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50節
【但是吧?!?/br> 但是?! 不不,不要但是! 趙匡胤瞬間一哽,心臟也幾乎梗住,為什么又來但是! 他不要但是…… 這回不是感激涕零,而是要心塞欲涕了。 【王安石的變法很激進,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br> 【這讓宋神宗也開始有些壓不住,于是就開始動搖?!?/br> 【這里簡單說一下——因為王安石的變法涉及當時宋朝的稅收,兵役,農業等各個方面,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幾乎都得罪光了,你看看,兩頭都得罪,誰能支持變法?又有多少人愿意支持呢?】 【而我們熟知的宋朝文人,就比如蘇軾一家,以及歐陽修,對此都很有意見,哦對了,歐陽修,之前看不起狄青,反對狄青升任樞密副使的文官中,也有他,所以啊,有時候看文豪,不要只看他文采好,還要多看看別的點哦?!?/br> 蘇軾一家:“……” 歐陽修:“……” 趙匡胤更是無言!沉默! 五味雜陳,滿心苦澀與難受! 難受?。?! 【再給大家補充個知識點——】 【王安石,歐陽修,以及蘇軾一家不都是唐宋八大家里的人嗎,這唐宋八大家里,大概就只有柳宗元和韓愈對王安石變法沒什么意見了,因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唐朝人,哈哈哈,也挺好笑的是不是?!?/br> 【不過唐宋八大家里,蘇軾雖然對變法有意見,但也是反對變法中激進的一面,而與此同時,他其實也支持變法中有利于民的一面?!?/br> 【所以若真算起來,蘇軾約等于是個中立派?!?/br> 趙匡胤:“……” 哈哈……他娘的怎么可能笑得出來! 【好的,話再說回來——】 【要說王安石變法能實施下去,真的少不了宋神宗的支持,哪怕宋神宗有在動搖,但是……宋神宗還沒動搖個結果出來,他動著動著就不動了……宋神宗趙頊,他憂郁而逝啊,才活到38歲就去世了?!?/br> 【也不知道趙光義的血脈是不是真的有毒,反正有那么點作為的宋朝皇帝,基本都早死?!?/br> 趙光義:“……” 宋神宗趙頊:“……” 他猛地抽了口氣,朕?早死?! 【對于王安石變法,宋神宗雖然左右搖擺,但也依舊在勉力維持新政?!?/br> 【元豐年間,宋神宗親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礎上,使改革能有所推進?!?/br> 【可是元豐四年,西夏皇室內亂,宋神宗以為有機可乘,但宋軍兩次戰敗,宋神宗希望攻夏雪恥,節省“歲賜”的計劃徹底破產,于是在元豐八年,即公元1085年,宋神宗趙頊在福寧殿憂郁而逝?!?/br> 【的確是可惜了,宋神宗雖然搖擺于新舊兩黨之間,但他維持新政,堅持變革的決心基本不變,算是宋朝少有的,有抱負,也算是有作為的皇帝了?!?/br> 【而宋神宗去世之后,失去了皇帝的支持,王安石變法便開始遭受致命的打擊?!?/br> 【畢竟能夠與他碰撞出火花的人已經沒了?!?/br> 趙匡胤捂住心臟。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不該報以期待! 難道宋朝就要一直如此“積弱”下去嗎? 是天命如此,還是……報應?是他取后周而代之的報應嗎?! 【宋神宗趙頊不是早死了嗎,他死的時候,兒子還很小,于是這時候,高太后就出來垂簾聽政,幫著處理國家大事?!?/br> 【只是這個高太后,一直都特別不喜歡王安石所提倡的新法?!?/br> 【于是高太后直接將王安石的宰相之職給擼了,換了一個和她同樣保守的宰相——這個宰相一上臺,就將新法廢得一干二凈,全面恢復了舊法,而這個新人宰相,大家也都很熟悉……】 【那個有名的“司馬光砸缸”故事,其主角司馬光,就是支持舊黨,頂替王安石,全面廢除新法的新上任宰相,不僅小時候能砸缸,長大后也能搞砸了難得有這么一次機會,能使大宋做強做大的新法變革?!?/br> 【所以說……這果真是從小就能看到大啊?!?/br> 宋朝趙頊時期—— 宋神宗趙頊還沒從自己會憂郁而逝的沖擊中回過神來,又被這接二連三的消息沖擊得頭腦發脹。 而朝堂之下,司馬光更是臉色難堪難看。 他的確是支持維護舊法的,可原來在后世之人眼中,竟是如此看待他的? 他……搞砸了難得一次能讓大宋變強的機會?! 司馬光只覺得腦袋一陣暈眩,這么大的罪責,竟扣在了他的腦袋上…… 【不止如此,司馬光還有一件事也頗受詬病——】 【之前我們不是提到,宋神宗趙頊的憂郁而逝,是因為西夏皇室內亂,宋神宗覺得有機可乘,結果兩次戰敗嗎?】 【司馬光這件頗受詬病的事情,也與西夏發生內亂有關?!?/br> 【——宋神宗在位后期,西夏發生內亂,皇帝夏惠宗遭到太后梁氏的幽禁?!?