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47節
【而對于宋朝而言,盡管換來了百年的和平與發展,但一方面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仍舊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每年輸金納絹以求遼朝不再南侵,此后遼更是不斷索取,并且以金錢換取和平的方式,使得北宋不再居安思危?!?/br> 【澶淵之盟的簽訂,對宋遼兩國而言,的確是能互惠互利的,但其消極影響也不可忽視?!?/br> 【而且其直接導致的消極影響,不管是對遼國而言,還是對宋朝而言,都極其沉重,這點我們后面會講到?!?/br> “消極影響……” “究竟什么消極影響,會尤為沉重?” 趙匡胤的心再次收緊起來,一下一下,不安的跳動著。 還有這遼國蕭太后,果真是大敵啊。 不可小覷……絕對不可小覷。 唐朝武則天時期。 聽著天幕之言,武則天卻不由得將注意力放在了那遼國蕭太后身上。 在遼國歷史上留下屬于自己的光輝一頁嗎…… 親自率軍南下,還有對宋朝的戰略部署,這等魄力…… 武則天嘆息著搖了搖頭,也難怪宋朝雖然是戰勝方,卻最終還是被遼國壓下一頭,不過話說回來,能就此結束二十五年之久的戰亂,至少就當前來說,對百姓而言的確算是好的結果。 不過簽訂澶淵之盟后,那直接導致的,又極其沉重的消極影響又究竟是何意? 漢朝劉邦時期—— 呂雉待在寢殿之中,聽著不禁心下一跳。 蕭太后…… 一國太后,竟也能親征南下? 而既能親征,那這遼國政權真正的話事人…… 呂雉垂了垂眸,心下跳得頗快起來。 其余朝代眾人聽到天幕所言蕭太后之事,以及對澶淵之盟的解釋時,心中都不由得各自思索起來,其反應也不盡相同,思緒萬千,但不得不說,戰爭之事,確不可一言以蔽之,而說到底,國強才是根本啊。 【關于澶淵之盟,就先講到這里?!?/br> 【讓我們再來說說與宋真宗趙恒有關的“泰山封禪”——】 【其實很簡單,就是宋真宗趙恒接連三次封禪泰山而已?!?/br> 嬴政挑了挑眉,有些詫異:就這么簡單? 劉徹也是摸了摸下巴:就如此而已?朕可不信。 然后果然就聽天幕繼續道—— 【就是宋真宗去泰山封禪后,后面就再也沒有皇帝去泰山封禪了?!?/br> 【至于為什么……】 【《史記》記載泰山封禪要有大成就的帝王才能舉行——即“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薄?/br> 【也就是說,帝王封禪的基本條件,最起碼應該有——文治武功,德行無礙,世現祥瑞?!?/br> 【那么問題來了,不說三樣,單說一樣,請問宋真宗哪樣夠得上?】 【結果他不僅封禪了,甚至還接連封禪了三次!】 【所以連宋真宗都能去泰山接連封禪三次,其他皇帝再好的文治武功去了干嘛?】 【這泰山封禪,簡直一點含金量也沒有了好嗎!】 宋真宗:“……” 嬴政:“……” 劉徹:“……” 其余泰山封禪的帝王,以及想要泰山封禪的帝王:“……” 【甚至宋真宗是在和遼國訂立了“澶淵之盟”之后,才去泰山封禪的?!?/br> 【先前也分析過了,宋朝對上遼國,確實軍事實力低了幾個檔次,總是打不贏遼國,真算起來,也不能說完全是宋真宗的錯,而且前面趙匡胤以及趙光義,尤其是趙光義的問題尤其嚴重,所以要找出戰敗理由,那還是有挺多的?!?/br> 【但是不管怎么說,的確是宋真宗與遼國簽訂的澶淵之盟,還是那樣的議和條件?!?/br> 【結果澶淵之盟后,宋真宗卻還要去泰山封禪,請問,臉呢?】 【不想著真正提升與壯大宋朝的實力,就想著以這種方式鞏固統治和地位是吧?】 【宋朝是真的不把臉都丟盡了就不甘心是吧?請問宋朝除了有錢之外,還有什么?臉皮厚?厚顏無恥的“厚”嗎?還有宋朝那些士大夫們,是不是也一直自得于宋朝經濟文化的興盛,卻看不到這之下的沉疴舊疾?!】 