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68節
【大家好,我是博主簡半夕,今天又和大家見面啦?!?/br> 來了! 歷朝歷代眾人不由得精神一振。 嬴政也抬起頭,他倒是要聽聽,這指南針究竟有何妙用,又是如何重要到排上四大發明的。 【《如果秦始皇擁有四大發明會如何》,今天是最后一期啦?!?/br> 【這一期的主題就是和指南針有關——】 【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進入正題?!?/br>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它的前身也叫做司南,或者也可以說,司南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br> 【而有關于司南的最早記載,則是出現于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磁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在現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地區?!?/br> 【據《古礦錄》記載:《明史地理志》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br> 又有《明一統治》也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薄?/br> 【在可考典籍范圍內記載的古代指南針,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并且典籍記載有關指南針的事情以及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鄲為中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 同時根據先秦典籍記載,產天然磁石的又只有武安磁山,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可能制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鄲為中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而武安的磁山,就極有可能是指南針的發源地?!?/br> “以邯鄲為中心,磁山……” 嬴政點點頭,司南的出現,的確很早,更早于其他那三大發明。 【指南針主要用于航海,大地測量,以及外出旅行和軍事等方面?!?/br> 【用于指示方向的指南針,其發明主要有三類部件,即司南,羅盤和磁針,而這三樣東西,也都屬于我國古代發明?!?/br> 【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當屬磁針?!?/br> 【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即可以自由轉動的同時,又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而磁針的南極指向地理南極,也即磁場北極,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北極,也即磁場南極。 所謂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利用磁針這一性能,于是就可以將指南針用來辨別方向?!?/br> 【有一句話是異性相吸,同性相斥,這其實是所謂的物理學現象?!?/br> 【即所謂的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像地理南極和地磁南極的區別就是——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而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所以地理的兩極和地磁的兩極并不重合,指南針的磁針始終會指向南北,就是被南北的磁極所吸引,其中指南針的紅色指針部分,與地理北極磁性相異,而異性又相互吸引,所以紅色的指針總會是朝北的方向?!?/br> 【至于指南針為什么要叫“指南針”,大概是因為指南針的前身是司南。 加上在我國古代文化里,南為陽,北為陰,活人都以陽為尊,所以被稱為指南針?!?/br> 【不過在世界的一些其他地方,其實也會將指南針叫做指北針?!?/br> 一路聽下來的歷朝歷代眾人:“……” 好想叫救命,感覺腦子快要不夠用了……什么是地理南北極,什么又是地磁南北極? 地理南北極又是哪里? 極? 是世界的盡頭嗎? 物理學又是哪種學科?物理?和他們所知的“物理”好像并非一種概念……所以究竟是指哪種概念和意思? 好像也能聽得懂,但是又不知其所以然。 漢朝未央宮。 劉徹才下旨招攬天下醫者,好研究那養生之道,現在是不是還要研究研究那物理何為? 先有化學,再有物理。 好難……真的感覺腦子都不夠用了,這都是什么跟什么? 之前那“太白經天”的天象之說還未有解答,現在又連續不斷冒出新的東西,可真是叫人招架不住。 劉徹剛想嘆息著搖搖頭,卻見天幕之上出現一個渾圓的球體。 球體? 這是—— 【這是我們居住的地球?!?/br> 【說起指南針的磁針原理,那就不得不說,我們所在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體?!?/br> 【所以才能使得指南針能一直指向南北方?!?/br> 等等??! 等等?! 地球?!什么叫“我們居住的地球”?圓形的?球體?! 我們在一個球上?! “渾天說?。?!” “這和‘渾天說’的天球概念相近——” 【這里就是地球的南北兩極,地理上的北極圈和南極圈?!?/br>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看著眼前這一幕——在天幕畫面之上,多為藍色的神秘球體,其上下兩端分別被標注出來。 那竟是地理北極和地理南極嗎? 這地球……當真是我們所居住的所在? 【中間位置是赤道,地球沿赤道自轉一圈大約是二十四小時,按古代來說就是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則是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即365天左右?!?/br> 隨著天幕聲音,畫面拉遠。 那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太陽公轉,而月球則圍繞地球轉動的畫面,猝不及防展現于眾人眼前。 浩瀚的宇宙粗陋的揭開了一點面紗,卻也足以震驚震撼,甚至駭然到所有人。 【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而地球公轉,則產生一年四季,并導致晝夜交替現象消失的最大范圍界——像南極圈和北極圈這兩個地方,會出現極晝與極夜的現象?!?/br> 【即一年內大致連續六個月是白晝,連續六個月是黑夜?!?/br> 【簡單的說,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地球的南北兩極——其磁場強度更相對穩定?!?/br> 【而這種相對穩定的南北磁極,則使得指南針的磁針保持在南北方向上不動,無論怎么轉,都能上指北,下指南,讓找尋的方向無論何時都能明辨出來?!?/br> 秦王宮。 嬴政已經震驚駭然到說不出話來—— 那擺在他眼前的,無論是地球,還是月亮與太陽,以及南北兩極的極晝與極夜等,盡都是前所未見過的! 浩瀚,神秘,難以置信,震驚難言,那所帶來的極大沖擊力,幾乎讓他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而又豈止是嬴政。 歷朝歷代,普天之下,所有人,無論何種身份與年齡,幾乎盡皆被眼前這一幕所震撼驚呆。 他們站著的腳下,所在的一方土地,竟是圓的?! 這……這怎么可能呢?! 那月亮也是圓的? 可月亮不是有陰晴圓缺嗎? 還有長達六個月的極晝與極夜現象,竟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地方存在? 北極圈和南極圈?那是世界的盡頭? 不不,如果地球是圓的,那又怎謂之世界的盡頭…… 還有所謂的地球自轉與公轉,所帶來的晝夜交替與四季變化……還有那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動?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動? 蒼天啊,這簡直……簡直令人心神震動??! 一時間,有人心顫難言,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搖頭不敢相信,有人如饑似渴…… 【其實我國漢代就出現了“渾天說”?!?/br> 【渾天說認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個“天球”上,而日月五行則附著于“天球”上運行,這已經與現代天文學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不過渾天說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蓋天說”,即天圓地方理論?!?/br> 【雖然兩種學說后期也都有所發展,但與“地圓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br> 【并且地圓說一直都不算是我國古代常識,一直到近現代,地圓說才真正在我國普及開來?!?/br> 【真正提出大地是球體這一概念的,是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br> 【而證明地圓這一概念的,則同樣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br> 【至于用實際行動證明地圓這一概念的,則是西班牙航海家麥哲倫——】 【這位航海家率領船隊,從海上向西行環繞世界一周,雖然其在與當地人的沖突中被殺,但部分船員仍堅持向西航行,最終成功回到了西班牙,成為了首先擁抱地球的勇士,也成為了地圓學說的證明人?!?/br> 眾人張著嘴:“……” 古希臘,數學家,畢什么達哥什么拉斯??亞里什么士多德???這名字都好生奇怪??! 還有西班牙又在哪里?麥哲倫是誰? 從海上向西環游世界一周,竟真的能再回到原地?! 李世民張了張嘴:“都說盛唐之影響遠及海外,可這世界之大……與這世界之大相比,這‘遠及’實在是說不出口了?!?/br>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是嗓子干啞—— “今日幸得天幕之能,才能讓我等得以窺探到這世界之秘啊?!?/br> “這就是宇宙洪荒之貌嗎?那天上竟是如此……實在是讓臣不知該如何形容描繪?!?/br> “萬物學說果真是奧妙無窮,人生苦短,如果不是有天幕在,定然是沒有機會觸及那繁多神秘的現象與奧妙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