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43節
【于是不止是將領統率不了軍隊,朝堂內部,也實行這樣的交叉管理,即今天我管你的部門,你管我的部門,過幾天再互相交換過來,如此一來,朝堂內部也就同樣搞不了小團體,都不可能窩在一起謀反了!】 【趙匡胤,實在是太聰明了!而且還越來越有想法?!?/br> 【比如為了防止地方造反,那就把宋朝軍隊中的老弱病殘全放到外地去,然后將精兵強將全集中在中央,方便管理?!?/br> 【然后地方一打仗,老弱病殘上不了,就得派中央的精兵強將去?!?/br> 【想想看,一群待在中央的將士,猛一下跑到陌生的地方上去,既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當地的士兵,加上領兵作戰的將領,和其下士兵也沒有多少默契,從中央跑到地方又不知道耽誤多少時間,換算下來,請問贏得幾率有多少?】 【將領不和士兵一起訓練生活,并沒有多少默契可言?!?/br> 【中央過于集權,地方則很疲弱?!?/br> 【從中央奔襲到地方打仗,勞累不說,還不熟悉地形?!?/br> 【而又豈止是不熟悉地形這么簡單,恐怕將領和士兵之間都不夠熟悉吧?】 【所以怎么說呢,要不是宋朝有錢,早死不知道多少遍了!】 趙匡胤猛地抽了口氣,眼底神色復雜無比—— 什么叫早死不知道多少遍了……這是什么意思…… 【當然,我們話再說回來,趙匡胤時期的宋朝還是很兵強馬壯的?!?/br> 【就算杯酒釋兵權之后,趙匡胤緊接著采取的這些舉措實屬是矯枉過正,違背了基本的軍事規律,導致兵權分散,以至于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但趙匡胤當皇帝之前,好歹也是位出色能干的武將?!?/br> 【所以在趙匡胤當皇帝之后,就算將兵權過于集中在自己手里,也并不意味著他不能將其好好發揮作用?!?/br> 【于是趙匡胤接盤后周之后,一來就收拾了周邊許多小國家?!?/br> 【他的目標是——征服星辰大?!恫?,是真正的統一天下!】 聽到這里,趙匡胤不禁心下稍松—— 天幕先前也曾說過,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他這么做,不過是為了確保統一天下過程中,不會再出現什么意外—— 【可惜到最后真正統一天下的,并不是趙匡胤?!?/br> 趙匡胤臉色猛然一變,不禁失聲道:“什么?!” 不是他…… 而聽天幕這意思,最后統一天下的,恐怕是另有其人。 那這“另有其人”,難道是推翻宋朝的…… 一旁趙光義見趙匡胤臉色難看,咂咂嘴,倒不如趙匡胤想的那般嚴重,而是開口道:“不是陛下,也不一定就是推翻我大宋的其他國家,天幕不是也說了,我大宋兵強馬壯,又怎可能再被宵小覬覦毀壞?!?/br> 趙匡胤一時心急,回過神后一想也是。 可先前天幕如此這般那般的說他,話鋒一轉又相當于算是贊了贊他之能力,可結果,統一天下的竟還不是他? 怎么說呢,趙匡胤覺得有些沒臉…… 趙匡胤這邊落不下面子,趙光義那邊可哼哼笑了。 不過他必然不能表現出來,還要繼續安慰道:“沒準兒是大哥的后——” 【到最后真正統一天下的,其實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br> 趙光義的聲音戛然而止:“……” 趙什么?! 誰弟弟?! 這可不興說啊,他又沒坐擁天下,又怎么統一天下的?! 趙光義立即臉色發白的看向趙匡胤:“這……” “這怎么可能是我呢,陛下……” 看著趙匡胤倏然變得更加難看的臉色,以及若有所思投遞過來的目光,這若不是在朝堂之上,他可真想叫聲哥哥求饒……可與此同時,聽到最后竟是自己統一的天下,要說這內心深處沒點隱秘快感,那必然也是不可能的。 【趙光義,原名趙匡義,等趙匡胤當了皇帝后,為了避及趙匡胤的名諱,才改名為趙光義?!?/br> 【不過這也不是他最后一次改名,等登上皇位后,他又改了一次名,最后改名為趙炅?!?/br> 【當然,現在更多人還是習慣叫他趙光義?!?/br> “登上……皇位?” 趙匡胤瞇起眼睛,上下打量著趙光義,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聽趙匡胤那一字一頓的語氣,趙光義臉色都白了,周圍其他大臣也是面面相覷的狀態,不知該作何表情。 【讓我們來看看趙光義身上的標簽都有什么——】 【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絕命毒師,高粱河車神……嘖嘖,和他哥趙匡胤一比,更是不得了哇?!?/br> 趙光義眼角一抽—— 絕命毒師??? 【要說大宋重文輕武,到最后一點點積弱成那個樣子,全賴趙匡胤一個人,那實在是太過偏頗了?!?/br> 【所以我們現在說到了趙光義——】 【不過高粱河車神這個標簽詞放到最后來解釋,我們先來講講前三個?!?/br> 【其中趙光義到底是怎么上位的,就少不了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以及絕命毒師這三個標簽詞?!?/br> 【嘖,雖然我們要提倡科學,但在這里真的不得不說一句——也不知道是不是趙光義的血統有問題,這之后的宋朝皇帝們,真的是一個比一個還要讓人血壓升高,氣到血管爆炸?!?/br> 積弱成那個樣子? 