才行。 【關于靖難之役等,我們在這里就先籠統介紹一下,之后針對明朝的一些制度等,再結合實際詳細給大家講講?!?/br> 【畢竟要是按照我們的“假想”,現在秦朝是不是已經在著手更改秦律了?】 【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一切都還在探索階段,而秦朝之后的眾王朝,盡管框架脫胎于秦朝,但在自身基礎上也有許多發展和改變,所以之后我們可以給始皇“借鑒”一下那些發展改變的制度等?!?/br> 【就以明朝為例,那些好的和壞的,那些利與弊,我們結合當時明朝實際發生的事情來分析講解一下?!?/br> 秦王宮。 嬴政這個舒心啊。 天幕,叫朕如何夸你? 漢朝未央宮。 劉徹又吃味兒了,不由得哼了一聲。 沒關系! 朕也是千古一帝,朕也聽著呢! 哼,沒關系!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笑了笑,對左右大臣道:“看來我們是沾了始皇的福?!?/br> “畢竟對于那秦朝而言,要著手‘更正解決’的事情實在太多?!?/br> 魏征語氣有那么點“不服”:“反觀我大唐倒是不必如秦朝那般?!?/br> 李世民點了點魏征,笑著搖了搖頭。 【不過現在還是讓我們再回到鄭和這里——】 【關于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起因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說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而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朱允炆亡命海外,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就含有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用意?!?/br> 【不過這種說法受到不少批評。 明朝一位內閣首輔就認為——建文帝朱允炆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竄入異域,也不會再對朱棣的皇位構成威脅?!?/br> 【還有研究者指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時間長,朱棣的皇位在此過程中早已穩固下來,不可能歷次都是為了尋訪建文帝,此外,這種說法也缺乏可靠原始史料作為支撐,《明史》之中就此還有自相矛盾之處?!?/br> 【但盡管如此,也不排除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是一個可能的動因?!?/br> 明朝朱棣時期—— 聽到這里,朱棣不禁挑了挑眉。 察覺到似有所悟的目光后,他也僅是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宣揚威德——】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于猜測,那么宣揚國威說則有原始史料根據?!?/br> 【不過對于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一直有很多種解讀?!?/br> 【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為了踐行明朝的傳統政治理念。 并認為所謂“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br> 【其二則是認為——這從根本上是出于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 即我國一直以天chao上國自居,所以欲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br> 【其三,則是認為朱棣令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并非出于“夸多斗靡”,而是重在宣揚德化?!?/br> 【反正大概就是表達出以下幾點意思: 我大明朝,很牛,很有錢,你們都要乖乖滴!】 【與此同時,不僅要乖乖滴,不能惹事,還要給我貢獻點稀罕的東西,要上貢的,懂嗎!】 朱棣:“……” 此時此刻,他很想要捂臉。 【除以上這兩點說法外,還有一種說法——即為了軍事目的?!?/br> 【比如有認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而采取的行動,具體又包括想聯絡印度抗擊帖木兒等說法?!?/br> 【還有認為是避免張士誠舊部通倭的用意?!?/br> 【帖木兒帝國是中亞河中地區的西察合臺蒙古貴族——帖木兒建立的帝國?!?/br> 【張士誠則是元末明初時期群雄割據勢力之一?!?/br> 【不過對于這兩點說法,都采取懷疑和保留的態度?!?/br> 【因為鄭和下西洋開始時,帖木兒本人已經去世。 其繼承者則同明朝關系友好,加之該國已經開始分裂,按理來說,帖木兒帝國應該不會再對明朝西陲形成威脅?!?/br> 【而為了避免張士誠舊部通倭——】 【在明初的時候,對南糧北運采取海運方式。 而到永樂年間,則先后改為海陸兼運和單行漕運?!?/br> 【于是讓不再負責運糧的海員參加鄭和船隊,可以有效解決他們的出路問題,并避免他們鋌而走險,勾結倭寇等等?!?/br> 【但與此同時,從以上行為來看,這些應該只能作為鄭和下西洋的積極效果,而非其動因目的?!?/br> 【不過不管怎么說,鄭和下西洋,雖然所耗頗多,但相應的,收益和回饋也非常之可觀?!?/br> 秦王宮。 嬴政點點頭,就算沒到那美洲大陸,到了別的地方,恐怕所得和收獲也頗多。 美洲大陸能有那些令人眼饞的作物,那保不準其他大陸沒有別的不曾見過的東西。 世界之大,世界之大啊。 那外面的世界,何其廣大,要探索的地方事物又何其多。 嬴政光是想著,就不禁一陣激蕩又急迫之感。 可恨時間不夠多! 不過……嬴政突然間心思一動! ——除了海上貿易,之前觀世界輿圖,這陸路之間可也是連通的! 海上貿易暫且不能輕易實現,可是陸地上的貿易! 想到這里,嬴政不由得呼吸漸重起來。 他之前怎么沒想起來?思緒陷入了死胡同,還好現在想到! 與此同時,就聽天幕也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