/br> 【由于當時西夏朝政都把持在梁氏家族手中,夏惠宗在這場內斗中毫無勝算可言,于是無奈之中,夏惠宗只好向北宋求助,而為了表示誠意,夏惠宗也是下了血本?!?/br> 【他向宋朝表示,只要能幫他渡過這個難關,他愿意將“河南地歸宋”,這里的河南指的就是西夏國境內黃河以南的地盤,其中就包括了西夏經濟的命脈——河套平原?!?/br> 河套平原??! 趙頊心有鼓動,心想,這如何能叫他不心動? 【于是基于此,一場北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元豐西征,就這樣拉開了序幕?!?/br> 【然而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大家剛才也都知道了——】 【令人遺憾的是,“元豐西征”在基本十戰九勝,及一次無功而返的情況下,最后卻因主帥貪功而導致了宋軍傷亡慘重,以至滿盤皆輸的結局,宋神宗也主要因此戰失利而憂郁成疾,沒過幾年就去世了?!?/br> 【不過元豐西征也并非全是無用功——】 【首先是——這場西征讓北宋付出慘重代價的同時,也將西夏打得奄奄一息?!?/br> 【其次是——宋軍將士經過浴血拼殺后,最終占領了西夏部分邊境地區?!?/br> 趙頊剛又狠狠遭受打擊的心,不由得再次活泛了起來。 可等等…… 話說回來,這件事和司馬光遭受詬病之事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要說這件事呢?】 【因為宋軍將士拼死拼活,浴血奮戰后才占領下來的西夏部分邊境地區——即安疆,葭蘆,浮圖,米脂,吳堡等寨,竟特么的讓司馬光歸還給西夏了??!】 【沒錯,司馬光主政后的第一件事是廢除新政,即王安石變法,第二件事就是要還地給西夏!】 【而且他還給出了兩點理由!】 趙頊只覺得腦袋嗡嗡的,所有積累的怒氣一齊迸發——不由得高聲怒斥:“司、馬、光?!” “陛……陛下……” 司馬光臉色慘白的跪拜了下去。 他想解釋,他想找理由:“陛下,臣……” 不過話還未出口,天幕已經幫他將“解釋及理由”說了出來—— 【司馬光給出的第一個理由是——“夏國主趙秉常為臣下所囚”,即夏惠宗遭到太后梁氏的幽禁,所以才向我們求救,神宗皇帝興兵討伐就是為了給人家趙秉常幫忙?!?/br> 【可是神宗皇帝在位期間,主持新政的這幫小人卻順手將人家的土地給占領了!】 【所謂是“此蓋止以借口,用為己功,皆為其身謀,非為國計”,這實在太無恥了!】 【所以這些地方得歸還給人家西夏,以彰顯咱們的大國風范才是?!?/br> 【而且為了增強說服力,司馬光還搬出了“昔趙佗自稱南越武帝,倔強嶺南,漢文帝即位,赦其大罪,遣單使往諭之,佗稽首請服,累世為臣”的例子,認為維護禮制的重要性比什么都重要?!?/br> 【泱泱大國就該用禮儀教化周邊的蠻夷,讓他們心悅誠服?!?/br> 聽到這里,司馬光還在想著——確實該如此啊,難道他說的不對嗎? 他不過是遵循孔孟之道,這才是文人該做的事情,怎能—— 【可司馬光別忘了,西夏國當初是怎么成立的?】 【還有西夏那片土地,那原本就是華夏的地盤!那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是華夏的領土了!】 【大宋將士們浴血拼殺,只是奪回了自己的固有領土,何來侵占之說?!】 【司馬光,你還主持編撰《資治通鑒》,你還熟讀歷史?怕不是讀書讀傻了,要不就是選擇性眼瞎,又或者是僅僅為了抹殺新政派的所有功績,好彰顯舊派的主張吧?】 【你對得起那些為此付出性命的將士嗎?!】 【哦,倒是忘了,大宋文官,看不起武將呢,一個躲在后方只會享受的文官,又何曾懂得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呢?】 司馬光…… 司馬光幾乎漲紅著臉,面皮抽搐,嘴唇顫抖…… 不,他不是這樣…… 他只是為了,只是……司馬光嘴唇顫抖著,竟一時說不出話來了。 而他說不出來,天幕的聲音仍在繼續—— 【司馬光給出的第二個理由是——“此數寨者,皆孤僻單外,難以應援,田非肥良,不可以耕墾,地非險要,不足以守御,中國得之,徒分屯兵馬,坐費芻糧,有久戍遠輸之累,無拓土辟境之實,此眾人所共知也?!薄?/br> 【翻譯過來的大致意思就是——司馬光認識占領下來的這幾塊地方太破了,既不能拿來種地,又不方便防守,而且還要安排兵馬在這些地方守衛,簡直就是白白浪費糧食?!?/br> 【就想問一下,這是個什么邏輯和想法???】 【請問自古以來,所得疆域土地,就都是有用的唄?】 【從來沒聽過還有這種說辭,只見過守不住的領土,可沒見過還有嫌棄領土無用的?!?/br> 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