哪個樣子? 還有趙光義的上位,和絕命毒師……? 還有……一個比一個還要讓人血壓升高的皇帝們?? 天幕給出的信息簡直不要太多…… 若是“血壓升高”一詞就是氣到血管要爆炸的感覺,那趙匡胤只覺得他現在的血壓就已經升高了……: 第33章但無能 高粱河車神,軍事鬼才??!…… 【關于趙匡胤是怎么死的,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謎?!?/br> 只聽到這里,趙匡胤就已經覺得腦袋嗡嗡的了。 趙光義更是不好的預感直達頂峰…… 他有心想要阻止天幕繼續說下去,然而根本就無能為力,只能懷揣著狂跳不已的心臟繼續聽下去—— 【當代學界對這段歷史莫衷一是,有學者認為趙匡胤死于趙氏家族遺傳的狂躁憂郁癥以及腦溢血,所以和趙光義喝了一場大酒后,就于夜間暴病而亡,但也有學者認為,趙匡胤之死極有可能是趙光義在酒中下毒所致?!?/br> 【因為認同這一觀點的學者根據記載發現——趙光義早在開寶初年就開始結交豪俊,認為其有圖謀不軌的心思,然后到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趙光義認為時機已到,就利用進宮與趙匡胤飲酒之機,在酒中下毒,殺了趙匡胤?!?/br> 【而流傳最廣的燭影斧聲故事,就是指趙匡胤夜間突然召見趙光義,囑托后事,左右都聽不到,只能見到燭影下趙光義的身影,有時離席,如同謙遜退避之狀,隨后聽到趙匡胤將柱斧朝地上劃,大聲對趙炅說:“好為之?!薄?/br> 【到了第二天凌晨,趙匡胤就在睡夢中駕崩于萬歲殿?!?/br> 【但趙匡胤在位時并沒有留下任何傳位于趙光義的遺詔,也并未立趙光義為皇太子,因此關于趙匡胤是否真的有讓位于趙光義,趙光義繼承皇位的過程究竟有沒有貓膩,這歷來受到當代學界的質疑?!?/br> 【而其中流傳最廣的,讓人分不清真假的“燭影斧聲”故事,便不得不讓人產生趙光義弒兄篡位,得國不正的聯想?!?/br> 咵嚓—— 趙光義感覺整個人都被雷給劈中了一樣,渾身都麻了。 他瞬間跪了下去,語無倫次道:“不不,哥你聽我說,臣弟不會做那種事的!絕對不會?。?!” “天幕不是也沒證據嗎——這都是后人瞎說的!亂說的!” “臣弟真的不會——” 【還有一個就是金匱之盟——據史書記載,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杜太后,在其臨終前要趙匡胤按立長的原則,在死后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然后再由趙光義傳給趙廷美,原名也稱趙匡美?!?/br> 【之后趙廷美再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并要宰相趙普寫成盟書,藏于金匱,交宮人密藏?!?/br> 【由此史稱“金匱之盟”,又可稱之“昭憲顧命”?!?/br> 【關于金匱之盟的真偽,當代學界亦處于長期爭論中,不過多數學者認為是偽造的?!?/br> “這杜太后可真是……” 李世民著實有些無語,這是要讓兄弟幾個輪流過把當皇帝的癮? 如此皇位繼承,簡直猶如兒戲! 【關于學界認為金匱之盟是偽造的原因有五——】 【其一,北宋歷史上,還從未有皇帝仍健在,太后就為其后接班之事而草擬遺詔的行為?!?/br> 【其二,杜太后草詔的理由是為了不重蹈周世宗傳位幼子,從而導致后周天下淪為宋朝天下的覆轍,但其實當時的趙匡胤,以及趙光義都還正值壯年,按理來說,杜太后根本沒有必要擔憂這么多才是?!?/br> 【其三,如果真有這份遺詔的話,那趙匡胤死的時候,就該讓人打開金匱拿出遺詔,哪怕是突然暴病而亡,其皇后也應該知道此事,不可能等到趙匡胤死后第六年,才由趙普揭出這件事?!?/br> 【其四,如果當真有這份遺詔,那趙光義繼承皇位就是合法的,可從始至終就未曾見過他公布這份遺詔,留下來的只有大概意思,而且說法內容很不一致,并且如果遺詔不是偽造的話,為何趙光義等一直閃爍其詞?】 【其五,按照遺詔中杜太后說的立長原則,趙光義之后,理應傳位給趙廷美或者趙德昭,然而到最后,趙光義偏偏傳位給比自己弟弟和侄子還年幼的兒子?!?/br>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趙德昭也并非趙匡胤長子,而是趙匡胤次子,這完全有悖于金匱之盟所說立長原則?!?/br> 【另外還有學者認為,趙匡胤屬意的繼承人應當是秦王趙德芳,并且趙匡胤死的當夜,宋皇后還曾派人速召趙德芳,但最后來的人是趙光義,而且使她大驚失色?!?/br> 【當時秦王趙德芳已經有十八歲,如果趙匡胤不死的話,是很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經驗豐富的繼承人的?!?/br> 嬴政微微一怔,頗有意思念道:“秦王啊……” 竟又出現一個秦王。 可惜不能得見這位秦王繼位之后的宋朝之景了。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雖然現在的一種說法是趙光義統一了天下,但這個“天下”只是相對來說,畢竟宋承五代之亂,割據勢力繁多,所謂的趙光義統一天下,不過是結束了紛爭割據之局面,然而宋朝根本就不算是大一統朝代?!?/br> 隨著天幕的聲音,天幕之上出現了大宋初期的簡版輿圖,并著重標出了周圍的幾大勢力——