【宋朝積弱,重文輕武,就連去泰山封禪的“祥瑞”都弄虛作假!】 【宋真宗,可真有你的,從頭到尾簡直就像是個笑話?!?/br> 【所以后世皇帝們表示:算了,他們還去什么去,還封什么禪,泰山都已經不是以前的泰山了?!?/br> 【真是恥于與之為伍??!】 趙匡胤的臉皮一瞬間漲得通紅! 丟人!簡直丟人至極?。?! 臉面全都被丟盡了?。。?! 就連趙光義也是臉色漲得通紅,甚至都不敢往左右去看他人的神色。 【昔聞秦皇漢武,一個統一天下,一個開疆拓土,還有其他封禪的幾位皇帝,哪個不是功績累累?!?/br> 【結果就在宋真宗泰山封禪之后,再也沒皇帝去泰山封禪了?!?/br> 【要說澶淵之盟后,宋朝經濟文化等都進入了發展階段,但宋朝對武將,以及在軍事上的態度,可真是叫人憤恨??!】 【給大家講個故事,不過在講故事前,讓我們再往前倒倒……再倒到趙光義這里?!?/br> 趙光義:“……?。?!” 天幕??! 求放過?。?! 為什么又是他?! 為什么?。?! 然而天幕的聲音仍在無情的繼續—— 【還記得我們之前說過的,晚唐那時候的黃巢起義軍嗎?】 【當時除了唐朝軍隊的接連反抗,還有一個叫黨項的少數民族,也幫著唐朝軍隊反擊黃巢起義軍?!?/br> 嗯?黨項嗎? 李世民暗自點了點頭,實乃是忠義之士。 【這個叫黨項的少數民族,因為幫了唐朝軍隊,被稱之為定難軍,而由此,他們也獲得了西北的一塊地盤,叫夏州?!?/br> 【在唐朝覆滅之后,夏州又變成了大宋的藩鎮?!?/br> 隨著話音,天幕之上又出現了簡略版輿圖,在遼國下方,宋朝左上方的位置,點明了夏州所在。 然而下一秒,咵嚓一聲—— 夏州所在的位置,竟和宋朝割裂了開來。 趙匡胤不由得:“……” 他又有種不好的預感。 【是的,這個夏州,就是后來的西夏?!?/br> 【萬年小弟當煩了,于是黨項人就干脆自己建了個小國,它宣布:我要脫離宋朝,就此單飛!】 【而這么一個小國單飛出去,大宋當然不干啦,于是就跑去收拾西夏?!?/br> 【結果你猜怎么著?】 【大宋讓這么一個小國西夏給收拾啦!】 嗶嗶—— 趙匡胤心底驟然掀起了怒罵??! 他死盯著天幕之上,那屬于西夏的小小版圖位置! 那么大一點!竟把宋朝給收拾了?! 這怎么可能?。?! 這這……這怎會如此?。。?! 然而趙匡胤真的不知道答案嗎? 一直聽到現在,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根本的問題所在…… 他臉色難看至極,又難堪至極,卻聽天幕依舊說道—— 【戰敗之后,宋朝要怎么辦?】 趙匡胤:“……” 要……要怎么辦? 他竟不敢往下去想,往下去聽。 【那還能怎么辦,當然是像對遼國一樣,也只能原諒西夏,不僅放他獨立出去,還要每年給西夏一大筆錢,以保兩國和平,畢竟我們大宋朝,真真是大好人,散財童子,體貼又和善呢?!?/br> 【所以所謂的宋朝一統天下,其實不過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宋朝,遼國,西夏并存?!?/br> 【從秦朝到漢朝,從漢朝到唐朝,甚至是中間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隋朝,可都是大一統的國家,也就只有宋朝,從始至終都不是真正大一統的國家,甚至國土面積還相對小得可憐?!?/br> 伴隨著天幕的話音,天幕之上的畫面也隨之放出了各朝代疆域的對比圖,簡直一目了然,清晰無比。 宋朝國土面積的大小,就跟被公開了處刑一樣。 趙匡胤目眥欲裂的看著,只覺得喉間一哽,一股腥甜幾乎涌了上來,卻又被他強自壓了下去。 【為什么要在這里提到西夏,又為什么要倒到趙光義這里——因為趙光義時期,打不過遼國還說得過去,但當時的西夏還不能算是西夏國,只能算是一個小部落,結果趙光義戰敗遼國之后,黨項人也開始頻繁的挑起事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